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情境的“读思达”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4-02-13 00:00:00黄伟樱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12期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读思达教学应用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当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由以“知识”为本位向以“核心素养”为本位转变。基于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和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全面参与、深度参与,实现多方面能力素养的提升。“读思达”教学模式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相契合,主要涵盖学科阅读、学科思考与学科表达三方面主题,旨在组织和引导学生在深入阅读、思考和表达中带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升。本文主要对基于生活化情境的“读思达”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 “读思达”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 教学应用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2年度开放课题“基于生活化情境的‘读思达’教学模式研究”(批准号:KCA2022074)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2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12-0175-03

一、“读思达”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与价值

“读思达”是融合阅读、思考与表达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和方法,当前课程改革理念下该教学方法已经在各个学段、各个学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小学语文教学中,着眼于培养小学生语文能力素养,可探索进行“读思达”教学方法模式的应用,帮助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深入思考,在思考中进行有效表达。

(一)能够带动教学效果提升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让学生深度理解阅读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寻正确学习方法,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激发。一方面,“读思达”教学方法应用中,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在自身科学引导的基础上,让学生基于教材文本内容进行积极学习、深入思考,并引导学生在持续思考中寻找表达路径。同时要充分规划教学内容与目标,以此为教学实效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合理方法构建教学氛围,让学生以良好学习氛围为依托实现学习积极性的提升。“读思达”教学模式能够带动语文教学多元性、多样性的提升,让学生在阅读、思考和表达中深度融入、深入探索。

(二)能够带动教学思考设计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教育教学的理念、目标和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化,要求教师持续深入地进行教学思考,特别是可以以“读思达”理念为引领探究教学方式的转变,就如何以“读思达”推动教学效果和质量提升方面进行深入细致思考。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确保教学目标与方法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注重从更加全面的视角上思考语文教学,对自身教学中的短板与弱项,特别是阅读、思考与表达的结合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查找和改进。另一方面,教师要按照“读思达”的视角进行课堂教学的重新塑造,科学把握阅读是基础、思考是动力、表达是目标的重要理念,努力在教学前瞻性、衔接性、完整性上下功夫,有效引领教学创新。

(三)能够助推教学深度开展

“读思达”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运用能够有效助推教学向着深层次开展,让整个教学工作更加科学有效,教学设计更加合理,教学过程更加优化。一方面,在“读思达”背景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度认知、理解和把握文本内容,自身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的解读与阐释,同时积极规划语文教学的总体思路和目标,理清其中的重点与难点,让教学的方法与路径更加明晰。另一方面,在“读思达”模式引领下,语文教学能够更好地同新时代教育要求相契合、相衔接,还能够强化同语文学习的其他各方面有效贯通,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教学的整体深入和提质提效。

二、基于生活化情境的“读思达”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一)以阅读环境优化为基础强化学生阅读兴趣激发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着眼于“读思达”教学方法功能与价值的最大化发挥、实现语文教学质效的提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阅读情况给予充分重视,注重强化良好阅读环境的创设,特别是科学把握阅读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关联,以生活化情境创设为依托进行“读思达”教学方法模式的应用,以此强化学生阅读兴趣激发,让他们带着兴趣、带着热情充分投入到阅读之中,以阅读为基础拓展阅读面、积累阅读素材,并通过阅读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为充分思考、有效表达奠定坚实基础。比如,在进行《小英雄雨来》一文教学中,着眼于实现教学质效的提升,教师可将“读思达”教学模式引入其中,先借助信息技术搜集与整理相关视频片段和图片资料,并在课堂教学中寻找合适时机进行播放与展示,带给学生更为强烈的感官感受,以此强化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充分聚焦,学生借助视频和图片也能够充分了解抗日战争的凶险、敌人的残暴等,他们就能够通过深入思考全面体验和把握雨来身上英勇无畏、机智勇敢的精神,教师可以借机提出几个问题: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大家是否看到过类似的电影、图片、视频或者书籍?大家看到的与文章中描述的内容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这样又能够反过来进一步带动学生深入阅读课文,深度思考文章主题主旨以及其中的思想情感表达。这样的借助生活化方式进行生活化内容环境创设的方式,能够为“读思达”教学方法应用提供有效的嵌入和必要的基础,深化学生阅读、思考与表达的有效关联。

(二)以思考环境创设为依托带动学生思考效能提升

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看,小学生阅读积累相对较少,他们生活经验尚不丰富,整体认知能力相对较弱,这就导致学生在自主阅读以及文本内容认知理解上存在较大难度,难以深入思考和探究。因此,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思考环境的创设,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探究,为学生思考的持续深入、思考效果的不断提升提供支撑。比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时,教师可依托题目进行问题的创设:①日常生活中大家是否见过爬山虎呢?②大家是否听说过爬山虎呢?③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形状?④爬山虎的特点是什么?借助这样的层次递进的问题强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帮助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进行阅读,并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之下深化思考,实现阅读质效的全面提升。再如,在教学《精卫填海》一文时,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聚焦教学内容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并引导学生思考:①同学们见过、听过精卫鸟吗?②如果一只小鸟想要衔着石子将大海填平,大家觉得有这种可能吗?这样的问题提出能够将良好的思考环境创设提供给学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再阅读、再思考,学生就能够对文章结构框架、内容布局、思想情感表达进行思考和探究,这就实现了学生思考能力的锻炼,推动了阅读与思考的深度结合。

(三)以交流环境创设为支撑,实现教学效果全面提升

阅读与思考的深化与升华就是表达,这也是学生阅读效果的重要体现,思考内容的重要转化,是学生基于文章内容认知理解的全面反映。基于此,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并思考阅读内容的基础上,要注重将良好的交流表达平台和机会提供给学生,以此强化学生表达能力的锻炼与提升,同时让学生在表达过程中进一步深入思考探究,实现良好学习循环的形成。比如,在完成《精卫填海》一文教学后,教师可组织和引导学生对文本中表现精卫行为的词汇进行找寻,同时让学生说一说、谈一谈自己阅读之后的思考与感悟,重点谈谈自身从精卫鸟身上获得了哪些影响和启发。再如,在完成《小英雄雨来》一文教学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①雨来的机智与勇敢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②雨来同鬼子之间是如何进行斗争的?③机智勇敢的雨来最后是如何脱险的?在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充分、大胆地表达,教师可以拟定“抗日英雄”这一主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搜集、文章的撰写、演讲的训练,最后让各个小组安排代表到讲台上进行演讲,借助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将阅读、思考与表达充分衔接,有效融合起来,带动和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整体语用素养的提升。

(四)以特定情境创设为手段实现学生综合素养提高

小学阶段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兴趣不高的问题,如果教师教学方式模式单一、趣味性不足,那么长期持续下去学生厌倦和抵触心理就会产生,教师“读思达”教育也就难以实施。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在于强化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托,借助多种方法模式进行培养,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小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教师要注重强化特定情境的创设,帮助和引导学生在情境之中进行学习思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实际生活与阅读内容充分结合起来。对于文章中出现的难以观察的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这些内容进行立体化呈现。比如,在教学《观潮》一文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潮涨、潮落以及潮来前的景象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体验观潮时的景象。在相应情境之中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组织学生以刚才的体验为基础将自身的想法和感受说出来,从而实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在学生沉浸在相应情境时,教师可适当适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进行思考,这个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写读后感,注重引导学生将自身细致的观察、深入的分析、精细的思考、深切的体悟等全面写出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五)以游戏情境创设为方法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提升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但好奇心和探究欲很强,游戏是他们较为喜欢的活动方式。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利用学生这一特点,以教学内容为依托进行游戏情境的创设,借助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全面参与,在带动课堂趣味性提升的同时,实现课堂教学质效的提升。游戏教学情境创设中,教师要合理把控游戏的难度,确保其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如果游戏难度过高就会降低学生的参与兴趣,或者学生在游戏中过于投入,忽视了语文知识这一重点,难以实现游戏情境价值的最大化。同时,游戏情境创设应当与教学任务充分结合起来,防止教学与游戏脱离。同时,教师要合理把控游戏时间,避免过长或过短,特别是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进行合理设置,让学生在游戏中既能收获乐趣,也能够实现语文知识内容的轻松掌握。教师还可以教学内容为依托进行合适游戏方式的选择,让教学内容与游戏彼此契合。比如,在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时,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就可创设游戏情境,将谜语展示出来:“家住暗角落,身穿酱色袍,头戴黑铁帽,打仗逞英豪。”之后,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充分激发,他们逐字逐句地进行思考与分析,研究与讨论,指导学生猜出“蟋蟀”这一谜底。之后教师可以将蟋蟀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组织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蟋蟀的外形。这种借助猜谜语的方式进行新课的导入,就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之后,教师可以讲解课文内容,等学生熟悉课文后,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充分体会和感悟红头与青头对话的情境和情感。这种借助角色扮演的游戏教学,就能够强化学生兴趣的激发,带动学生阅读的深度开展、思考的深入实施、表达的深化提升,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在游戏情境中充分感悟语文魅力。

三、结语

综上,基于生活化情境的“读思达”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积极意义与价值,能够带动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思考设计,教学深度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坚持以“读思达”教学模式为引领,以生活化情境创设为依托,坚持以阅读环境优化为基础强化学生阅读兴趣激发,以思考环境创设为依托带动学生思考效能提升,以交流环境创设为支撑实现教学效果全面提升,以特定情境创设为手段实现学生综合素养提高,以游戏情境创设为方法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提升,助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华珍.“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读思达”教学法探析[J].名师在线,2023(34):14-16.

[2]谢玉绵.“读思达”视角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学苑教育,2023(35):19-21.

[3]张颖.走向高效小学语文课堂“读思达”教学法的路径和方法[J].读写算,2024(2):65-67.

[4]陈凌翔.小学语文“读思达”课堂教学模式实践[J].天津教育,2023(32):128-130.

猜你喜欢
生活化情境读思达教学应用
“读思达”教学法的数学学科实践
浅谈“读思达”教学法之思与行
营造“六和”数学课堂 彰显“读思达”魅力
“读思达”教学法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探究
考试周刊(2019年99期)2019-02-03 09:33:47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理创设
生活化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现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3:32:49
巧妙选择生活化情境,助推高中政治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3:25:44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56:58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51:16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