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京族民间故事的家园意识

2024-04-07 04:38丁丽君
今古文创 2024年9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摘要】京族民间故事作品蕴涵的家园意识是京族作为跨境民族在形成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体过程中的精神诉求和情感意志的集中体现。京族民间故事的“家园意识”成了增强族群凝聚力、推进与周边民族和国家文化交流的积极动力,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关键词】京族民间故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9-0050-05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9.015

基金项目: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京族民间文学家园意识研究”(项目编号:2021KY1622);2020年度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校级科研课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北海咸水歌和京族海歌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20XJKY28)。

民间文学是各民族族群历史和集体情感的集中体现。京族民间文学涵盖民间故事、海歌、史歌等多种类型的作品,民族特色浓郁。近几年京族民间文学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视角趋于多样化,研究层次愈加深入,特别是近两年对京族民间文学与其他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京族民间文学的保护和传承以及京族民间文学的家园意识和民族认同意识等角度的研究有上扬之势,形成了研究层次深入、研究视角多元的研究态势。但是相对于京族文化和京族民俗研究来讲,京族民间故事的研究并不是非常活跃,单从研究成果来看就远远比不上前两项的研究。京族民间文学特别是民间故事的家园意识、文化内涵挖掘、同源民族民间文学的跨国研究和京族民间文学的保护和传承等方面还有一定研究空间。

“‘家园是我们的居住之地,是我们祖先的安息之地,也是我们的根之所在。”[1]家园不仅具有地理空间上的内涵,而且具有精神空间的内涵。家园意识是人们对赖以生存的家园的珍惜、保护和热爱的情感,体现为对家园的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尊重和传承,与族群的历史记忆、身份确认、文化建构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京族民间故事中蕴涵的家园意识是京族作为跨境民族在形成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体过程中的族群记忆和情感意志的集中体现,体现了京族与周边民族互助交融、和谐共生的生产、生活场景,更展现了京族人民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尊严所做的英勇抗争。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深化文化认同、汇聚民族力量,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实现各民族文化交融共生、和谐发展,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强大精神纽带。”[2]京族民间故事中的家园意识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的精神资源。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对京族民间故事的家园意识进行研究,使得隱藏在民族内部的文化记忆宝藏能够得到交流和传播,有利于高扬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在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交流中,更加积极地表现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亦可为该少数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

一、京族民间故事中的家园意识是京族族群记忆的

生动书写

京族民间故事中出现大量的海洋意象,凸显了京族民间文学的地域色彩和海洋文化特征,形象生动地展现京族温婉坚韧、博大包容的民族性格。京族民间故事的海洋叙事展现浓厚的家园意识,是京族族群认同的表现,也是京族民间故事体现其民族特性和族群历史记忆的生动书写。

海洋不仅是京族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家园,还是京族人传承和创新文化的精神载体。“海洋的大气、壮阔与包容培育了京族开放性的民族性格与审美心性……也生发了京族独有的以海洋为主要审美意象的艺术创造。”[3]海洋是京族民间故事的土壤,也是京族人民内蕴丰富的精神家园,寄托着京族人民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京族民间故事通过大量的海浪、海堤、海潮、渔船、港湾、鱼虾蟹螺等海洋意象凸显了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海洋文化特征。京族人熟悉的海洋生活和生产场景在民间故事中随处可见,比如海洋动植物故事和传说《海龙王开大会》《海龙王救墨鱼》《山榄探海》《鲎的故事》《比目鱼的来由》《海獭》等,从标题中就可以看到京族民间故事和传说浓郁的海洋风味。京族民间故事中,海洋常被赋予神圣和灵性的属性,如《海妹和海哥》中的海神、《赶海妹》中的海龙王等,这些形象反映了京族人对海洋的敬畏和信仰,也体现了京族人对海洋的感恩和依赖。再比如《山榄探海》讲述的是原来生长在十万大山里的红、白、黄、黑山榄四兄弟先后去海里探海。红、白山榄被海洋森林的绚丽所吸引,与珊瑚姐妹结了婚,世代在海底定居。黄、黑山榄下海探得情况,回报山神。山神大怒,带领草木兵马与海洋的虾兵蟹将大战一场,大败而归,最后只好带着黄、黑山榄退回十万大山去了。故事洋溢着对海洋美景诚挚的赞美,就连山神也被海洋美景所吸引,“它(山神)看到大海茫茫,碧波连天,海面在阳光下起伏动荡,泛出宝石般的颜色,感到非常神奇。”[4]而红、白山榄的弃山赴海生动地展现了京族人民热爱海洋、依恋海洋、以海洋为家园的真挚情感和民族心态。

民间故事《海龙王开大会》中讲到在海底世界的大会上,龙王为保护弱小的海洋动物,决定根据这些动物的特性分别给他们配备武器,比如螃蟹,“你已有四对脚,再赐钳一对,装在身前,遇到敌手,开钳夹它。”[4]龙王还赏赐给身圆肉肥的鯆鱼长鞭一条,给体软无力的章鱼长脚八条,给眼力不够的鲎利剑一把,给韧鯆身扁皮滑电麻器一对,而迟到的龙利鱼则被龙王赏了一巴掌,从此嘴就歪了。故事饶有趣味,各种海洋生物的外形特性如在目前,其中龙王的形象尤为生动,他既是同情弱者的善神,又是情绪多变,易怒的海中之王。这些精彩的情节生动地体现了京族人民对海洋的熟悉和对自然环境朴素的理解,凝聚着京族人民的智慧,表达了京族人民对恃强凌弱的抨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京族人依靠海洋生活,海洋既是富饶辽阔的,同时又是严酷神秘的,既给予京族人民丰富的物产资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不可预测和抵抗的自然灾难。在生产、生活中认识海洋,与海洋的恶劣气候变化做斗争成了京族民间故事的重要内容。例如在《珠子降龙》《京岛传说》《三岛传说》等故事和传说中就十分生动地展现了海洋波涛翻滚的恐怖,“在大海中间果然有条绿色的巨龙,它正在翻腾跳跃,张着大口喷云吐雾,两只眼睛大得像两个大灯笼,闪射着青光,两只脚就像粗大的树丫,十分凶恶。”[4]京族人民总是希望海洋能风平浪静,对平复海洋带来的自然灾害和建设美好家园往往有着各种富有浪漫色彩的想象。比如在《珠子降龙》中有一名叫珠子的青年勇斗妖龙的生动描写,“珠子笑着说:‘既然认输,那么你听着:第一,立刻把狂风收住!妖龙被迫把头点一点,呼呼的狂风马上息了……妖龙把角一摆,漫天乌云立即飘散……妖龙马上闪动双眼,海面也跟着如碧镜般平静下来了。”[4]再如《京岛传说》中提到海面上有一只蜈蚣精在捣乱,吞噬了许多鱼虾。仙人很生气,就拿出宝剑下山去惩治蜈蚣精,最后蜈蚣精被仙人砍死。“仙人又用宝剑在海面上划了三个小圈……一会儿就变成三个海岛……三个沙岛……成了三个仙境一样的海岛。”[4]故事展现早年的京族人民面对气候多变的海洋辛勤劳作、建设家园的决心和依赖、敬畏海洋,希望能从海洋中获取更多的生产和生活资源的美好愿望。这些民间传说和故事充满鲜活的族群记忆,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浪漫主义色彩,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传说生动地解释了京族三岛的来历,“蜈蚣精在海里没翻腾多大一会就断作三截……后来那三截尸首就变了三个岛,一个是巫头岛,一个是山心岛,一个是澫尾岛。”[4]京族人把京族三岛视为仙人赐予的礼物,感激仙人的恩惠,也珍惜家园的美丽。他们把自己的家园命名为巫头岛、山心岛和澫尾岛,分别对应蜈蚣精的头、心和尾,寓意着他们对海洋的胜利和掌控。这个故事表达了京族人对海洋和家园的深厚感情和独特认识,海洋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他们信奉和敬畏的神灵。更为重要的是故事反映了京族祖先早年安家落户、建设家园的族群历史,是京族人民追寻族群来源,强化族群身份的文学书写。

《赶海妹》《海妹和海哥》《计叔的故事》系列故事、《独弦琴的声音》《独弦琴的来历》等故事更是充满了浓郁的海洋气息和对真、善、美的歌颂,写出了海洋劳作的艰辛,反映了京族人对大海多变气候的深刻认识和对亲友海上劳作的深切关怀,其中对独具民族特色的乐器独弦琴倾注的浓烈的喜爱之情极能动人心弦。这些故事有十分鲜明的海洋特色,成为京族温婉坚韧的民族性格的最好写照,也是京族人民民族自觉性的生动反映。

海洋不仅是京族人获取生产、生活资源的物质场地,同样也是寄托着京族人民独特审美趣味和感性经验的精神场地。于京族人而言,海洋是赖以生存、护佑心灵、信奉敬畏的“家园”,蕴涵着京族人民独特的生产生活经验和族群历史记忆等深层文化内涵。京族民间故事在哈节等重要的民族节日上以“唱哈”的形式口耳相传,起到强化族群身份和加强族群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海洋这一意象在京族民间故事中大量重复出现,京族民间故事正是通过充满“海洋味道”的叙事来强化族群记忆和历史想象,彰显鲜明的海洋民族身份,其中以海洋为家园,依赖、敬仰海洋的家園意识是凸显其“海洋民族”身份的重要基点。

二、京族民间故事的家园意识蕴涵着对国家的

认同和归依

维护国家统一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原则。京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在其民间故事的“海洋叙事”中不仅展现了浓厚的“家园意识”,而且也表达了对国家的认同和归依,凸显京族人民真挚的爱家爱国之情。

京族人民有反侵略,爱家卫国的光荣传统。在1883年12月中法战争爆发前后,澫尾村的京族村民杜光辉组织了一支由京、汉渔民组成的队伍加入了抗法名将刘永福的黑旗军抗击侵略者,勇敢地站在了保家卫国的前沿。[5]“京汉渔民惨遭蹂躏,真是人人怒火中烧。杜光辉见此情景,立刻率领京、汉渔民,投奔刘永福率领的抗法黑旗军,跟法国侵略军展开了浴血搏斗……义军将士志同道合,纪律严明,常常打胜仗,到哪里都受到老百姓欢迎。”[4]京族民间故事中,杜光辉先是团结京汉渔民奋起反抗山匪,“他(杜光辉)召集岛上的京家叔伯兄弟和汉族渔民,结盟立誓,决心合力抵抗盗匪。”[4]在与匪徒的战斗中,杜光辉设下陷阱,一箭吓破敌胆,把匪徒打得晕头转向。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有很多描写杜光辉智勇双全的细节,十分精彩。“村口有十几束火把簇拥着一匹大马,马上端坐着一个手持长矛的大汉,那架势就像要窜下山来的猛虎。山匪头子见势不妙,扭头就跑。”[4]故事中对杜光辉带领渔民勇斗匪徒的场景进行生动描述,让人听来如历其境,如染其情,赞扬了京族人民热爱家园,不畏强暴的精神。

如果说杜光辉团结京汉渔民反抗山匪是护家的话,那么抗击侵略者则是卫国。杜光辉率领义军与法国军队斗智斗勇,浴血奋战,灵活运用生产和生活中的经验,使出了“土办法”与法军周旋。“法国强盗穿着高筒皮靴追赶义军,踩着黄豆三步一滑,两步一跌,一步一歪扭,像醉汉一样撞到石头和树枝上,撞得头破血流。”[4]用黄豆来对抗装备精良的侵略者,以土胜洋,故事热烈歌颂杜光辉的机智和勇敢,生动地描述了法国侵略军的狼狈。战斗中杜光辉被法国侵略军俘虏,遭到严刑拷打,还被丢到安南(越南)的孤岛上。“遍体鳞伤的杜光辉心酸地远望茫茫大海,想着义军,想着相亲,想着养育自己的祖国渔岛和渔场,更痛恨万恶的法国强盗,他决心想方设法活下去,要活着回到祖国。”[4]最终,杜光辉划着自制的竹排回到了澫尾岛,养好伤之后继续和法国侵略者战斗。杜光辉顽强的斗志来自对家园和祖国的爱、对侵略者的恨。故事对杜光辉强烈的要回到祖国的愿望进行反复叙写,渲染了浓烈的爱国思乡之情,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顽强抗争的精神正是这个民间故事的艺术魅力所在。直到今天,京族人民仍然不忘杜光辉,杜光辉形象不仅出现在民间故事中,而且还活跃在京族的唱哈词里:“中越边界的京、汉、壮、瑶各组人民都非常怀念他。巫头岛、澫尾岛的京家……山心岛的京家都聚集在哈亭里……‘唱哈讴歌民族英雄杜光辉。”[4]这些精彩的民间故事是京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外敌的诗性描写,蕴涵着京族人民爱家爱国的真诚情感,成为边疆地区民族团结的文化印记,也激励着一代代的京族人在危难中挺身而出,勇敢反击侵略者。

京族民间故事不仅是族群记忆的历史叙事,也是京族人民寻求国家认同的文化叙事,体现出家园安定、边疆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尊严的精神诉求。历史记忆以及文化传统对于少数民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维系以及边疆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京族民间故事和其他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一样,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在族群中传承,一代代从老一辈人口中听着这些故事、传说,族群记忆和蕴涵其中精神品质由此得以强化。“对于自己的‘家,自己的族群、自己的国家的忠诚,被视为(京族)族群中人的一项历史性的义务和当下的一份责任。”[6]对家园的热爱和对祖国边疆和平的坚定维护在京族人的眼里是相互依存的,“因为没有国家的支持,作为一个弱小的民族,京族社会的稳定和京族百姓的生活就没有保障。在他们看来,虽然他们的‘家是自己的,但是如果没有国家的认可,这样的‘家也就不能成其为‘家了。”[6]没有祖国的和平、稳定,哪来家园的平安幸福。《渔村抗暴》《黄豆计》《悬崖飞兵》《孤排渡海》等民间故事通过充满海洋味道的叙述,再现了京族与其他民族人民团结一致,抗击法国侵略者、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不受侵犯的光荣事迹,蕴涵京族人民浓浓爱护家园和护卫国家的真挚情感,张扬着民族团结的鲜明旗帜。这些民间故事不但成了京族人民保家卫国的珍贵篇章,反映了京族人民对国家的归依和热爱,也是这一地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

三、京族民间故事的家园意识成为与其他民族进行

文化交流的重要基石

民族之间的交往、交融是中华民族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保持自身民族特色的同时,在文化的交流中融合和吸纳他族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保持生命力的重要途径。京族民间故事《田头公》《米碎姐和糠妹》《董永与刘姑娘》《好心的弟弟与坏心的哥哥》《蟾蜍将军》《金仲与阿翘》等作品体现京族鲜明的海洋民族特色,也是京族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的突出代表,京族民间故事中的家园意识成为与其他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基石。

京族人在16世纪开始陆续从越南涂山迁徙到京族三岛以及周边一些村落定居。“祖先原居涂山地,捕鱼来到白龙里。”“前接后继十几代,苍桑经历数百年。”[7]京族人民在三島建设了家园,得以安居乐业。在京族三岛,京族人民和汉、壮、苗等民族交融杂居,无论是生活习俗还是民间文学都有相互影响和借鉴的痕迹,形成了多元、开放、包容的民族文化特色。京族人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需要借助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资源和智慧来解决和克服。京族人也在不断地向其他民族传播和展示自己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因此,京族民间故事中常常涉及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和互动,比如与汉族的文化交流。汉族是京族最主要的邻居和伙伴,京族与汉族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京族民间故事中,有许多反映京族与汉族的友好往来、合作共赢、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的故事,如《计叔的故事》中的计叔与汉族渔民的友谊、《独弦琴的来历》中的京族渔民与汉族音乐家的合作、《海妹和海哥》中的海妹与汉族少年的爱情等。这些故事表达了京族人对汉族人的感激和敬重,也展示了京族人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和骄傲。此外,京族民间故事中还有许多反映京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等方面的故事,如《独弦琴》中的独弦琴与壮族乐器的联系、《赶海妹》中的赶海妹与黎族渔民的友情、《海妹和海哥》中的海妹与苗族少年的爱情等。这些故事反映了京族人对其他少数民族的友好和包容,也展示了京族海洋文化的开放和多元。再比如民间故事《田头公》讲的是一个京族的状元郎在朝做官,每晚骑飞马回家与妻子团聚,状元郎的母亲都被蒙在鼓里。妻子怀孕后不堪婆婆的猜疑,把丈夫的朝靴藏起来,想要留住丈夫。状元郎寻找朝靴,耽误了上朝的时间。他只能暂时关起太阳,往脚上抹上黑泥冒充朝靴,赶去上朝,后被皇帝认定为反叛之人,被处死。状元郎把头颅接上,骑着飞马回乡,回到家后,恰逢妻子在杀鸡,母亲说:“鸡砍了头,就死了。”[4]状元郎由此头颅落地,死去。状元郎死后化为竹子,使计让皇帝跌落水里淹死了。之后京族人为了纪念这个状元郎,供他为“田头公”,每年的八月十五都要祭拜他。这个故事和汉族的《白马状元报梦》、壮族的《莫一大王的神力》在故事结构和具体情节上基本一致,京族的《田头公》在情节上更加紧凑。“《田头公》传说的产生,有可能由壮族传说变异而来,内涵岭南区域文化的积淀。”[8]这个情节高度相似的民间故事是京族和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的生动体现,展现了京族开放包容的民族性格,凸显京族与其他民族文化交融,互动的和谐景象。

京族在接受其他民族文学影响的时候并不是照原样生搬硬套,而是以自己独有的海洋民族的生活和文化为基础,对其他民族文学进行选择和加工,突出地展现了京族海洋民族的特色,展现鲜明的家园意识。京族灰姑娘型故事《米碎姐和糠妹》与壮族的民间故事《叶限》《达架和达仑》主体情节基本一致,都有这样一些情节:后母虐待前妻的女儿;女儿得到亲生母亲幻化的鸟或者牛的帮助,穿上新衣新鞋遇到富贵的意中人;女儿在民族节庆上丢失一只鞋子;意中人捡得鞋子,寻访姑娘;经历种种波折,有情人终成眷属;后母及其亲生女儿害人终害己等。但是京族的《米碎姐和糠妹》有着明显的京族民族风情,使得这一故事呈现十分鲜明的海洋民族特色。故事中有好些细节反映京族的民俗风貌的,比如描述米碎姐时讲道:“米碎姐貌美如花,又有一个好歌喉,惹得三岛的后生们都来找她对歌,向她求爱”[9]故事还讲到天子听闻米碎姐的美名,特意来村上开亭唱哈选美人,村里的姑娘都打扮得漂漂亮亮地来对歌应选。哈节是京族最重要的民俗活动,活动上包括祭神、祭祖和唱歌等活动,这些故事情节都生动地展现了京族青年男女在哈节上自由唱和,寻找意中人的民间风俗。再比如米碎姐被后母害死,“一年以后,埋米碎姐的荒野地里,忽然长出一棵高大的拉提树来。”[9]米碎姐就是依托拉提果转世为人的。拉提树是京族人喜欢种植在屋旁的果树,果实黄澄澄的,并不是十分美味,但有奇香,风拂过,远近都香气飘扬。故事的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京族地区极富特色的风貌。海洋是寄托京族人民喜怒哀乐的精神家园,在《米碎姐和糠妹》故事中融入了富有海洋气息的细节,比如,救助米碎姐的是虾婆,虾婆每天还要“到浅海里捡贝,捞虾”“她关了门,就拎着海贝和鱼虾到圩上去卖了”[9]等,这是京族人民海洋劳动的常见景象。《米碎姐和糠妹》这一民间故事如同京族的拉提果一般,永远飘荡着民族团结、文化交融的芬芳。

除此之外,《董永与刘姑娘》《好心的弟弟与坏心的哥哥》《金仲与阿翘》等民间故事同样体现鲜明的海洋特性和以海洋为家园的民族心理,生动地展现京族对周边的汉、壮、侗等民族文化的吸收和融合,特别是《金仲与阿翘》“从文学的流传、变异角度,更为清晰地为我们展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来往与交流”[10],在京族民间故事和周边民族文学相互影响、交融的过程中,京族人民充分运用智慧将他族故事加以“京族化”,使之更能贴近自己的生活,展现了京族如大海一般的开放和包容的民族性格。京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人民和谐共处,友谊深厚,如同《京汉结义歌》唱的那样:“一代春秋功在汉,共同日月结义同天,京汉共发一誓言,山崩裂世代相传。”[11]京族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是一种复杂而多样的现象,它既是一种物质层面上的资源共享和利益平衡,也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认同互动和价值协商。

通过对京族民间故事中文化交流的分析,大家可以更好地理解京族民间故事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历史变迁,也可以更好地认识京族民间故事所展现的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包容性。京族人民在创造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的同时又吸收了其他民族文化的丰富养料,这使得京族民间故事成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中国京族作为一个人口较少、位处边缘的少数民族,其民间故事蕴含丰富的家园意识。家园意识是族群记忆的生动书写,包涵京族人民对国家的认同和归依,亦使得京族在与周边民族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以更加包容和积极的心态营造出文化交融共生,边疆和谐的良好生态氛围。京族民间故事的家园意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该民族地区的构筑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资料:

[1]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00.

[2]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9/27/content_5434024.htm,2022-08-16.

[3]龚丽娟.京族文学的整生规律研究[J].学术论坛,

2014,(12):80.

[4]苏润光.京族民间故事选[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京族百年实录[M].南寧:广西民族出版社,2015:109.

[6]吕俊彪.京族人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75,159.

[7]陈增瑜.京族喃字史歌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7:38,55.

[8]苏维光,过伟,韦坚平.京族文学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54.

[9]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广西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广西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1:601-603.

[10]陈丽琴,李玢辛.论京族民间文艺的兼容性[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4,(6):1.

[11]苏维光,王戈丁,过伟.京族民歌选[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143.

作者简介:

丁丽君,女,京族,广西防城港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浅析民族地区德育资源的开发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当代价值
精准扶贫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关系分析
深化“五个认同”教育 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索
从郭嵩焘的资本主义观看待中华民族共同体自在到自觉的转变
正确认识“多元一体”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