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杏
[摘要] 本文立足“7的乘法口诀”课堂实践,指向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而深刻的学习体验。在生活情境中关联新旧知识,在有效提问中发展高阶思维,在编制建模中促成自主学习,在单元教学中提高综合能力。一系列的教学策略指向学思融通,有效引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关键词]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7的乘法口诀;深度学习;高阶思维
“7的乘法口诀”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乘法意义及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的编排与教学线索也和1-6的乘法口诀相似。可以说,它既是前面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通过课前测,笔者发现班上50名学生有80%的学生能完整说出前两句,有28%的学生能正确背出七句,但能背出口诀大多则是靠死记硬背或是家长的强制要求。面对这样的学习起点,教师就需要从单纯关注学生知识点的学习,转向全面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与素养的培育,从而有效引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让学习真实发生。
一、在生活情境中关联新旧知识
数学源于生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情境中,以此串联新旧知识,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自主思考、深入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灵活迁移的能力。
在“7的乘法口诀”教学中,针对学习内容和学生特征,创设生活化情境——猜谜“身体是个半球形,背上背着七颗星,蚜虫见了最怕它,棉花丰收全靠它”,引入学生熟悉的七星瓢虫,用瓢虫替换原来例图中的小船。继而,教师将图文、图表结合,辅以动画演示,设计第二个猜谜式的情境“飞来一只又一只、算算瓢虫身上星几颗”。教师基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化情境中,使课堂教学富有童趣。而且,以瓢虫身上的7颗星作为“7的乘法口诀”的图形表征,于情于理都更為契合。在巩固应用环节,教师将七言绝句、星期、月历、钢琴键盘、七巧板等作为练习设计的素材,使得单调的乘法口诀学习融入浓厚的生活气息,给原本枯燥的数学内容赋予鲜活的生命,既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又能在已有认知的驱动下深化学生对“7的乘法口诀”的理解。
二、在有效提问中发展高阶思维
真实的数学学习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师在关注知识本身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有效提问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如此,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高阶思维的过程。具体而言,首先,教师的问题设置应以学生为中心,立足教材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初步搭建学生数学知识网络;其次,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开放性和启发性,让学生能够透过表层信息进入深层的算法算理之中;最后,还应设计相互关联的问题链,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习得知识,掌握方法,获得思维水平的提升,促进高阶思维的生成。
“7的乘法口诀”课堂上,教师通过“见形思数”“以数释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乘法口诀意义,巧妙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引导学生编出乘法口诀后,教师相机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和比较,你发现每个口诀与上下句间有什么联系?学生思考后发现,口诀中的第二个数是“7”,第一个数从“1”到“7”依次变大,而积也随之依次增加7,即一个乘数是7,另一个乘数增加(或减少)1,积就增加(或减少)7。如此,学生初步体会到“当一个乘数不变时,积随另一个乘数的变化而变化”,而这正是口诀所蕴含的深层次算法算理,掌握这样的规律,学生就可以更好地记忆“7的乘法口诀”。最后,教师向学生展示整个乘法口诀表。
可见,围绕关键问题进行深度探究,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从结构上梳理乘法口诀的意义,并由此出发探索新知。学生在主动观察、比较、归纳、推理的过程中探索口诀排列的规律,归纳记忆口诀的方法,打通口诀条目内在的联系,掌握口诀推算的方法,让学习真正发生。
三、在编制建模中促成自主学习
二年级学生相对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参与度不高。各种教学经验显示,只有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才能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因此,学生的主体性是开展深度学习的基本前提。乘法口诀和许多定理、公式法则一样,也是一个数学模型。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乘法口诀的学习既是知识的口诀化,又是模型化思想的起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识别、构建和运用从口诀中抽象而成的模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习7的乘法口诀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具备了一定的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本节课上,教师不妨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首先,教师提问:“1只瓢虫身上有7颗星,2只呢……7只呢?”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其次,教师引导学生以画图、绘制表格的形式表示“7依次加上7”,体会3个7比2个7多7……7个7比6个7多7;再次,写出几个7相加的乘法算式;最后,根据乘法算式尝试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如此,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加工的过程,就是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经历这样的探究历程,对于一些已能背诵7的乘法口诀的学生而言,可以将口诀溯源并重建模型;对于7的乘法口诀比较陌生的学生来说,则是感知、探索、体验的建模过程,提高了学习新知的效率。如此一来,就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在对知识进行深度加工的同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在单元教学中提高综合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倡单元教学理念。教师应以大单元教学理念为引领,体现乘法口诀学习的整体性、系统性。乘法口诀的学习是学好小学数学的关键,需要整合教材内外的教学资源,着眼单元整体,加强表内乘法、除法及简单四则运算知识的讲解和训练,促进学生树立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7的乘法口诀”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辅以用加法运算出的数来帮助记忆。在某句口诀思考不畅时,还可根据上下句的积加7或减7来进行推算,如此化解记忆难点,学生记忆口诀也就不再有障碍。在实际应用环节,通过计算来比较乘法和乘加算式的联系,如“2×7+7就是3×7”,根据算式意义将先乘后加的算式转化为7乘几的算式,以此加强相邻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这样,各条口诀不再孤立,而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单元理念引领下,教师通过知识整合,呈现不同知识点间的联系,让学生发现学习数学的方法和规律,提升课堂实效。
总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立足“儿童视角”,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以学定教,让学习真实发生。教师以生活情境引领学生经历由未知到已知的探究过程,并通过巧妙设疑、编制建模、单元引领等有效策略,增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推动学生的思维向深处发展,使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落细、落实。
[参考文献]
[1]张家金.核心问题视域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2(18).
[2]林枝彬.以有效提问引领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