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 底层逻辑及行动策略

2024-02-02 13:14施晓光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摘 要: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时代命题。在回顾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理论和实践历史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通过聚焦影响因素、重点领域和发展策略等相关核心问题的讨论,探究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底层逻辑和行动策略。

关键词: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影响因素;重点领域;行动策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首次提出实施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的战略性发展模式,着力打造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高等教育处于国家教育体系的顶端,肩负着培养各类高级人才的重要责任,建立强大的高等教育系统直接关系着中国式现代化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因此,探索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底层逻辑和行动策略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高等教育強国建设:无法回避的时代命题

1.简单历史回顾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研究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必须予以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20世纪90年代末,当教育行政部门正在思考面临世纪之交,将“把一个怎样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这个重大的时代命题之际,1999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发表了《强化“三个意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署名文章,首次提出“高等教育强国”概念。[1]之后,他又分别在不同场合反复阐释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意义和设想。[2] 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这个时代特点鲜明、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正式写进党中央文件之中。再之后,党和政府分别在不同历史时期颁布的重要文件中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例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5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2019年)、《“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2021年)都阐释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和初步设想。这个时期,学术界围绕“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和“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等一系列问题也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并在全国范围掀起一次又一次理论研究的高潮,催生了大量学术成果的问世。[3] 2023年5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示了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实施方略。2023年9月16日,《求是》杂志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署名文章《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重述其“5·29讲话”思想,指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4]至此,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问题再次成为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

2.基本内涵和特征

所谓“强”者的基本内涵是指强健、有力,是与“弱”相对的概念,如《孟子》所云:“弱固不可以敌强”。[5]由此引申,高等教育强国中的“强”是一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实力的象征和展示。正如周远清一针见血地指出:“高等教育强国,一句话,就是世界高等教育事业的领头军。”[6] 怎样才能算得上高等教育强国?实际上,高等教育强国内涵是由综合性指标体系构成的概念框架。它是一个历史的、比较的和复杂的概念,是在国际范围内与其他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比较后得出的一种判断和结论,是对国家高等教育状态的一种形象描述。正如有学者指出,它作为“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概念,并不具备绝对的涵义。……只有以世界作为背景和参照系时(它)才有实际所指和具体意义”。[7]那么,从内涵上看,高等教育强国应该包括哪些基本要素或有哪些基本特征呢?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可谓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例如:有学者提出“三要素说”[8],也有学者提出“五要素说”[9],还有学者提出“八要素说”[10]等,洪成文(2012年)将现有研究成果的共同特征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突出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经济基础,强调高等教育强国与经济强国之间存在的正相关,即二者互为依存。二是提出了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特征,包括具有世界一流的学科和教授、具有吸引外国留学生的教育思想和制度、成为世界的思想库和人才库等。三是高等教育强国与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互为验证,高等教育强国必然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的存在乃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基础。[11]

3.理论和实践意义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一方面,从理论上看,高等教育是一种培养高级人才和生产新知识的活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价值,在统筹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中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与重要的社会责任。如果没有强大的高等教育系统,我国现代化目标必将无法转化为现实。周远清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强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8年)一文中指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是心血来潮、权宜之计,而是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12]另一方面,从实践角度看,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几十年,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已经取得较大进步,但与西方发达高等教育强国相比还有一定距离。有学者认为,根据2013年相关数据,世界高等教育系统可划分为五大梯队。其中,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仅列为第四梯队,可谓“大而不强,处于上升期”[13]。另根据中国教育科学院课题组报告,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截止到2022年,我国教育质量水平维度指数得分排全球第8位,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位。[14]中国人民大学评估中心最新发布的《高等教育强国指数报告》研究也发现:全球高等教育可以分成六大阵营,其中美国一枝独秀,高等教育强国指数为100分,中国领跑第二阵营,位居全球第二,但得分仅为58分,与美国之间还有很大差距。[15]这些研究表明:在今后相对长的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既要巩固在第二阵营中的领跑地位,又要缩短与第一阵营美国等高等教育强国之间的差距,进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和早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持。

底层逻辑及行动策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性问题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受经济社会发展诸多条件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合力,共同构成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有力支撑和底层逻辑。所谓“底层逻辑”(underlying logic),也可称之为“内在逻辑”(inner logic)是决定事物运行的最基本规律,是影响事物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我们认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在于探寻其底层逻辑,即坚持从探究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问题出发,抓住重点、破解难点、优化路径,达到多快好省,事半功倍的效果。

1.四大影响因素

第一,从政治因素上看,党的领导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16]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党的事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和相关教育法律赋予执政党的基本权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规定,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其领导职责主要是: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讨论决定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基本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保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16]中国现当代史早已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就不可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就不可能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就不可能实现由弱国到强国的改变。当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立中国式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责任。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充分相信、依靠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否则,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恐怕难以实现。

第二,从经济因素上看,经费投入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物质基础。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一项高投入的事业,其中对研究型大学的投入是重点。目的在于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打造世界科技人才培养中心和学术高地。世界银行高级专家萨尔米(Salmi)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面临的挑战》一书中指出,国际化人才(教师和学生)的聚集、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院校治理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条件,这三组互补因素相互支撑,共同发挥作用。在他看来,创立世界一流大学最有效的办法首先是“花大钱”、聘“大学者”,用丰富的资源“创造一个良性环境,进而能够吸引到更多的顶尖教授和研究人员”。[17]著名国际学者阿特巴赫(Altbach,P.)也指出,虽然金钱不是吸引人才的唯一因素,但不可否认薪酬是核心元素。[18]许多研究表明:世界一流大学之所以能够吸引和保留世界顶尖学者的原因最主要得益于其薪酬体系。根据《泰晤士报》(Times)上的一项调查,大学排名越靠前,学术人员的工资待遇越高,两者之间成正比关系。平均排名前200的大学,每位学者的年总收入为751,139美元,排名前400的大学为606,345美元。[19]与世界发达国家大学相比,中国大学仍面临着教师工作满意度低、薪酬水平整体偏低、大学薪酬支出占比较低的问题。阿特巴赫在2012年全球大学教师薪酬调查中发现:中国教师平均薪酬位居28个国家靠后位置,整体水平严重偏低。[20]近几年,伴随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持续性增加,大学教师薪酬待遇有了很大改善,但总体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更加严重的问题是,大学教师普遍面临着极大的工作压力,严重影响其进行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动力。西部大学人才流失,对建立我国高质量、均衡性的高等教育体系产生负向影响,对国家实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计划造成较大阻碍。

第三,从文化因素上看,院校文化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不可忽视的软实力。“文化”与“自然”一样,是一个非常复杂、多义的概念。它是“人类创造的一系列观念、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集合,……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21]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分层性。在宏观上,文化是指民族、乡土文化和族群文化;在中观上,有院校文化、军队文化、企业文化等;在微观上,有学科文化、课堂文化和教学文化等。高等教育的文化属性集中体现在院校的“文化遗迹”之中,而高校本身也必然打上文化的深刻烙印。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类型,大学文化与其他组织文化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譬如:军队文化或政府文化强调科层管理和成员忠诚度;公司文化强调竞争性和成本与收益。相反,院校文化更加重视平等、民主和科学等。与所有的组织一样,院校文化具有类型的层次性,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包括价值体系、办学理念、精神氛围、群体心态等,处于核心地位。尽管精神文化被视为“软实力”,但却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大量实证研究表明:院校文化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直接影响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者、高校管理者和师生行为与思维的形成,决定着院校发展的品格,尤其是精神文化,可以凝聚人心、引领方向,使得大学校园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因此,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院校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必须争取做到“虚体实做”。

第四,从教育因素上看,高质量发展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所谓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数量和品质两方面的含义。数量要求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建立足夠大的规模,没有规模发展,不能称其为高效率的发展;品质要求是指在一定规模发展基础上的质量提高,没有质量的发展,不能算得上真正的高质量发展。单纯强调数量规模扩张是一种粗放式的发展,可以将高等教育体系做大,但难以做强。只有在一定数量规模基础上有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才能确保高等教育体系形成国际竞争力,才能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之列。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上看,高等教育“做强”的第一步首先要“做大”,即要加速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从精英化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阶段,再到普及化阶段,使毛入学率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因为没有一个庞大的高等教育系统,高校将不会有能力培养大批高质量的毕业生,很难成为高级人才的“蓄水池”,高等教育也难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让新技术为人类发展服务》给出的标准,高等教育强国具有两个明确的指标:一是经济指标,即人均GDP达到或超过6,000 美元,GDP位居世界前列;二是规模指标,即高教毛入学率要超过70%,每10万人中一定要有超过5,000人具有高等教育的学历背景。这两个标准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因果。[22] 一方面,经济强国依靠强大的高等教育体系的支撑;另一方面,经济强国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做强”的第二步是实现一定规模发展基础上的高质量发展,即在增效基础上的提质。规模上扩张和品质上超越是高等教育强国的一体两面,既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

2.三个重点建设领域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一项复杂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建设内容,需要考虑的问题也纷繁复杂。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必须抓好主要矛盾,确定好重点领域,选择好有效策略,即注意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寻找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底层逻辑和需要优先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第一,在宏观层面,要完善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打造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指出:“高等教育强国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从点到面的长期而复杂的发展过程。高等教育的‘强’绝不仅仅是少数高校的强,而是一个体系的完整与强大。从本质上说,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就是建立一个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23]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这样一种体系呢?一方面,高等教育系统必须体系完备、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类型多样、层次分明、功能强大。它可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人群和不同企业的需求。在院校类型中,既要包括若干所以服务科技强国、以学术发展为取向、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的世界顶尖级研究型大学;也要包括一批面向区域,以应用技术开发为取向、以本科教育教学为重点的地方应用型大学;还要包括面向服务地方经济和企业行业发展需要,以培养熟练技能型人才为主的行业性大学和高职院校。另一方面,以高质量发展为特征,充分体现高等教育发展的包容性、均衡性和持续性原则。其中,包容性发展表明逐步改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理念,将追求公平公正作为终极目标,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不仅要做到起点公平,而且还要全力做到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均衡性发展意味着要逐步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均衡和不充分的问题,缩小东部与西部、部属和地方所属院校之间的巨大差距。目前,我国高校之间在资源分配方面存在巨大鸿沟,寡富不均。2020 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2,013亿元,但教育部直属75所高校(仅占本科高校数量的5.9%)的预算高达4,487.26亿元,占据了 37.35%的经费。即便是同属教育部管辖的高校,差别也很大。清华大学总经费为362亿元,占据全国高校之首,是中央戏剧学院总经费的90倍之多。[24]持续性发展意味着必须放弃传统的以追求数量和规模为重点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开始实行以追求卓越和品质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模式。从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看,持续性发展旨在着眼于高等教育系统的未来发展,使之永远保持强大的生存竞争力和创造力。尤其是面对我国出生人口下降和老龄社会的来临,高等教育强国不仅要满足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也要考虑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第二,在中观层面上,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具有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是高等教育强国的首要标志。每个高等教育强国都拥有一批世界公认的一流顶尖大学。正如周远清所指出的,对于一个高等教育大国来说,研究型大学既是领头军,也是思想库、人才库、科研成果库,对其他大学起着领军和带动、示范作用。[25] 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把一批研究型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让其实力进入世界前列,进而实现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2022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启动了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计划。在2023年的“5·29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指出,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由此可见,世界一流大学,尤其是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工作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过去几年,虽然我国“双一流”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若干所大学的国际声誉有了显著提高,学术竞争能力有了明显增强,但与美国等顶尖大学相比,我国顶尖大学的水平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中,中美顶尖大学之间差距主要在于:原创性成果生产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吸引海外优质国际人才资源,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现代大学治理现代化能力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我国“双一流”建设工作应该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纠正以往工作失误,扬长避短、少走弯路。主要做法应该包括:首先,继续坚持走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鼓励与国外优秀高校开展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重点加强与“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其次,要积极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挑战,敢于淘汰一些生命体征日渐衰败的、过时落后的学科。同时,也要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和有前景的研究领域,捕捉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寻求新的学科生长点;要瞄准以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和生物医学等为代表的交叉学科,重点投入、加大投入。再次,不断提高教师待遇,改善科研环境,面向全球招聘顶尖科学人才,尤其注意从一些社会秩序不稳定、科研环境恶化的地区和国家吸引和招聘顶尖的科学人才。最后,要认真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制定“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鼓励高校和学者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主动服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需求,引导高校争创世界一流。同时,建立科学化的人才和学术评价标准,彻底纠正单纯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片面做法,真正将破“五唯”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在微观层面,要深化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加速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从本质上说,高校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25]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提出为了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而培养拔尖特殊型人才的建议。2005年,著名科學家钱学森发出振聋发聩的“钱之问”之后,党和政府对培养高质量拔尖创新型人才工作予以前所未有的重视,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即“基础研究珠峰计划”)。伴随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的来临,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新型机器人不仅可以替代传统意义上繁重的体力劳动和从事危险行业,而且也可部分地取代现代意义上的脑力劳动和白领工作。为了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进一步明确将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工作作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点内容,并启动“拔尖卓越人才2.0计划”“强基计划”和“国优(理科教师)计划”等项目。然而,尽管如此,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仍然存在不足,大学教育还没有很好地解决“钱学森之问”。培养新时期拔尖创新人才成为我国本科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那么,应该如何通过改进本科教学解决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难题?这也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首先,在培养目标上,要树立新人才观,避免用“有色眼镜”看待具有创新性的学生。心理学研究发现:所有创新人才都具有较强的个性特质,非常崇尚独立和自主,敢于坚持真理、质疑权威。因此,要鼓励大学生创新和创业,不能把大学生们彰显出的独特品质和行为视为离经叛道。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充分考虑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特殊要求,注意将最新科学、最新成果和交叉学科知识纳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之中,让其尽早接触到科学前沿问题。最后,在培养环节,一切为了拔尖创新人才发展,围绕其成长需要制定培养计划和方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重视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理性、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3. 三种有效行动策略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也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其最终目的在于服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展望未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优化自身发展路径。

第一,创新驱动策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一个固守成规、封闭守旧的高等教育系统难以实现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是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的历史,是由无数所大学不断制造“奇迹”和“伟业”的历史。没有创新就没有大学的发展与进步,也就不会有高等教育强国的形成与产生。[26]例如:如果不是哈勒大学、哥廷根大学对传统的中世纪大学改造,如果没有作为现代大学发端的柏林大学在理念和制度上的创新,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不可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柏林大学模式也不能成为世界各国争相仿效的对象。再如:如果没有哈佛大学确立的选课制度、霍普金斯大学建立的研究生院制度、芝加哥大学建立的初级学院制度;如果没有“威斯康辛思想”和“康奈尔模式”;如果没有美国高等教育建立的“教师长聘制度”(Tenue Tack)、“质量评估和认证制度”和卡内基高等教育分层分类制度等,20世纪的美国大学也就不可能取代德国大学,成为世界顶尖一流大学的汇聚地、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蓄水池”和引领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学术中心。以史为鉴,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也必须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不断改革求新,探索中式大学发展的模式。[27]正如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大学时明确指出:“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28] 2014年6月,他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再次指出:“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是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的,只能是大而不强。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人才政策、创新机制都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29]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教会”上发表“九个坚持”的重要教育论述,将“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作为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准则。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期间再次反复提及“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八个字,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 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30]从历史到现实、从西方到中国,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驗业已证明: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是优化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

第二,制度依托策略。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强国为目的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环境下开展的伟大事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31]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是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保障。这种制度的优越性最明显的优势在于:首先,国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和现实目标,各级政府可以全局规划、统一部署、协调发展,利用强大的组织和动员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过去几十年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足以证明:有计划地开展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已经确定具有明显的效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从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到大众化阶段,再到普及化阶段的转变。这使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开始从数量规模优势向质量卓越方向迈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目前的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26位,是进步最快的国家。这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32]其次,国家可以灵活地优化资源配置,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再次,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提倡公平正义,关注弱势群体,出台许多资助经济困难青年求学政策。最后,在科研方面,研究型大学有能力举办大型有组织的科研活动,推动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研究项目的开展。

第三,技术赋能策略。技术赋能通常是指通过科技手段来增强或改善某个领域或行业的效率和能力。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方向。互联网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数字技术对大学教育、教学、管理和评价各环节的全面赋能为改进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和可能。伴随“智慧校园”(Smart Campus)和“室联网”(IOC)概念的出现,传统大学校园的生态和教师角色正在被改变。云课堂、虚拟仿真实训空间、数字教学资源和各种“慕课”平台等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在高校得到快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从而使得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如虎添翼。翻转课堂、游戏化学习、混合式教学、人机协同等新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广大教师所熟悉。在线学习、深度学习、个性化学习和移动学习方式方法也日趋受“Z世代”学生们的青睐。自2006年《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颁布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发展工作。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教育新基建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推动教育教学数字转型、智能校园的升级换代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年2月,《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再次提出通过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践行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行动。2023年2月,我国举办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宣布实施深化教育数字化行动,即通过推进资源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成长个性化、学习社会化等方式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因此,技术赋能,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努力方向,也是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必然选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33]技术赋能、提质增效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必将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助推器和最优化选择。

本文系2021年北京市宣传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首都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周远清.强化“三个意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4):5-6.

[2] 赵婷婷.中国本土情境中的“高等教育强国”概念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9(6):1-9.

[3][7]王静修.高等教育“现代化”与“强国”辨析[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8(2) :108-112.

[4][6][32][33]习近平.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EB/OL].(2023-09-16)[2023-11-27].https://politics.gmw.cn /2023-09/16/content_36836703.htm.

[5] 胡钦晓.迈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以资本运营为中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 12-14.

[8]邬大光,赵婷婷,李枭鹰,等.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与基本特征[J].中国高教研究,2010(1):4-10.

[9]顾秉林.研究型大学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的使命与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2008(1):9-11.

[10]苏竣,薛二勇.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路线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4):11-16.

[11]洪成文.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特征及建设策略[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93-96.

[12][25] 周远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强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中国高等教育,2008(Z1):27-28.

[13]沈文钦,王东芳.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的五大梯队与中国的战略抉择[J].高等教育研究, 2014(1):1-10.

[14]马晓强,崔吉芳,万歆,等.建设教育强国:世界中的中国[J].教育研究,2023(2):4-14.

[15]中国人民大学评估中心.全球高等教育强国指数发布[EB/OL].(2023-10-24)[2023-11-27]. https:// www.sohu. Com /a/ 730757821_340756?scm=1102.xchannel:325:100002.0.6.0.

[16]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EB/OL].(2020-05-21)[2023-11-27].https://www. maxlaw.cn/n/20200521/979494214873.shtml.

[17] SALMI J. The Challenge of Establishing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M].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2009:8.

[18][19][20]ALTBACH P. Paying the professoriate: a global comparison of compensation and contracts[M].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12:1,11,318.

[21]鄔大光,胡艳婷.本土化: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根基[J]中国高教研究,2023(6):1-11.

[22] 曹辉,朱孟滢.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监测点及其层级指标体系[J].改革与开放,2019(9):60-65.

[23] 瞿振元.高等教育强国:本质、要素与实现途径[J]. 中国高教研究, 2013(3):1-5 .

[24] 陈鹏.连续 9 年“不低于4%”,本轮教育经费投入有何不同[EB/OL]. (2021-12-03)[2023-11-27]. https: //news.gmw.cn/2021-12/03/content_35355850.htm.

[26] 林杰,刘国瑞.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2018(7):8-14.

[27][30] 施晓光.立足“三位一体”战略目标, 探索“中式大学”发展道路[J].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2):5-17.

[28] 朱孔京.做实高校“五大”基本职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2020-04-28)[2023-11-06] .http://www.rmlt.com.cn/2020/0428/578417.shtml.

[29]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3-34.

[3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要点问答: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EB/OL].(2019-11-20)[2023-11-06]. http://www.ce.cn /xwzx/gnsz/gdxw/201911 /20/t201911 20 _3366 0961.shtml.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