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4-01-27 13:40严华燕
高考·中 2023年11期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教学实践高中语文

严华燕

摘 要: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高中生思维品质的关键环节。在新课标的引领下,高中語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尤为重要,它不仅涉及学科知识的传授,还关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因此,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的实践研究,探讨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最佳路径,提供有力的方法支持,培养更具思辨性思维的高中学生,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

关键词: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实践

在信息时代,学生需要具备分辨真伪信息、提取关键信息、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思辨性阅读教学有助于培养这些技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信息过载的挑战,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可以更清晰、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因而,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培养学生深层次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辩证性思维水平,具备更强的辨识、整合、分析、运用能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

一、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特征

(一)反思性特征

反思性特征强调学生在阅读文本后的深度思考,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在思辨性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提出问题,找出文本中的逻辑要点,发现潜在的矛盾,然后通过深入思考解决问题。这种反思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不断提升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有助于学生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这一过程还有助于打破固有的阅读模式,使学生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各种文本阅读。

(二)批判性特征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第二个显著特征是批判性特征。这一特征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质疑、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观点进行深入分析。批判性思维是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对文本的信息、观点和论证提出质疑,以确定其真实、正确、有效。学生可以审视文章中的逻辑、论证和证据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偏见或疏漏。通过提出问题,全面理解文本,识别隐含信息,培养对不同观点的理性态度。此外,在信息过载的时代,学生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分辨真假信息,识别偏见和虚假陈述。这种能力对于他们的终身学习至关重要[1]。

(三)延伸性特征

延伸性特征要求学生寻求更深层次的理解,包括追溯文本中提到的概念或事件的历史,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或者将文本与文化、社会和历史联系起来。这种深入思考和探索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建立更丰富的知识体系。它强调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要开阔视野,深度思考,同时不断提出新问题,从而形成独特的见解。在延伸性特征的引导下,学生不仅限于表面的文本理解,而是通过更广泛的视角来思考问题。这种深思熟虑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并从多个角度来探讨问题,培养出独立思考和深度分析的能力。此外,延伸性特征还促使学生进行思辨性的研究,最终形成独特的理性的观点。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拓展阅读内容,还为学生提供更具深度和广度的阅读体验。

二、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一)设计开放性问题,发散学生思维

设计开放性问题通常涉及文本中的复杂主题、争议性观点或多义性的概念,学生需要通过深入思考和分析来发散思维,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提取文本中的信息。学生可以进行讨论和合作,探索文本主题的不同方面。这种发散性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能够进行更富有深度的理解。其次,教师在进行提问时需要合理筛选文章的关键信息,并根据文本内容制订相关问题。这能够确保问题与文本内容的密切关联,使学生跳出思维定式,提升鉴赏力。此外,问题的设置需要有层次感,从浅入深,适应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储备、能力储备的基础上,向思维的纵深处“漫溯”。不可忽略的是,设置开放性问题要从实际出发,“贴心”地考虑到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问题的设置应该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尽量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运用好“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确保他们都能够从阅读鉴赏中获益。

例如:教师在教授《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这篇文章时,要探讨工匠精神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强调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对品质的追求的时代价值,明白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对于提高时代的品质、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开放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讨论。比如“你认为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与工匠的技艺有何关联?”“文章中提到工匠精神在当下有何意义?”这些问题设计具有启发性,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工匠精神的概念以及它的时代价值。通过这个教学实例,学生被引导去思考工匠精神的内涵,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

(二)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思考

在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中,教材的特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教材是学习语文知识和进行思辨性阅读活动的主要载体。因此,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教材的特点,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找到阅读方法与技巧。教师需要了解所选教材的文本特点,这包括文本所属的学习任务群,关联的人文主题,落实的语文素养等。通过深入分析文本,教师可以更精准地制订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明晰的教学资源,帮助他们掌握方法。通过针对性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自由出入阅读的表里之中,在真实有效的活动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创性思维,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以《拿来主义》为例。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拿来主义?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文章中反映的社会现象在当今社会是否仍然存在?”然后让学生深入分析文本内容、文章层次、论证技巧,探讨主题,帮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独特的表达方式,幽默而又犀利的风格,敏锐而又深刻的思想。教师可以模拟文中的情境和问题,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在与“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比较中思考“拿来主义”,在生动的比喻、幽默的语言中理解“拿来主义”。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小组内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寻找理解路径,展开思维碰撞,在合作中共赢,落实语言和思维的双重构建。最后,布置一个延展性作业,落实教考衔接意识,尝试撰写文学评论,读、评、写一体化,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性写作水平。通过以上教学实例,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文本,还能培养思辨性阅读的能力,提高对文本的批判性理解,更能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和价值观的深刻思考,提高综合素养。又比如: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基本情节和角色关系,掌握故事的前因后果和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在阅读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故事中的人物冲突、道德困境等。然后将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观点,分享他们的理解, 鼓励他们思考更广泛的问题。学生还可以知人论世,更好地理解林冲的性格发展变化以及客观环境对人物思想的影响。通过这个教学实例,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借助各种学习资源,深入分析文本,有逻辑地表达自己,倾听理性的声音,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断的思辨性思维[2]。

(三)创新阅读方法,培养逻辑意识

阅读是一个贯穿教学始终的活动,在追求时效性的大背景下,创新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从而提高阅读效率,提升思维品质显得尤为重要。第一,浏览性阅读。浏览全文,整体感知,获取对文章内容的整体了解。在这个阶段,学生应该梳理文章的情节脉络,识别重要的小标题,基本厘清人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掌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重点。此外,学生可以尝试“问题导读”的方式,更有针对性地找到阅读方向,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第二,对比性阅读。对比阅读是思辨性阅读教学中的重要路径。通过对文章中存在的对象特征、关系特征、语言特征、思想特征进行对比,学生找到抓手,从而深入了解问题的实质和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帮助学生避免受到无关信息的干扰,使其能够更加专注于文章的核心内容。学生可以比较文章中不同段落、观点或论证,识别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通过这种比较,学生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逻辑,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比性阅读还可以联读相关性文章,主题或同向或异向。通过比较不同观点或论证,学生可以评估它们的优缺点,提出自己的辩证分析,并进行合理推断。第三,纵向性阅读。纵向性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文章所提出的问题,深度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准确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在深入阅读阶段,学生需要仔细研读文章的重点段落,由浅入深、由点到面。这有助于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追根溯源,更好地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以《读书:目的和前提》为例,首先教师要让学生进行浏览性阅读,快速抓取文章的核心观点和基本结构。要求学生在3~5分钟内浏览文章,尝试概括作者关于“真正的修养”和“真正的教养”的基本观点。然后小组交流,每组分享自己的理解,并且指出关键句或关键词,教师汇总并点评,确保学生把握文章的大致方向和重点。其次,进行对比性阅读,教师提供黑塞的另一篇文章——《获得教养的途径》,要求学生找出两者在定义和理解上的异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最后,进行纵向性阅读,深入理解文章的逻辑架构,挖掘其深层含义和论证方法。要求学生关注文章中对“真正的修养”的定义和阐述,分析问题“‘真正的修养是否真的不应追求具体目的?是否所有人追求的‘修养都一样?”开展一次议论性写作活动,要求学生基于文章的观点,阐述自己对“真正的修养”的理解和看法。创新阅读方法这一策略不仅适用于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還可以在学生的日常阅读和学习中得到应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认知水平。

(四)立足学生特点,开展阅读活动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明显呈现出从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的特征,思辨性思维有了质的飞跃,思维逐渐走向深刻性、辩证性。但是,高中生阅读水平和能力取决于其学习、阅读的量及深度,教师需要立足学生的特点,全面分析他们的学习特点、学习态度等因素,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促使他们在思辨性阅读教学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组别,如拓展组、提高组、基础组。每个组别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水平,根据这些差异,教师可以设计有层次的阅读目标和思辨性阅读计划。拓展组的学生可以追求更高级的阅读目标,提高组的学生可以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思辨,而基础组的学生可以在夯实基础的同时逐步培养思辨性思维。其次,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来设计阅读活动。当学生对所阅读的内容感兴趣时更容易投入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有兴趣的文本,激发其学习热情,同时提供支持和引导,使其能够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此外,教师在思辨性阅读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学习信心,提高阅读效率。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方法,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这有助于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更加自信,最终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3]。

例如:在学习《祝福》时,教师可以预先规划好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内容,以期在阅读《祝福》时达到适合他们水平的阅读理解和思辨能力的目标。对于拓展组的学生,应该学会分析《祝福》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掌握文章的基本情节和情感基调,积极讨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他们的行为动机和冲突,并分析作者的文学手法,如象征、隐喻和比喻,理解文章的更深层含义。对于提高组的学生,可以就主题和中心思想展开更深刻的讨论,考虑不同的观点,分析作者的语言和叙述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文学效果,并探讨小说中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而对于基础组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聚焦于理解文章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基本的阅读方法,讨论文章的情感基调,以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情感色彩。通过这种分层教学策略,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在适合他们的水平上进行思辨性阅读,并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有助于个别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学习信心,同时也提高整个班级的思辨性思维水平。

结束语

通过深入分析思辨性阅读,能够了解到其反思性、批判性和延伸性等特征。这些特征要求学生通过鉴赏语言、辩证思考、鉴赏技巧,深入理解主题思想。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策略包括设计开放性问题、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创新阅读方法以及基于学生特点开展阅读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分层教学,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逐步发展其思辨性思维。总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深层次的思维能力,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成为有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独苌伟.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5):55-57.

[2]封友胜.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的教学实践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14):8-9.

[3]郭明霞.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方法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2(10):42-44.

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青年教师专项课题“跨媒介视域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QN2020046)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思辨性阅读教学实践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浅析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
以思辨性阅读彰显语文课堂思维品质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策略探讨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