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瑞
摘 要:新阶段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既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探索的深化,也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社会责任与牵动作用的彰显。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需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处理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高等教育现代化及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注重发挥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作用,增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活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强国;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地方高等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1]“龙头”既是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定位,也是高等教育强国的新标志。新阶段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既有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战略部署与实践的继承,亦有新阶段实现系统性跨越的新追求。这种新追求意味着,要进一步摆脱对西方发展模式的崇拜和模仿,深入探索中国自主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要切实关注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全面提高高等教育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能力;要突破局限于高等教育本级的思维模式,切实发挥高等教育在牵动整个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新阶段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应更加注重谋划的系统性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过程。高等教育现代化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目标都是指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对而言,高等教育现代化要着力解决的是理念、条件、内容和治理等问题,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更注重解决的是体系、功能、动力与效率等问题,这两个方面问题的总和也正是实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标必须破解的关键问题。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高等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高度的价值同构性、方向一致性和任务协调性,必须统筹谋划、一体部署、协同推进。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处理好高等教育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以及高等教育现代化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高等教育现代化事关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是高等教育与时代同步、与世界同行的标志。要紧密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立足新阶段的目标和要求,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定位、新方向、新任务;要立足人口规模巨大这一特殊国情,把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作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对标共同富裕这一本质特征和目标追求,把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促进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富有方面的使命担当。
高质量教育体系事关高等教育功能的适应性,是高等教育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最有效地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基础和保证。虽然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但无论是结构、功能还是质量、效益都还存在诸多不适应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之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核心是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准确把握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总体方向和战略重点,着力锻长板、补短板,实现发展方式的系统性变革与功能效率的系统性跃升。
新阶段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应更加关照发展的全面性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短板在地方高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点也在地方高等教育。新阶段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不能仅仅盯住少数高校或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而应更加注重追求区域高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体系内部的协调发展。这既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的体现,也是共同富裕理想的必然要求。
总体上来讲,我国高校数量与实力的区域分布还很不均衡。提升地方高等教育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发挥好进入国家和省两级“双一流”建设的地方高校的作用尤为重要。一要高度重视其在促进区域发展上的不可替代地位。中央部委院校要面向全国或整个行业系统,而地方高校主要面向本地,地方“双一流”高校在提升省域文化软实力、增强科技竞争力和人才吸引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二要高度重视其在完善国家高等教育空间布局上的不可替代作用。在中央部委院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多集中在东部地區的现实情况下,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对于平衡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优化高等教育空间布局有重要意义。三要充分发挥其在拉动本地教育体系协调发展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每一个省份都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生态系统,其协调与否离不开优势高校的牵动和支撑作用。应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支持力度,创新合作与资助方式,进而拉动地方高等教育实现整体性提升。
新阶段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应更加突出思路的创新性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2]人类社会正处于新的历史关口,数字技术正在重塑整个世界,环境、健康、人口等全球性问题日益关乎全人类的生存发展,终身学习日益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需,人类亟须跨越新的文明鸿沟……世界大变局对大学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大学肩负回答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历史之问,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供支撑、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搭建桥梁、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为人类从工业文明迈向新的文明境界提供动力等重要使命。这是各国高等教育实力、水平、贡献面临的严峻考验,也是高等教育强国形成的新机遇。
新阶段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大学面向现实和未来挑战在恪守传统与适应变革之间寻求新的平衡的过程。创新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创新力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的显著标志。面对大变革的复杂环境,大学要准确识变、主动求变。一要保持战略清醒,始终恪守大学的本质使命,坚持把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文明传承作为大学的根本责任。二要展现新作为,聚焦“四个面向”,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开辟竞争新赛道、发展新动能提供强力支撑;着力建构自主人才培养体系,为一体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提供强大动力。三要开辟新境界,直面数字化的机遇与挑战,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推动高等教育向数字教育形态转型、向智慧教育层次升级。四要探索共同发展的新思路,秉承人类共同价值观,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使命,着力构建更加平等、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格局。五要履行新的社会责任,对标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新要求和社会日益多元化的教育需求,拓展高等教育功能,在建设终身学习社会中展现更大的责任担当。六要塑造新的发展愿景,面向人类长远发展的目标,着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
本文系2022年度辽宁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阶段我省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点与实践路径研究”( 项目编号:LNYJG2022001)研究成果
[1][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N].人民日报,2023-05-30(1).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