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计算思维培养的人工智能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4-02-18 14:12:31沈文斌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计算思维教学设计人工智能

沈文斌

【摘 要】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计算思维被列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人工智能则是信息科技课程六大逻辑主线之一。本文以“人工智能初探”一课为例,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知水平,基于学生认知在引入、体验、实践等教学环节进行设计,旨在实现指向计算思维培养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人工智能;图形化编程;教学设计;计算思维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4)01-045-02

人工智能在21世纪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1]。如何将计算思维的培养融入人工智能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思维和信息科技手段解决生产、生活、科技等问题,正是本文实践探索的内容。

课前问卷,了解学生的人工智能认知现状

本课授课对象为六年级的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学过基础的编程知识,会使用图形化编程软件制作小程序,掌握一定的编程方法。笔者在课前,针对六年级全体学生下发并回收了300份问卷。对于“问题1:你知道什么是人工智能吗?”有82%的学生选择“知道”,5%的学生选择“不知道”,13%的学生选择说“不清楚”;“问题2:你知道人工智能的工作流程吗?”3%的学生选择了“知道”,绝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知道一点”或“不知道”;“问题3:请填写你印象最深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答案大部分聚焦在“智能空调”“智能扫地机器人”“无人驾驶车”等非常直观且学生生活能接触到的场景或物体,而“图像/人脸识别”“机器学习”等比较深层的应用鲜有提及。可见,大部分学生经常接触到人工智能的应用环境,自认为知道什么是人工智能,但对人工智能的定义和工作流程尚不清楚,对人工智能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现象。

人工智能教学设计实践探索

学生的学习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具有循序发展规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中,他们的认知心理随着有效智力劳动的增加而得到循序发展和提高,遵循着“感知—理解—识理”的认知过程。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科学的思想方法,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开展分解、建模、算法设计等思维活动[2]。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前提下,教师通过对真实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以主题式、体验性的形式开展人工智能教学。

笔者以“情境创设—过程体验—类比分析—实践应用—思考迁移”作为人工智能教学的流程,以问题链、任务链贯穿课堂始终,设计了“人工智能初探——AI初体验”一课。作为人工智能探究的第一课时,教师创设海洋智能机器人“小智”这一角色,提出“修复工程师”考核的任务,以核心任务为目标,化身“智能修复工程师”,带领学生进入主题式场景,以计算思维的方式[3],将大任务拆分成感受、体验、分析、实践和思考这五个循序渐进的小任务,使学生体验用计算思维分解任务或问题的过程,切实感受人工智能的工作方式,进一步完善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1)引入环节。引入环节往往是提出本节课核心问题或核心任务的环节。对于一个大问题/大任务,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方案往往不可能直接拿出,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大问题是否可以拆分成小问题,大任务是否可以拆分成小任务。此时此刻,教师扮演了“引导者”这一角色,在接到机器人小智给出的考核任务后,带领学生思考如何分解考核任務,进而一步一步从体验这个简单的任务开始,逐步完成大任务,使学生体验任务分解并完成任务的过程。

(2)过程体验环节。在本环节中,教师设计了“找一找”与“辨一辨”两个活动,向学生提供了三种鱼类图片,先引导学生使用百度识图功能,查找三张图片中鱼的名称。通过“找一找”活动的实施,学生明确了三种鱼的名称,通过图片识别学生完成了对三种鱼类的认知。接着开展“辨一辨”活动。教师依次展示三种鱼类的其他角度照片,让学生识别名称并说出原因。这三幅图片的挑选是基于三种鱼类的特征相似程度,本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体验人类对物体进行识别的基本方法,通过记忆物体的某些具体特征,并根据特征相似度判断是否属于同一种类的物体。对于第一和第二幅图片,学生能够从鱼的外形、鳞片、嘴唇等特征的相似程度识别和判断鱼的种类,并因颜色等特征的不同给出不同的相似度,大多数学生给出的相似度在70%~90%的范围。但对于最后一张图片,学生直言无法判断其品种,只能揣测它可能属于某一类鱼,并提出相似度只有10%~20%。

(3)类比分析环节。这一环节对学生计算思维培养尤其重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第三张图片大家只能给到10%~20%的相似度,这个相似度是怎么来的?借着这个问题的推动,让学生梳理并总结分析出人类学习识别的一般过程(分类、观察特征点,将特征点与名称对应,通过特征点的相似度判断物体分类),这是对人类学习过程的抽象思考,并以此类比机器学习。学生在思考分析的思维活动中,通过教师一步一步的引导,在自身的认知基础上,通过总结,提炼得出机器学习的基本工作流程,即分类、采集、学习、识别,并能够体验图片识别功能的使用方式与效果,感受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优势。

(4)实践验证环节。在本环节里,教师提供了海洋动物的模型,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的要求,按照自己的想法对海洋生物模型进行分类后,完善KNN算法的相关程序,利用摄像头采集背景、物体照片,最终通过Mind+软件的KNN训练器完成机器学习并识别物体内容。在本环节中简化了算法的要求,学生只需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问题解决的算法,能够读懂相关代码并完善其中空缺的部分即可。

教师为每位学生提供的海洋生物模型外形大小、颜色不一,当学生根据自己手上的材料训练完人工智能并识别成功后,就继续尝试利用自己的人工智能识别其他人的模型。在实践活动的最后,学生总结出这样三点内容:采集的照片越多,识别越准确;采集照片的角度越多,识别越准确;人工智能并不是以单一的颜色或大小来识别物体的。经过这样的训练及识别,加深了学生对人工智能中的图片识别理解。这也给学生留下了课后思考:KNN算法的实现原理是什么?还有没有其他人工智能算法?人工智能到底以哪些特征来识别物体的?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为后面的课时做了铺垫。

教学设计过程的回顾与思考

一是重视学生认知基础。对于学生来说,人工智能并非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但人工智能在各类场景中的表现方式并不一样,学生对人工智能的了解处在既熟悉又陌生的阶段,甚至会有许多错误的理解。不同家庭环境的学生对人工智能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也有差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基础。

二是活动设计要注重引导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计算思维作为一种抽象的思维方式,教师要在活动设计中通过任务链、问题链的形式,在真实问题解决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分解问题、建立抽象模型的思维习惯,促进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

三是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架。在人工智能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抽象思维、编程思维、归纳总结等能力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通过学习任务单、辅助材料、演示视频等方式,给不同认知水平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探究问题。

参考文献

李艳,孙丹,杜娟,魏雄鹰. 大概念视角下的初中“人工智能基础”单元设计及应用策略探索[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21(4): 35-47.

王静. 人工智能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教育的要点分析[J]. 考试周刊,2021(45): 117-118.

陆青琳. 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小学生学习方式探讨[J]. 教育观察,2021,10(35): 42-44+72.

猜你喜欢
计算思维教学设计人工智能
2019:人工智能
商界(2019年12期)2019-01-03 06:59:05
人工智能与就业
IT经理世界(2018年20期)2018-10-24 02:38:24
数读人工智能
小康(2017年16期)2017-06-07 09:00:59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计算机教育(2016年7期)2016-11-10 08:16:19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软件工程(2016年8期)2016-10-25 16:03:32
算法的案例教学探析
浅谈艺术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7:05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49:00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