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质量发展的生成历程与当代价值

2024-03-07 00:04:13付海平
经济研究导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当代价值高质量发展

付海平

摘   要:从高质量发展的生成轨迹出发,阐释了高质量发展的特征,认为高质量发展是追求质与量的统一、平衡与充分、共同富裕的发展;解读了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架构,即:进入新发展阶段是逻辑起点,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是客观要求,变革发展方式是现实基础,依托智力资源发展是必由之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则是价值归宿。明确高质量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重大意义和价值,既可为我国发展提供行动指南,又可为世界发展注入中国智慧、提供先进方案。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逻辑架构;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4)02-0013-04

在“人民至上”的今天,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本质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挖掘和探讨其逻辑架构,有利于领悟和把握当前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思维模式和主要内涵,并可为现实社会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和价值引领。

一、高质量发展的生成历程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能离开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需要我们遵循新发展理念,将对外开放事业和对内市场经济改革工作坚持到底、落实到位,不断推进国内建设改革大循环、加快国际国内双循环速度,从而实现高水平、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是基于我国经济转型关键期的发展理论,是对新发展阶段的发展理论总结,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科学总结我国经济发展思想的基础之上,将生态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深刻反映了我国发展理论的与时俱进。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我国的经济情况做出“三期叠加”的正确判断,并意识到现在的经济增长不利于当前的经济发展,更不等于社会进步。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考察工作时明确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理论。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与共享作为五大发展理念进行了重点强调。而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框架,以及贯彻稳中求进总基调。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对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全新表述,由此体现出国家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转变。其中,“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全面明确了高质量发展所肩负的时代课题和坚定清晰的未来发展方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对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面阐释:“按照既定目标要求,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发展主线,对‘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进行统筹安排和协同推进,调结构、稳增长、防风险、惠民生,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强调了“十四五”阶段发展主题:高质量发展。当前时代正处在两个百年相交汇的重大历史时刻,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价值更是被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2022年10月1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

高质量发展既明确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又回答了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这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所在,又“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这一智慧方案的深刻寓意就是,要想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高质量发展是其必然选择。

二、高质量发展的特征

与以往的发展观不同,高质量发展具有如下特征。

(一)追求质与量的统一发展

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从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到提高经济发展的“质与量相统一”的阶段。之前的粗放式发展模式的确带来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嚴重污染与破坏。粗放式发展模式下容易忽视经济发展的质量、结构、效益等问题,是一种高投入、低效益的发展模式。如果我国继续坚持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那么我国经济发展就必然会遇到重大障碍。变革粗放式发展模式为高效益集约化发展模式是当前大势所趋,追求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追求平衡与充分的发展

当前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区域、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上,不充分则是指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不高;不平衡代表的是结构性问题,而不充分则是水平性问题,两者相互制约。首先,在长达七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过程中,“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3]其次,从人民需要变化的角度来看,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解决了之前的“有没有”问题,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不能实现”“日常生活幸福感强不强”依然是我们所需要重点面对的问题,而高质量发展则是实现这些美好发展目标的最佳路径选择。

(三)追求共同富裕

邓小平同志指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4]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贫富差距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根本解决,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将不能体现。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就是为了解决发展所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其落脚点还是为了追求“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能够突破发展受资本主宰的不利局面,基于人本思想来设定整体性社会建设目标,能够推动国家发展事业朝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逻辑,将彻底改变西方以“物”为核心的发展逻辑,从而开辟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三、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架构解读

发展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逻辑和根本目标,在对个体社会关系进行考察时要注重强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健康稳定提升。要从发展的本质出发,探讨人的实际需要,并考察满足人的需要的实践活动及从中产生的种种关系,最终回归到人本身和人类世界的和谐发展。这一抽象到具体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有关高质量发展的系统理论,对发展的问题做出了深刻的阐释。

(一)逻辑起点:进入新发展阶段

高质量发展集中体现着国家建设事业进入了最新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那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当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3]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我国快速进入“强起来”阶段,这个阶段具有历史性跨越意义,在这个阶段,全面小康社会已全面建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已经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未来全面建成,党领导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二)客观要求: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

高质量发展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核心主导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最佳路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其目的就是为当前发展阶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要增强阶段性发展动力就要创新,要消除不平衡发展就必须进行协调,要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就必须采用绿色发展策略,要构建内外联动机制就必须做好改革开放,要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局面就必须实现共享。这些先进理念对社会发展概念体系进行了丰富补充,有效增强了其协调性、整体性和推动性。新发展理念是建立在对传统发展观的扬弃之上的,不仅关注发展速度问题,更注重发展质量的优劣,强调“又快又好”的发展。

(三)现实基础:变革发展方式

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有效提升社会效益、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式。过去,我国发展方式偏向于片面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一种粗放式的发展,其典型特征就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已不再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如果不尽快加以改变,“总有一天会走进死胡同”[5]。所以,要想真正转变思路方式,将我国引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就必须“将创新作为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手段并对其进行长期坚持”[6],通过创新来推动经济总量的健康增长和稳步提升,实现质量和效益的最大提升。

(四)必由之路:依托智力资源发展

高质量发展要依托智力资源所形成的最强发展动力。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是以自然资源为依托发展的,发展的动力主要靠投资驱动,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等方式获得成本优势,但是这种发展动力伴随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资源要素环境制约的增强,使得旧发展动力不可维持。因此,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就应该转变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发展动力,把创新摆在首位,实现智力资源依托型发展。同时,十九届五中全会还从国家战略、企业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完善等四个方面对“创新”做出了具体的规划。最高层面的创新就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创新,基本层面的创新就是企业单位的创新,整体创新就是“五位一体”领域里方方面面的创新,是将短期效益和长期发展结合起来的创新,意味着以创新为动力的高质量发展变革了以要素推动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致力于转型成为内涵式发展模式。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表现:提升产出效率,减少资源消耗,提升资本产出率、劳动生产率,降低环境代价。总而言之,就是使得全要素生产率提高[7]。

(五)价值归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整体发展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并将此作为最高发展原则、目标动力和终极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3]把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中心所在,是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其他资本主义政党的根本所在。因为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一切都是为了群众。人民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人,没有人民的智慧,没有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中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高质量发展集中体现了上述所有的发展内涵,展示出坚持人民立场、为人民谋幸福的科学执政思想。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改革开放之初的追求温饱,到新时代的“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不仅对物质文化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生活本身有了更高的期待。十九大报告结合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发展需求层次提出了如下要求:“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3]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时代变化是基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党把落实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奋斗目标的生动写照。

四、高质量发展的当代价值

当前的一切行动都是由科学的思想理念所决定的,而正确的发展思想可以满足当前发展实践深入开展的需要。高质量发展理论在当前时期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与解决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的社会发展需要相契合。这是由于该理论体系基于问题导向而形成,对之前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教训有着全面总结和深刻反思,主要体现了党对当前我国发展变化的新认知,是一场事关全局的深刻变革。正因如此,我们更是需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严格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化解重大矛盾问题,将制约因素转化为积极有利的因素,使得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提升效率、公平以及整体的水平。

(一)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事业提供科学正确的行动指南

着眼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和我国发展的新变化、新要求,高质量发展应时而生。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三步走”战略提出了全面建成后新的奋斗目标,那就是努力奋斗30年,到本世纪中叶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文明和谐、富强民主、美丽幸福之花开遍全中国。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发展理念为先导,由此不但可以从根上纠正由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而且还能决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使其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理论力量,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发展社會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行动指南。

第一,创新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动力源泉。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全面构建了资本密集、劳动力密集的工业体系。唯有选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是正途。要把创新发展理念作为核心,全面推动创新发展体系的完善,更大程度上实现科技强国的发展目标。要借助创新带动发展,再用发展来反向辅助创新的更深层推动。

第二,建设现代化强国离不开协调发展的支持。协调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集中体现。鉴于目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协调发展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借助于资源要素上的整合来使得产业结构能够顺利迭代,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前阶段的经济发展方式,最终为协调发展助力。

第三,现代化强国建设必须遵循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强调绿色发展,则是把自然和人放置于同一命运共同体之中,把当前阶段的生态价值体系作为核心导向目标,以生态文明制度作为规范,最终实现生态强国以及绿色发展这一终极使命。

第四,当前阶段,现代化强国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开放发展。大量且丰富的历史实践证明,贸易保护主义与时代发展潮流相悖,如若继续坚持贸易保护主义就是在慢性自杀。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开放发展理念彰显了其进一步继续扩大改革开放的决心和魄力。当前全球化发展潮流所带来的影响不断扩大,而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则势必要融入其中。因此,要继续加深“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国际社会之间的深入交流,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牢靠;要以各个国家的共同利益作为强有力的纽带,以此实现开放领域的进一步扩大。

第五,共享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旨归。二十大报告中所提的中国式现代化,深究其深远意义就是推动人的现代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正好映射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充分证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其终章环节终归是要实现共享发展。此条创新之路也是对推动现代化发展的实践指引。建立社会保障机制并对其进行健全和完善是我国推进共享发展的关键途径,能够让广大群众获得更大的参与感和满足感,使其生活幸福指数得到全面提升,真正体现共享发展为人民、共享成果给人民。

(二)能够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贡献给国际社会

全球化在近80年的发展中日渐将全人类变成了一个命运与共的共同体。而不计其数的历史经验向我们证明,任何一个小失误都将波及全球,以至于将由此带来更加严重的蝴蝶效应。其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首先将独立自主设置为前提要素,并不主张推动国家之间的结盟,也不主张同盟关系,而是要求各方之间的平等、各自的独立与自主。其二,该理念的目标以及基本准则就是互利共赢、求同存异,针对于拥有不同风俗以及信仰的国家地区,致力于降低因为民族、种族、宗教等原因而产生的差异、敌对或者是歧视。以最终的实际需求作为根本的规划要素,在合法合理的范围之内致力于推动国际格局和发展秩序的共同建立。由此可见,立足于国际角度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将中国策略展现于世界平台之上,充分展现了求同存异和独立自主之间可以共存;将中国智慧展示于世界范围内,为全世界的合作共赢和互惠互利提供了有利渠道。

新起点,新征程。回顾高质量发展的产生历程,领会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我们要对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本质和思想精华进行深刻理解,对其内在逻辑关系及思维构架进行精确把握,并将其置于当今社会,重新审视发展的问题,探讨新时代如何发展的问题,不仅为新时代产生的新理论寻求最为本真的理论来源,也为新的发展树立价值导向,初心不忘,久久为功。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5.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82.

[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

[7]   田秋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

Research on the Generation Process and Contemporary Value of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Fu Haiping

(China Youth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tudies, Beijing 100089, China)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trajectory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believes that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s a development that pursues the unity of quality and quantity, balance and sufficiency, and common prosperity; interpreted the logical framework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at is, entering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guided by new development concepts is an objective requirement, changing development methods is the practical foundation, relying on intellectual resources for development is the necessary path, and meeting the growing needs of the people for a better life is the value destination. Clarifying that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value to China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It can not only provide action guidelines for Chinas development, but also inject Chinese wisdom and provide advanced solutions for world development.

Key words: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logical architecture; contemporary values

[責任编辑   兴   华]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高质量发展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北方经济(2018年3期)2018-04-08 07:36:16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新民周刊(2018年11期)2018-04-02 04:29:0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人民论坛(2018年5期)2018-03-12 00:16:18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祖国(2018年1期)2018-02-02 18:01:45
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当代价值
价值工程(2016年31期)2016-12-03 01:15:50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
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3:57:47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3:27:33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