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彬
【摘要】闽南地区历史悠久,是中国南方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闽南地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深厚的历史积淀为闽南本土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园本课程中融入闽南地域元素,可以让幼儿了解并感悟闽南本土文化的特色,通过游戏、探究和观察等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当地的文化传统,加深幼儿对地方特色的认知和认同。文章对基于闽南本土文化的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展开探究,旨在有效促进闽南本土文化与幼儿园教学的融合,以文化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闽南本土文化;幼儿园;园本课程
幼儿园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承担着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在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中融入闽南本土文化,既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幼儿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提升幼儿的文化认同感,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在亲身体验闽南本土文化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形成热爱和保护本土文化的意识,还能培养自身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和审美意识。
一、闽南本土文化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契合性
首先,将闽南本土文化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在园本课程中融入闽南地域元素,可以让幼儿了解并感悟闽南本土文化的特色,通过游戏、探究和观察等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加深幼儿对地方特色的认知和认同。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拼图游戏让幼儿了解闽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通过制作传统小吃的活动,让幼儿亲自体验闽南美食的魅力;通過参观闽南地区的古建筑,让幼儿感受到古代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样的园本课程中,幼儿不仅可以加深对闽南本土文化的认识,还可以培养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同时,这也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跨文化意识。可以说,基于闽南本土文化的园本课程可以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教育资源,并且让幼儿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本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
其次,将闽南本土文化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相结合有利于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闽南本土文化注重人文关怀和人情味,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闽南人往往孝亲尊师,重视家庭伦理和社会责任。闽南本土文化在幼儿园园本课程中的融入能够培养幼儿友善互助、孝敬师长等品质。通过课程设计,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会尊敬和关心长辈,培养幼儿孝亲尊师的品质;还可以引导幼儿学会换位思考,使幼儿关注班级伙伴的需求和情感,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爱心,促进班级幼儿友好互助关系的形成,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帮助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闽南本土文化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在基于闽南本土文化的园本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关注和热爱自然,通过观察和探究等户外活动,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最后,将闽南本土文化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文化认同感。闽南本土文化有着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如木偶戏、梨园戏等[1]。这些艺术形式通常注重互动和体验,可以被开发成丰富多样的表演活动和美术手工制作活动。通过实际参与和亲身体验这些活动,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学习,增强对闽南本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在幼儿园课程中深入体验闽南本土文化,幼儿可以感受家庭、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培养文化认同感,进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闽南本土文化在幼儿园园本课程中的应用
(一)精选闽南本土文化,丰富园本课程资源
教师要深入挖掘闽南地区的本土文化,如语言、民俗小吃、传统手工艺以及民间游戏等方面的特色,通过对闽南文化的充分了解和研究,丰富园本课程资源,使幼儿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本土文化。
1.挖掘闽南美食之源,探索食育课程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共同探寻藏在闽南美食中的文化和生活智慧,感受闽南人笑对生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教师可以在每个班级中开辟“生活劳作坊”区域,为幼儿打造真实的体验环境,通过回归生活的方式,对幼儿进行食育教育,让他们学习与食物有关的知识,体验美食制作的乐趣,增强动手能力,积累生活技法和经验,不断地感悟生活,从而培养幼儿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再比如,教师可以开展“冬至美食日”主题活动,在课堂中播放闽南童谣《冬至》、歌曲《冬至歌》,帮助幼儿了解冬至的由来,以及泉州冬至的传统习俗。围绕小、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分别带领幼儿围绕冬至日开展“捏鸡捏狗过小年”“红糖姜汤小丸子”“师幼齐搓冬至圆”的闽南美食制作体验及分享活动。
2.运用闽南童谣,开展语言教学活动
泉州历史悠久,拥有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2]。
闽南童谣是闽南民间幼儿诵读、说唱的歌谣,它运用生动形象的闽南方言词语和丰富多彩的闽南方言语音创造出童谣的韵律美与节奏美,广泛流传于闽南城乡。童谣是幼儿学习语言、认识社会、玩耍娱乐等的重要方式,教师积极整理传统的闽南童谣,并在此基础上创作新的闽南童谣,组织幼儿说唱闽南童谣,对闽南方言与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在语言知识学习课程中,教师可以用闽南童谣《天乌乌》做语言教学示范。再比如,教师可以将闽南童谣运用到音乐教学中,根据童谣的节奏和律动引导幼儿对歌曲进行改编,将闽南语转化为普通话,对闽南歌谣进行创新,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此外,闽南童谣蕴含丰富的词汇和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开展方言听力训练、口语学习等活动,丰富幼儿的语言技能,以闽南童谣简单明快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3.开展闽南文化主题游戏教学活动
教育改革背景下,幼儿园课程教学以游戏教学为主[3]。闽南本土文化中包含很多游戏元素和寓教于乐的活动,幼儿园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其中的教学资源,将闽南本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相结合,丰富幼儿课程教学,开展主题式的游戏教学活动。例如,在端午节,教师可以开展“欢度端午假”的闽南民俗主题活动,围绕本土文化中的端午文化特色开展课程教学。
活动一:印象中的端午节
(1)端午传统我知道
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屈原的形象,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然后提问:“在大家的记忆中,过端午节都有哪些必备的食物?”幼儿回答:“烧肉粽、菜包稞、煎堆。”教师通过展示相应的图片,在视觉上加深幼儿对这些食物的印象。
(2)找不同
教师将北方的粽子(甜粽)图片与闽南粽子(肉粽、碱粽)图片放在一块,让幼儿找出不同,并播放闽南习俗美食—煎堆的制作过程,加深幼儿对本地美食的了解。教师再以“餐桌上的美食”为话题,让幼儿分享端午节家里餐桌上出现的美食,向幼儿补充传统的闽南端午特色食物,如荷叶包、米粉肉等。
活动二:端午节的旋律
教师播放几首关于端午节的闽南儿歌,让幼儿竞猜歌曲的名称,活跃幼儿的学习氛围。接着,教师选取一首幼儿耳熟能详的童谣,如《采莲歌》,带领幼儿学唱,并播放相关的动画视频,让幼儿在听觉和视觉的配合下,感受闽南童谣的魅力。
活动三:趣味“龙舟游戏”
(1)教师带领幼儿观看龙舟比赛,向幼儿普及相关的妈祖文化知识。
(2)设置趣味游戏—闽南红砖
教师利用“闽南红砖”的结构游戏,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让幼儿合作搭建小船。幼儿需要利用闽南红砖,按照图片(见图1)的样子进行组合,搭建出小船、龙舟等形态。这个游戏既能够考验幼儿的搭建策划能力与合作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幼儿在特色的游戏中接触到闽南文化,感受不一样的龙舟竞赛。
在主题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注意活动的形式应与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学习能力相符合。对于小班的幼儿,可以设置端午文化、习俗观赏活动,带领幼儿欣赏童谣、了解端午文化;对于中班的幼儿,可以让其进行自由表达,分享自己眼中的闽南端午节的美食、活动;针对大班幼儿,可以让其进行划龙舟动作演示、“闽南红砖”搭建游戏等。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教师可以将闽南本土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幼儿的学习与生活,并且能够让幼儿从小接触较多的闽南文化,在幼儿园活动课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与文化,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二)创设特色文化学习环境,加深对文化的认识
学习环境对于幼儿的学习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注重幼儿园环境的创设,通过在环境创设中融入闽南特色文化来提升幼儿对本土文化的深层认知。在场所选择方面,教师要选择一个适合展示闽南文化的场所,如校园墙、餐厅等地方,确保场所能够得到合理利用,并且能够给幼儿带来浓厚的闽南文化氛围。在校园墙上,教师可以张贴闽南美食图片如土笋冻、碗糕、菜粿、捆蹄等,以及一些闽南民俗活动的现场图片,如“敬天公”“唆啰嗹”等;在教室外墙上可以展示幼儿亲自制作的民间工艺作品,如闽南提线木偶、布袋偶、杖偶等。
教师还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融入闽南本土文化,开设传统文化学习课程,让幼儿观看指间木偶戏、高甲戏等非遗文化视频,学习传统文化精髓;展开“用文化装点环境”的活动,引领幼儿利用本土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家乡文化气息的班级环境,同时要注意装扮的灵活性,根据不同的节日融入不同的文化元素,如在中秋节可以融入灯谜、闽南皮影戏等元素。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幼儿对闽南文化的兴趣,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本土文化的气息,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认识。
(三)构建“一体三维”家园社协同共育模式
为了让家庭、幼儿园、社区形成教育合力,笔者结合闽南主题特色活动,创新探索出了一种协同融合、开放共生、全员参与的“一体三维”协同共育模式。“一体”是指秉承一切以幼兒为主体的基本理念,同时指“家、园、社”是协同共育的共同体;而“三维”是多元的,既指教师、家长、专家联合研究,也指幼儿园、家庭、社区协同共建,多元的三个维度能够形成教育合力,激活和唤醒家庭、社会中潜在的教育力量,让幼儿园从单一的教育走向多方的协同共育,从一元力量的“小教育”走向“家、园、社”共融的“大教育”。
首先,笔者利用网络等多种渠道,收集闽南饮食文化资料,建立相应的闽南文化教育课程资源库;其次,笔者将收集到的闽南饮食文化资料通过微信群共享给家长,让家长学习相应的闽南文化知识;最后,笔者借助社区资源开展亲子研学活动,帮助幼儿近距离了解闽南本土文化。为了进一步拉近幼儿与闽南文化的距离,笔者还尝试邀请当地非遗传承人到幼儿园为幼儿讲课,详细地为幼儿介绍非遗文化。
此外,笔者还通过问卷、谈话等多种形式,了解家长的职业、个人特长、兴趣、活动意愿等,合理利用家长资源,在“闽南食”文化主题活动中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如邀请有烹饪特长的家长在“生活劳作坊”区域协助、指导幼儿进行美食制作;邀请开石花膏店的家长介绍传统石花膏的制作方法。同时,笔者让幼儿以家庭为单位开展亲子研学活动,组织幼儿探访传统老店,拓展美食制作的场域,不断丰富“闽南食”文化课程教学的内容,拓宽幼儿的视野,促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
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园本课程的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与闽南本土文化相关的故事、歌曲、传统游戏等内容,向幼儿介绍闽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同时,通过带领幼儿开展手工制作、绘画等活动,加深幼儿对闽南本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提升文化认同感,积极推动闽南地区本土文化的教育工作,为幼儿的成长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陈慧.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园本课程开发个案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2.
[2]陈德蓉.闽南本土文化在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中的应用[J].知识文库,2019(7):77-78.
[3]许瑜瑜.闽南本土文化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012(1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