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武汉方言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2024-02-20 02:08汪涛曹雨欣
艺术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文创方言武汉

汪涛 曹雨欣

摘要:目的:进入新时期,文化在振奋民族精神、维系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文章基于坚定文化自信的倡议,探究武汉方言文化的创新性特征,以期开发出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文化创意产品。从方言文化的研究价值与面临的问题着手,探讨方言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与原则,为语言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新的设计思路与实践方法。方法:首先以文献研究法为基础,梳理武汉方言声韻的独特性。其次,通过实地调研法与案例分析法,深挖方言文化现存的问题和地域性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现状,并提炼武汉方言的主要特征,从方言的“腔调”“文字”“蕴意”入手进行产品设计整合。结果:文章结合有关方言文创的现有问题,站在“言”“文”“意”的层面对方言文化进行提炼,融入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结论: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方言文化是祖辈世世代代积淀下来的宝贵文化资源,是我国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方言的提炼,可以将其画面表现与产品互动功能相融合,结合武汉方言特征元素进行文创产品设计,利用文化创意产品热潮将方言文化传播出去,维护文化多样性,传承精神文化。

关键词:武汉方言文化;文创设计;地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1-0-04

0 引言

方言是地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对弘扬我国优秀地域文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域被长期使用,会演变成不同的方言,而这些不同的方言是可以划分区域的[1]。武汉方言文化是在武汉特有的码头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地域文化形成、发展、传承不可或缺的元素。

当前,武汉经济快速发展,对外来人员的包容度逐渐提高,普通话普及度不断提高,方言的生存空间被挤占。武汉方言发展一度陷入僵局,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近几年,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与推广使方言文化获得了新的生机。方言文创产品使方言文化以新的形态出现在大众眼前。

1 武汉方言文化研究价值

方言属于文化范畴,较为特殊的是,它是“活的”的文化遗产,有独特的价值,同时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2]。同时,代表地域文化的民谣也与方言文化密不可分。方言几乎是对地域文化最好的语言学解释,方言的语音语调、平翘舌音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本土地形的影响。武汉方言是武汉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对弘扬武汉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3]。武汉方言是武汉的重要标志,也是武汉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因此,保护武汉方言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持文化多样性。

2 武汉方言文化传承现存问题

2.1 语言环境窄化

语言环境窄化是方言文化濒临消亡的首要表现。随着武汉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加快,再加上广告媒体与新媒体传播等因素带来的巨大影响,武汉对外来人员的包容性增强,外来语言与武汉方言的融合,使方言的地域性框架被打破。外来人员与本土居民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交流障碍,这迫使土著居民改变使用方言的习惯,武汉方言逐渐失去展现自己的舞台[4]。同时,国家对普通话的大力推广,使普通话在各个地区得到蓬勃发展。这也使得武汉方言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呈现出萎缩甚至消亡的趋势[5]。

2.2 年龄断层现象显著

年青一代的疏离是方言断层现象形成的原因之一。年轻人所接触的武汉方言与老一辈印象中的武汉方言已经有了一些出入。另外,新生一代从出生开始就学习普通话,学习武汉方言的机会变少,这进一步预示着武汉本土方言文字消失的趋势。对此,朱建颂对武汉方言颇有隐忧:如果几十年后武汉方言真的消失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将如何了解它的原貌[6]?

2.3 对武汉方言文化的认同感不足

方言对人们来说是一种自身的认同感,对本地居民来说,方言是生活本身,具有天然的亲近感。对外来人员来说,方言是一种沟通屏障,人们选择语言的功利性对方言生存空间的萎缩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导致武汉方言文化群体文化认同感减弱。部分年轻人甚至出现“怕丑心理”,认为家乡话“土”,羞于在人前使用。方言无用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对武汉文化传承来说是重大的打击[7]。

3 地域文化类创意产品开发现状

21世纪以前,文化创意产业一直处于边缘位置,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消费者对精神文化需求愈发重视,文化创意产业迎来蓬勃发展机遇。不过,文创产品商业化的加剧,使得方言文创产品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文创产品缺乏新意,无法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结合现状分析,文创产品开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 地域文化特征表现不足

武汉方言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性。

第一,码头文化孕育的江湖气息。

第二,符合武汉居民行为习惯的口语化表达。

第三,贴近日常生活场景的灵活表达。

企业过于注重商业性,缺乏了解文化、探索精神的耐心,没有从根本上挖掘文化内涵,难以从文化的角度打动用户。同时,其对地域文化的了解停留在表面,对文化符号随意拼贴。这导致产品缺乏独特性和吸引力,设计与文化没有保持同一水准,忽略了文化内涵与文创产品本身的意义。

3.2 文创产品实用性不强

文创产品的功能性是体现产品文化价值的重要因素,功能性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决定着产品的外观。但在大环境的驱使下,大部分企业以文创产品外观为出发点,导致多数方言文创产品华而不实,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功能需求。

目前,市面上的文创产品种类繁多,多数为挂件或纪念品,普遍缺少使用价值,性价比较低。一些景区恶意抬高产品价值,造成浪费,甚至出现一些“猎奇”产物,凸显产品与众不同的性质。此类文创产品缺乏实际意义,因此消费者在冲动消费后只能将其作为摆件,逐渐尘封。

3.3 消费对象层级定位不明

企业在投资时为了减少风险,会选择性地忽略不同人群的需求,转而选择不易出错且可以快速加工的文创产品进行销售。企业不经挖掘就将方言文化与文创产品随意组合,有些产品仅仅是对文化符号进行了转移[8],与纪念品相似度极高,没有考虑产品与文化的匹配性,导致文创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失去了核心竞争力,同质化现象严重。

4 武汉方言文化设计整合策略

4.1 文化賦能产品

文创产品强调以文化为内核,结合文化创意创新,体现文化的价值。文创产品应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文化赋能,提取文化元素,表达文化意蕴,从而让消费者通过更加有趣的方式了解方言文化。同时,通过对文化的挖掘与对方言文化意义价值的传达,潜移默化地消除武汉本地居民的方言羞耻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产品外观上添加文化元素,而是要在文化元素整合的基础上,使用最合理的表现手法使文创产品更加具有故事性、日常性、趣味性,使消费者更加具有文化体验感。

4.2 增强情感共鸣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让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将方言文化融入设计,能够使本土消费者在使用该产品时产生熟悉感,从而传递积极的生活态度。当消费者对文化精神的需求和产品的情感认知达到共鸣,消费者才会意识到方言文化的重要性,打破“方言无用”的观念,文化才有充分的生存空间,否则容易导致文化资源枯竭[9]。

4.3 增添互动功能

好的体验建立在交流互动的基础上,唐纳德说过,“优秀的设计是设计人员与用户的交流,只是这种交流要靠产品来体现”[10]。不同的互动功能会带来不同的反馈结果,设计师需要对方言文化进行整合,找到最具有针对性的互动功能,使产品外观、功能、文化相互对应,才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同时,互动形式不宜太过复杂,应尽量降低学习成本,确保产品的普适性,避免出现年龄分区现象。如此一来,才能讲好文化故事,做好文创产品。

5 武汉方言文化元素提取解析

5.1 腔调

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任何一种方言的起源都局限于地域之中,随着该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积淀而成。腔调可以理解为依靠听觉感知的声音,它以方言为基础,而武汉腔调可以说是武汉这座城市独有的特征。

码头文化兴起于汉口商业文明早期,为武汉这座城市的腔调奠定了基础。作为西南官话的次方言区,武汉话阳平字词较多,使得说话语调会逐渐上扬,加上“青红帮”“拐子”这种形容兄弟的表述,无论是称谓还是腔调都充满浓厚而强烈的江湖气息[11]。

武汉腔调众多,学习复杂,这是一种融入生活的体现,更是武汉历史文化与特色文化最直接的体现。将腔调作为声音融入设计,既能向外来消费者展示武汉方言独特的腔调发音,又能引起武汉本土居民的情感共鸣,从而强化方言文化、情感与文化创意产品之间的联系。

5.2 文字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区发展速度不一,接受正统文字的时间不一,逐渐形成了文字上的差异。武汉方言文字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更加契合武汉居民的语言习惯。

武汉方言文字作为最能体现武汉地区语言意蕴的载体,如今却出现了“言”“文”脱节的现象。权威语言(普通话)统一的文字体系都是靠几代人逐渐丰富成熟起来的,而方言文字缺少这样长时间沉淀与使用的必要性,这就造成了方言文字的发展困境,武汉方言文字也逐渐被认为是一种不够正式的文字。以武汉方言文字为基础配合腔调进行整合设计,可以很好地解决“言”“文”脱节的问题。

5.3 蕴意

方言的蕴意一般与它的使用场景是紧密相连的,一个词在不同场景的蕴意截然不同。例如,“挝(zhuā)”字,古同“抓”,用指或爪挠,一般意为打、敲打,但在某些场景中是抓窍门的意思。由此可见,方言并不是一种静态的文化,它的生命力体现在它的蕴意变化以及使用场景中,可以充分体现地方文化与特色,代代传承。

对此,应将其“意”“言”“文”作为元素进行提取并分析,识其文、闻其声、达其意,从视听说的层面进行设计,从而增强方言文化的趣味性,引起年轻一代的兴趣,让更多的人愿意了解武汉文化。

6 武汉方言文化文创设计实践

6.1 文字提炼

随着武汉方言逐渐消失在大众生活之中,越来越多本地居民难以完全识别方言文字。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查询,找出武汉方言发音所对应的文字,按照其使用频率、代表内涵进行筛选,并制作调查问卷。

调查发现,在对方言的运用中,人们使用动词的频率远远高于其他词。“哒到”“挝你一哈”“斢个面”“搣断”等词充斥人们的生活。读音与文字分离,进一步预示着武汉本土方言文字消失的可能性。基于文献查找与问卷调查,筛选出识别度最低但使用率较高的方言字进行归纳设计,如图1所示。

6.2 蕴意表现

武汉方言和周边省份方言多有相似之处,大部分方言对外来人员而言都可以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对一些较“土”的发音,则会因为武汉方言本身地域特色与文化差异出现理解障碍。方言文字在不同情况下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将方言文字在不同场景所表达的意思以最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以让消费者轻松理解其蕴意,达到降低认知难度的效果。

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画面表现手法的选用是重要步骤,必须注意避免生搬硬套与模板化展现。本文运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示方言文字在不同场景下的蕴意。连环画是老一辈武汉居民童年记忆里的快乐源泉,使用连环画的表现形式,利用简单的线条描绘出大致的方言使用场景,运用简洁的对话、有趣的动作,能够勾勒出武汉居民鲜活的童年回忆,也能引起外来游客的兴趣。其在向外来游客展示方言文化的同时,也有助于增强本地居民的归属感,如图2所示。

6.3 功能设想

文创产品设计只注重画面是远远不够的,设计需要一个可以将文化元素完美融合的具体载体。

在武汉方言中,武汉腔调是方言文化最具特色的关键点。在功能上,为了更好地展现武汉文化独有的“江湖腔调”,该设计将其与桌面解压玩具结合,在玩具内放入小型按压放音器,放音器中录制了方言文字的普通话与方言读法双版录音,避免消费者误解方言蕴意,如图3所示。当消费者使用解压玩具时,通过按压、揉捏,可触动内部放音装置,提前录制好的方言提示音会模仿方言文字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语气,告诉用户这些方言文字的读音与蕴意,以及该词的使用场景。该产品将“言”“文”“意”以一种有趣的方式连接起来,潜移默化地让年轻人了解武汉方言文化,同时也避免设计缺乏实用性与过于同质化的问题。

7 结语

保护方言文化有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起到传承精神文化的作用。语言本身就是不断变化的,而如果保护不力,方言文化就可能会出现断层问题。对此,必须作出相应的改变,深度挖掘武汉方言文化的内涵,结合方言文创产品的现有问题,从“言”“文”“意”的层面对武汉方言文化进行提炼,将其元素融入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引起消费者的兴趣,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并让人们意识到方言的重要性。本文设计的文创产品在向外来人员展示方言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增强武汉居民对武汉方言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使方言文化得到有效传承与传播。

参考文献:

[1] 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69-70.

[2] 胡吉成.從文化遗产角度探析方言的保护[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00-103,147.

[3] 陈连山,张举文.走向民俗学的未来:评李牧《遗产的旅行:中国非遗的北美之路》[J].民间文化论坛,2022(4):121-128.

[4] 李颖.武汉方言的语言特点及其同化现象分析[J].英语广场,2016(12):38-40.

[5] 刘少杰,吴旭飞.留住乡音、记住乡愁: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方言保护的路径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8):101-102.

[6] 欧阳春艳.武汉话也将在渐变中消失[N].长江日报,2009-01-31(002).

[7] 向雯煜.方言意味着传承,不能够消失[J].青年文学家,2016(17):196.

[8] 马艺璇.东北萨满文化旅游衍生品的设计与应用探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9.

[9] 陈梓露,林洁霞,曾珍妮.粤方言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2(13):165-168.

[10] 李世国,华梅立,贾锐.产品设计的新模式:交互设计[J].包装工程,2007(4):90-92,95.

[11] 汪国胜,赵爱武.从地域文化看武汉方言[J].汉语学

报,2016(4):59-70.

作者简介:汪涛(1969—),女,湖北武汉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视觉设计、跨媒介。

曹雨欣(1999—),女,湖北武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

向:视觉传达。

猜你喜欢
文创方言武汉
方严的方言
陶溪川文创街区
方言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决战武汉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