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梅
摘 要:产业金融与数字技术在产业上的紧密结合,使产业数字金融成为新的风口和下一片蓝海,是当前商业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重点方向和新动能,因此,发展产业数字金融对我国金融供给侧改革创新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來产业数字金融会利用自身的强大优势极大降低金融服务风险,解决困扰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难、融资贵等瓶颈问题,使中小微企业最大限度获得普惠金融服务,实现产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升级和创新应用。如何加快产业数字金融发展的步伐,解决发展中的痛点,更精准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因此,更好地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和快速发展,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数字经济;产业数字金融;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83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4)02-0042-04
新形势下,数字经济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重要战略选择。如今,随着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深度融入和进一步发展,传统产业金融的服务模式正在被打破,产业与数字金融的融合更加紧密,产业数字化与金融数字化的转型更加同频共振,产业数字金融应运而生,发展前景不可估量。据预测,2025年我国产业数字金融的规模将突破400万亿元。但如何提升产业数字金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水平、提高支持实体经济进行资源配置的质效、促进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产业数字金融的内涵
产业数字金融是产业金融的一种新业态模式,它以数据为生产要素,以数据信用为核心特征,依托产业互联网,面向B端产业提供数字化的金融服务。具体来说,就是产业数字金融利用大数据风控、区块链、云计算等金融科技能力,依托产业生态,以产业生态协作体系中的商贸流、物流、服务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数字信息为基础,构建B端产业与金融服务的数字化新连接,使产业链情况更加透明化,让企业底层的资产实现可视化,进而解决金融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产业生态提供更快捷和更优质的综合数字化融资服务,使金融系统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系统相互融通,从而提升产业的数字化水平,为生产经营者提供更智慧的金融服务、更精准的产品定价、更低廉的融资成本,从而推动金融供给侧的改革和产业的升级。
二、加快产业数字金融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必然选择
加快产业数字金融发展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必然选择,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数字金融要通过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与各行业的产业链深度融合,并嵌入到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的各种场景中。例如,数字乡村建设场景、智慧医疗建设场景、智能制造建设场景、智慧物流建设场景等各类产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场景,使金融系统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系统相互融合,为各行业进行的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广泛更智慧的金融服务,为生产经营者提供更精准的产品定价、更低廉的融资成本,从而提升各行业进行转型的数字化水平;并且在此过程中孕育出了产业链金融、物联网金融、绿色金融、农村数字金融、科创金融等新模式、新业态,产业数字金融必将成为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
(二)是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趋势
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据成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同时,数字金融、数字技术与产业的融合会更紧密,金融服务的传统模式正在被打破,因此传统产业金融必须适应更深层次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金融和产业的融合形成了产业数字金融。产业数字金融是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趋势,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
(三)是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产业数字金融积极服务于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产业,可以覆盖更大范围的中小微企业,将成为最大的一片蓝海。金融业在实现自身数字化转型的同时,积极助力各产业的实体经济进行数字化转型和发展。在产业实行数字化的背景下,产业数字金融在支撑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将会发挥关键的破局作用。例如,为了实现更智能、更精准的信贷投放,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植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服务方案。通过诸如此类的方式,产业数字金融可以更好地为产业链条上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为它们制定更精准的数字金融服务方案和方法,使其风险管控更有效,更多释放出数字红利,更快产生倍增效应,从而促进实体经济尽快进行数字化转型,让产业数字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上焕发出强大生机。
三、产业数字金融发展的新业态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促进下,数字化产业与产业数字金融更加深度融合,提升了各产业数字化的水平,丰富了产业数字金融的新业态。目前已孕育出的新业态有农村数字金融、物联网金融、产业链金融、科创金融和绿色金融等新业态。详细内容见表1。
四、产业数字金融发展的特色场景
(一)智慧教育场景
在发展产业数字金融过程中,商业银行可以秉承“APP+API”的开放理念,整合与重构校园的教育、教务以及生活场景的流程,从教师与学生的视角出发,将学校的教务、教学、财务、后勤、一卡通等系统进行融合,打造一个完善的、多元的、智慧的、网络的校园系统,为师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比如,在资金结算、薪水代发、交费、付款、理财产品、师生各种零钱理财和用款需求等方面提供产业数字金融系统的强有力的支撑,打造智慧教育应用场景,实现单入口、全覆盖、全场景、线上化的智能化服务,让师生有更好的学习与生活体验。
(二)智慧产业场景
商业银行可以在众多领域构造产业数字金融场景,比如,完善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应用区块链技术自建行内生态,并嵌入企业生态、融入行业生态;积极对接政府机关、行业机构、三方平台,深化业务合作,挖掘外部渠道资源推动创新和拓客;上线新一代票据综合处理平台,使运营效率倍增;入围海关总署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银行,与各地方住建委深度交流与合作,支持地方政府服务民生措施落地;落实政府各项数字化改革政策,提升政府民生领域政务供给能力;与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共同建设“一站式”智能服务网点。为满足政府与供应商之间“急、短、频”类型的融资需求,对接政府采购合同融资与履约保函服务平台,推动政采融资业务发展,金融业可以结合企业基础信息、历史履约情况和支付层级信息等开发“政采贷”信用评估模型,实现对客户的全面画像和风险评估。
(三)智慧医疗场景
商业银行可以开发 “金融+医疗”的智慧医疗供应链服务体系,以解决医院作为供应链核心企业对上游供应商不确权等业务痛点,缓解医药流通企业融资困难,扩大金融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服务能力。医药行业供应链风控模型主要应用于医院上游医药供应商的线上风险评估,模型建设阶段通过成立医药行业专家小组、研发行业特色指标,结合发票通用指标、供应链指标,利用大数据建模样本试算每类指标的数据表现情况;同时,充分挖掘行内存量业务和客户数据价值,支持营销白名单拓展以及额度策略制定。
五、阻碍产业数字金融快速发展的因素
作为一种全新的业态,产业数字金融目前正处于快速的发展阶段。但也面临着发展中的诸多潜在问题,比如,相关部门的认知观念落后,技术标准、数据权限、数字资产等内容没有配套的法律法规保障,技术不足导致企业数字化水平低,企业账户管理问题,企业金融信用信息覆盖不全问题,数字科技的应用性较低问题,产业场景建设的高复杂性问题,金融机构的低创新性等问题。
(一)相关部门对数字科技赋能金融的认知落后
产业数字金融颠覆了传统金融的风控逻辑,相关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等对于数字科技赋能金融应用的观念落后,存在认知差距。比如,在金融机构推广新的技术应用和新型的信用评估方式存在困难,对新型风控模式的接受程度较低,企业的数字信息进行信用化应用的程度较低,对核心企业的依赖程度依然较高。有些地方政府、传统的金融机构和中小微企业对产业金融数字化持观望的态度,多方协同共治、产融结合和公平可信的金融服务生态和平台还没有构建起来。
(二)对数字化的信息和技术标准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保障
产业数字金融是一种全新的业态,还处于发展的初期,相关的政策配套缺位,导致对新的技术标准、数字资产和数据使用权限等没有统一明确的法规法律保障。数据安全方面和技术规范应用方面的标准至今没有统一,合规方面的问题依然需要进一步探索。在数据资产的隐私和产权归属问题上没有明确的规章,数据市场开放的规则未确立,导致数据的滥用和误用。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一些部门和企业、金融机构对产业数字金融的发展持观望态度,阻碍了产业数字金融发展的步伐。
(三)新型技术应用水平低,不能满足产业数字金融发展需求
新型技术在行业与企业应用的水平不足,尤其是在中小微企业对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更低,不能满足融资和交易过程中的数字化要求。区域发展也存在不协调的问题,经济发展良好、创新意识普及的地区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态度相对保守的地区的数字化转型进展存在很大差距。另外,不同行业的产业链在业务上差异大而且复杂程度高,这些数字化水平的差异造成了系统间协调的成本较高,金融信用信息覆盖不全,信用信息缺乏共享,导致金融与产业的协同程度差,难以提升数据资产的互联互通程度。由于这些数字化水平的差异给产业数字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阻碍了产业数字金融的服务范围的扩大。产业数字金融的发展需要对各行业上下游的业务进行精准分析,准确把握每个行业发展中的痛点和深层次的需求,并要求众多的行业主体参与进来共同建设融资平台。
(四)金融机构的产品和业务模式创新不足
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原来的固有借贷模式,无论是业务模式还是产品模式的创新程度都发展缓慢。尽管一些金融机构正在进行数字化的转型,但发展产业数字金融的创新动力不足,在思路上大多数金融机构依旧沿用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在内部管理的流程上依旧采用原来的债权债务关系,关注的重点还是原来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形成的交易型关系,不能将业务向供应链运营的全过程进行渗透,不能从全面的角度去分析和评判运营流程的效率性、安全性和稳定性。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金融机构应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将业务渗透到整个供应链运营的全过程,不断探索产业数字金融发展的新方向。
(五)新的数字技术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跨平台应用有待提升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应用。但是,这些新的数字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特定的单点,例如,企业主体信用的刻画和管理还未能真正利用数字技术来重塑运营的全流程,所以数据的整合和综合数据的治理等问题急需解决。
(六)复杂性的产业场景制约产业数字金融的发展
产业数字金融建设的核心是场景建设,产业数字金融未来将逐步发展到“无场景、不金融”的新局面。但产业场景的复杂性严重制约了产业数字金融向跨链条、跨行业以及跨生态等方面的延伸发展。当前,随着产业互联网的普及,各类产业互联网的平台纷纷兴起,许多中小微企业开始在行业内实现整合和渗透,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关联结构和复杂的交易关系,使得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无法实现融资决策的自主性和风险的可控性,从而限制了产业数字金融的发展。
六、促进产业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产业数字金融是一种新的业态和经营模式,专业性非常强,涉及面非常广。要消除阻碍产业数字金融发展的因素,促进产业数字金融的发展,就必须尽快探索新的发展思路,构建符合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平台、新机制,为产業数字金融的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和监管规则
产业数字金融发展的前提是创设企业间的交易信用并能够形成数字担保,要求数据与资产等同。这就要求对产业链上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授权使用、隐私权的保护和产权的归属等方面的问题尽快出台统一规范的监管制度,建立产业互联网的标准体系,通过这些措施来最大限度保障各方企业主体的权益。对企业数字担保能力的衡量由于涉及到数据本身的准确性和算法本身的可靠度,因此应当密切关注如何实现技术的标准化和如何进行信度的效度测试。
(二)更新观念,营造支持产业数字金融发展的环境
为促进产业数字金融的发展,对于一些对产业数字金融发展的情况认知不深、没有意识到数据价值的保守地区,必须更新观念和认知,营造开放、宽容和创新的发展环境。受新型交易信用和运用虚拟担保品的数字担保能力对传统观念的冲击影响,造成了对新业态、新模式的不信任。因此,打造适合发展产业数字金融的环境需要增进区域交流,政策先行;需要政府、科技公司、实体经济集团和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切实调研分析正在进行产业金融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解决好如何利用积累的数字资产去进行价值挖掘的问题。政府或龙头企业可以尽快牵头攻克关键核心的技术,不断完善产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形成各种新的平台模式,并想办法利用专项资金补助来对中小微企业进行扶持。科技公司和金融机构应当紧密合作,为各个环节尽快实现数据资产化而做出合理的系统性布局,开发出更多的应用场景,努力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诸多痛点,对数据的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加快实现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
(三)加强数据治理,建立高效联动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
产业数字金融是未来经济稳定增长的新引擎,应当提前让多方共同探讨和研究产业互联网的潜在风险,研究数据管理政策,形成共享协同的数据安全機制。同时,应提升关键产业的网络安全防护级别,常态化数据安全风险综合评估、实时监测,开发预警系统和紧急备案,防止引发社会经济风险。
(四)尽快打造产业数字金融的线上服务创新平台
产业数字金融的主要实现方式是“平台化”,打造产业数字金融的线上服务创新平台是发展产业数字金融的重要支撑,是运用金融科技建立产业链金融场景的关键,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在线服务平台,并为构建完整的产业链金融环境和场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应大力积极组建产业数字金融发展联盟,尽快搭建政府、科技公司、实体产业和金融机构等多方有效沟通和高效协作的“桥梁”是当务之急。产业数字金融线上服务平台的参与主体和所涉环节较多,主要有核心企业、供应商、金融机构、第三方合作方等。平台需要对资金流、商流、物流、信息流等环节进行全面的管控。为节省操作成本,平台要将所有产业链上的作业环节在线上展现。产业链上的作业环节复杂,包括各方企业准入的建档信息、收集的主体信息、信用风险的评估信息、交易风险的评估信息、资产审核的可视化信息、发票的核验、对账的管理、应收应付款项的管理、抵押品的管理、资产池的循环等信息。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如何控制操作的风险和员工的道德风险,为打造和运用产业数字金融平台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张梦涵,张旭昶.新形势下的主要金融风险及产业数字金融发展[J].现代商业,2022(35):124-127.
[2] 张震冬,王珏帅.商业银行产业数字金融发展路径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22(1):34-38.
[3] 闫婷婷.青岛市产业数字金融和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研究[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22,43(4):24-29.
[4] 尚猛,刘钰,曹峻玮.中国产业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与驱动因素[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2(9):89-93.
[5] 关文杰.产业数字金融的数字化与生态化[J].银行家,2021(2):44-46.
[6] 陈璐.产业数字金融模式研究与实践[J].银行家,2022(2):16-17.
[7] 陆岷峰.数字经济时代产业金融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兼论数字产业金融发展模式[J].广西社会科学,2023(1):145-153.
[8] 张冰洁.产业数字金融方兴未艾银行业如何站上“风口”[N].金融时报,2023-08-14(7).
[9] 欧阳文杰.企业数字化条件下构建数字产业金融生态的融合路径研究[J].西南金融,2023(3):17-19.
[10] 王思茵,何宏庆.数字金融助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势、困境、对策[J].中国商论,2023(14):53-56.
[11] 王红杰.论数字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进[J].商展经济,2023(14):94-97.
[12] 赵瑞霞,王攀.数字金融、产业集聚与欠发达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经验证据[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23,34(4):21-34.
[13] 朱东波,张相伟.数字金融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了吗?[J].科研管理,2023,44(7):73-82.
[责任编辑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