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实施策略

2024-02-13 00:00:00王婉玉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12期
关键词:教育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并提出了四条具有专业性的实施策略。首先,以幼儿的生活为中心,挖掘融入价值观教育的适宜内容,通过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发现融入价值观的契机。其次,以多元的体验为抓手,丰富融入价值观教育的学习方式,通过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再次,以真实的情景为突破口,拓展融入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场域,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引导幼儿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以启发式思考为引导,加深融入价值观教育的内化应用,通过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引导幼儿探索和理解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融入" 教育活动"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12-0124-03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幼儿阶段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探索更加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捕捉和创造良好的契机,注重教育的趣味性和直观性,以便让幼儿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国家的内核充分地融入到学前教育中,为此我梳理总结了以下实施策略。

一、以幼儿的生活为中心,挖掘融入价值观教育的适宜内容

幼儿的生活与价值观的培养息息相关,不可割裂。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在陪伴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始终以幼儿为中心,从幼儿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挖掘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内容。比如,很多父母或者爷爷奶奶视孩子为掌中至宝,从家庭教育方面根本没有意识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包办孩子的一切生活起居,不让孩子有尝试和参与家庭生活的机会。因此,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论坛、家访、推荐家庭教育书籍等途径,指导家长挖掘生活中的教育契机,通过家长辅助整理玩具、开展亲子大扫除、准备餐点、帮助家人折叠衣服、拿取快递、倒垃圾等生活环节,鼓励家长坚持从每一天、每一件小事、每一个赞美开始积累,只有在生活的环境中进行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它们不仅帮助孩子学会一种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提供一些重复练习的机会,让幼儿养成一种行为习惯,学会独立自主,这些才是教育的真谛。而当幼儿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时,教师更要以“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放大幼儿的生活,通过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需求收放玩具、维护班级秩序、照顾动植物、当值日生、帮助生活老师取餐分餐、定期为幼儿园公共区域擦洗桌椅玩具等,并有效地利用一日生活环节,帮助幼儿梳理生活的经验和成就,让幼儿的良好品德不断地被看到、被肯定、被强化。通过家园共育,让孩子感受到爱自己、爱家庭、爱集体的快乐后,他们的爱会不断放大。当老师提议,福州的春天落叶飘花,雨水常至,我们幼儿园所在的社区没有那么干净整洁,你们愿意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美丽舒适吗?孩子们纷纷开始讨论,他们能做什么,什么时候开始做,可以怎么做。慢慢地,他们的话题就变得相对集中。他们说,我们可以像老师一样,像爸爸妈妈一样,穿上红马甲,争当“小小志愿者”,清洁社区环境。他们的热情和想法马上得到了老师的支持,在老师的组织带领下,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为自己熟悉的社区捡拾垃圾,清扫树叶,清洁公共座位,垃圾分类等等,共同美化环境,他们的行动得到小区居民的关注和路人的点赞,既实现了幼儿的自我价值感,又为社会贡献了一份小小的力量。生活中的教育内容很多,怎样根据本园的、社区的资源选取更为合适的教育内容也是需要我们一直探索与尝试的,因此,我们要时刻将教育的中心放在幼儿的生活中,挖掘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教育内容,让“爱自己、爱家庭、爱集体、爱社会”的价值观情感得以践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渗透,从而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和价值观的内化。

二、以多元的体验为抓手,丰富融入价值观教育的学习方式

幼儿园通过“小小龙娃闹元宵”的庙会活动,发动幼儿参与庙会活动的设计,庙会内容的选择、庙会环境的布置、庙会游戏的制定等,让幼儿感受多元的角色扮演和活动体验。幼儿在庙会上通过逛一逛、玩一玩、看一看、试一试、尝一尝的体验方式,充分体验捏面人儿、制作糖葫芦、剪纸、制作灯笼、猜灯谜、汉服表演等活动,让孩子身临其境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既让孩子们获得有效的学习经验和能力发展,又让孩子们在“其乐‘龙龙’、‘庙’趣横生”的活动中感受祖国的富强繁荣,生活的自由美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善。

又如,幼儿园结合第十二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围绕主题“倾听儿童 相伴成长”,开展悦声悦色的庆“六一”活动,各班老师倾听孩子的声音,走进孩子的内心,让孩子成为六一活动的主角,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畅想,去嗨玩,去成长。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讨论话题和年龄特点,小班幼儿选择了“圈圈儿、抢椅子、吹纸巾、小蛇脱皮、刮刮乐”等游戏;中班幼儿选择了“顶水球、水中捞珠、水中传球、幸运转盘、野餐派对”等游戏;大班幼儿在每个孩子的精心策划、分工协作下,自主地开展了零食趴、积分兑兑乐、面具舞会、水枪大战、户外电影等节目。在这样的节日氛围烘托下,在孩子们天马行空、跃跃欲试、此呼彼应的探索性学习中,充分体现了幼儿之间合作、分享、平等、友善、敬业的品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得以深化。

三、以真实的情景为突破,拓展融入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场域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以真实的情景为突破口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和综合素养的提升。真实的情景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和认知体验,能够触发幼儿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真实的情景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幼儿园可以拓展幼儿生活圈,拓展更多的真实体验场。比如,每个孩子的心中对英姿飒爽的消防队员们充满了无限的崇拜。为了激发幼儿对消防员职业的认知,感受消防员战士的英勇敬业精神,提高幼儿安全防范意识,学会珍惜生命,提高安全自护意识,幼儿园通过变换学习场域,组织全体大班幼儿走进消防队,实地参观了解森林消防的相关知识。通过参观、体验消防员叔叔的生活、训练,孩子们感受到消防员叔叔干净整洁的内务、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及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了解了消防员叔叔的日常训练和抢险救援的过程,知道消防员战士训练虽然辛苦、危险,但是他们能够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完成,是大家学习的榜样。通过本次实地参观消防队,孩子们真实地了解了各种消防车、消防器具的用途,了解了森林消防员的训练、生活情况,增强了孩子们的森林防火意识,拓展了视野。同时也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消防员叔叔的伟大、勇敢、坚韧,消防员叔叔不怕困难的品质也激励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又如,在一年一度的“拗九节”之际,幼儿通过日常“爱心公益小铺”售卖自制工艺品与日用品,通过售卖自己的劳动成果去换取爱心款,义卖所得700多元,他们说自己挣的钱要用来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孩子们别出心裁,在老师的带领下去超市为爷爷奶奶购买了米和油,为社区的十户困难老人送上节日的温暖。收到孩子们的“拗九节”礼物,听到孩子们暖心的祝福,来自金亭社区的困难老人们都非常开心,纷纷夸赞孩子们懂事、有爱心!本次活动也深受家长的认可,家长们表示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会继续支持幼儿园开展“爱心公益小铺”活动,一方面能让孩子们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另一方面能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敬老爱幼、扶危助困的良好品德,以一个个小小善举,服务社区,温暖人间。

一个个真实的情景场域体验,常常伴随着各种挑战和困难,这些挑战可以促使幼儿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勇于实践,从而促进其全面成长和发展,使幼儿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勇敢、乐于助人等美好的品质,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内化这些价值观。

四、以启发式思考为引导,加深融入价值观教育的内化应用

在幼儿园教育中,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它通过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主动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启发式思考为引导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启发式学习理论,学习应该是主动的、探索性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通过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和情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探索和学习。启发式思考强调幼儿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运用批判性思维认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在启发性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融入社会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例如,在我园中班“解放大桥”的建构游戏第一次探索活动中,教师拿出幼儿设计的“桥”的建构图纸,和幼儿一起讨论:搭建桥,我们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材料都找到以后,我们按照什么样的步骤来搭建?怎样搭建桥才能牢固而且能够让人在上面安全行走呢?你们要怎么分工合作呢?在认真地交流后,孩子们兴致勃勃,找来了各种形状以及各种尺寸的积木、木板、圆形木桩、彩条、安全帽等材料,在充足的材料支持下,他们开始分组讨论,动手尝试。第一次尝试,孩子们用圆形木桩整整齐齐没有间隙的排列方式平行铺开当桥墩,然后在圆形木桩上直接铺上短小一些的长方形木板,搭建桥面,并在桥面上用小型的积木进行装饰,通过短时间的合作,一条2米长的木栈道就完成了。这时候,就有孩子迫不及待地想上去走走看,在老师的提醒下,一个幼儿带上安全帽,迈上了栈道桥面,还没走几步,孩子脚下的桥墩就开始摇摇晃晃起来,桥面上的小积木也倒下了,中间的桥面已经断开,无法通行。这时候小朋友就炸开锅了:“老师,我知道桥为什么这么快就倒了,因为他走得太快了,因为桥墩太小了,因为桥面太宽了。”而另外一组建构经验比较丰富的幼儿,他们结合生活的经验,尝试找来一块短小的木板作为量尺,又找来稍微粗一些的牛奶罐子等距离地平行排开,接着在牛奶罐子的上面架上两条长木板,再找来大小长短一致的短木板,逐一平铺在两条平行的长板上,他们还在栈道桥面上用又短又细的积木条来搭建,在两排纵向的桥墩上面放上一块长方形木条,再在两块木条上横向摆放短木条搭建“西湖栈道”。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其自信、勇敢、独立的良好品格,使社会主义价值观内化为自觉行动。

在融入价值观教育中积极引导反思和总结,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反思和总结所学的知识和经验,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从而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内化。提供实践机会和示范,加深幼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应用,教师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并通过示范和引导,帮助幼儿将所学的价值观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情感教育和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幼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和责任意识,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同和接受这些价值观,并主动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行为和生活中。如,引导幼儿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培养其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教师组织了一场户外团队建设活动,要求幼儿们一起完成一个任务,如搭建一个简易的拓展训练设施或完成一个团队挑战游戏。在活动中,教师提出以下启发式问题:我们的任务是什么?我们要如何分工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如何反思我们的团队合作过程?有什么收获和改进的地方?活动过程:幼儿们根据教师的引导,分成小组展开合作。他们通过互相协商、分工合作,共同解决困难,完成了任务。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不断鼓励幼儿们思考和探索,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们进行反思和总结。幼儿们分享了彼此的体会和感受,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倾听、尊重和合作。他们也反思了团队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通过这样一次启发式思考的团队合作活动,幼儿们不仅增强了团队意识和责任感,还培养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思考和反思活动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他们也更深入地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从而更好地将其内化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希望未来,我们可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中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创新,为培养更多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佳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1.

[2]李季湄,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丽莲·凯兹,西尔维亚·查德.项目教学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4]虞莉莉.儿童品格塑造[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21.

猜你喜欢
教育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谈能力探索
未来英才(2016年2期)2016-12-26 14:06:30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
新一代(2016年17期)2016-12-22 12:28:33
企业基层单位两学一做中领导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8:04:56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19:57:13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03:53
刍议中医养生理念在瑜伽教学中的融入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56:21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13:51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