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 政策下体育家庭作业理论框架与实践模型的构建研究

2024-01-28 05:27:22曾玉山
体育师友 2023年4期
关键词:家庭作业体育锻炼双减

张 鹏, 曾玉山

(1.济南市市中区泉润学校 山东 济南 250102; 2.山东体育学院 研究生教育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2; 3.济宁学院体育学院, 山东 曲阜 273155)

2021 年7 月24 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以下简称 “双减” 政策)[1]。 “双减” 政策下, 如何根据学生特点布置分层、 有弹性、 个性化的体育家庭作业, 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体育家庭作业是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 在课外时间完成的体育学习活动[2],能够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发展, 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3]。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4], 目标的达成需要学校体育课程与体育家庭作业充分融合, 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处理好运动技能与体能的平衡, 设计并实施课外体育身体活动, 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能力。 然而, 学生离开校园后, 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开始减少。 缺乏锻炼计划的自主设计能力是影响健康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 学生想要参与体育活动与具备参与的能力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1 “双减” 政策下体育家庭作业的理论框架

1.1 理论基础:梳理健康促进理论模型

“双减” 政策强调 “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尤其是作业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与学习规律”。 落实上述政策要求, 必须认识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理解健康行为养成的内在机制, 梳理和归纳健康促进领域的相关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 (SCT) 与跨理论模型 (TTM) 是面向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的两种模式, 是解决健康行为养成的有效方案。 相关学者尝试根据理论特点构建综合性的理论框架, 证明对个体锻炼行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4]。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 行为、 环境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个体因素包括自我评估、 自我效能、 结果期望、 归因; 行为因素包括活动选择、 努力、 坚持和环境调节; 环境因素包括指导、 反馈、 奖励[5]。 其中,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人确信能够成功完成预期结果的程度, 在个体行为改变中起着关键作用。 结果预期是个体对执行特定行为的后果所持有的信念, 是一种想象后果, 影响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6]。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 人们根据自己能做什么的信念, 以及行为可能产生影响的判断采取行动, 短期可实现的目标更有利于行为的改变[7]。

跨理论模型又被称为阶段变化模型, 强调行为改变过程中个体的认知与决策能力, 忽视环境因素的作用。 跨理论模型主要用于改变个体的不健康行为, 培养健康的锻炼习惯。 根据个体过去行为和未来参与体育锻炼的意向, 跨理论模型分为前意向、 思考、 准备、 行动、 保持、 终止六个变化阶段[13]。 随着时间以及干预策略的实施, 个体可能会处于不同的阶段。 变化过程描述了个体变化阶段转变的过程, 提供了改变行为的介入方法与策略, 为干预计划提供了重要指导。 通过对锻炼行为的研究, 研究者发现了10个影响变化阶段转移的变化过程, 包括体验与行为过程两类。 体验过程包括: 提高意识、 戏剧性缓解、 自我再评价、环境再评价、 社会解放, 行为过程包括: 互助关系、 逆条件作用、 强化管理、 自我解放、 刺激控制[8]。 决策平衡作为行为改变的重要影响因素, 反映了个体对锻炼行为收益与付出代价的相对权衡。 变化阶段早期, 当个体认为代价高于收益时, 个体不愿意参与体育锻炼。 随着变化阶段的发展, 当个人认为收益逐渐高于代价, 个体开始有规律地坚持体育锻炼活动。 因此, 决策平衡有助于克服锻炼实施过程中的障碍, 发展并维持体育锻炼行为, 防止学生回复到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认知成分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跨理论模型将个体的认知、 行为和时间相结合, 两种模型都较好地阐述了个体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 体育家庭作业依据社会认知理论与跨理论模型, 在已有的理论与模型基础之上, 梳理个体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 构建体育家庭作业理论框架, 为教学实践提供出发点和落脚点。

1.2 框架构建:厘清关键因素与内在机制

“双减” 政策提出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的目标, 虽然体育家庭作业受到学校与社会的持续关注, 但作业布置往往受教师主观经验的影响, 作业实践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许多研究认为社会认知理论属于连续理论模型, 优点是具有统一的内容与措施, 但不能根据锻炼者所处的阶段提出针对性的指导策略。 跨理论模型属于阶段理论模型, 能够根据定性的变化阶段说明行为变化过程, 但缺乏行为的预测效度[9]。 本研究尝试厘清理论模型的关键因素与内在机制, 构建体育家庭作业理论框架, 为实践模型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如图1 所示。

图1 体育家庭作业理论框架

本研究基于学生的内部心理以及外部环境影响, 在社会认知理论与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 构建体育家庭作业理论框架。 首先, 梳理理论框架的内在机制。 个人与环境因素是行为的发生条件, 通过学习经验信息渠道, 为学生提供自我认识的信息, 个体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 影响个体内部因素的形成。 其次, 明确理论框架的关键因素。 自我效能、 结果预期以及决策平衡是与身体活动促进成正相关的个体内部因素, 是个人、 环境与行为改变的关键中介,是模型中的核心变量。 其中,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行动的基础[9]。 当个体通过行动产生想要改变的动力, 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完成预期结果, 意识到参与体育活动能够带来积极结果, 获得更多收益时, 个体更倾向于采取行动, 做出行为改变的决策。 最后, 个体内部因素与变化过程促使个体在认知层面做出决策, 实现变化阶段的转变。 以反馈的形式为个体提供新的学习经验, 形成动态反馈回路循环过程,生成运动表现。

2 “双减” 政策下体育家庭作业的实践模型

实践模型作为指导教师设计体育家庭作业的指南, 是理论框架与作业实施之间的中介。 既要落实理论框架的理念,也要为作业实践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实施路径。 体育家庭作业实践模型, 从学习目标、 制订形式、 制订原则、 制订与实施环节、 学习评价五个方面进行构建。 着力于有效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如图2 所示。

图2 体育家庭作业实践模型

2.1 学习目标:基于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学习目标是体育家庭作业的核心, 其他环节均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设计, 学习目标能否满足学生、 社会、 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 是衡量目标能否起核心作用的重要标准[11]。从学生需要来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是发展的首要需求。 从社会关切来看, “双减” 政策反映了社会的期待, 将坚持学生为本、 回应关切, 遵循教育规律, 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作为工作原则。 从学科本质来看, 体育与健康学科关注学生体能与技能发展、 情感体验和道德品质的变化, 健身育人是其本质诉求。 学生需要、社会关切、 学科本质同时指向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满足学生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发展需要是体育家庭作业的价值取向。 纵向分解学科核心素养中的 “运动能力” “健康行为”“体育品德” 三个维度, 制订学习目标。 运动能力: 运用所掌握的运动项目参与体育锻炼活动, 提高体能与运动技能水平; 掌握运动项目的基本原理, 制订并实施简单的锻炼计划, 具备基本的健身能力。 健康行为: 了解身体锻炼的方式, 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 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养成主动完成活动日志的习惯, 形成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与行为。 体育品德: 在努力完成体育家庭作业过程中, 形成自我责任意识, 提升参与体育锻炼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在面对障碍时, 主动与教师、 同伴、 家人进行交流与合作, 提升协作意识与人际交往能力。

2.2 制定形式:发挥作业学情分析的功能

“双减” 政策强调发挥作业学情分析的功能。 体育相对于其他工具学科, 了解学情是体育家庭作业制定的难点。学生的基本情况主要包含身体与心理两个方面, 即身体活动以及活动过程中的体验。 活动日志作为体育家庭作业的主要形式, 包括身体活动记录表与学习体验表达表两种形式。 身体活动记录表主要了解学生的身体活动基本情况,包括日期、 目标、 锻炼内容、 持续时间、 运动强度、 完成情况。 学习体验记录表主要了解学生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包括锻炼表现、 主观情绪表现、 努力程度。 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11]。 聚焦学习体验, 与学习目标建立密切联系, 保证学生负责任地完成。

2.3 建构原则:坚持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

“双减” 政策将坚持学生为本作为工作原则, 以学生为本就是把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作为最根本、 最重要、 最应当考虑的因素[12]。 在其引领下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信息化原则, 着重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体育家庭作业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补充, 发挥着诊断教学质量以及巩固深化教学内容的作用。 通过为学生提供制定锻炼计划的信息、 锻炼过程中如何克服障碍的信息、 改变消极态度与情绪的信息、 关于锻炼收益的信息, 在认知层面形成决策平衡的正向效应, 在实践层面为学生提供可操作的实施方案。 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 为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二是选择性原则, 聚焦为学生提供选择的基本理念。 发言权与选择权是学生在作业实施过程中的基本权利, 权利可以激励学生自主完成体育锻炼活动。 学生基于当前发展水平选择能够实现的目标, 选择有教育价值、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两项运动技能作为体育锻炼的形式, 选择能够提升自我效能感与乐趣的活动。 促进学生体能与运动技能的发展, 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三是目标性原则, 着眼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 学生没有计划实现的具体目标, 很容易退回到久坐不动的状态[13]。 通过评估设置明确目标, 记录目标实现的具体步骤。 为认知、情感、 知识技能等领域的发展提供锚点, 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自身进步, 提供自我实现的证据。 使学生获得锻炼主动性, 增加成功体验, 提高自我效能感, 维持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四是社会化原则, 关注于发挥学校、 家庭、 社区协同联动。 体育家庭作业着力于为学生营造充满活动的锻炼环境, 提供所需资源, 构建 “对话” 与 “共享” 的师生关系。 发挥家庭的作用, 设计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完成的作业内容, 形成体育锻炼共同体。 整合社区资源, 提供锻炼场地, 打造社区运动平台。 学校、 家庭、 社区联结在一起,为学生提供计划与指导, 克服学生体育锻炼中的障碍, 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程度。

2.4 实施步骤:设计个性化体育家庭作业

“双减” 政策强调布置分层、 弹性和个性化作业。 这就要求教师以理论框架为引领, 根据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向与时间, 设计个性化体育家庭作业。 第一环节是评估。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确定学生所处的变化阶段, 包括,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及意向、 是否有时间、 有场地从事体育锻炼, 以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当前的身心健康状况, 包括体育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 较为喜欢的运动技能、个体锻炼需求、 锻炼过程中的障碍等。 教师对学生信息了解得越多, 越能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第二环节是设计。 锻炼行为变化是变化阶段与变化过程交互作用的结果, 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变化阶段影响因素,采取不同的认知与行为策略。 一是摒弃竞技性因素, 重视终身性体育运动项目, 提供如何设计体育锻炼计划的知识,阐述规律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益处, 为学生呈现支架式信息地图。 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发作业方案, 提供必须完成、优先选择、 自我选择作业分层列表, 增强学生的选择权与话语权, 促进健康行为的改变。 第三环节是表现。 学生表现是个体内部因素与变化阶段交互影响的结果, 表现来源于体验。 教师为学生提供 “为什么锻炼” “怎么样锻炼”“在哪里锻炼” 的信息与资料, 学生以周为锻炼周期, 设置短期锻炼目标, 缓解参与体育锻炼的身体反应, 减少心理压力, 创造乐观情绪。 教师为学生展示不同层次的作业成品案例, 使学生认为自己具有完成任务的能力, 相信自己可以取得成功。 学生以记录表的形式记录作业完成情况与自身活动体验。 在体育家庭作业完成过程中, 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第四环节是反馈。 反馈为学生提供了关于结果的信息, 学生未能成为反馈过程的主题, 是制约反馈效能的关键因素[15]。 面对困境, 唯有让学生成为 “可见学习者”, 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反馈质量[15]。 一是教师在作业批改与课堂教学中, 对学生锻炼结果信息给予反馈。 二是教研室协同开发体育家庭作业评价量表, 学生参照量表对比自我表现, 分析锻炼过程中的不足, 自我监控锻炼活动。三是同伴对比量表提供反馈性意见, 为学生提供直接反馈。四是创建作业消息群, 学生分享在体验中获得的成功、 挑战与障碍, 了解学生作业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 教师与家长沟通、 协作, 提供指导性意见, 支持并督促学生完成作业。 积极的反馈有利于学生成功感的获得, 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2.5 学习评价:教师要像评估员一样思考

“双减” 政策强调 “发挥作业诊断、 巩固、 学情分析等功能”, 教师要像评估员一样思考[17], 寻找学生理解程度的证据, 关注学生在体育家庭作业中的表现。 学习评价不是为了测试体能或运动技能水平, 也不是为了划定等级。 它是一种反馈, 展示学生最终的学习结果, 为学生提供发展证据。 根据学科核心素养, 运动能力聚焦体能表现、 运动技能表现、 健康计划维度。 健康行为聚焦健康生活习惯、健康锻炼意识维度。 体育品德聚焦自我责任、 合作交往维度。 架构展示知识与技能的表现性任务, 例如: “请你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订周锻炼计划”、 “展示提高灵敏性的动作组合” “参与体育锻炼有何种利益与损失”。 以列表的形式制订评价指标, 赋予表现标准。

3 结语

本研究在 “双减” 政策的时代背景下,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与跨理论模型的研究成果, 梳理健康促进理论模型,厘清关键因素与内在机制。 构建包含个体、 环境、 学生表现三个层次的理论框架, 促进学生健康行为改变。 实践模型以理论框架为基础, 包括: 学习目标、 制定形式、 制订原则、 实施环节、 学习评价五个部分, 为教师提供可操作的实施框架。 本研究构建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模型仍需大量的实证研究, 验证其科学性与有效性, 这也是体育家庭作业理论与实践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猜你喜欢
家庭作业体育锻炼双减
特殊的家庭作业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2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24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谁帮派翠克完成家庭作业
学生天地(2019年6期)2019-03-07 01:10:52
当孩子的家庭作业过多时
人生十六七(2015年2期)2015-02-28 1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