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和声启蒙教学探析

2024-02-26 17:18陈风淋田果
艺术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陈风淋 田果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扬州大学科创项目“‘母语式’和声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渗透”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CX20231095

摘要:目的:和声能够直接体现音乐的情感色彩和作曲家的个性,在音乐审美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音乐课堂不应忽视和声的启蒙教学。和声的启蒙教学应利用儿童的听觉与情绪感知能力,充分调动其感官。文章探寻在儿童听力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建立和声音感,避免枯燥且脱离和声音响的理论式教学模式的弊端,以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方法:通过调查国内和声教学现状,分析和声启蒙滞后的原因。并借鉴母语的学习规律,在新课标四大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阐述先进行听觉训练后进行理论构建的和声教学更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理念。结果:借鉴母语学习规律,以“听—唱—辨—用”的顺序进行和声启蒙,使和声教学更适用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紧扣小学音乐教材,使学生能用立体的音乐思维感受音乐,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中将和声渗透到音乐课堂中。结论:和声教学不局限于高等院校专业音乐学习阶段,也适用于普及音乐教育的小学音乐课堂。和声听觉的建立有助于审美感知能力的提升,唱和声让艺术表现更有深度,从和声的听辨中还能促进文化理解,和声的运用为创意实践提供灵感,将和声渗透到小学音乐课堂中是提高小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和声教学;小学音乐;“母语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2-00-03

“母語式”和声教学借鉴母语“听—说—读—写”的学习规律,探索以“听—唱—辨—用”的顺序进行和声启蒙,遵循先进行听觉训练后进行理论构建的原则,在儿童听力发展的关键期建立和声感。学龄前的孩子不识字却能与人交流,随着理解能力的增强,在大人的引导下还能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美和情感美。因此,儿童不一定要先学会阅读文字,才能感知语言的美,这就是从语音到语义的学习过程。音乐的学习亦是如此,感受和声的美不是从理论层面理解音乐,而应先有音乐感受再来理解和声理论,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和声的启蒙,先体验和声的情感色彩再进行理论构建,这种从感性到理性的学习顺序更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使小学音乐课堂和声启蒙的开展更具科学性。

1 和声启蒙的现状

近年来,各大高校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和声听觉训练的研究成果,许多音乐教育家与和声学专家认为和声教学不能脱离音响感知与实践应用,并且提出了系统的和声听觉训练方法,这些研究成果推动了高校音乐专业和声教学改革。但是,关于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能力的文章较少,大多集中在合唱教学领域,少数文章只提到了“趣味和声”教学,但没有结合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在原本有限的课时内很难顺利实施。和声感的建立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所以本文致力于研究如何将“母语式”和声教学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笔者访谈多所小学音乐教师发现,目前不管是小学校内音乐教育,还是社会音乐教育普遍忽视和声教学,只有一部分教师表示愿意尝试在课堂中进行和声启蒙。但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以和声的基本素材和弦为例,其往往是教师难教、学生难懂,和弦构成与听辨和弦教学尤其难以开展,音乐课堂也不能将重心放在乐理知识的讲解上。为避免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教师只好舍弃和声启蒙。另外,对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知:由于儿童时期和声教学的缺失,大部分学生缺乏和声音响的感知,他们在学习和声学相关的课程时面临较大挑战,如和声与曲式、钢琴即兴伴奏、电脑音乐制作、小型乐队编排等课程,而这些课程都是重要的学位必修课。学生没有进行和声听觉训练就先学习理论知识,不会听辨不同的和弦色彩就进行和声写作难免困难重重,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1 传统和声教学模式与新课标教学理念相矛盾

和声学建立在丰富的音乐理论基础上,体系庞大,要求学习者积累足够的乐理知识,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不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纵观我国音乐课程标准的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审美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培养被放在了首位,从2011年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试用)》中可以看出,教学模式从侧重培养音乐技能转变为培养音乐能力,特别是教材中音乐技能与知识的难度有所调整,五线谱与简谱的使用也不作硬性要求。而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对培育学生的审美感知与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音乐活动带动学生的感官参与。但目前的和声启蒙教学忽略了儿童听觉的敏感性与可塑性,大部分小学音乐教师还没有意识到从听觉入手的和声启蒙教学比理论式的教学模式更适合儿童。

1.2 高校音乐专业的和声课程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小学音乐教师

和声一直被定义为最难训练的音乐技能,“它通过对音程、和弦结构的理性认知、和声色彩的感性把握以及精准的实际应用能力来为音乐表演及创作实践服务”[1]。长期以来,国内学生的和声启蒙一直较为滞后,通常是在进入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后才会正式学习和声,国内高校音乐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教材大多为由伊·斯波索宾等合著的《和声学教程》,教学内容以四部和声写作为主,评价机制以不违反和声写作“规则”为准,较少进行和声音响的听觉训练,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依靠大量写题的理性思维模式而缺少感官体验,是无法感受到不同和声进行构成的音响效果的差异的,音乐专业毕业生成为小学音乐教师之后,往往面临难以平衡教学过程中理性思维与感官实践的问题,这样的循环制约了小学音乐课堂和声启蒙的开展与高校音乐专业和声教学的推进。

2 核心素养背景下“听—唱—辨—用”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和声除了理论之外,更是一种对音乐的感觉,实际上只有感受到和声的美才更能理解音乐的美。在小学和声启蒙阶段,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和弦色彩的独特性,记住这种色彩的连接产生的好听的感觉,体会到和声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对音乐情绪的表达作用,接着引导学生探寻如何写出这种好听的感觉,甚至思索自己该如何运用这些和声进行创作,采用“听—唱—辨—用”的教学模式。

新课标对核心素养的贯彻落实提出了更高要求,“审美感知是艺术学习的基础,艺术表现是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必备能力,创意实践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文化理解则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2]。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在课堂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其中,开展和声教学对核心素养的提升起着积极作用,对学生后续的音乐学习具有深远影响。

2.1 “听”和声让音乐立体多彩

审美感知总是与情感活动联系在一起,并不是孤立的感官活动,在欣赏音樂的过程中,“欣赏者感知到丰富的音响,人耳通过声音的先后、层次进行对比,与此同时大脑的听觉中枢将音响信息输送至记忆贮存库,在记忆贮存库中与所储存的音乐进行对比并识别,判断优美与否”[3]。聆听作为音乐欣赏最直接也是最开始的动作,应尽可能多地捕捉各种音乐要素,不仅是旋律、节奏、音高、音色等,还应包括和声。和声进行过程的色彩变化影响音乐情绪的变化,甚至在音乐作品中可以用和声色彩塑造特定的音乐形象,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对音响的感知、情感体验以及想象的审美过程,因此,和声听觉的建立也是音乐审美感知能力提升的关键。

2.2 “唱”和声让艺术表现更有深度

新课标的课程实施内容明确指出艺术表现是在艺术活动中展现情感美、艺术美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和声演唱与演奏能力有助于表演者理解与想象作品,使情感表达更加生动。在小学音乐课本中,合唱与合奏的内容占了很大部分,其中多声部合唱一直是教学中的难题,在合唱时往往容易出现跑调的情况,这主要是由学生对和声的理解不够深入造成的,而合唱作品的写作本身就是建立在和声之上的。分析教材可以发现,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合唱曲目是以三和弦为主进行的纵向编创,要先理解声部之间组成的和弦是什么样的音响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合唱的教学质量。唱和声实际上就是为合唱与合奏作准备,提升和声模唱与听唱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合唱与乐器合奏的部分表现出乐曲应有的音响效果。因此,如果将和声的模唱与背唱的训练渗透到日常教学中,那么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和声音响的记忆,还有利于提升多声部演唱与演奏能力,使艺术表现更有深度。

2.3 “辨”和声促进文化理解

21世纪,我国音乐课程转向了以人为本的培育模式,突出了音乐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小学音乐教材也引进了多元化的音乐作品,包括西方古典音乐作品、中国民族音乐作品、世界民族音乐作品等,并且“音乐欣赏的目标更加细化和深入,从最初的扩大音乐知识范围,到扩充音乐视野,再到提升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理念上更加凸显音乐学科的育人优势”[4]。作品的音乐风格、文化特征、情感内涵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中,如果不以文化来定位,不管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还是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教学,都无法体现其应有的哲学价值和文化依托。所以,无论是西方古典音乐还是各少数民族音乐教学,都应根据其文化背景和发展根源来建立音乐教育模式,其中和声也是区别西方古典音乐作品与民族音乐的音响和文化的重要因素。并且和弦色彩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通过和声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化,如古典主义作品以协和感的和弦追求理性的美,到了浪漫主义后期及20世纪之后,作曲家以新奇的和弦色彩表达洒脱的主观情感。可以说,和声是作曲家个性的直接体现。要想以创作者的视角理解和声的意义,听赏者就要具备敏锐的和弦听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挖掘音乐深层次的内涵。同时,和弦听辨能力是和声应用的前提,就像学习语言一样,只有听得懂才能运用自如。

2.4 “用”和声为创意实践提供灵感

“音乐创作是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的体现,是用创新的视角灵活运用各种资源进行创意实践的过程”[5],其中包括即兴音乐创编和运用音乐材料进行创作,音乐材料涵盖旋律、节奏、和声等。当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感到无从下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和声中寻找创作动机,即有机组合音乐材料。分析经典音乐作品可以发现,许多优美的旋律往往是由某个和弦的内音或者加上一些经过音构成的,还可以利用基本和声连接规律为创作的旋律配上伴奏,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在创作时的难度,还能提高学生参与创意实践的积极性。

3 结合教材渗透和声

将和声启蒙渗透到小学音乐课堂中并不意味着要把一堂普通的音乐课变成和声课或者以和声为主导的课,而是在课堂中寻找合适的时机与教材内容结合,引导学生发现和弦的秘密。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唱歌课《爱唱歌的小杜鹃》中重复出现“55|1 3 5 3 |1 5 3”这个旋律,可以作为唱分解和弦的素材,也可以将这几个音符同时在琴上弹奏变成柱式和弦,进行听和弦的训练。还可以对比和弦色彩,与学生探讨:如果将旋律变成“33 |6 1 3 1 |6 3 1”,那么还是原来那只快乐歌唱的小杜鹃吗?有什么变化?如果用这两个和弦给这两只杜鹃配伴奏,应如何选择?同时,进行和弦的应用练习。

因和弦中的音程结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和弦色彩,“从和声音响的表层效果来看,我们常说的和声‘色彩’具有直接诉诸人的感官,唤起人的情绪反应的作用。因而所谓和声的色彩,并非真正的视觉的色彩,而是一种情绪的‘色彩’”[6]。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和声色彩的角度去感知和弦,如在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的对比教学中,可以用音响色彩对比体验两者的区别,引导学生对明亮和谐、坚定有力的大三和弦的音响效果以及暗淡柔和且给人以压抑感、神秘感的小三和弦的音响效果产生更深刻的感知,而不只是分析大三和弦是大三度加小三度,小三和弦是小三度加大三度。

4 结语

在审美育人的教育理念下,必须时刻牢记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其应与专业的音乐教育有所区别。新时期,音乐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紧扣小学音乐教材设计教学策略,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中将和声教学渗透到(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小学音乐课堂中。

参考文献:

[1] 刘畅.协调感性听觉与理性认知的方法与意义:以视唱练耳教学和声听觉训练为例[J].人民音乐,2022(10):72-75.

[2] 彭吉象,项阳. 2022年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解读[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2(5):142-150.

[3] 冯帆.视唱练耳教学中多声听觉思维发展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20.

[4] 黄瑀.音乐育人理念下小学音乐新旧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与教学启示[J].教书育人,2023(4):4-9.

[5] 付菲菲.像音乐家一样思考……: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小学音乐创作教学实践[J].中国音乐教育,2022(9):30-36.

[6] 高为杰.和声的音乐意义:在2010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J].中国音乐,2010(4):63-67.

作者简介:陈风淋(1991—),女,福建漳州人,硕士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田果(1978—),女,河南南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

向:音乐教育、音乐史论。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