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刚 项红专
摘要:学校文化记忆,不仅指学校成员在共同建设学校文化的过程中在脑海里所留下的印记,还是对共同经历的学校文化进行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的过程。学校文化记忆具有共享性、系统性、教育性以及选择性等特点,它有助于维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增进校友的爱校情怀以及引领学校自身的发展。学校可以从举行仪典活动、讲述学校故事和发掘校友资源等方面入手,促进师生学校文化记忆的生成。
关键词:学校文化;学校文化记忆;师生关系;学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4)01-0034-05
持续推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高质量教育体系与高品质学校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在某种程度上,高质量教育体系是由成千上万所高品质学校组成的。高品质学校是指高品位和高质量的学校,具备独特的价值信念和精神品质。高品质学校的重要特征之一,就在于学校成员葆有共同铭记的学校文化记忆。因此,在塑造学校文化的过程中,努力创生触及师生心灵的学校文化记忆是创建高品质学校的有力生长点。
一、学校文化记忆的意涵与特征
谈及学校文化记忆,自然离不开学校文化和学校记忆。学校文化记忆是学校文化和学校记忆的核心要素,反映了学校的信仰、价值观、历史事件和重大成就,同时,在延续和传承学校文化记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学校成员独特的文化身份和凝聚力。
(一)学校文化记忆的概念阐释
《辞海》认为:“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识记、保持、再现的过程。”[1]学界对学校记忆与学校文化记忆进行定义时,存在将二者混同的倾向。然而,两者之间还是有差异的,前者侧重于个人的角度,强调个体自发形成的涉及学校的日常记忆,后者则更多是从集体角度出发,强调学校成员共享的带有标识性的记忆,显然具备了比学校记忆更为深广的社会学意义。
基于集体记忆理论和文化记忆理论,学校文化记忆是指学校成员在共同建设学校文化的过程中在脑海里所留下的印记,是对共同经历的学校文化进行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的过程。对学校文化记忆的考察可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入手:其一是层次论,学校文化记忆包括学校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的文化记忆;其二是载体论,学校文化记忆的载体包括仪式典礼、学校故事和英雄榜样等;其三是对象论,学校文化记忆包括教师的文化记忆和学生的文化记忆。总之,不管哪一个维度的学校文化记忆,都是学校成员对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人物和事件的深刻感知。
(二)学校文化记忆的特征分析
学校文化记忆既属于集体记忆,又属于文化记忆。所以说,学校文化记忆既具有集体记忆的一些特征,譬如系统性和选择性,同时又具有文化记忆的一些特征,譬如共享性和教育性。综合来看,学校文化记忆有四个比较显著的特征。
一是共享性。组织文化可被界定为“为组织成员所共享的、使组织与其他组织区分开来的意义系统”[2]。同样,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共享、并以此区分其他学校的意义体系。学校文化记忆是学校文化在学校成员脑海中所留下的印记,它的主要生成方式为共享经验。因此,学校文化记忆在学校成员之间是共建共享的,是以师生为主体、以学校为载体、以学校文化为核心的一种群体文化记忆。学校文化记忆是所有学校成员的个体文化记忆所形成的一个交集,而不是简单的学校成员关于学校文化记忆的总和和汇集。
二是系统性。哈布瓦赫在其著作中提出:“记忆事实上是以系统的形式出现的,记忆只是在那些唤起了对它们回忆的心灵中才联系在一起,因为一些记忆让另一些记忆得以重建。”[3]学校文化记忆属于集体记忆的范畴,某种程度上,它也具有系统性。学校文化记忆以连续的系统形式呈现在学校成员的头脑中,学校成员的某段片段化的学校文化記忆,也唤醒了其潜藏在心灵深处的完整的学校文化记忆,并使其得以重现。学校文化记忆就是基于当下对往昔的一种重现,学校的峥嵘岁月才是它得以重现的基础和源泉。
三是教育性。学校文化记忆是关于文化育人的记忆。一方面,学校文化记忆是文化育人的过程和结果;另一方面,学校文化记忆也是文化育人的宝库和源泉。学校文化记忆是一种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隐性教育。校风、校训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要义,是学校文化记忆的一扇窗户,也是学校精神的一块明镜。好的校风、校训不仅体现学校的历史与传统,反映学校的价值观念和美好愿景,而且能在学校成员脑海中留下无法抹去的深刻印记。
四是选择性。“记忆只保存那些在将来重新回放时用得着的并且在群体的意义经营中占有牢固地位的部分。”[4]一所学校会因为害怕偏离学校文化和学校精神而努力地记住过去,也会担心重复过去从而遗忘过去。学校文化记忆的选择性是指学校会出于维护自我形象的目的对有关学校文化的记忆进行筛选,有助于维护学校自我形象的学校文化记忆就会被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而有损于学校自我形象的学校文化记忆就会被过滤,甚至彻底地被遗忘掉,就好像从未发生过一样。
需要指出的是,学校文化记忆的四大特征是环环相扣的,共享性是识记学校文化记忆的基础,系统性是重现学校文化记忆的源泉,教育性是保持学校文化记忆的核心,选择性则是再认学校文化记忆的归宿。
二、学校文化记忆的价值旨归
学校文化记忆是标识学校成员文化身份的群体文化记忆,塑造了学校成员的身份认同感,使他们在学校中建立情感联系,为学校的发展和成功做出贡献,并进一步促进了学校文化的延续和学校传统的传承。
(一)保持深厚的师生情谊
学校文化记忆根植于学校,生发于师生之间,依托于独特的学校文化,反映了师生的精神面貌、价值追求和生命体验。每一段学校文化记忆都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师生的认同,也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师生彼此间的关系,促进了师生心灵间的交互,进而有利于构建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培植师生间深厚的情谊。可以说,学校文化记忆是对学校里师生生活方式的美好回忆。师生是学校的主人,理应成为学校文化记忆的主角。因此,如果师生主动参与学校文化记忆的生成,学校文化记忆就会融入他们的真情实感,触及他们的内心和灵魂,进而让他们保持深厚的师生情谊。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假如教师利用集体体验来与学生互动交流,或与学生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亲历文化活动,就可以自然而然地与学生保持深厚的师生情谊。因为共享的集体体验作为学校文化记忆的形式载体,可以触及师生内心深处潜藏的涉及集体体验的记忆,而这些宝贵的记忆则是见证深厚师生情谊的瑰宝。例如,2015年是绿色发展理念倡议之年,全国中小学在当时积极开展植树节主题系列活动。师生在校园里一起栽下小树这一举动,既绿了大地,又润了人心。同时,师生共同培植的一棵树作为学校文化记忆的物质载体,倾注了师生的汗水,融入了他们的温情,触及了他们的内心,在他们的心灵中烙下了深深的学校文化印记。
(二)增进校友的爱校情怀
校友拥有对母校的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爱校情怀。爱校情怀是指毕业生对母校的深厚感情,体现了毕业生个体对学校的依赖和依恋,以及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内在的精神和心灵体验,如对母校的情感归属、对母校的精神皈依等;二是外在的行为表现,如持续关注母校的发展动向、积极为母校做贡献等。培养校友的爱校情怀的目的是希望校友毕业后能以母校为骄傲,时刻关心母校的发展状况。而学校文化记忆与爱校情怀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其一,学校文化记忆是促使校友与学校互动的重要因素,是爱校情怀的力量源泉。校友在回忆共同建构的学校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了对母校深厚而又炙热的感情,也感受到了强烈的身份归属感和认同感。其二,学校文化记忆是沟通万千校友和深爱的母校的桥梁与媒介,学校文化记忆在二者间发挥着中介作用,拉近了万千校友与母校的距离,让两者之间的感情愈发亲密。其三,学校文化记忆中的一草一木、一笔一画、一点一滴都体现了校友对母校深沉的爱,这种镌刻于心间的校园文化是无法抹去的,会悄无声息地勾起校友对母校的相思,也在润物无声中增进校友的爱校情怀。
(三)引领学校的持续发展
学校文化记忆作为学校昨天和明天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连接了学校的昨天和明天,在传承学校历史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学校文化与学校历史始终交织在一起,“每个学校都不一样,因为它的历史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历史随着学校走向未来而不断发展,任何人想改变学校的文化,就必须寻求改变学校历史的进程”[5]。同理,学校文化记忆也无法脱离学校历史,学校历史是学校文化记忆的资源。我们应追寻学校文化记忆,明晰学校文化的发展脉络,发掘学校文化的宝贵资源并使其接续发展。一所学校的文化记忆可追溯到学校的建校日,后续会随着学校的关键人物、关键事件的不断丰富而多彩。因此,学校文化记忆只有立足于学校本位,扎根学校历史,才能引领学校的持续发展。例如,作为家门口的优质学校,某小学历经时代变迁,依然牢记育人初心,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坚持发展“乡土教育”,固守学校发展特色。此外,该校建筑主打徽派风格,教学楼的一砖一瓦都在讲述着学校的文化、学校的历史。而该校的学校文化记忆更是立足于“乡土教育”,依托于独具风格的徽派教育建筑群,在塑造学校文化品牌的同时,也在引领学校持续发展。
三、学校文化记忆的生成策略
学校文化记忆是学校成员共生共享的群体文化记忆,囊括他们对学校仪典、学校故事和知名校友的深刻记忆。因此,举办特色化的仪典活动,讲述好耳熟能详的学校故事,充分发掘校友资源,有助于创生触动学校成员心灵的学校文化记忆。
(一)举行仪典活动
仪典活动包含纪念仪式和庆典活动,具有可定期重复的重要特征。任何仪典活动都是有目的的,并为学校的日常运作增添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因仪典活动足以见证学生成长和进步,会在无意中使学生的日常体验转化为一种特殊的活动,进而对仪典的参与者产生积极正面影响,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生命节点中的仪典活动。学校仪典活动作为一般的、综合性的学校文化活动,它并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表演过程,而是通过特定的“仪式化语言”来间接性地传达学校文化的重要途径。
仪典活动的开展,不仅要结合学校历史和学校特色,注重主题和形式的多样灵活,而且一定不能流于形式或仅停留在表面,它需要触及师生的心灵,从而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促进学校成员形成身份认同。同时,仪典活动强调目标应是“让每个师生形成参与体验,促进师生体认发展”。因此,学校应重视仪典活动,鼓励学校成员通过积极参与仪典活动设计来充分反映自己的意愿和心声,打造属于自己的仪典活动,使学校成员在参与过程中不仅体验到满满的参与感,而且能获得心灵的愉悦感。
例如,某小学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形象地设计了以“迈好开学第一步”为主题的入学仪式,并在该主题的基础上又设计了“走上红地毯、穿越彩虹门、游遍新校园”等二级主题活动。新生们在活动中玩得不亦乐乎,既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又增进对新学校的了解。该入学仪式渗透了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一年级新生在其作用之下,完成了学段的过渡,消除了對新学校的紧张感和恐惧感,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学校和新生活。
(二)讲述学校故事
塑造文化的最佳交流方式是讲故事。透过学校故事可以看到背后的学校信仰以及价值观。生动形象的故事能感染人,客观真实的故事能使人折服。只有讲述专属于自己的故事,学校才能自信地传递坚守的信仰和价值观,才能为学校成员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例如,重庆市南开中学流传着这样一则经典的学校故事。谢邦敏就读南开中学期间文学天赋极高,理科成绩却不理想,在物理毕业考试时竟然一道题也不会作答,但又不情愿提交白卷,于是随即在试卷上写了一首《鹧鸪天》:“晓号悠扬枕上闻,余昏迷入考场门。平时放荡几折齿,几度迷茫欲断魂。题未算,意已昏,下周再把电、磁温。今朝纵是交白卷,柳耆原非理组人。”此时的物理老师魏荣爵评卷时也随即在试卷上回复了一首打油诗:“卷虽白卷,词却好词。人各有志,给分六十。”按照当时南开中学的规定,若学生的文化课有一门不及格则不得顺利毕业,无法考取大学。后来谢邦敏顺利毕业,并努力考取了西南联合大学的法律专业。这则家喻户晓的故事仿佛在告诉外界,当时的南开中学并不是唯分数论,考试成绩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发掘人的价值才是教育的本真。
(三)发掘校友资源
优秀校友积极践行学校价值观,他们对内树立榜样,对外表达学校形象,设定了激励学校成员努力实现目标的标准。因此,校友是发掘学校文化记忆的一座富矿。如何发掘校友潜在的学校文化记忆呢?主要有两大路径:其一是举办校友会活动和创办期刊,其二是邀请优秀校友回母校作报告。因校友拥有在同一个校园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对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独特的感受,对他们一起参加和经历的特定事件有共同的记忆,故校友会可以此为基础,给校友提供共享学校文化记忆的平台。学校还可以创办与校友相关的期刊,为校友抒发爱校情怀和同学情谊搭建平台。优秀校友的主题报告作为学校文化记忆的承载形式,也可以凝聚校友思想,振奋师生精神。总之,学校精神和价值观会以特定的象征仪式的形式不断地传递至所有学校成员,而学校成员也会将学校精神和价值观形塑于身,铭记于心。
参考文献:
[1]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031.
[2]韦恩K霍伊,塞西尔G米斯克尔.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M].范国睿,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66.
[3]莫里斯·哈布瓦赫. 论集体记忆[M]. 毕然,郭金华,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93.
[4]扬·阿斯曼,王霄兵.有文字的和无文字的社会——对记忆的记录及其发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74.
[5]罗伯特G 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适应性领导与学校改革(第八版)[M].窦卫霖,温建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56.
责任编辑:赵赟
*本文系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10所著名中学办学特色研究”(18YJA88009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3-11-05
作者简介:陈学刚,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项红专,杭州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