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让学生畅享语文精彩

2024-02-13 00:00:00陈梅红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12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而整本书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型方法,在新课标体系中已经有所提及,并得到了全面贯彻推行。灵活使用整本书阅读模式,可以取得显著的阅读教学成效。文章阐述了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价值,接着探索了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存在的实际问题,最后从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制订科学阅读计划、联动课本教材内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学习任务群组等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整本书阅读" 阅读教学" 学习任务群

【中图分类号】G623.2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12-0013-03

一、引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也迎来了诸多新要求,需要积极引入新的教学理念,使用创新教学方法,培育学生形成综合学科素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开始突破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限制,积极使用多种新型阅读教学方式,整本书教学也是其中之一。整本书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形成阅读思维,同时教学方式也变得更加丰富,有助于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的吸收与转化。但整本书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要求教师做好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本文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特点,谈一谈整本书阅读模式的有效开展方式。

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价值

(一)提高阅读系统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模式可以切实提高阅读的系统性。这是因为相较于阅读片段来说,整本书承载了作者的所有思想,同时在叙事方面也具有较强的衔接性与连续性。通过整本书阅读,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书籍内容,感受书籍作品的艺术内涵与韵味。小学生身心层次不高,对于语文学科知识的认知水平也非常有限。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小学生可以系统性认识语文阅读活动,并在这个过程中掌握多种阅读方法,最终取得较好的阅读教学成果。

(二)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小学生在语文学科方面的累积比较少,通过整本书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特别是不少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源有限,在课下时间里很少参与课外阅读活动。整本书阅读模式下,学生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才能完成一本书的阅读,降低课外资源有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如此,整本书阅读也能够跟课堂教学形成补充作用,带领学生学习课本之外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语文视野,了解多种文化元素,有利于学生在语文学科领域中越走越远。

(三)锤炼学生思维品质

相较于传统阅读教学模式来说,整本书阅读也能够锤炼学生的思维品质,促使学生形成综合学科素养。在当前新课标背景下,核心素养已经开始提上日程,成为了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思维品质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部分,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在这方面都遭遇了显著困境。通过整本书阅读,可以带领学生从宏观层面感知整本书的内容,并从微观层面探索语句表达技巧和审美情感内涵。在这些过程中,小学生就可以实现思维碰撞,逐步形成小学语文的高阶思维。

三、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问题

(一)阅读素材相对单一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开展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存在阅读素材单一的问题,即不少教师在选择阅读素材的时候,并没有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层次灵活筛选,而是直接按照推荐书目选择。推荐书目中的书籍是比较少的,适合学生的阅读素材也相对单薄,导致整本书阅读模式很难发挥预期的效果。特别是部分语文学科基础比较一般的学生,阅读推荐书目中的书籍遇到了显著困难,给他们带来了较差的阅读体验。这些情况都不利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进行,必须要在后续时间里引起重视,尽快拓展阅读素材。

(二)阅读指导流于表面

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有限,大部分学生都不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需要教师做好阅读指导工作。相较于传统阅读模式,整本书阅读的难度更高,对于学生阅读能力有更多要求。但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来看,不少教师都没有做好阅读指导工作,放任学生在课下自主阅读。这也导致整本书阅读效率非常低,甚至不少学生都没有正常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任务。在后续时间里,教师也要关注这些问题,结合整本书阅读任务做好相应的阅读指导工作,切实提高整本书阅读效果。

四、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多维路径的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可以发散学生的学科思维,实现新课标的教学成果。但鉴于当前不少小学语文教师都没有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方法,使得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里也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探索整本书阅读多维路径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结合学生身心特点,选择合适阅读书籍

小学语文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籍。特别是目前不少教师在筛选整本书阅读书籍的时候,都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层次,直接选择推荐书目,没有贴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书籍,导致整本书阅读资源出现浪费的情况,同时也有可能会使得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负面心理体验。因此,在后续时间里,教师应该转变整本书阅读资源选择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同时还要调研学生的阅读兴趣偏好,以及语文阅读基础情况,选择最适合班上学生的阅读书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让学生在提前设计好的书单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书籍。在教师与学生的双重选择下,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热情就会变得更加高涨,对语文阅读产生浓厚兴趣,更容易取得预期教学效果。

在小学一年级阶段,教师可以贴合学生身心层次,选择合适的整本书阅读书籍。小学一年级学生还处于识字层面,认识的汉字数量非常少,同时他们的阅读能力也非常有限。从这个角度来看,整本书阅读书籍应该选择绘本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图文并茂,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展示了阅读内容,降低整本书阅读的难度,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以后的语文学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这些考量,整本书阅读书籍可以选择《有个老婆婆吞了一只苍蝇》《彼得兔的故事》《小鹿斑比》《木偶奇遇记》等。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阅读过的绘本,分享那些自己非常喜欢的绘本材料。教师结合学生的分享结果,将他们喜欢的绘本材料也加入到整本书阅读书单中。在具体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时候,可以由学生从书单中自主选择。通过这种双向选择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整本书阅读成果。

(二)制订科学阅读计划,形成良好阅读习惯

小学生的语文学科基础能力一般,并且自控能力也比较差,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整本书阅读主要在课下时间里进行,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阅读能力,掌握语文阅读方法。鉴于目前不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后续教师应该在整本书阅读中,制订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通过完整详细的阅读计划,可以在课下学生自主阅读的时候,提供一定的指引与导向,约束学生的阅读行为。整本书阅读内容比较多,教师可以面向学生传授实用的阅读方法,比如速读法、略读法、精读法等。在灵活掌握这些阅读方法以后,教师也可以设计课下阅读时间,形成定期阅读的习惯。这样,学生就具备了较强的自主阅读能力,可以在课下时间里完成整本书阅读任务。

在小学语文三年级阶段,教师可以制订“每日阅读”计划,引导学生形成每日阅读的良好习惯。这里教师可以考虑选择《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阅读材料。这些材料由很多小故事组成,每一个小故事的篇幅比较短。小学三年级学生完全有能力一天阅读一个小故事。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天阅读一个小故事,并撰写阅读笔记,总结当天的阅读收获。通过整本书阅读,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规范自身的阅读行为。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做好阅读指导,面向学生讲解不同阅读方法的具体应用段落和方式。比如略读法与速读法适用于介绍故事背景等不重要的段落,精读法适用于核心故事段落,从中提取故事情感内涵。

(三)联动课本教材内容,搭建阅读教育合力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并不是独立的教学环节,还要跟课堂教学紧密关联在一起,实现两者的联动教学,形成教育合力。因此,教师在设计整本书阅读任务的时候,也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展开优化设计,提高阅读素材与课堂知识的关联水平。事实上,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都是节选段落,教师可以直接选择课文所对应的书籍,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实现教学的拓展。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紧扣群文阅读理念,结合课本教材文本拓展阅读教学素材。

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课文教材进行延伸拓展。本单元的课文有《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分别是四大名著中的内容。因此,教师可以顺势开展四大名著的整本书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四大名著中的任意一本开始整本书阅读。本单元的习作教学模块为“写读后感”。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参与整本书阅读的时候,根据自己阅读的章节,撰写读后感,实现课堂教学在课下的延伸。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文本,组织学生参与“同读一本书”活动。本单元的大部分课文都是节选部分书籍,教师可以搭建“世界名著花园”的阅读主题,选择教材文本相关的世界名著,带领学生在课下时间里自主阅读,锤炼学生的语文学科思维。

(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强化语文阅读体验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多项智慧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育事业产生了显著影响。在整本书阅读中,如果教师能够灵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显著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由于整本书阅读需要学生进行课下自主阅读,因此,教师可以考虑制作导读视频,将其放在微信、QQ等平台上。学生课下参与整本书阅读之前,先观看教师发布的导读视频,对整本书阅读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带着问题参与阅读,提高整本书阅读的针对性。在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十万个为什么》的整本书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包含了海量知识,是一部优秀的科普读物。教师可以结合书籍中提出的具体问题,结合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制作导读视频。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重,通过导读视频中的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参与阅读,显著提高整本书阅读效果。

(五)构建学习任务群组,转化语文阅读成果

学习任务群组是以层次化任务为导向,以具体的学习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学习情境中,使用探究法、启发式等多种方法参与学习,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组是新课标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为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升级的重要方向。对于教师来说,也要在整本书阅读中全面应用学习任务群组模式,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科学合理的层次化任务,规范学生的阅读行为,同时引导学生语文阅读成果的转化。

在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二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描景类整本书阅读活动。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描述了秋天的景色,通过艺术化语言展现了自然风光的魅力,传达了作者心底的情感。在课下整本书阅读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围绕“描景”优选整本书阅读材料,具体有《秋色赋》《致大海》《荷塘月色》《海滨仲夏夜》等,或者直接选择一些作文集和习题集,具体有“小学生作文阅读新视界·描景篇:调皮的春风”“小学语文高要求阅读:高段阅读写景篇”等。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贯彻“读写结合”理念,引导学生将整本书阅读成果转化到写作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也要求教师设计学习任务群组的时候,布设“理解每一个段落的梗概”“划出文章中的优美句子并积累成为写作素材”“结合阅读段落进行作文仿写”等层次化任务,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成果。

五、结语

综合来看,整本书阅读教学可以带领学生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全方位认识语文学科,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这也要求教师可以充分了解整本书阅读模式的内涵,贴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层次,以及班上学生的语文学科基础,选择合适的整本书阅读素材。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并联动课堂教学内容,实现课堂教学在课外的延伸与拓展。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搭建学习任务群组,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多种阅读方法,促使语文阅读取得预期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翟生海.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和教学策略[J].读写算,2024(9):20-22.

[2]李佳南.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J].学园,2024,17(9):54-56.

[3]薛静.项目化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阅读,2024(15):23-25.

[4]肖猷莉,任明满.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校本化实施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24(6):75-77.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