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三维”立体化“大思政课”教学模式探究

2024-03-10 02:14马玉霞
中小学班主任 2024年4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

[摘要] 基于“大思政课”实践项目研究,学校采用“双线三维”的形式,让“大思政课”立体化、生活化,让思政教育线上线下充分融合,将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贯穿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单课程”向“全课程”的拓展,使得每个学生都会讲、爱讲、乐讲,人人都做“宣讲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大思政课”教与学的全部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增强思政教育的鲜活度、吸引力和亲和力。

[关键词] “双线三维”;“大思政课”;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这为我们指明了思政育人的方向。分析目前制约小学思政育人成效的原因,一是思政教育的参与主体较为单一,对学生的影响有限,而且力量不够;二是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内容相对单一,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够密切;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集中在学校课堂,没有真正贯穿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鉴于此,我校集全校之力,共同探究“大思政课”实践模式,以“双线三维”的形式,让“大思政课”立体化、生活化。

双线是指线上线下,当代学生生活在网络媒体时代,学校和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如线上教学、同城课堂、虛拟现实、纪录片、电影等可视化教育资源,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双线同行;三维是指在文化广度上,要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延伸与拓展,将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单课程”向“全课程”的拓展;在实践宽度上,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课堂从教室搬到博物馆、科技馆、革命纪念馆;在思想深度上,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思政课局限于教师讲授的教学观,转向由学生讲述、互动式、情景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每个学生都会讲、爱讲、乐讲,人人都做“宣讲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大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增强思政教育的鲜活度、吸引力和亲和力。

一、文化铸魂,把好思政育人向度

我校抓住“文化+”这一关键点,落实文化铸魂导向,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

其一,利用“硬件文化”和“软件文化”双结合,打造高品位的育人环境。我们着力打造党史馆、室、文化长廊“一馆一室一廊”的校园文化场域,让校园的一景一物、一窗一墙都变成思政育人、文化育人的窗口,并以此为背景,定期利用公众号、班级群等渠道发布学生宣讲党史故事或红色文化知识的小视频,利用线上线下同行的方式,打造出一个传承革命基因的“红色磁场”。

其二,将“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打造德育教育特色品牌。在原有的系列红色主题活动基础上,我校在全体少先队员中开展“五个一”活动:“为德州做一张名片”“搜集一个齐鲁历史典故”“踏寻一处华夏之根”“讲一个红色革命故事”“寻访一处党的足迹”。学生将活动经历做成特色鲜明的幻灯片、美篇、博客,在全校班级群之间进行展播、评比,让红色基因和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学生灵魂深处。我校以“现场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历史、缅怀先烈,不断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力量,同时探索了“情景思政课”“党史家书展”“党史书画展”等多种思政教育创新方式,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创新型思政教育“打开方式”。

二、党员先行,打造更高水平的思政育人队伍

坚持政治引领,坚持“双带头”制度,校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带头研究思政教育,带头上思政课,形成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层层示范的强大育人合力。我校找准党建工作与课程建设的契合点,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党员教师走进教室,融入学生,积极探索思政育人新模式,着力打造“一师一金课”“一班一品”“一级一特色”。我校组织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班主任和党员干部开展理论学习,确立“双线三维”立体化“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以此为基准开展各项活动,将原有教材和校本课程贯穿实施于教学全过程,通过党建引领,将班会课多角度融入思政教学,全力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氛围,探索“学习、研习、传习”的全方位育人措施,形成“家、校、社”思政育人共同体,最终实现系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党支部书记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围绕我校思政课教学体系、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定期调研,组织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渗透思政教育,互学互鉴开展学校网络协同备课,增进交流思政融合教学的创新方案。我校定期组织开展思政课教学展示交流活动,评选“思政金课”,以此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为促进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我校积极鼓励并大力支持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开展教学课题研究,加强其他学科教师培训,并将各班班主任纳入思政教师培训队伍。

三、丰富资源,转变模式,让学生成为思政宣讲主体

在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基础上,我校结合各个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当地特色,创编独具特色的校本教材《映象德州》《齐鲁风采》《华夏之根》《党的足迹》《红色印记》,并定期开设“思政小讲堂”,引导学生向同学、家长、社区居民讲述自己所了解的红色故事、党的历史故事、传统故事等,打造“小老师—大思政”的“学习、研习、传习”模式,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此外,通过学校和社区街道“共建组织、共办活动、共享阵地”打造区域思政共同体。我校坚持将思政小课堂同育人大方向紧密结合,邀请曾获德州市第一届“五老模范”荣誉称号的军休干部陆卫兵为学生进行红色宣讲。一堂堂“立体”的思政课,让红色基因植根学生心田,融入学生血脉。学校已经创编了五门思政校本课程,整理了丰富多样的视频文件、影音资料,提供了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沉浸式教育环境。

建立“双线三维”立体化“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核心是发挥文化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之间的协同作用,搭建以思想引领为导向的全过程思政育人平台,不断激发思政教师、班主任在管理、课程、文化、活动、实践、协同、科研等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最终打造以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讲述为主体,以“小老师—大思政”理念为支撑的“学习、研习、传习”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人人会讲、人人爱讲、人人乐讲,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思政宣讲主体。遵照“科学有序、协调兼顾、循序渐进、突出实效”的原则,着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双线三维”立体化“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不断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实效性,努力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

格局。

[参考文献]

[1]黄元虎,陈萍,李淑弘.“大思政”教育的内涵、本质特征及其实现路径[J].中小学班主任,2022(04).

[2]马玉霞.“大思政”背景下小学德育“双线三维”实践探索[J].中小学班主任,2023(15).

马玉霞   山东省德州市天衢东路小学。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