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鹏, 曾玉山
(1.济南市市中区泉润学校 山东 济南 250102; 2.山东体育学院 研究生教育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2; 3.济宁学院体育学院, 山东 曲阜 273155)
2021 年7 月24 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以下简称 “双减” 政策)[1]。 “双减” 政策下, 如何根据学生特点布置分层、 有弹性、 个性化的体育家庭作业, 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体育家庭作业是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 在课外时间完成的体育学习活动[2],能够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发展, 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3]。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4], 目标的达成需要学校体育课程与体育家庭作业充分融合, 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处理好运动技能与体能的平衡, 设计并实施课外体育身体活动, 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能力。 然而, 学生离开校园后, 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开始减少。 缺乏锻炼计划的自主设计能力是影响健康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 学生想要参与体育活动与具备参与的能力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双减” 政策强调 “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尤其是作业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与学习规律”。 落实上述政策要求, 必须认识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理解健康行为养成的内在机制, 梳理和归纳健康促进领域的相关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 (SCT) 与跨理论模型 (TTM) 是面向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的两种模式, 是解决健康行为养成的有效方案。 相关学者尝试根据理论特点构建综合性的理论框架, 证明对个体锻炼行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4]。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 行为、 环境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个体因素包括自我评估、 自我效能、 结果期望、 归因; 行为因素包括活动选择、 努力、 坚持和环境调节; 环境因素包括指导、 反馈、 奖励[5]。 其中,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人确信能够成功完成预期结果的程度, 在个体行为改变中起着关键作用。 结果预期是个体对执行特定行为的后果所持有的信念, 是一种想象后果, 影响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6]。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 人们根据自己能做什么的信念, 以及行为可能产生影响的判断采取行动, 短期可实现的目标更有利于行为的改变[7]。
跨理论模型又被称为阶段变化模型, 强调行为改变过程中个体的认知与决策能力, 忽视环境因素的作用。 跨理论模型主要用于改变个体的不健康行为, 培养健康的锻炼习惯。 根据个体过去行为和未来参与体育锻炼的意向, 跨理论模型分为前意向、 思考、 准备、 行动、 保持、 终止六个变化阶段[13]。 随着时间以及干预策略的实施, 个体可能会处于不同的阶段。 变化过程描述了个体变化阶段转变的过程, 提供了改变行为的介入方法与策略, 为干预计划提供了重要指导。 通过对锻炼行为的研究, 研究者发现了10个影响变化阶段转移的变化过程, 包括体验与行为过程两类。 体验过程包括: 提高意识、 戏剧性缓解、 自我再评价、环境再评价、 社会解放, 行为过程包括: 互助关系、 逆条件作用、 强化管理、 自我解放、 刺激控制[8]。 决策平衡作为行为改变的重要影响因素, 反映了个体对锻炼行为收益与付出代价的相对权衡。 变化阶段早期, 当个体认为代价高于收益时, 个体不愿意参与体育锻炼。 随着变化阶段的发展, 当个人认为收益逐渐高于代价, 个体开始有规律地坚持体育锻炼活动。 因此, 决策平衡有助于克服锻炼实施过程中的障碍, 发展并维持体育锻炼行为, 防止学生回复到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认知成分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跨理论模型将个体的认知、 行为和时间相结合, 两种模型都较好地阐述了个体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 体育家庭作业依据社会认知理论与跨理论模型, 在已有的理论与模型基础之上, 梳理个体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 构建体育家庭作业理论框架, 为教学实践提供出发点和落脚点。
“双减” 政策提出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的目标, 虽然体育家庭作业受到学校与社会的持续关注, 但作业布置往往受教师主观经验的影响, 作业实践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许多研究认为社会认知理论属于连续理论模型, 优点是具有统一的内容与措施, 但不能根据锻炼者所处的阶段提出针对性的指导策略。 跨理论模型属于阶段理论模型, 能够根据定性的变化阶段说明行为变化过程, 但缺乏行为的预测效度[9]。 本研究尝试厘清理论模型的关键因素与内在机制, 构建体育家庭作业理论框架, 为实践模型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如图1 所示。
图1 体育家庭作业理论框架
本研究基于学生的内部心理以及外部环境影响, 在社会认知理论与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 构建体育家庭作业理论框架。 首先, 梳理理论框架的内在机制。 个人与环境因素是行为的发生条件, 通过学习经验信息渠道, 为学生提供自我认识的信息, 个体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 影响个体内部因素的形成。 其次, 明确理论框架的关键因素。 自我效能、 结果预期以及决策平衡是与身体活动促进成正相关的个体内部因素, 是个人、 环境与行为改变的关键中介,是模型中的核心变量。 其中,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行动的基础[9]。 当个体通过行动产生想要改变的动力, 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完成预期结果, 意识到参与体育活动能够带来积极结果, 获得更多收益时, 个体更倾向于采取行动, 做出行为改变的决策。 最后, 个体内部因素与变化过程促使个体在认知层面做出决策, 实现变化阶段的转变。 以反馈的形式为个体提供新的学习经验, 形成动态反馈回路循环过程,生成运动表现。
实践模型作为指导教师设计体育家庭作业的指南, 是理论框架与作业实施之间的中介。 既要落实理论框架的理念,也要为作业实践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实施路径。 体育家庭作业实践模型, 从学习目标、 制订形式、 制订原则、 制订与实施环节、 学习评价五个方面进行构建。 着力于有效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如图2 所示。
图2 体育家庭作业实践模型
学习目标是体育家庭作业的核心, 其他环节均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设计, 学习目标能否满足学生、 社会、 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 是衡量目标能否起核心作用的重要标准[11]。从学生需要来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是发展的首要需求。 从社会关切来看, “双减” 政策反映了社会的期待, 将坚持学生为本、 回应关切, 遵循教育规律, 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作为工作原则。 从学科本质来看, 体育与健康学科关注学生体能与技能发展、 情感体验和道德品质的变化, 健身育人是其本质诉求。 学生需要、社会关切、 学科本质同时指向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满足学生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发展需要是体育家庭作业的价值取向。 纵向分解学科核心素养中的 “运动能力” “健康行为”“体育品德” 三个维度, 制订学习目标。 运动能力: 运用所掌握的运动项目参与体育锻炼活动, 提高体能与运动技能水平; 掌握运动项目的基本原理, 制订并实施简单的锻炼计划, 具备基本的健身能力。 健康行为: 了解身体锻炼的方式, 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 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养成主动完成活动日志的习惯, 形成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与行为。 体育品德: 在努力完成体育家庭作业过程中, 形成自我责任意识, 提升参与体育锻炼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在面对障碍时, 主动与教师、 同伴、 家人进行交流与合作, 提升协作意识与人际交往能力。
“双减” 政策强调发挥作业学情分析的功能。 体育相对于其他工具学科, 了解学情是体育家庭作业制定的难点。学生的基本情况主要包含身体与心理两个方面, 即身体活动以及活动过程中的体验。 活动日志作为体育家庭作业的主要形式, 包括身体活动记录表与学习体验表达表两种形式。 身体活动记录表主要了解学生的身体活动基本情况,包括日期、 目标、 锻炼内容、 持续时间、 运动强度、 完成情况。 学习体验记录表主要了解学生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包括锻炼表现、 主观情绪表现、 努力程度。 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11]。 聚焦学习体验, 与学习目标建立密切联系, 保证学生负责任地完成。
“双减” 政策将坚持学生为本作为工作原则, 以学生为本就是把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作为最根本、 最重要、 最应当考虑的因素[12]。 在其引领下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信息化原则, 着重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体育家庭作业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补充, 发挥着诊断教学质量以及巩固深化教学内容的作用。 通过为学生提供制定锻炼计划的信息、 锻炼过程中如何克服障碍的信息、 改变消极态度与情绪的信息、 关于锻炼收益的信息, 在认知层面形成决策平衡的正向效应, 在实践层面为学生提供可操作的实施方案。 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 为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二是选择性原则, 聚焦为学生提供选择的基本理念。 发言权与选择权是学生在作业实施过程中的基本权利, 权利可以激励学生自主完成体育锻炼活动。 学生基于当前发展水平选择能够实现的目标, 选择有教育价值、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两项运动技能作为体育锻炼的形式, 选择能够提升自我效能感与乐趣的活动。 促进学生体能与运动技能的发展, 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三是目标性原则, 着眼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 学生没有计划实现的具体目标, 很容易退回到久坐不动的状态[13]。 通过评估设置明确目标, 记录目标实现的具体步骤。 为认知、情感、 知识技能等领域的发展提供锚点, 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自身进步, 提供自我实现的证据。 使学生获得锻炼主动性, 增加成功体验, 提高自我效能感, 维持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四是社会化原则, 关注于发挥学校、 家庭、 社区协同联动。 体育家庭作业着力于为学生营造充满活动的锻炼环境, 提供所需资源, 构建 “对话” 与 “共享” 的师生关系。 发挥家庭的作用, 设计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完成的作业内容, 形成体育锻炼共同体。 整合社区资源, 提供锻炼场地, 打造社区运动平台。 学校、 家庭、 社区联结在一起,为学生提供计划与指导, 克服学生体育锻炼中的障碍, 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程度。
“双减” 政策强调布置分层、 弹性和个性化作业。 这就要求教师以理论框架为引领, 根据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向与时间, 设计个性化体育家庭作业。 第一环节是评估。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确定学生所处的变化阶段, 包括,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及意向、 是否有时间、 有场地从事体育锻炼, 以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当前的身心健康状况, 包括体育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 较为喜欢的运动技能、个体锻炼需求、 锻炼过程中的障碍等。 教师对学生信息了解得越多, 越能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第二环节是设计。 锻炼行为变化是变化阶段与变化过程交互作用的结果, 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变化阶段影响因素,采取不同的认知与行为策略。 一是摒弃竞技性因素, 重视终身性体育运动项目, 提供如何设计体育锻炼计划的知识,阐述规律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益处, 为学生呈现支架式信息地图。 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发作业方案, 提供必须完成、优先选择、 自我选择作业分层列表, 增强学生的选择权与话语权, 促进健康行为的改变。 第三环节是表现。 学生表现是个体内部因素与变化阶段交互影响的结果, 表现来源于体验。 教师为学生提供 “为什么锻炼” “怎么样锻炼”“在哪里锻炼” 的信息与资料, 学生以周为锻炼周期, 设置短期锻炼目标, 缓解参与体育锻炼的身体反应, 减少心理压力, 创造乐观情绪。 教师为学生展示不同层次的作业成品案例, 使学生认为自己具有完成任务的能力, 相信自己可以取得成功。 学生以记录表的形式记录作业完成情况与自身活动体验。 在体育家庭作业完成过程中, 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第四环节是反馈。 反馈为学生提供了关于结果的信息, 学生未能成为反馈过程的主题, 是制约反馈效能的关键因素[15]。 面对困境, 唯有让学生成为 “可见学习者”, 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反馈质量[15]。 一是教师在作业批改与课堂教学中, 对学生锻炼结果信息给予反馈。 二是教研室协同开发体育家庭作业评价量表, 学生参照量表对比自我表现, 分析锻炼过程中的不足, 自我监控锻炼活动。三是同伴对比量表提供反馈性意见, 为学生提供直接反馈。四是创建作业消息群, 学生分享在体验中获得的成功、 挑战与障碍, 了解学生作业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 教师与家长沟通、 协作, 提供指导性意见, 支持并督促学生完成作业。 积极的反馈有利于学生成功感的获得, 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双减” 政策强调 “发挥作业诊断、 巩固、 学情分析等功能”, 教师要像评估员一样思考[17], 寻找学生理解程度的证据, 关注学生在体育家庭作业中的表现。 学习评价不是为了测试体能或运动技能水平, 也不是为了划定等级。 它是一种反馈, 展示学生最终的学习结果, 为学生提供发展证据。 根据学科核心素养, 运动能力聚焦体能表现、 运动技能表现、 健康计划维度。 健康行为聚焦健康生活习惯、健康锻炼意识维度。 体育品德聚焦自我责任、 合作交往维度。 架构展示知识与技能的表现性任务, 例如: “请你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订周锻炼计划”、 “展示提高灵敏性的动作组合” “参与体育锻炼有何种利益与损失”。 以列表的形式制订评价指标, 赋予表现标准。
本研究在 “双减” 政策的时代背景下,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与跨理论模型的研究成果, 梳理健康促进理论模型,厘清关键因素与内在机制。 构建包含个体、 环境、 学生表现三个层次的理论框架, 促进学生健康行为改变。 实践模型以理论框架为基础, 包括: 学习目标、 制定形式、 制订原则、 实施环节、 学习评价五个部分, 为教师提供可操作的实施框架。 本研究构建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模型仍需大量的实证研究, 验证其科学性与有效性, 这也是体育家庭作业理论与实践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