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听障儿童在学前融合教育中易受自身发展特征的影响,因此需要建构环境支持体系,包括声学环境、语言环境、心理环境、一日活动教学环境、家园协同共育环境等方面的支持,从而提高听障幼儿的语言水平和沟通交流能力,提升学前融合教育效果。
【关键词】 听障幼儿;融合教育;支持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10
【作者简介】 杨苏芬,中小学高级教师,浙江省丽水市特殊教育學校(丽水,323000)。
融合教育是一种教育安置方式,其本质是提供给特需儿童与普通儿童互相理解、接纳、共学、共进的学习环境,形成和谐共融的学习生态。这种生态环境主要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物理环境是指幼儿园的空间以及这个空间里的所有设施、设备、器材、装饰、图案和色彩等,心理环境是指幼儿园里人与人之间的氛围,包括儿童与儿童、儿童与教师、特需儿童与普通儿童之间的关系。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浙江省丽水市特殊教育学校于2021年创办了普通幼儿园“丽水市欣苑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实施面向听障幼儿的“反向”融合教育,在近3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要使融合教育取得科学、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构建一个有效、有力的环境支持体系,包括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幼儿园一日活动环境、家园协同共育环境等。在建构环境支持体系时,我园秉持的原则是“融而共生,和而不同”,让幼儿达到环境与自身生理、心理的融合,在融合教育中逐步实现“每个人都受益、每个人都进步”的美好愿景。
一、声学环境的支持
创设良好适宜的声学环境,是实施听障幼儿融合教育的必要前提。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注意创设适宜的教室声学环境,设置了隔音墙,对教室回声进行处理。教室里配备了调频助听设备,有效减少环境噪声对听障幼儿接收语音信号的干扰;并对设备以及个体助听器定期进行调试、保养,确保设备功能达到最佳状态。在日常保教尤其是户外活动中,注意排除、降低外界噪声的干扰,给予听障幼儿必要的听力辅助支持,确保他们始终能较好地接收到言语信息。
二、语言环境的支持
手语是听障人士的视觉语言,是他们人际交往、信息交流、学习发展和身份认同的有效工具。融合教育应该提供手语语言的环境支持。我们整理了100个涉及礼仪、季节、地名等内容的常用手语,如“老师早上好”“我要喝水”等,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并运用手语;在课程中加入相关手语词语、简单句学习,如主题教育“丰收的季节”中的农作物名称、“动物大世界”中的动物名称等;每月学习一首配有手语的儿歌(诗歌),录成视频或以图文形式发到家长群,方便亲子学习。通过双语教学,让全体孩子了解手语、学习手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共情能力;同时也提高两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交往意愿,促进了他们各项能力的发展。
三、心理环境的支持
心理环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环境。我园加强师德师风师爱的教育,教师、保育员从内心接纳听障幼儿,平等对待,不过分保护和关注,也不忽视放弃,通过言行举止为听障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有爱意的环境。加强听障幼儿学习特点的研究,充分利用他们的视觉优势开展教学,如在活动场所设置无障碍的视觉提示牌、在集体教学中运用直观的多媒体课件等,帮助听障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设计园本微课程“爱暖容融”,引导普通幼儿将纯真的好奇转化为暖融融的爱,关怀帮助残障同伴,建立更加和谐、美好的互动关系;给予听障幼儿以尊重和情感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教育环境,激发潜能。
四、幼儿园一日活动环境的支持
我园根据听障幼儿的教育需求,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研判听障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实际水平,来制定幼儿各领域的分层发展目标,在目标分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分层,如提问分步支持、操作分层支持、个别化支持以及同伴助学支持等,以发展语言与认知能力,培养更多的积极情绪。在自主游戏中特别关注个别化支持的提供,如区域活动中准备适合的材料、同伴矛盾发生时及时介入等。听障幼儿的生活能力往往比较欠缺,所以教师在生活环节要加强其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五、家庭配合、家园共育环境的支持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家长接纳、参与、配合的程度直接关系到融合教育的质量。创设家园共育的支持环境,营造和谐的融合氛围,有利于听障幼儿听力、语言康复和沟通交往能力的提高。
一是建立家长参与听障幼儿康复的培训体系。我园通过家长培训,介绍学前融合教育的内容及目标、助听辅具的原理和保养、康复方法、言语训练方法,让家长了解康复简单知识,掌握实用技能,配合教师实施聋儿家庭康复。同时针对特需家庭进行个别指导和定期随访,了解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调整家长预期。
二是组织普通幼儿家长体验融合教育的课程活动。家长会重点进行融合教育理念引导,减轻、消除家长的担忧。在校园艺术节上,聋健儿童合作表演节目《箱子里的梦》《糖果屋里的小老虎》,两类幼儿之间自然无碍的交流、天真无邪的表演,让家长深受感动。家长理解融合教育能让健听孩子了解生命形态的多样性,从小培养平等、尊重、接纳、包容、合作等价值观,形成善良、友爱、同理、助人等优秀品质,更加珍惜生命、健康和美好生活,这种相互成就的“双赢”教育模式对他们的一生发展有益。
听障幼儿融合教育支持环境的构建成效显而易见。我园听障幼儿口语能力得到较好发展,主动语言增多,语言清晰度增强,表达更加顺畅,交流意愿和交流能力提升。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可以自然而然地融入普通幼儿中参加活动,实现无障碍沟通交流。
(责任编辑:叶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