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古诗词是我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结晶,目前我国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摘选的古诗词蕴含着无尽的美学意蕴,因此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即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可提升其美学素养。文章分析目前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所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便今后教师在遇到此类古诗词美育教学问题时,能够有所借鉴。方法:在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语文课堂进行美育的渗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素养,还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实际的教学中,古诗词美育存在明显的问题:教师缺乏相应的美学理论、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目标及学习目标功利化等,对此提出相应的策略:提升教师的美学素养,展现师者之美;情景式朗诵,感悟诗词情境之美;牢牢把握意象,深入体会画面之美等。结果:实施上述策略后,古诗词教学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结论:对学生进行美育是必要的,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是美育的载体,在古诗词课堂上开展美育教学能够明显提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
关键词:美育;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1-0-02
1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实施美育教学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1]。可见,对高中生开展审美教育是必要的,而且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更要重视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在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具有重要意义。“审美教育是通过艺术手段,运用一切美的形式给人潜移默化的教育,以达到美化人心灵,提高道德和智慧的目的。语文审美教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自由深远的特点”[2]。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美育渗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素养,还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江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周衡曾对他的学生说:“我会给你们两次逃课的机会,因为一定会有什么事比上课更重要。比如楼外的蒹葭,或者今晚的月亮。”诚然,教师的目的不是鼓动学生逃课不学习,而是鼓励学生去感受美,表达美,追求美,而这种美感,就是一种美学的教育,而且存在于语文教学中。
2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美育实施问题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和使用,但是古诗词板块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2.1 教师素养不足,缺乏美学理论
目前来看,部分教师存在美学素养不足的情况。很多教师没有阅读过与美学相关的书籍,没有积累相应的文学理论,如果没有一定的美学理论支撑,那么如何能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魅力、充满美学意蕴的语文课堂呢?对美学只是一知半解,无法进一步内化成教师自身的美学修养,则很难高效开展古诗词美育教学。西南大学的刘霁娴针对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展开的一份问卷调查报告显示,有多达87%的教师说明自己并未在古典诗词美育教学方面取得成果,只有极少的教师对语文美育的著作或论文有所涉猎[3]。教师们平时工作量不小,只能压缩时间进行阅读,获得的理论知识不够系统全面,更是较少阅读与美学相关的专业理论书,甚至由于时间被分割得比较碎,因此很多时候都不了了之。
2.2 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
在古诗词教学中,多数语文教师采取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比如仅采取讲授法,导致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气氛十分沉闷,不足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实施新课标的背景下,不能仅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要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审美能力。如果教学方法毫无创意,学生对古诗文教学课堂就提不起兴趣,美学教育更是无从谈起了。古诗词课本是一堂引领学生走近诗词之美、感受作者情感、提升审美素养的课程,实际教学却与此相反,学生怎么能喜欢呢?
2.3 教学目的功利,目标把握模糊
“審美教育如同字面意思一样,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4]。古诗词教学应注重美育的渗透,让学生走进古诗词无尽之美的世界中。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其结果往往与预想的大相径庭。很多教师认为古诗词课堂教学的美育渗透没有必要,或者不切实际,而且会浪费大量时间,所以仍然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讲解古诗词,挑选重点让学生背诵。很多教师也在应试教育的浪潮中迷失了自己,只知道一味提高分数,不注重学生的美学感受体验,搞不清楚课程标准的目的,使得古诗词教学太过功利化,模糊了教学目标。
3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美育实施策略
针对目前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美育实施的问题,从教师素养、朗诵课文、把握意象这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能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方法。
3.1 提升教师的美学素养,展现师者之美
美育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美育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而教师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中,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只有在教师的不断引领下,教学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此过程中,学生又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的影响。只有在语文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够主动发现古诗词的美,评价古诗词之美,甚至于创造美。“想要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得有一桶水”,美育也是如此,倘若教师自身理论不足,美学素养不够高,那如何影响学生,做学生的榜样呢?所以语文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积累更多的美学理论知识,阅读关于古诗词美育教学方面的书籍,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丰富自身的美学理念。二是要坚持用理论来指导古诗词教学,没有理论指导的教学会显得没有章法,枯燥无味。只有学习相关美学理论并且用于教学指导,才不会使古诗词美育教学成为空中楼阁。三是要多学习优秀的古诗文美育课堂案例,集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真正做到“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美育观念和方法,提升自身美学素养。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要通过阅读来积累文学知识,使自己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只有教师本身具有魅力,才会吸引学生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古诗词教学课堂才会充满魅力。
3.2 情景式朗诵课文,感悟诗词情境之美
朗诵是古诗词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朗诵古诗词,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品位。古诗词中蕴含着精粹悠久的传统文化,其中所包含的崇高理想、高尚情操等,对学生的情感陶冶、习惯养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次,朗诵能够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语言精练优美,而且有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朗诵可以提高语言能力,增强语感,能够帮助学生更快记忆。最后,朗诵古诗词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能够流传下来且进入高中教材的古诗词更是文质兼美、意蕴丰富,朗诵古诗词有助于了解中国文化,热爱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朗诵古诗词一定要饱含情感,须声情并茂,甚至可以和古人一样富有感情地唱出来;同时教师要运用情景教学法,根据古诗词所描绘的内容,创设出生动、具有感染力的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引导学生走进作者内心深处,以引发学生共鸣,使其产生特定情感[5]。比如在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的教学中,在课堂导入部分,教师可以先展示关于赤壁的图景,给予学生视觉上的震撼,然后引导学生作合理的联想和推断;紧接着选取龚一老师的《赤壁怀古》作为背景音乐,这是一首古筝和笛双重演奏的曲子,这时教师开始范读,能带领学生沉浸其中,加深学生对这首词的印象,感受古诗词的情境之美,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
3.3 牢牢把握意象,深入体会画面之美
注重学生美育的发展,并不是不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在古诗词的基础知识中,意象的掌握至关重要。王弼在《周易略例·明相》中这样写道:“夫象者,出意者也。”[6]意为,象者即景物,即意象;出意,则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即通过景物可以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所想所感。韦勒克曾说:“意象是诗歌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作为文学作品整体中的一个要素来研究。”可见,意象对于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学习古诗词时,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意象极为重要,基本的意象能使学生快速与作者搭建联系,向学生展示一幅与作者描写相关的画面,使学生深入体会画面之美。
以杜甫的《登高》为例,此诗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其中含有“八重悲”,可见作者笔力之雄厚。作者在前两联就描写了多个意象: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学生在面对如此之多的意象时,不免感到困惑,无从应对。但这个时候如果细细联想此前所学过的含有类似意象的诗句,也就不难理解了。比如“猿”,此意象曾在初中課文《三峡》中学过,“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的作者借“猿”声之悲哀来渲染三峡之凄凉、冷清,由此杜甫在《登高》中,也是想借“猿”来渲染凄凉的气氛。“长江”这个意象也曾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学过,苏轼是想借“大江东去”来感叹时光易逝,江山易改,杜甫也借“长江”之意象来表达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悲凉,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落木”有厚重悲凉之感,“渚清沙白”则是一幅冷清的画面。上述这些意象,学生要牢牢把握,如此就能很快意识到,杜甫通过运用这些意象,描绘出一幅登高望远图,作者登高所见之景,皆为悲凉之物,渲染了一种冷清的氛围,如此学生便能深入体会杜甫所描绘的画面之凄凉,更好地走近作者。
再看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这首词可谓字字珠玑,凝结了作者极为浓烈的情感。想要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就要从词中的意象入手,如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东篱、酒、帘等。在众多意象中,学生尤其要明白“酒”等意象的作用,可以通过联想“举杯消愁愁更愁”来记忆,也要把握住瑞脑、金兽、玉枕、纱厨等意象是描写闺中情境的,如此一来,便能更好地感受本词的画面之美,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4 结语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新的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的美育教学是重中之重,在古诗词课堂上展开美育教学是个热点话题。但随着新课标的实行及部编版教材的推行,古诗词美育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师美学理论知识储备不够、教学目标过于功利化等,因此在课堂上要注重展现师者之美,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情境之美,使学生能感受到画面之美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
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7-8.
[2] 李怡鸣.现代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中学语文,2010(9):102.
[3] 刘霁娴.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美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1.
[4] 李珏.高中语文实施美育的途径与方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14):78-80.
[5] 钱健.情景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语文天地,2019(22):78-79.
[6] 钱钟书.管锥编·周易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79:851-852.
作者简介:陈启义(1999—),男,贵州六盘水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