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好”家庭教育,为孩子成长赋能

2024-03-31 15:18叶惠
关键词:家庭教育双减策略

叶惠

摘 要: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从严推行“禁补令”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面貌。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加减法”,以“五项管理”为抓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升学习能力,成为考验家长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提出了“五好”家庭教育: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做好陪伴;榜样是看得见的力量——做好示范;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做好共读;关注是帮助的开始——做好关注;配合是最简单的支持——配合好老师。为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提供可操作的实施策略,为孩子的成长赋能。

关键词:“双减” “五好”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质量 策略

“双减”是一场教育观念的纠偏,让教育回归本质,更加注重“全人”的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正式颁布与施行,更是明确和强化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与义务,家庭教育也从“家事”上升到“国事”。2021年1月以来,教育部相继出台文件,对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五项管理作出部署。政策在更新,家长育儿理念也得跟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对于广大家长来说好似“及时雨”,笔者结合各类政策提出“五好”家庭教育策略,为家长实施家庭教育提供参考。

一、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做好陪伴

节假日,孩子没有了学科类培训,在家时间多了。作为家长,该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呢?

(一)陪孩子户外活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自然带给孩子的不光是美好的景色、清新的空气,更是远离喧嚣的恬淡。带孩子赏花、玩水,仰望星空,探寻万物,和孩子一起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孩子吸纳的是海纳百川的涵养。

(二)发展孩子的兴趣

琴棋书画是兴趣,阅读写作是兴趣,制作把玩也是兴趣。当孩子沉浸于自己喜欢做的一件事时,他能感受到专注带来的快乐。专注分为主动专注和被动专注,看电视、玩游戏,通过强刺激让孩子专注是被动专注。孩子主动参与某一事物的研究和探索,叫主动专注。主动专注的孩子可以长时间让大脑保持思考状态,对思维的灵动性、思考的持续性、做事的意志力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带着孩子找到他们感兴趣的研究点,如星空、大地、高科技……任何研究都是成长。

(三)养成合理的生活作息

周末也是家长放松自我的时刻,家长一不小心就错过了吃饭的点、睡觉的点,孩子也会跟着打乱了生活作息。家长的以身作则,带给孩子的是刻入每日生活的良好习惯。自由放纵跟好习惯相比,家长一定知道孰轻孰重。其实教育最大的对象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就从改变周末两天的生活作息开始,陪孩子养成合理的生活作息。

二、榜样是看得见的力量——做好示范

央视家庭教育纪录片《镜子》里面有一句话:“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的人。白纸变成什么样,关键在父母。”因此,家长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自己首先成为什么樣的人。

(一)孝敬老人,夫妻和睦

做父母的首先要孝敬长辈,夫妻之间要和谐相处,吵架要避开孩子。若孩子不小心听到了,一定要耐心告诉他,大人吵架不是你的错,是我们观点不和,我们在努力沟通,你不要害怕,更不要自责,爸妈都很爱你。每个孩子都爱着自己的父母,拥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至关重要。经常无法控制情绪的父母,会无意识地给孩子传递焦虑。一个焦虑的孩子往往缺少成长的勇气,在学习上就会缺少冲劲。

(二)以身示范,养好习惯

古人云:知必行,行必恒,恒必达。习惯养成要迈小步、不停步,家校共力,引导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有计划、有规划地制定目标。确定好目标以后,还要给予孩子一些鼓励或奖励,强化孩子坚持习惯养成的动力。养习惯,首先,家长要以身示范。以身示范,就是给孩子提供一种氛围,因为孩子是通过模仿和吸收来学习的。例如,父母经常在家里玩游戏,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模仿着打游戏,久而久之他就习惯了用打游戏来消磨时间。相反,如果父母经常在家里读书,经常讨论书里面的内容和有意思的观点,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在一个阅读的氛围里长大,他就会自然地喜欢上阅读。父母日复一日地在家里读书,就潜移默化地使孩子习惯了读书,读书的习惯就内化成了孩子的一部分,成为他的内在动力。

其次,家庭成员之间一定要形成合力。若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态度或意见不一致,就会让孩子有空子可钻,好习惯就很难坚持下去。如果父母正在努力地培养孩子一个习惯,而爷爷奶奶却说“孩子太累了,算了,今天就先玩一天吧”,孩子自然就不会坚持下去,好习惯的培养也就半途而废了。

三、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做好共读

家长要注重亲子共读,在共读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阅读能力形成得越早,对孩子的综合发展效果越好。身为父母,要把心里的爱化为行动,化为语言,孩子将受益终身。

(一)阅读孩子爱读的书

在激趣方面,从孩子最关注的话题或人物形象、相关故事书籍开始引导,使孩子逐渐 “靠近”目的阅读物,这需要一个过程。例如,孩子对读书兴趣不足,家长可以先给孩子购买简单易懂、故事情节有趣的书籍,比如《父与子》漫画。接着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阅读兴趣购买阅读难度大一些的《哈利 ·波特》系列,逐级提高阅读兴趣,让孩子“跳一跳能摘桃”。最后实现无须家长监督的阅读,孩子甚至会提高完成作业的效率,为自己赢得更多的阅读时间。

了解孩子的阅读爱好,经常翻看孩子喜欢的书,可以增加和孩子聊天的话题。孩子读到触动人心的书时,是需要和他人交流的,而父母会成为适合的人选。孩子对你的喜欢和信任就会增进许多,有了信任和喜欢,你的引导才会有效。

(二)阅读心理成长类书籍

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一旦错过了,也许再也无法弥补。众多的心理类书籍,帮我们揭开了人类成长的奥秘,慢慢领悟书中精髓,跟着书籍学会看见自己、看见孩子、看见世界。慢慢地你会明白,不是我们把孩子带大了,而是孩子陪着我们一同成长。错过了孩子的成长,就是错过了孩子陪着我们自己成长的机会。

四、关注是帮助的开始——做好关注

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很关心自己孩子感冒、咳嗽等状况,却很少留意孩子的心理状况。一个真正健康的孩子,一定是身心两健的。

(一)关注心理问题的三种表现

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近些年来焦虑心理越来越严重,甚至“疑病症”也越来越多。其实,问题往往不是出在身体上,而是心理上,但家长很少往心理健康的层面去想。在屡次紧张和担忧中,人体把外界压力造成的焦虑转移到身体上,导致了“疑病症”。

一般情况下,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至少具备五个方面的特点:有求知欲,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能与周围人正常交往,能够自我接纳,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孩子出现问题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绪上的表现,包括恐惧、焦虑,不愿上学;二是行为上的表现,如离群独处,沉默少言、少动;三是生理上的表现,如恶心、厌食或入睡困难等。所以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孩子此刻在想什么,他这么做是想表达什么,他需要你做什么。孩子的情绪一旦被理解,需要一旦被接纳,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孩子表现出很多你觉得不可思议的行为,只是想让你看见他而已。

(二)安抚孩子心理的三个原则

在笔者接触的“拒学”案例中,家长往往更关注怎么让孩子早点返校,尽早适应外面的环境。然而,想让孩子“回到学校”的美好愿望,往往都以失败而告终——孩子就是因为感到不适才要逃离。“好好学习才能找到好工作”之类的话,在孩子看来毫无说服力。对孩子来说,“工作”“未来”是很遥远的事,而当下的挫败与焦虑感才是真实而强烈的。基于工作经验,笔者提出以下三个原则供大家参考。

首先,要敏锐觉察,及时行动。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就要足够重视。

其次,要明确分辨前因后果。尽可能温柔地询问孩子,找出孩子问题的源头。也要与学校保持沟通,尤其是班主任、辅导老师、要好的同学,借助他们的力量找到原因。

最后,家长要坚定自己的立场。保持同理心的同时,给予孩子面对问题的自信,尽管孩子可能出现各种不适,还是要坚持和孩子沟通,一起来直面问题。

五、配合是最简单的支持——配合好老师

(一)亲其师,信其道

“亲其师,信其道”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只有尊敬师长,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曾有人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光榮,一个民族源源不断地出现好老师,是未来的希望。而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理解与信任,就是教育的希望,更是孩子成长中最大的福气。

教育家多湖辉分享过一则故事:一位植物学家的儿子拿着一株不知名的小草请教老师,但老师不认识。于是,老师和颜悦色地对他说:“你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你不妨去请教他,老师也想知道小草的秘密。”第二天,孩子又来找老师:“爸爸说了,他也不知道小草的名称。他还说,老师您一定知道,只是一时忘记了。”说完,孩子顺手还把爸爸写的一封信交给了老师。老师打开信,上面详细地写明了小草的名称和特性,最后还附着一句话:这个问题由老师回答,想必更为妥当。

故事里的家长非常高明,他降低自己的身份支持老师,帮助老师塑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其实这也是支持自己的孩子。

(二)家校协同,提质增效

我们都知道,“双减”之后考试次数少了,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一、二年级不进行书面考试。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怎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呢?笔者的建议是加强与老师的沟通,教师、家长密切联系,建立良好的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家长、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在孩子的成长中,教师、家长一定要密切联系,建立良好的学习共同体。家长主动和教师多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查漏补缺或进行心理疏导等。在学习方法指导上,家长更应多向教师请教,术业有专攻,教师往往能够针对孩子的特点给予更多有效的建议。“双减”不是降低学生的学业标准,而是更需要家校协同育人,提质增效,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未来。

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让孩子持续保持好奇心,有持续向上生长的力量,需要把准时代的脉搏,寻找适切的教育路径,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每一个家长都能通过不断学习成为一个用尊重、欣赏与垂范,陪伴孩子健康、阳光、快乐成长的优秀家长,从而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梦月.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实施现状调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1.

[2]石海娥.培养孩子的逆商[J].光彩,2019(12).

[3]张贵勇.家庭教育立法:合理确定政府责任[J].中国德育,2019(22).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双减策略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