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斌斌
[摘要] 本文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行走作业”进行研究,通过课前“预热”,让作业从“大锅饭”走向“自助餐”;通过实践“遇热”,让过程从“我知晓”走向“我能行”;通过展评“余热”,让学生从“参与者”走向“代言人”,引领学生将思政小课堂的触角延伸至广阔的社会大课堂,切实打通课程实施的“最后一公里”。
[关键词] “行走作业”;道德与法治;大思政;作业设计
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作业设计要努力实现在减量中增效。从课程性质上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兼具政治性、思想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就作业要求而言,《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要关注不同情境中学生日常品行表现,避免仅凭考试分数判断学生水平的传统单一评价方式。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这无疑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指明了方向。基于此,我们积极开展了“行走作业”的研究。
“行走作业”既指作业的形式重在实践,又指作业的内容落脚于行为;既指作业的时间延伸至课外,又指作业的空间拓展至社会。按照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最先一公里”起好步的基础上,让课程实施的“最后一公里”检验成效,引领学生将“思政小课堂”的触角延伸至广阔的“社会大课堂”,让学生经历更有意义、更有意思的学习,以实现学生的道德生長。
一、课前“预热”:从“大锅饭”到“自助餐”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体现了鲜明的生活化取向。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聚焦“家乡”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会空间,旨在通过家乡的自然资源、历史资源、文化资源等,引领学生把家乡牢牢镌刻于记忆深处。本单元包括《我爱家乡山和水》《家乡物产养育我》《可敬可爱的家乡人》《家乡新变化》这四节课。教材层层递进,将“家乡”这一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带领学生逐步认识自己生活的地方,初步形成家国情怀。
1.“预热”把脉
在课前学情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宜兴人,但他们对宜兴知之甚少,对“家乡”的概念比较模糊。基于此,我们在课前设计了“预热”作业:利用节假日行走在家乡的山水间,全方位了解家乡,以此为课堂学习做准备。
2.“自助”配方
学生虽然或多或少了解家乡,但其认识还不够深入。于是,我们设计了单元主题作业“最美陶都,醉美宜兴”,包括“诵宜兴童谣”“讲宜兴传说”“品宜兴美食”“赏风景名胜”“寻古今贤人”“访家乡智造”,通过个性化的“私人订制”微菜单,把选择的权利完整地交还给学生。在自由行走的时空里,学生探寻家乡的美,亲近家乡的人,感受家乡的新变化,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在学生心中自然形成。
二、实践“遇热”:从“我知晓”到“我能行”
道德与法治课程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以及付出努力的程度,因而“行走作业”要引领学生从“我知晓”走向“我能行”。
1.图文并茂记录作业过程
课堂实践常常受到时空的局限,而“行走作业”旨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零距离感受,无障碍体验,真正实现知行合一。例如,我们基于《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设计了“童眼看家乡”的作业,引导学生用心欣赏家乡美景,用情记录行走经历。学生们或用相机定格美丽风景,或用绘画再现家乡风貌,或用文字记录游历感受,家乡的模样深深地烙进他们的心田。
2.手脑并用加深道德体悟
道德与法治课程尤其重视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对此,我们注重运用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走向社会。例如,我们基于“家乡物产养育我”一课设计了“家乡美食我学做”的作业:去超市或出产地调查家乡美食,查阅资料了解美食历史,到工厂作坊观摩制作过程,动手参与,品尝美食。手脑并用的作业形式让实践更富有趣味,学生的道德素养在此过程中得到提升。
3.口耳相传点燃体验热情
方言是家乡的符号,家乡的味道。我们基于《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设计了“家乡故事我来讲,家乡童谣我来诵”作业,指导学生用宜兴方言来讲故事、诵童谣。学生拜师学语的过程,也是学生知家乡、爱家乡的激情被点燃的过程。
三、展评“余热”:从“参与者”到“代言人”
在实施“行走作业”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展评,切实发挥作业的反馈、激励、育人功能。通过实施作业展评,学生不仅是了解家乡的“参与者”,更是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代言人”。
1.在“跨界式”作业展评中,明“行走”之径
新课标要求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围绕“最美陶都,醉美宜兴”主题,我们组织开展了作业展评活动。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潜能,鼓励他们大胆融合学科资源,勇敢“跨界”。例如,“宜兴入眼”绘画摄影类作业:把你眼中最值得珍藏的一处家乡美景画下来,或用相机定格,将最满意的作品带到学校,为小伙伴介绍家乡。“宜兴入诗”阅读类作业:搜集有关家乡的动人传说、有趣童谣、精美诗词等,用诵读、小报等方式和小伙伴分享。“宜兴入味”体验类作业:走进家乡美食工坊,了解美食背后的故事及制作方法,尝试动手制作,用小视频展示“舌尖上的宜兴”。
2.在“沉浸式”作业展评中,悟“行走”之法
充裕的时间和适宜的场所是落实“行走作业”的重要因素。我们积极开发家庭、社区资源,让学生沉浸在真实的场景,经历有意思的体验,促成有意义的道德成长。以“宜兴小导游”作业为例,有的学生手绘宜兴龙背山森林公园旅游地图,有的学生用电脑制作“宜兴十大特色美食”分布地图,有的学生以“宜兴博物馆”为主题,绘制生动的馆藏地图……学生从有限的课堂走进广阔的社会空间,有的学生家长也同孩子一起,记录完成作业过程中的“高光时刻”。在这样的“行走”中,学生不仅仅是发现、探索宜兴之美的“参与者”,更是美丽家乡的“代言人”。
3.在“现场式”作业展评中,归“行走”之宿
课后行走作业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再现道德成长“现场”、实现道德提升的重要方式。以“我会说方言”作业为例,学生从不太听懂到完全听懂,从不太会说到流利表达,家长主动指导孩子学方言,整个家庭也成为了“方言交流”的现场。展评现场会上,家长还走进校园,与孩子一起说方言、诵童谣、演课本剧,亲切的宜兴方言在学生口中自然吐出,热爱家乡的情感也在学生心中自然生发。
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最后一公里”是学科素养落地的最后一步,是学生知行合一的最后一段,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最后一环。我们以“行走作业”打通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最后一公里”,并将继续探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