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兵
作文来源于生活,它可以直接反映学生的日常生活积累和语文学科素养。在高中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新材料作文倍加关注,让他们多关注时评、任务驱动型等新材料作文的科学写作方法。高中学生面临高考,若要确保他们的写作可以在考场中游刃有余,就需要教师教会他们更科学的写作方式,让他们意识到,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这样才能写出更符合题目要求的文章。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更加重视作文的生活化,让学生可以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进行创作,以小见大,确保他们写出更多能得到别人认同和感动人心的文章。
为了使高中阶段的作文真正实现生活化,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情境,加强实践练习,让他们在课堂上获得更充分的锻炼。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作为指导内容,给他们安排写作任务,让他们针对这些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完成生活化的写作。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等方式向学生展示新闻视频,让他们评论新闻事件,并整理和记录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高中阶段的议论文写作水平,将任务驱动型作文和时评作文的写作趋势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做到就事论事,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从自己生活中的小事出发,通过举例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在《写一个熟悉的劳动者》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准确的主题意图。山村教师、医护人员、保洁阿姨、辛勤劳作的农民,他们都是普通的劳动者。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选择身边的一些普通人或事情作为素材。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真实的视频内容,从生活中选择素材,以形象化的教学手段触动学生的情感,使这些视频能够真正打动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迅速收集到适合的素材,进而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表达真实的情感,提升写作品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方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还可以让他们丰富自己的语言,激发思考。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他们更直接地感受到作文来源于生活,让他们在实践中将写作与生活相结合,突出写作的生活化特点。
怎样才能确保高中生在作文写作中融入生活元素呢?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收集各种写作素材。可以要求学生每天花5~10分钟读一篇新闻,然后和评论家的文章一起阅读,对他们所关心的事情进行评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所读到的各种新闻、与之有关的评论文章,还有自己发表的各种看法,都转化为自己的创作素材。同时,目前的作文题目中,往往侧重于议论文的写作,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现。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持续地去观察周围的生活,了解与自己有非常紧密联系的人和事情,并在任何时候都要将其详细地记载,从而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素材库。
例如,在《“劝学”新说》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现实中学习的“问题”行文,或揭示“问题”,探究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或进行批判,以便更好地建设。同时,教师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联系当下的实际生活,关注当下学习的价值和条件,精心选择一些生活化的素材,为其观点佐证。
要想提高高中生作文的写作水平,必须持续地进行作文写作的练习,强化其写作技能和能力。同时,要注重从生活中选取素材,把素材当作写作练习的题材,从而提高其写作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丰富的内容是写作的灵魂,而恰当的形式也不容忽视。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表达技巧的训练,使其语言表达更生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去读一篇课文,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意识到应该怎样才能将材料结合在一起。其次,要培养学生掌握多种修辞方法,并能将这些方法与所要表达的内容相联系,从而使作文表达更具体。最后,学生还应学会多种语言,使自己的语言描写鲜活、评述诙谐犀利,并使自己的主体倾向充分、含蓄、深刻。在持续的阅读与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各种语言表达技能,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这些技能运用在平时的写作中,使其习作从语言到表达形式上都变得更有生气。
例如,在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中,教师便可以以文本内容作为借鉴,让学生学会用风景类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明白风景类的作品能够帮助作者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感情。只有掌握了各种形式的语言表达技巧,才能使学生的文章在语言表达上更加形象,使其抒情达意更加到位,论述观点更加有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在课文中学习到一些语言表达的技能,如《赤壁赋》中有作者深刻的哲理性思考,《故都的秋》中有南方北方的秋的对比,《我与地坛》中有着对母爱的理解和情感的真挚。借助这些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更符合自己表达语言的方式和书写方式,选择生活中常见的景色,把自己的作文變得更有特色。
生活化作文的写作练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涉及写作立意、结构、内容和情感等各个方面,这一切都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引导,以课内的教学内容为模板,以此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进行高中语文作文写作训练时,教师应积极推行体验式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要特别关注情境的创设,以利于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此外,教师应多给学生安排一些生活化的习作,以提高其观察力。因此,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就要通过实施体验式教学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认知和理解。
例如,在《我们的使命》写作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在写作前展开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这个单元中,充分展现了“抱负与使命”这一主题。在很多高中生的内心深处,他们只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忽视了社会责任意识,没有青年人的担当。所以,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际行动,激发学生内心的责任感,让他们走进现实生活,使其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责任意识也便油然而生。如教师可以开展“我是清洁卫士”“我为英雄送祝福”“我是祖国的未来”等实践活动,切实使学生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使命感,从而在写作中能够融入真情实感,打开写作格局。
实践活动是检验学生运用语文基础知识的方式之一。为了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效率,提升他们的文学素质,教师就必须利用生活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其语文学习成效。
总之,要实现高中作文写作的生活化,教师就需要指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碎事情开始,收集整理好自己的创作材料,并且要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各种语言充实自己的作品,不断为自己的作品增添光彩。此外,教师还要为写作的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情境,确保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得到更加充分的实践锻炼,从而逐步指导高中生提升其作文水平,让他们的作文更有个性、更加平实、更容易理解,更加质朴而深入。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栟茶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金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