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教学策略

2024-03-13 06:44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齐德小学
家长 2024年2期
关键词:读书笔记课外阅读语文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齐德小学 孙 磊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教师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拓展阅读,精心开发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开展课内外阅读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和阅读环境,以激发阅读兴趣为前提,以培养阅读能力、提升思维品质为重心,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开阔视野、积累语言知识与经验、丰富涵养。

一、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必要性

(一)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进一步调整教学思路,创新优化传统教学模式成为必然趋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将阅读作为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以及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进而深化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段内容呈现出一定的梯度,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开发、利用、整合课外阅读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带给学生多样化的学习体验。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学生在语文阅读课上积累更多基础知识,进一步感受文字的魅力,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活动中挖掘自身的潜能,提升认知水平。

(二)强化阅读能力

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效果的主要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定的必要性。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阅读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原因包括学生的阅读方法不科学、对文本始终停留在简单的字义理解上。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深入分析阅读教学现状,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不断优化阅读教学过程。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往往通过更生动、多元的教学活动来实现,学生接触到的阅读材料将更加广泛,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阅读,在多维度的语文实践和问题探究中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而然地得到有效提升。

(三)提升思维品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的重要载体,教师应注重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引导学生通过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有效结合为学生带来了丰富的阅读体验。学生能够在分析和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提取和加工其中的重要信息,不断地进行逻辑表达和实际运用,还了解到遣词造句、文章结构、表现方式、修辞手法等基础知识,分析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归纳和概括语言文字,提升阅读思维能力。

二、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巧妙联动,有效激趣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单一的阅读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传统教学思路应进一步优化。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整合是一种创新型的阅读方式,其中课内阅读以教材为主要工具,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内容,而课外阅读则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在一起,联动课内外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天地,使学生获得新鲜的体验感,逐渐感受到语文阅读的趣味性。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有歌谣、古诗词、现代文和古文等多种题材的文学作品,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应全方位梳理一遍教材,以教材内容为重要依据,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精选课外阅读材料,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然后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开展阅读活动,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

以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课文教学为例,这是一则著名的历史典故,出自《三国志》,寓意丰富,流传甚广,兼具趣味性和启发性。在实际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自行理解故事,厘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还要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准确概括主人公曹冲的性格特点,对人物形象产生深入了解。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各个角色,通过对话、肢体动作等表现来呈现故事情节。学生则结合自身特点选择自己能够胜任的角色进行尝试,各司其职,不断切磋、互动,在阅读的过程中收获快乐。表演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从人物身上学到了什么,从简单的识记、理解过渡到分析、评价,实现更深层次的阅读。与《曹冲称象》类似的典故还有很多,如《凿壁偷光》《卧薪尝胆》等。其中,《凿壁偷光》讲述了匡衡即便处境艰难落魄也丝毫不畏惧,拥有坚定的恒心和毅力,告诉人们天道酬勤的道理。《卧薪尝胆》则讲述越王勾践忍辱负重最终苦尽甘来的经历,告诉人们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这些民间故事多体现了鲜明的人物特征,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互动,探讨某处情节的作用、人物的行为动机,一方面活跃气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实现深度阅读。总之,教师既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又要从教材出发精选课外阅读材料,将课内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突破课堂桎梏,使学生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从课外阅读回归课内阅读,汲取大量知识。

(二)摘抄读书笔记,同步心得体会

读书笔记是记录好词好句的主要方式,在阅读中十分常见。小学生普遍不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目十行,较少动脑思考,而阅读是通过书面语言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观点、情感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为了真正促进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提高课内外阅读的质量,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主动摘抄读书笔记,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日后的阅读和写作做好铺垫。当学生进行课文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时候,教师可以让他们将自己觉得印象深刻的句子摘抄下来,一边记录一边反复咀嚼文字,并在旁边做好标注,谈一谈喜欢这句话的原因。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反映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看到精彩的片段不由得被其吸引,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中《宇宙的另一边》的作者便展开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借助精美的语言文字描绘了“我”向往的世界。课文出现了这样的片段,“星光洒进我的眼睛,在我身体里汩汩流淌,告诉我一个秘密: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鲜活的文字带给读者无尽的遐想,能使读者一边阅读一边沉浸其中,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文字的力量是无穷的,长期阅读可以触发灵感,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科幻、童话、散文等文学作品都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素材。其中,科幻作品往往是虚构的,存在于想象的世界,构思巧妙,设定合理;童话作品往往情节离奇曲折,语言通俗易懂,引人入胜;散文则形散神聚,风格迥异,不拘一格,但是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长期欣赏可以修身养性,丰富内在涵养……不同文学作品有着差异化特征,但是究其根本都是借助文字来表现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任何情况下都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读书笔记并非单纯地将文本中的片段摘抄下来,而是在此基础上理解文字含义,重点分析语言文字的表现方式和修辞手法,学习并借鉴到自己的语文写作当中。学生平时可以将读书笔记分成两栏,左边摘抄文字,右边写下自己当时的想法、感受,并在期中期末定期回顾自己的读书笔记。不同时期阅读同一篇文章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通过复习,既可以巩固知识,夯实语文基础,也可以对比自己当时的心境,从不同角度理解作品,避免思维固化。总之,读书笔记是提高阅读效果的手段之一,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后期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组织读书交流,发展批判思维

传统的阅读形式单一,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应对教学策略进行改进和创新,从根本上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合作阅读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大量交流的机会,考虑到小学生缺少阅读经验,教师可以组织合作阅读活动,使他们通过协作解决问题。

每名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大相径庭,解决问题的办法自然也不同,基于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开展合作阅读活动,学生可以从多个视角出发分析和解读文本材料,当对方提出不同观点时会换位思考,进而激发内在潜能。目前,读书交流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互动,阅读过程更加生动活泼,更能获得良好的体验。课内外阅读是拓展知识面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精选阅读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开展读书交流大会,带领学生一边阅读一边交流心得,在合作中实现思想、情感的碰撞和交融。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为例,在以“品鉴古诗词,走近传统文化,感受汉语言文字的精华”为主题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搜集与主题相关的作品,如《江雪》《渔家傲·秋思》。这些古诗都以季节、节气为主题,寓情于景,彰显意境之美,作者通过描写具体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强烈的画面感和氛围感,又借助诗句将内心情感、想法抒发出来。因此,在欣赏诗歌的时候,要以捕捉诗词意境为突破口,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要求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并做好批注,然后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一起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

多数学生对教师存在依赖心理,而新课标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阅读更容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提高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选取合适的阅读主题,定期组织交流大会,将课内外阅读进行有效整合,并将其视为学生掌握阅读技巧的重要平台,使学生通过合作感受到传统文化与古诗词的内在联系,不断总结问题,弥补不足。由于每名学生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因此教师要予以适时的鼓励,让他们勇敢自信地展示自己,针对问题展开激烈探讨,最终形成批判性思维。例如,在欣赏《渔家傲·秋思》这首诗歌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大雁、长烟、落日、羌管的意象暗示着什么?起到了哪些作用?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最终引发对边塞、思乡等话题的讨论。在这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其他诗歌进行对比,详细分析意象对古诗词的作用,探索鉴赏诗歌的有效方法,充分发挥课内外阅读的重要价值。

(四)读写结合,活学活用

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大板块,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阅读的深化,两者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应当将阅读和写作视为同等地位,深入了解两者的关系,采取有效策略帮助学生实现语言的建构与应用。

读写结合是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整合起来,以范文为线索,深度挖掘其中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思考和创作的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应大力提倡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工具,考虑到内容相对有限,在开发教学资源时,教师应尽可能选取符合学生认知情况的课外阅读材料,确保读写结合活动的开展。在读写活动上,教师要在增加阅读量的同时注意方法的引导,制定合理的阅读目标,以目标为依据布置读写练习任务。每位作者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当注重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精选同一作者的作品,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对比、概括、总结,提升鉴赏水平。这样,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能够尝试融入自己的风格,创作出独属于自己特色的优秀作品,让人眼前一亮。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课文教学为例,教学方案可以为先梳理文字,再分析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以及这些写作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最后结合大段文字进行仿写,让学生掌握更多写作技巧。这篇课文的作者借助生动形象的文字让爬山虎的外观特征跃然纸上,用比喻手法带给人深刻印象,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其他事物为主题进行仿写,学习和借鉴作者的写作方式,以此丰富写作经验。

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研究教师教、学生学的效果的过程,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全面、综合的评价,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借此机会丰富和完善自己。教学评价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包括生生互评,让学生既可以欣赏同伴的作品,又能提出意见,一起改进、巩固学习。在针对《爬山虎的脚》仿写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换彼此的作品进行生生互评。

三、结语

综上所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不断阅读,才能获得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是推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式,广大教师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课内外阅读的最佳实现路径,助力学生从课内外阅读活动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知识,并在长期的思维活动中内化知识,积累丰富的语言经验,同时让阅读服务于写作,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课外阅读语文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