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华 陈姝旭 王樱筱
摘要: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面对复杂国际局势与新冠疫情的冲击,培育粮食供应链韧性、维护粮食供应链稳定运行是维护四川省农业强省地位和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纵向时序嵌入式双案例研究法,分析多轮国际局势及疫情冲击下,数字经济不同跃进阶段赋能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内在机制及相关关系。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夯实粮食供应链基础、优化粮食供应链产业结构布局、促进粮食供应链一体化发展来帮助其抵御冲击,提升粮食供应链韧性。第二,粮食企业的数字经济经历了工具化向智能化、智能化向系统化演进的两次跃升,分别通过优化粮食供应链生产环节、赋能粮食供应链经营环节和升级粮食供应链销售环节来加强粮食供应链韧性。据此,本文提出加强数字经济建设,推动粮食供应链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数字经济 粮食供应链韧性 粮食企业 事件冲击
*基金项目:四川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S202310626036)。
粮食生产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更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四川省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对于保障全国粮食安全供给和维护地区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四川省粮食供应链仍然面临诸多困难挑战,如:供应链生态发育不充分、粮食流通数字化建设还需加快等(肖华堂,2023)。党中央在二十大上继续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不断释放出积极鼓励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信号。因此,在当前党中央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及数字乡村发展行动的背景下,厘清数字经济的深层作用及其对粮食供应链韧性的效应及作用机制,对于保障我国粮食长期持续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四川省粮食企业供应链主要面临了新冠疫情、多轮国际局势冲击等事件冲击影响。数字经济在这些不同类型的外界冲击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助力粮食企业供应链在较长时期内实现稳定运行值得关注。
当前已有研究主要围绕粮食供应链韧性、数字经济的相关内涵以及数字经济对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影响机制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生态学家Holling于1973年提出韧性一词主要用来描述系统遭遇自然或人为干扰后能否维持原状,或受创后能否迅速自我修复的能力。而供应链韧性在粮食生产领域的扩展即粮食供应链韧性,国外学者较早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指出,强韧的粮食体系至少应具备3种能力:抵抗能力、适应能力和变革能力,才能在遇到无法完全预测的冲击时继续维持体系运转(Béné,2020)。对于数字经济的概念,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G20杭州峰会上提出“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数字经济驱动已成为供应链韧性升级的关键手段,借助数字技术推动生产率提升及经济结构优化,能够有效赋能农业发展韧性提升(薛选登,2023)。目前部分研究已探讨了数字经济对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影响机制,如提升应急协调反应能力、优化要素投入配置、促进生产要素协同发展和加速整合等(马俊凯,2023),但往往着眼于宏观维度,较少从案例视角来分析数字经济与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内在联系。长期以来,对于相关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字经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进步、农业技术提升等较为宏观的层次或者集中于工业供应链韧性方面,对粮食生产,特别是粮食供应链方面的关注较为欠缺。第二,现有相关研究大多关注单一要素的计量分析,而忽略了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进而导致对数字经济赋能粮食企业供应链韧性的要素之间整体性、协同性和动态性认识不足。第三,对于农产品供应链韧性的讨论,大多设定为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发展较为完备的发达国家,难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借鉴(朱战国,2023)。数字经济如何帮助粮食龙头企业应对自然因素、经济冲击与地区冲突的不确定性、保持并提升粮食企业供应链韧性,依然缺乏系统性解释。
基于此,本文依循典型性与理论抽样原则,以四川省两家国家级粮食龙头企业——成都市新兴粮油有限公司(简称“新兴”)和成都市花中花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花中花”)为例,通过纵向时序嵌入式双案例研究方法,以实地调查研究为主,同时引入大数据爬虫技术作为辅助技术,对新兴和花中花供应链布局调整、发展规划和数字化改革等访谈资料、公开资料以及各地区政策文件等信息进行梳理及编码分析,系统揭示在疫情与多轮国家局势冲击下,数字经济对花中花和新兴粮食供应链韧性的赋能机制以及过程,揭示在疫情冲击与国际局势动荡情况下,数字经济赋能四川省粮食企业供应链韧性机制以及机制策略间的互动过程。为数字经济赋能四川省粮食供应链韧性提供可行性政策建议,提升四川省粮食安全系数及粮食产品流通效率,推动四川省农业强省的建设。
(一)第一轮国际局势冲击下数字工具化夯实粮食供应链基础
1.第一轮国际局势冲击下新兴及花中花供应链风险分析
2007—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在该时期内,国际飓风、洪灾等极端天气频发,给主产国粮食生产带来挑战;其次,生物能源对粮食的使用大幅增加,以及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增多;再加上金融投机以及流动性增加,综合导致本次冲击前粮价快速上涨且持续时间久。随着各国粮食政策、贸易政策的调整,粮食产量增加,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伊始,粮价迅速回落。据统计,当年全国约2/3的菜籽油加工及贸易企业亏损。
2.第一輪国际局势冲击下数字工具化调整策略一:提升供应链各主体合作紧密性
2007年,新兴开始参与植物油期货平台相关业务,参与衍生品市场。粮食从播种到收获需要半年以上时间,通过在期货平台购买相关期货,企业可以预先知道未来一年的粮食价格,在期货价格比较合适的时候,可以提前进行套保,锁定风险和利润。同时,国际局势气候与灾害、生物燃料挤出、金融市场投机的不确定性,促使粮食产业中的单一农户迫切需要一段稳定的交易关系和风险分摊机制。在企业平台期货保障的基础上,新兴在每年9月份油菜播种前,会与本地农户签订相应农业订单,确保能够获得该农户来年收获的全部油菜籽。相应的,新兴的收购价格会比其他油厂高出0.1—0.2元/斤,而且为农户提供免费种子及农药、化肥补贴,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中新兴还会免费提供技术指导。
3.第一轮国际局势冲击下数字工具化调整策略二:优化公司生产布局
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粮油价格大幅缩水时,新兴仍有部分业务未购买期货平台业务——违约只需要赔偿十几万元,履约则要亏损一百多万元。在此危机情形之下,新兴坚持履责,陷入资金困难。经此事件,新兴“懂诚信”的良好声誉在互联网的助力下得到广泛传播,提出合作意向经销商增多,且合作份额不断扩大。同时,数字金融发挥其数据化、资源化、普惠化优势,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信息约束问题,迅速匹配供应链各主体需求(王妍霏,2023)。新兴获得1亿元信用额度,无需担保,快速转变亏损形势,并且促进后续2016年新兴建成自动化、智能化浓香小榨车间的实践布局,对原有落后的、冗余的业务流程进行彻底改造,通过生产线数据在线,实现了工具化向在线化的跃升,为粮食供应链实现动态演进奠定了基础。
(二)新冠疫情冲击下数字智能化优化供应链产业结构布局
1.新冠疫情冲击下新兴及花中花供应链风险分析
2020年2月,新冠疫情开始蔓延,地区封锁、运输受阻、消费端恐慌性大量囤货。一方面,部分国家粮食安全预期趋紧增加国际粮食市场异动风险,疫情在全球蔓延之势使部分国家采取增加战略储备、限制甚至禁止出口等措施以保证本国粮食安全和市场供应;另一方面后疫情时代部分粮食出口国或将采取更加严格的防控措施,进一步导致粮食物流中断、交易停顿,最终影响国际粮食贸易(郑猛,2022)。在粮价大幅攀升的同时,消费端恐慌性大量囤货也导致了企业正常供给计划受到严重冲击及原有市场流失等一系列问题。
2.新冠疫情冲击下数字智能化调整策略一:提升应急协调响应能力
新兴及花中花均属于国家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新冠疫情暴发导致的消费端恐慌性囤货及各级应急粮油储备任务均需强大生产能力进行匹配。在新冠疫情发生初期,新兴与花中花迅速启动新冠疫情危机应对预案,多环节提前预备生产原料与成品库存,优化各级生产结构,进一步扩大自动化生产线生产产能。为应对疫情发生地区的封锁政策,企业强化与各地政府的协作,减少非必要的运输与销售网络受阻;提高与各级经销商及运输合作商的相互扶持与协作,保障原料与物资运输以及产品销售网络运行通畅。此外,本次疫情导致电商渠道产品销售占比不断攀升,行业整合趋势加剧。两企业在此次疫情之前均已对电商营销方式进行布局,疫情期间市值占比保持稳定。在企业大力扩大生产等一系列措施同步发力下,整体产值均维持稳定向上趋势。
3.新冠疫情冲击下数字智能化调整策略二:推动企业结构优化
2022年,新兴以紧抓企业信息化建设为战略和实施作为发展的大前提和大逻辑,紧跟数字化革命潮流,全面建设“认养一亩地”、网络直播营销模式、产业融合项目。随着这些项目建设的推进,新兴也正式由工具化向智能化转型。
此阶段,新兴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大范围全天候进行油菜籽从种植到采收的实时监测;运用物联网技术,让种植后续步骤——仓储、加工和物流的每一个细节都得以呈现,消费端可通过小程序进行全程实时监控,见证从菜籽到菜油的全过程,扩大企业中高端产品市场份额。在销售环节,新兴和花中花均设立专门的直播带货区域,并且不定时邀请专业直播带货人员进行直播带货营销,积极探索直播带货模式在农业企业的常态化应用。此外,新兴建设了28万亩绿色食品标准化油菜基地,大力发展油菜花乡村旅游、民宿、餐饮等农旅消费,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第二轮国际局势冲击下数字系统化促进供应链一体化
1.第二轮国际局势冲击下新兴及花中花供应链风险分析
不同于第一次以经济冲击为主导原因的国际局势冲击,第二次国际局势冲击以自然因素及地区冲突为主导因素。2022年伊始,俄乌冲突爆发,引发能源价格暴涨,导致粮食生产成本剧增,对农产品国际市场价格带来了直接冲击;除地区冲突影响外,南美持续干旱、东南亚劳动力短缺等因素进一步制约农产品供需基本面的变化。国际多重危机累积下,粮食企业供应链风险持续升级。
2.第二轮国际局势冲击下数字系统化调整策略一:实现内部整合互联
產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企业内部的高效协作,在第二轮国际局势冲击造成的复杂局面下,传统的工作模式开始难以满足企业内部实现高效运转的需求,各个系统数据断层、数据孤岛的问题亟待解决。2022年,新兴在前期分散化信息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启动信息化系统项目建设。与此同时,花中花启动CRM系统建设,实现数字化改革的价值经营。自此,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开始形成,各系统之间实现互联互通,粮食企业正式由数字智能化发展向数字系统化发展转型。
3.第二轮国际局势冲击下数字系统化调整策略二:实现纵向主体全业务场景数字化覆盖
与前两个阶段不同的是,此阶段新兴和花中花着力推动数据资源高质量、技术创新高水平、基础设施高效能,实现数字赋能全供应链,打造数据驱动的产业集群。且通过数字系统化项目的建设,新兴及花中花将为行业提供借鉴和示范,促进粮食行业的数字化发展。
此阶段,新兴通过社会化协同,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涉及的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等企业间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形成一体化运作。通过开放的生态融合服务,不断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实现敏捷供应、高效协同,供应链上下游业务精细化管理与内部良性竞争逐步形成,加速推进企业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此外,花中花与纷享销客平台合作,结合花中花企业画像,将企业管理所需的数据进行整合相互关联,通过数字化实现企业内外部的高效协同。
根据上述案例发现,本部分将从粮食供应链三个环节,重点分析数字经济赋能粮食供应链韧性的过程与机理。
(一)优化粮食供应链生产环节,加强粮食企业供应链韧性
数字经济主要通过稳定生产效益、提升生产端农产品质量品质、实现科学协同生产来提升粮食供应链的韧性。在数字经济工具化阶段,粮食期货市场提供了较准确的远期价格波动信息,能够为粮食供应链企业套期保值(熊涛,2020),稳定各方效益;在数字经济智能化阶段,加速粮食供应链上智慧农业、智慧物流、智能仓储等创新业态的培育,推动粮食生产向“智能化”“精细化”“标准化”转变,减轻粮食生產在自然风险冲击中的敏感性和暴露程度,提升粮食产品质量。其次,在产业化、品牌化导向下,创新粮食产品种类,优化粮食有效供给,体现了粮食供应链应对冲击的科技进步性;在数字经济系统化阶段,数字技术实现粮食供应链生产、存储、交易、服务环节的互联互通,对冲击发生后市场行情进行准确把握,有效减少粮食生产、销售的盲目性。
(二)赋能粮食供应链经营环节,加强粮食企业供应链韧性
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实现经营布局升级、促进产业融合、促进粮食供应链各主体优化整合经营来提升粮食供应链的韧性。在数字经济工具化阶段,数字金融通过助力粮食供应链企业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实现产线自动化加工布局,升级经营布局;在数字经济智能化阶段,产业融合的多样化、个性化使得企业能够不断挖掘新兴领域产品需求,促使企业实现“换道竞争”,以新兴市场的增量产品需求拉动粮食企业供应链韧性的提升(黄先海,2023);在数字经济系统化阶段,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更加顺畅,资源的交叉冗余有效减少,部门之间的边界因数字化协同而弱化,跨职能协作频现;另一方面,链上主导企业与合作伙伴共同搭建网络协作平台,使得粮食供应链的运营更加智能化、可视化,数据要素转变为现实生产要素(谢康等,2020),有力地增强了粮食供应链韧性。
(三)升级粮食供应链销售环节,加强粮食企业供应链韧性
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实现粮食供应链合作优化、丰富粮食销售渠道、优化市场结构、降低供应链各层次成本、提高营销环节效能来提升粮食供应链的韧性。在数字经济工具化阶段,期货平台工具为粮食供应链防范市场信息变动和应对消费升级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提升了粮食供应链多层次主体应对市场风险等外部冲击的抵御能力,进一步优化粮食供应链多层次主体之间合作关系;在数字经济智能化阶段,数字经济能够开拓粮食供应链各主体营销新模式。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短视频自媒体营销等新兴业态的出现,使得粮食供应链主体的销售方式逐渐多元化(李欠男等,2020),在不断挖掘新兴领域产品需求的同时,优化粮食供应链市场结构,实现粮食供应链增渠扩优。在数字经济系统化阶段,发挥数字化平台的整合作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与供应商及客户实时交互,通过对存货信息和需求数据的获取、分析与共享,合理调整生产计划并实现精准营销,降低人工、信息成本,提升营销效率,实现移动化、标准化、流程化、可溯性管理。
(一)研究结论
通过梳理2007—2023年数字经济对新兴和花中花粮食供应链的调整过程,本文分析了多轮国际局势冲击及疫情冲击下,数字经济与供应链韧性策略之间的作用关系,揭示数字经济不同跃进阶段赋能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内在机理。总体来说,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夯实粮食供应链基础、优化粮食供应链产业结构布局、促进粮食供应链一体化发展来帮助其抵御冲击,提升粮食供应链韧性。此外,数字经济赋能粮食供应链韧性经历了工具化向智能化、智能化向系统化演进的两次跃升,分别通过优化粮食供应链生产环节、赋能粮食供应链经营环节和升级粮食供应链销售环节来实现粮食供应链韧性提升。
(二)政策建议
1.在企业通过数字经济协同增强粮食供应链韧性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一是要利用补贴为企业数字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结合市场环境及时对融资困难、供应链中断风险较高的粮食企业提供专用补贴,真正激发粮食企业与上下游发展数字化协同和构建韧性供应链的潜在动力。二是要加大对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通过设立产业基金等形式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布局,提高基础设施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为数字化协同提供坚实基础,提升供应链应对不利冲击的能力。三是要加强对数字经济核心技术及产品研发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提高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主体的协同创新效率,从根本上实现粮食供应链的自主可控与安全稳定。
2.实现供应链一体化是发挥数字经济增强粮食供应链韧性作用的重要抓手。
一是要发挥数字化平台的整合作用。通过分析供应链上各相关企业数据、利益相关者数据、政府数据和社交媒体数据,全面刻画所处粮食供应链内外部风险,及时在平台上调配链内资源加以应对,提高粮食供应链整体响应环境变化的速度与质量。二是要促进粮食企业实现数智化转型,提升企业的领导层、各部门高管对数智化转型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做好数智化队伍的建设工作、数智化转型的路线规划工作、数智化平台的构建工作。三是要加强粮食供应链社会化协同。通过开放的生态融合服务,不断提升粮食供应链管理水平,实现敏捷供应、高效协同,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业务精细化管理与内部良性竞争形成,加速推进粮食企业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
3.政府应积极推进粮食供应链企业生产布局优化及市场结构优化,提升省内粮食产业配套性和整体质量水平。
一是要以淘汰落后粮食加工产能、优化粮食加工布局为重点,吸引龙头企业加强当地粮食产业发展和粮食供应链整合,协助龙头企业建立具有韧性和周期性适应能力的粮食供应链。二是要协助建立省内粮食供应链交流一体化平台,实现省内粮食供应链信息流、商品流、资金流一体化畅通协同发展,全面提升省内粮食供应链硬实力。三是要强化在粮食供应链领域的数字经济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立法统筹协调。建立完善的集风险评估、漏洞扫描、动态监测等一体化的网络安全监管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王妍霏,叶举,曹杰.数字金融提升粮食体系韧性的机理及效应研究[J].经济经纬, 2023, 40(05):48-60.
[2]郑猛,岳云霞.后疫情时代的我国粮食安全:典型事实、风险挑战及应对方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45(03):115-123.
[3]熊涛,鲍玉昆.基于动态模型平均的大豆期货价格预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 2020, 28(5):79-88.
[4]谢康,夏正豪,肖静华.大数据成为现实生产要素的企业实现机制:产品创新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 2020(5):42-60.
[5]李欠男,李谷成.互联网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4) : 71-78.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