摘 要:框架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20世纪70年代,Fillmore将框架这一概念引入到语言学中,并将其逐步完善。随着框架理论的发展,基于框架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隐喻。传统的翻译理论仅仅是将隐喻视为一种简单的修辞手段,从而忽略了隐喻的认知性。本文从框架理论的角度分析阐述,突破传统隐喻翻译理论的缺陷,将隐喻看做一种认知模式,从而分析中英隐喻翻译中的一些异同。
关键词:框架理论;隐喻;中英翻译
作者简介:张帆(1990.12-),女,汉族,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言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在读。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2
一、引言
语言学中的框架理论是由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J. Fillmore在1975年首次提出的。框架理论和隐喻同作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人们从认知领域出发,发现二者存在相互研究,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同时在研究隐喻翻译时我们意识到,单纯地为一种语言寻找的替换机制已经不能适应隐喻的发展。因此,基于框架理论知识研究隐喻的想法也就应运而生了。
隐喻最初单纯地被看做是一种修辞手法,使用一事物来指代另一事物,以求更加形象生动地表达。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对隐喻的研究上升到认知领域上来。隐喻发生在始源域和目标域这两个认知域之间,隐喻是将内在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映射到本身不具备自己独有的(或尚未被发现)结构和意义的目标域上(束定芳,2008)。人们对隐喻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深化和明了,突破传统隐喻知识的束缚。
随着翻译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不论是对译文的文学性,还是其适应读者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西方历史文化以及社会方式的不同,都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这其中隐喻翻译的过程更加复杂,对译者的要求相应地也更高。将框架理论指导隐喻的翻译,将为隐喻翻译提供一种新的方向和思路,开拓一种新局面。
二、框架理论
基于框架理论研究隐喻翻译,我们首先要对框架理论进行解释和分析,以便我们更好地进行深入探究。
2.1框架理论的概念
框架这一概念的提出源于心理学,框架作为一种心理手段,用来表示范畴知识。此后框架概念不断深化发展,并于70年代中期由美国认知语言学家Charles J. Fillmore 在70年代引入语言学领域,此后Fillmore又对框架概念进行了数次完善。
框架是“一种认知结构方式”,也是一种“与某些经常重复发生的情景相关的知识和观念”,还是“某个物体或事件的典型”,更是“纯语言知识和概念知识之间的一个界面” (Charles Fillmore, 1982)。框架作为一种认知模型的种类,可以抽象地看作关于某个事物所涉及的多个认知域的知识网络。它还被看作是描述认知语境的一种方式,从而为我们提供了认知语境的背景知识,以便于我们的更好理解。
2.2框架理论的特征
框架是由多个元素构成的,框架元素是一个框架的参与者和支撑者。例如在一场商品交易中,A拥有钱,B拥有货物,A和B进行交易之后,A买到了商品,而B卖货物赚到了钱。于是在这个框架中至少包含了四种元素,买方、卖方、钱和货物。我们再看A买物品这个框架,一个框架可以用“spend”、“sell”和 “cost”这类动词解释各种句型。同时框架围绕的是某个核心信息,无论对于语言的表达,还是我们的理解都有积极的作用。
2.3框架理论与隐喻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渐频繁,翻译的发展也日趋重要。翻译与语言密切相关,因此,翻译理论也应该顺应语言学发展,与语言学中的框架理论相结合就是这一例证。已经上升到认知层面的隐喻翻译与认知语义学有紧密的联系,而框架理论是认知语义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语言理解和表达方面,框架理论也对隐喻翻译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基于框架理论的隐喻翻译
借用框架理论来研究隐喻的翻译,我们要着眼于原文本与译者,以及译文与读者之间。其中作为译者来说,翻译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知识以及文化传统构建框架。由于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历史文化以及社会传统等因素的不同,译者构建的框架的元素以及激起的情景可能与原作者所构建的框架之间存在差异,这就会造成翻译质量参差不齐。因此,译者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构建最适合的目标语框架,这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译者依赖于自己所具备的目标语功底,构建新的目标语体系(徐丽娜,2002)。
如果目标语译者与源语言作者具备相同的经验知识,就会构建同一基本框架,因此框架中的个体所激起的情景基本是相似的。相反,如果目标语译者与源语言作者具备不同的经验知识,就会构建不同的框架,由此激起的情景就会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由此我们基于框架理论研究隐喻翻译有助于我们找到更适合的翻译方式。
3.1 构建不同框架
由于中西方语言文化,社会习惯的不同,使用英语和使用汉语的人群会构建不同的基本框架,从而激起不一样的情景,甚至产生截然相反的情景。因此,虽然是对同一事物,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引申到隐喻翻译来看,同一对象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或者是表示相同的含义会有两个不同的事物指向。
基于框架理论的隐喻翻译来说,当源语言的喻体形象与目标语的喻体之间的意象不一样是,译者要选择目标语中适当的喻体形象来替代,这样源语言读者与目标语读者之间会产生同样的理解。
例如中文电影名在译成中文时,译者会根据西方的历史文化背景构建基本框架,从中选取合适的元素。例如电影《霸王别姬》在翻译时没有简单直译成“Xiang Yuthe Conqueror Birds Farewell to His Concubine ”或者是“Emperor Chu and Lady Yu”,而是从西方人自己构建的框架中,选取了“Farewell to My Concubine”这一翻译。因为西方人熟知海明威的“A Farewell to Arms”这一著作,因此在他们构建的基本框架中选取了这一翻译,使得爱情故事与悲剧气氛一目了然,很好地吸引了观众。
从隐喻的翻译来看“Dont look so blue”这句话中“blue”表示悲伤,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伤心难过。但是根据中文读者构建的框架中,蓝色的寓意是有生机,有希望的,例如蓝图,蓝田日暖玉生烟等。这就是目标语读者在自己构建的框架中选择了适当的喻体来代替blue。
从我们熟知的童话《白雪公主》中也不难发现例子,故事中皇后因为白雪公主比自己美丽,非常嫉妒白雪公主,因此见到白雪公主“like weed, the envy and arrogance grew so dense in heart”,我们可以发现本体是嫉妒之心,而喻体就是野草。但是根据我们构建的框架来看,草代表了生生不息,春意盎然,因此我们用嫉妒之火这一喻体来代替野草表达相同的意象嫉妒,由此我们翻译成“嫉妒之火愈演愈烈”。
以上例子说明两种语言中,对同一意象有截然不同的概念时,就要用目标语中相应地喻体形象来替代源语言中的形象。
当目标语的喻体意象对读者来说太晦涩,又不太常见是,我们就可以只保留意象而在翻译时忽略喻体形象。例如英语中的“my rib”,这取自圣经故事,上帝造人亚当,耶和华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耶和华神就用亚当身上所取的肋骨造了一个女人。但是汉语中没有圣经故事的文化背景,就找不到与之对应的喻体和寓意,因此我们可以翻译成“我的夫人”。而不必再自己构建的框架中非要寻找与此意象相对应的目标语中的喻体。
3.2构建相同框架
上文中我们描述了当构建不同框架,激起不同情景时,我们怎样对源语言中的喻体保留意象而寻找目标语中的喻体,或者是忽略这一喻体。但是,如果,双方处于同一框架概念或者是相似的框架概念之中时,因此同一元素所激起的情景是一致的。即源语言的喻体意象与目标语喻体形象的意象是一致的。当我们在翻译时可以保留源语言的喻体形象。
例如“pig”在英语中和汉语中的猪具有相同的意象,即好吃懒做,因此我们可以保留英语中“pig”的喻体意象,翻译成他胖的像头猪。
再看“He was smoldering in heart”,用“smoldering”形容人心里气愤,用火这一喻体体现生气的意象,这与汉语背景下的我们在同一个框架背景之下,我们也用火的喻体来映射生气的状态,因此这一意象激起的情景在源语言和目标语中也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将翻译成“他怒火中烧”。
四、结语
本文表明,隐喻的研究出了从传统修辞学角度出发之外,还可以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知识,基于框架理论从而扩宽隐喻翻译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在人们心中构建合适的框架信息,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在实践方面,有利于译文更加符合读者的文化社会传统,以目标语中合适的喻体来取代源语言中的相同意象喻体,有利于翻译水平的提高。但是本文只是基于语言学的框架理论上对隐喻的翻译进行了浅显的解释,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值得我们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以此完善隐喻的翻译。
参考文献:
[1]冯巧娥, 叶嗣. 2007. 从框架理论看文化语境[J]. 四川: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韩晓玲, 陈中华. 2003. 框架理论及其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J]. 外语与外语教学. 第1期
[3]任蓬等(译). 1982. R密件[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4]孙致礼(译). 1993. 呼啸山庄[M].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5]文旭. 1999. 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J]. 外国语. 第1期.
[6]王寅.2005. 认知语言学中值得思考的八个问题[J]. 外语研究. 第4期.
[7]徐丽娜. 2002. 翻译中的内容及其载体的选择[J]. 上海科技翻译. 第4期.
[8]杨必(译). 1992. 名利场[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