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企业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的策略

2024-03-27 10:50黄天齐
南北桥 2024年3期
关键词:内控体系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摘 要]集团企业将全面预算管理置于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位置,能有效地规避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并避免重预算编制而轻执行的问题。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存在密切的联系,它们的相互作用能够互为增效,从而促进集团企业的持续发展。文章旨在探讨集团企业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策略。从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出发,概述了二者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对集团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提升的重要性。随后,通过剖析T农业集团在内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总结了构建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的内控体系的策略,旨在为集团企业提供实质性发展建议。

[关键词]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内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

在当今快速变革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市场形势。因此,构建一套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确保集团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环节,对优化资源配置、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决策的科学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下面以T农业集团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探讨集团企业如何借助全面预算管理构建和完善企业内控体系。

1 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互动关系

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是集团企业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集团企业的健康运营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预算管理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财务规划和控制框架,它涵盖了企业的收入、成本、支出和投资等各个方面,通过制订和执行预算,企业可以对未来的财务活动进行合理规划和有效监控。这种规划和监控的机制,是内部控制实施的基础,有助于企业实现目标和规避风险[2]。

其次,内部控制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了执行保障。内部控制通过设立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机制,保证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预算执行的合规性。比如,内部控制可以确保预算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和信息的真实可靠,防止预算操纵和资源的滥用[3]。此外,内部控制还可以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持续监督,确保企业在实际运营中能够严格遵守预算限制,及时调整偏离预算的行为。

最后,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依赖内部控制机制的支持,内部控制的质量直接决定了预算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本身也能够加强内部控制的质量和实用性,因为预算管理过程中的分析、计划和评价能够为内部控制提供指标和反馈,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系统漏洞和管理缺陷,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总而言之,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在集团企业中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的有机结合既能够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又能够增强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从而促进企业整体的稳健运营和可持续发展。集团企业应重视二者的互动,通过不断优化预算管理流程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实现企业管理的全面提升。

2 T农业集团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2.1 集团概况与经营模式

T农业集团坐落于江苏省具有示范意义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成立于2004年。作为一家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T农业集团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推动区域农业现代化进程。企业的业务范围涵盖了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房地产经营、高效农业投资开发、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推广、资本运营、信息咨询等多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业务体系。该公司依托强大的资金力量和科技支撑,通过一体化的经营策略,致力于打造行业标杆,推动地方农业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增长。

2.2 内部控制体系现状评估

T农业集团作为一个大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其保持健康发展的关键。当前,该集团已经构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内部控制框架,该框架涵盖了从组织架构优化、管理流程规范、风险识别和评估到内部监督和审计等多个方面。集团致力于通过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来加强对各项业务流程的管理,保障企业目标的实现和资产的安全。然而,在评估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某些业务部门,内部控制的实施可能并不到位,缺乏足够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导致控制措施的执行力度和效果有待加强。总体而言,尽管T农业集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内部控制体系,但在实际运作中仍需不断优化和完善。

3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的集团内控体系构建

3.1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建立并完善集团内控制度

全面预算管理是集团内控体系的核心,因为它涉及企业的财务规划、业务目标和资源分配等关键方面。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建立并完善集团内控制度的关键步骤如下。

一是明确预算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在建立内控制度前,首先应确定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包括支持企业战略实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财务效率、增强成本控制等。同时,需要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如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

二是制定预算编制和审批流程。在内控制度中明确预算编制的程序和步骤,包括预算指标的设定、数据收集、预算草案的编制、预算的审批以及最终的批准。审批流程应规定不同层级和部门的审批权限和责任,以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执行性。

三是建立预算执行监控机制。预算的执行情况必须实时监控,以确保各项支出和收入都在预算控制之内。內控制度应明确监控的责任主体、监控频率、监控方式以及对预算偏差的处理流程。

四是完善预算调整和修正机制。在运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可预见的情况,需要对预算进行调整。内控制度要规定预算调整的条件、程序和授权层级,以便及时有效地响应市场和经营的变化。

五是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内控制度应包含预算绩效的评价机制,包括制定绩效指标、评价周期和绩效反馈等,以此激励各部门和员工达成预算目标。

六是加强预算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能力建设。内控制度还应包含对预算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提升他们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控方面的专业能力,确保内控制度得以有效执行。

通过实施上述步骤,集团公司可以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建立并不断完善自身内控制度,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促进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

3.2 内控体系建设与子公司协同发展

集团公司与其子公司之间的协同是内控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有效的协同可以确保内控体系在集团各层级间得以统一执行,同时考虑不同子公司的特殊需求和运营环境。以下是实现集团与子公司内控体系协同发展的一些关键措施。

一是统一内控框架。集团公司应制定统一的内控框架,确保整个集团的内控政策和程序具有一致性。这个框架应当包括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合规性检查等核心组成部分,并明确对子公司的内控要求。

二是尊重子公司的特性。虽然要求子公司遵守统一的内控框架,但集团同时应认识到每个子公司可能面临不同的市场环境、业务特性和运营风险。因此,内控体系应允许一定程度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子公司的具体情况。

三是确立通信和报告机制。建立一个清晰有效的通信机制非常重要,以确保子公司对集团单位内控要求的理解和实施情况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此外,应实施定期的内控报告系统,使集团管理层能够掌握子公司的内控执行情况。

四是开展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集团应建立集中的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团队,对子公司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审计。这有助于保证集团级别的风险被有效识别和管理,并且支持子公司在解决特定风险问题上的需求。

五是加强培训与文化建设。集团需要通过培训活动,提升子公司员工对内控的认识和执行能力。同时,通过倡导和建设积极的企业文化,加深员工对内控重要性的理解,促进从高层到基层的全员参与。

六是实现共享资源与实践。集团应鼓励和促进子公司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开展相关实践活动。这不仅可以提升子公司的内控水平,还可以强化集团内部的协同和整合。

七是注重监督与评价。集团应对子公司的內控体系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监督和评价。这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确保内控体系在整个集团范围内得到有效执行。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确保集团与子公司之间实现内控体系的有效协同,为集团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建立科学的集团企业预算管理体系

一是预算管理体系的设计。首先,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需要对整个集团的业务流程、组织结构、财务状况和战略目标进行全面的分析。预算体系应与企业的长远战略规划相协调,确保预算的编制能够体现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设计时还需考虑不同层级的预算编制权限,确保从集团总部到各个子公司的预算管理既有统一性又有灵活性,以适应不同业务单元的特定需求。

二是优化预算编制流程。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确保各级管理部门和关键职能部门的积极参与。这包括从销售预测、生产计划到支持部门费用等各个方面的预算编制。预算编制应基于严格的市场分析以及历史数据的综合评估,通过合理的假设和预测来设定各项指标。各个子公司的预算草案应上报至集团总部进行审查和调整,以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一致性。

三是预算执行与监控。预算管理体系不仅涉及预算的编制,还包括预算执行的监控。集团需要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对预算执行进行跟踪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的偏差并提出调整建议。此外,预算执行情况应定期报告给管理层,作为评估业务绩效和决策依据的重要工具。

四是关注预算调整和更新。在一定的经营周期内,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需要对预算内容进行调整。集团企业的预算管理体系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便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对预算作出必要的更新和调整。这一过程应有明确的规则和流程,保证预算调整的及时性和透明性。

五是预算与绩效评价。预算管理体系还应与绩效评价体系相结合。预算指标和实际成果的比较分析可以作为评价管理者和员工绩效的重要依据。通过将预算执行结果与个人和部门的绩效挂钩,可以激励员工和管理层更好地执行预算计划,达到提升整个集团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的目的。

六是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现代信息技术对于科学预算管理体系的实施至关重要。集团应采用先进的预算管理软件系统,实现预算编制、执行、监控和报告的自动化,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确保各层级之间信息的快速流通,支持数据驱动的决策。

通过上述步骤集团可以建立起一个科学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为集团的财务健康、战略执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4 加强集团风险评估及内控能力

一是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为了加强集团的风险评估及内控能力,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这个框架应涵盖所有可能影响集团运营的风险种类,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和战略风险等。风险管理框架应该明确风险管理的政策、流程、工具和职责分配,确保风险评估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二是进行持续的风险识别和评估。集团需要在各个经营层面实施持续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活动。这包括定期的风险评估会议、关键业务流程的风险分析以及对新项目和业务拓展的风险预测。风险识别应成为集团日常管理活动的一部分,并且要求所有级别的管理者和员工都参与其中。

三是建立风险报告和响应系统。风险评估的结果需要通过有效的报告机制传达给集团的高级管理层和相关决策者。此外,集团应该制订风险响应计划,确定如何对高风险进行缓解,包括制定风险防控措施、风险转移策略(如保险)和紧急应对方案。

四是强化内控制度和流程。集团内控能力的强化不仅要求制定详尽的内控制度,还需要确保这些制度在日常运营中得到有效执行。内控制度应针对关键业务流程,设置检查点和控制措施,以预防和减少错误和欺诈行为。内控流程的设计应保证风险点被及时识别并得到有效管理。

五是营造风险管理和内控氛围。提升风险评估及内控能力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文化问题。集团需要通过培训、沟通和激励措施营造一种积极的风险管理和内控氛围,鼓励员工主动识别和报告风险,并参与风险防控活动。

六是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显著提升风险评估和内控的效率和精确性。集团应投资于风险管理和内控相关的IT系统,例如实施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RMIS),以支持数据分析、实时监控和自动化报告。

七是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检验内控系统有效性的关键环节。定期的内部审计可以帮助集团发现内控制度的弱点,评估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提供改进建议。

通过上述措施,集团能够显著提高其风险评估及内控能力,从而更好地识别、评估、管理和监控潜在的风险,确保集团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保持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

4 结语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对于集团企业至关重要,不仅要着眼于内部控制可能遇到的问题,更要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以此为企业的持续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并实现长久健康的发展。为了提升其内控管理效率和效力,集团企业需要在全面预算管理和风险管理上下功夫,确保这些管理工作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增强组织的适应性和抗风险能力,从而推动集团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虎万洲. 论基于成本管控视角的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22(26):47-49.

[2]屈宁. 全面预算管理视角下国企内部控制策略研究[J]. 质量与市场,2022(16):31-33.

[3]冯春旦.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导向的企业内控体系构建路径[J]. 全国流通经济,2022(17):31-34.

[作者简介]黄天齐,女,江苏泰州人,泰州市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财务预算管理。

猜你喜欢
内控体系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规范高校内控体系加强防范经济风险
新时期集团型企业如何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初探
当前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中问题与对策
“营改增”对集团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的重点解析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