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付安
摘 要:随着“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等赛事的举办和高校愈加重视,教学创新已经成为当前“热词”之一。但是,许多教师对于教学创新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达到系统性理解的高度,只是凭借感觉或者朴素经验进行。有效的教学创新必须围绕课程特点、育人目标、学习发生的机制、有效教学的原则开展,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理论支撑,要经得起实践效果检验。整合教学创新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形成包含“五个核心问题”的整合模型,可用于解释和指导教学创新。“问题一:什么值得教?”能引导提升教学创新的格局站位,站在全局和课程之外审视课程;“问题二:如何构建理解?”能引导针对认知过程中的难点障碍,探寻有效的特异策略;“问题三:如何监督理解?”能引导设计外化表达,监控学习过程以便及时干预;“问题四:如何培养高阶思维?”能引导真实问题的布置,达成融会贯通;“问题五:如何以评促学?”能引导利用评价改进学业表现。“五个问题”形成的整合模型,将无处下手、不可捉摸的教学创新变成了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流水操作,提升了教学创新的效率。
关键词:教学创新;“五个问题”;整合模型
创新根源于对现状的不满,或者说是现状与理想状况之间的差距,针对不满和存在的差距,厘定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找到解决问题或弥补差距的策略,然后加以实施落地,最后是创新效果的检验,这就是创新的底层逻辑。教师在进行教学创新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大致包括:不知道从哪些视角或者层面寻找差距;不知道如何分析造成差距的原因;不知道如何针对性地采取策略,也不知道如何落实策略,无处下手、无章可循。因此,教师需要获得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需要思维框架的指引和启迪,需要创新流程的示范和借鉴。
通过对大量的教学创新案例进行梳理,发现教学创新主要从内容重构、优化讲演、精设过程、高阶加工、改进评价等方面加以展开,将这些方面凝练为“五个问题”,可以作为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工具。该工具既能够作为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引导工具,也能够作为课程团队共同语言,提升交流效率;既能够用于解释和检查已有的教学创新策略,也能够提供修改完善的思路;既能够支持单一组块的单独发挥,也能够将创新要素统整协同。这一整合模型,有望发挥类似“商业模式画布”工具的作用,成为进行教学创新的重要参照。
问题1:什么值得教?
在国家蒸蒸日上、社会日新月异、行业发展迅猛的前提下,如果课程还停留在“闭门造车、固步自封、自娱自乐”的阶段,那么就会远远地落后于时代,所培育的人才也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更遑论能够自动、自发地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和价值感。“什么值得教?”這一问题,引领着教师要从更高站位、发展全面能力、教书育人等视角来审视课程,补充和更新相关内容,重构内容的内在逻辑,升级育人目标。
1.从封闭到开放,要在更高站位审视课程
任何一门课程都不应是封闭的独立王国,都应该采取开放的态度。从课程群的视角,一门课程应该服务于整体育人目标,应和前导课程、后续课程做好衔接;从OBE成果导向的角度,一门课程应该为毕业指标的达成贡献力量,支撑若干毕业目标;从社会发展的维度,课程内容应该关照现实,将现实生活和当前热点问题纳入课程内容;从国家层面,课程的育人目标要与国家宏观战略和发展方向同向同行。所以,课程内容要以教材为基但是又不能被教材所束缚,要开放性地将国家发展需求、社会真实问题、行业最新进展、学界前沿动态等有效地整合进来,提升课程的站位,加强与外部的联系,持续性地更新课程的内容,让课程处于开放的状态。
2.从认知到非认知目标,帮助学生发展全面能力
专业能力之外,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亲和力等对于胜任工作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课程仅仅把目标局限于概念与技能等认知目标的学习,而对于一般性技能等其他非认知目标丝毫没有顾及,毫无疑问是不合理的。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梳理胜任某项工作所应具备的能力模型,从提升学生专业胜任力的角度,将认知目标与非认知目标加以统合,在实现认知目标的同时,兼顾非认知目标的实现。
3.从教书到育人,要让学生明白为何而学
课程不仅要教会学生怎么做的问题,而且也要帮助学生弄清为什么,除了完成教书的目标,也要完成育人的目标。结合课程内容,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说明专业的主要任务,增强学生的使命感;通过榜样示范,朋辈模范,建立起学生价值认同和归属感;通过利于他人、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增强学习的意义和动机。这其中,如何让学生产生充沛的情感是核心的导向,多与社会、现实场景、具体的服务对象关联是设计要义。
问题2:如何构建理解?
面对同一个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法不同,则可能导致最终效果呈现出巨大差异,甚至可能达到20倍以上。在教学创新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教、高效地教需要特别重视。换言之,从学生视角“如何构建理解”,大有可操作空间。一般可以从三个方向加以考量:一是针对认知过程中的障碍,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采用的策略主要是以优化表征表象为主;二是针对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如何构建教与学的一致性,采用的策略主要是以项目、案例、问题的形式作为概念的组织载体;三是针对学生的基础和学习偏好,如何进行内容难度阶梯、组块设计,使得学生更易习得。
1.优化表征表象,遵循“学习是从具体开始” 的定律
演示实验、动手实操、材料模型、实地探研、教学道具、生活场景、虚拟仿真、模拟仿真、3D演示、物理魔术、样本库等创新策略屡见不鲜,实践也证明了其教学效能之巨大。该类策略基本的方向是优化概念的表征表象,把概念实物化、道具化、可视化、操作化,因此能够激活更多的感官通道,实现将图像与概念结合、特征与细节结合、概念与实物结合,弥补学生直观经验不足的问题,帮助学生获得具身认知。
优化表征表象,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理解,特别适合概念抽象程度高、晦涩难懂、学生缺乏基础知识、存在畏难情绪的境况。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加以解释,学习是从具体开始的,越是具体的示例、图像、实物,就越具备较高的教学效能。简言之,一般的概念没有教学功能,而细节刻画具有教学功能。
2.精选概念组织载体,遵循“学习是在观察与模仿中产生”的定律
项目化教学、贯穿式案例、完整案例、情境教学、工程问题、攻关案例、实战案例、问题式学习、科研实践案例等创新策略同样是屡见不鲜,其核心要义在于这些载体能够有机统合多个概念。该策略的基本方向是围绕问题解决进行项目化、整体化、综合化、实战化,因此能夠彰显问题解决的过程,实现围绕问题整合概念,逐步生成心智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脚本,为学习迁移奠定基础。
精选概念组织载体,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理解,特别适合综合性强、情境性强、现实性强、学生缺乏解决问题思路的训练、存在碎片化学习的境况。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加以解释,学习是在观察和模仿中产生的,当教师围绕项目、问题、案例进行讲解和演示的时候,学生才可能从中学会如何处理项目、问题和案例。反过来说,如果学生学习到的都是碎片式的、原子化的概念和技能,并不能有机地加以组合来解决问题。
3.优化内容组块设计,让内容组块更利于认知构建
将内容按照基础模块、高阶模块、应用模块进行重构;将内容按照结构、性质、提取和分离进行重构;将内容按照理论整合、实践贯穿进行重构;将内容按照初阶、中阶、高阶模块进行重构;将内容从知识体系重构为行动体系。
以上这些策略的核心要义在于,遵循学生已有的基础,设计内容的难度层级;遵循问题解决和意义导向,将教材章节逻辑变成问题解决和意义导向;遵循学习发生的规律,让学生在学习理论之后进行练习操作获得亲身体验等,虽然策略各有侧重,但是方向都是一致的,就是将学科逻辑导向转化为更适合学生认知构建的路径。
问题3:如何监督理解?
信息呈现不等于教学,当接受到了外部刺激,就会引发学生的内部心理反应,在教学之中,要积极地设计学生外化表达的环节,及时对于学生的理解进行监督,以便进行动态调整和及时干预。监督学生的理解要同时考虑三个要素:一是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学习结果,就是学生完成学习内容之后要做出什么;二是引导学生思考的“脚手架”,就是学生怎样一步步形成对于概念的理解、达成对于问题的解决;三是活动组织的步骤,就是利用学习共同体、信息化工具等将活动有效落地。
1.学习结果: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学习证据
逆向设计几乎是一切有效教学设计的共同特征,即以学生的学习结果来验证是否达成了目标,这是一般教学设计的基本操作。在教学创新背景下,学习结果的设计被提到了更高水准上,表现为认知加工水平高、“中间态结果”可选组合多的典型特征。认知加工水平高就决定了最高认知层级的学习结果不能是简单化、统一化的,因此要仔细考虑有哪些结果是可以接受的,如何清晰地描述对于结果的要求,如何让学生明白这些成果要求。同时,在达成最高认知层级结果的过程中,有哪些“中间态结果”的需要作为过程的重要标志点,需要哪些“里程牌点”设计对于结果的要求。如若设计节点过多,则可能导致最终结果的失焦;如若设计过少,则可能导致无法有效监督学生的过程性理解。
2.思维过程:通过“脚手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心理获得之间,引导是至关重要的桥梁和指南,一般采用“脚手架”的方式对于学生加以引导。“脚手架”的形式有图形组织者、交互笔记、序列问题、引例、范例、步骤框架、建议、向导、图表、学习支架等。“脚手架”有三大作用:一是减去学生的无关认知负荷,将其注意力聚焦在围绕目标进行加工;二是有效地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激活旧知的基础上有效地和新知进行关联;三是“脚手架”有利于思维的养成。
3.活动组织:利用共同体、信息化强化效果
在教学创新的背景下,同侪互助、朋辈效应、共同体作用应该被发挥到更高的水准,之所以采用这样的策略,最主要的原因是在讲解演示之后的内化吸收阶段,搭档交流是效能极大的策略,这样的策略既是保证教学效能的需要,也是优化学习体验的需要,还可以增强学习过程中的社会兴趣和外部动机。信息化能够帮助教师发布资源、发布活动、组织分组、互相评价等,将复杂的组织过程变得简单易行,将学生在过程中产生的成果变成资源,信息化可以让很多的设计意图有效落地实施。
问题4:如何培养高阶思维?
认知心理学早有结论,学习的效果只取决于认知加工的深度,浅层的加工不足以保证有效学习的发生,深度加工则是教学有效性的保证。浅层的加工是孤立的、表面的、割裂的、无意义的,深层的加工则是围绕问题解决,相互关联、达成融会贯通。
1.方向一: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作品
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作品的能力,是教学创新的终极目的之一,也是学生真正理解内容的意义和价值的最终依托。面对社会发展、行业未来的不确定性,培养学生应对未来的能力,需要学生有意识地训练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概念和概念所适用的情景,需要学生尝试在更多的情景中应用,也可以鼓励学生列举出某概念所适合的更多应用情景;迁移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基于基础的概念和技能加以有效的应变,以增强应用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内部兴趣和动机,需要依托学生在创造作品过程中的积极体验。
2.方向二:形成主题网络,达成融会贯通
形成主题网络,需要把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的关联,需要兼顾概念本身和概念的结构,需要借助知识图谱、精细化加工、提取练习和螺旋式上升等方法加以落地。知识图谱包括知识地图、概念图、思维导图等;精细化加工包括分类、排序、对比、总结特征等;提取练习是指针对某概念联系起与其相关的其他概念;螺旋式上升是指阶段性的重现和复习。从专家和新手的比较来说,专家不仅仅掌握更多的概念和技能,并且专家大脑中的知识组织方式是高度结构化的,因此为了加快新手向专家的转变速度,就需要注重主题网络的建立,需要使用多种策略达成融会贯通。
3.方向三:掌握学科思维,精熟学科方法
学科思维具体来说就是通过选择少而重要的多学科核心概念,在这些概念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这样的联系能够解读该学科大部分的概念,帮助学生超越事實性知识的学习,上升到对于核心概念的理解,最终发展为学科理解。
问题5:如何以评促学?
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闭环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发挥了诊断、教学、评级等巨大的作用和价值。在教学创新的背景下,评价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效能,要进行更大的创新架构设计。概括地说,大致包括简单易行导向、精准数据导向。
1.以评促学:简单易行导向
极致批改网、句酷批改网、起点作文网等工具可以轻松地对学生的英语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节省了教师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这就是典型的简单易行导向。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行为表现、技能操作、成果作品、简答论述、体例格式、文法修饰等都可以进行信息的采集、标准的比对、详细信息的反馈,可以实现多元评价、智能评价、精准反馈,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给予学生下次改善表现的必要信息。
2.以评促学:精准数据导向
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学生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精准数据挖掘,相对于传统的仰仗教师经验和模糊判断的情况,大数据能够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学习结果数据,并系统整合教师、学生、同伴的评价数据,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评估。
结语
围绕教学创新的“五个问题”,形成了解释和指导教学创新的统一模型。该模型兼顾了教、学、评三类事件的完整性,满足了教学设计的闭环性要求;兼顾了基础理解和高阶目标,既重视学生的已有基础,也强调围绕着意义进行学习;兼顾了创新之中的静态预设和实践之中的动态调整,保持了稳定性和开放性得兼;兼顾了认知目标和思政目标,注重教学创新要与社会关联、与现实呼应;兼顾了有效教学与技术运用的整合思考,在仰仗技术同时又按照学习的规律来应用技术。
该模型可以用于以下的教学创新场景:一是完全不知道如何进行教学创新的教师,可以把整合模型视作流程,按照“五个问题”的顺序进行教学创新的构思,对于每一个阶段都进行设计思考;二是已经完成基本创新策略厘定的教师,可以借助该模型进行一致性检查,补齐其他相关的创新要素,使得创新完整有效;三是当教学创新成效不尽如意的时候,可以参照该模型进行复盘和核检,找到问题的症结。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责任编辑: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