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燕
摘 要:大概念视域下的大单元项目式学习是基于学科核心概念基础上,将高中思想政治课大单元教学与项目式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呈现出真实情境、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学生本位等特点,通过“做中学”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用,实现学科概念与基本原理的建构与应用,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核心素养。结合新课标要求及教学实际,文章以《经济与社会》模块二轮复习为研究对象,对大概念视域下的项目式学习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大概念;核心概念;核心素养;大单元项目式学习
“双新”改革实施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呈现出容量大、难度高、时间紧的特点。学生也普遍反映读不懂、不会用的困扰。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实效性成为教学改革尤其是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大概念视域下的大单元项目式学习是基于学科核心概念基础上,将高中思想政治课大单元教学与项目式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呈现出真实情境、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学生本位等特点,通过“做中学”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学什么、为什么学,实现学科概念与基本原理的建构与应用,搭建知识的内在逻辑,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核心素养。结合新课标要求及教学实际,笔者以《经济与社会》模块二轮复习为研究对象,对大概念视域下的项目式学习进行初步探索[1]。
一、聚焦学科概念,明确教什么
(一)大概念的提取
大概念是在学科逻辑和学生生活逻辑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标准和模块知识抽象出来的高层次、概括性概念,具有体现育人理念、联结核心概念、引导教学目标的作用,是学科知识和培养目标的联结点和起点,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在《经济与社会》大单元项目式学习过程中,笔者首先深度解读课标,了解思想政治学科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学科最根本、最核心的任务。明确思想政治学科大概念的提取尤其要强调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作用。其次回归教材,本模块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实际,介绍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提升在新时代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再次结合时事政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因此,笔者将“高质量发展”确定为本模块大概念[2]。
(二)建立以核心概念为基础的概念群
在建立学科大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进一步尝试跨模块建立核心概念及子概念群,核心概念群就像生命体的细胞,支撑起学生知识的微观基础。经过一轮复习,学生对模块知识已经相对熟悉,因此在二轮复习的时候,可以通过大单元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引导學生构建核心概念,细化子概念群。大概念:高质量发展;核心概念:新发展理念、现代化经济体系;围绕新发展理念,建立子概念群: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围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立子概念群: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更高水平开放型新体制,生产资料所有制。
(三)制订项目目标,落实核心素养
要真正实现知识从知道到会用的转变,教师需要进一步依据核心素养和培养目标,制订本模块复习的项目目标,为项目实施提供指引。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围绕核心素养及大概念“高质量发展”,笔者尝试制订本模块的项目学习目标,力求提升复习的实效性。政治认同: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明确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性;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科学精神: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初步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现象;公共参与、法治意识:尝试对促进社会公正、实现共同富裕、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完善社会保障的政策提出建议[3]。
二、创新项目实施,探索怎么教
通过大概念视域下的大单元知识体系的建构,学生能够在头脑中建构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网,明确自己要学什么。通过基于核心素养的项目目标的确定,教师也能明确本模块要教什么。下一步就是在此基础上设计项目任务,探索实施路径,力求达到减负提质、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项目任务的确立要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群体进行变通性调整,做到情境选择的真实性、项目任务的活动性、学习方式的实践性,关注学生真正需求,让学习真正发生。
(一)情境选择的真实性
新一轮课程实施方案也提出课程评价要注重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强调对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大单元项目式学习的突出特点就是强调置身于真实情境中,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增强对社会的认知与参与能力。《经济和社会》模块二轮复习更关注培养学生用经济理论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选取情境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开放性与可操作性的关系,既要体现情境的真实性,又要根据培养目标对情境进行加工和处理,关注问题驱动,提升思维品质。围绕“高质量发展”,可以以昆山的蝶变之路为切入口,带领学生置身于昆山发展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调用现代化经济体系系列知识,聚焦家乡发展,设置模拟项目申报、市长答疑、生涯规划等项目任务。首先,学生熟悉这样的情境,有话可说;其次,具有全面性,既展示了昆山发展的傲人成绩,坚定学生的道路自信,又向学生呈现了昆山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外资撤离、产业升级转型等困扰,让学生直面问题,在机遇与挑战的碰撞中进一步体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并寻找解决之策。笔者认为劣构问题的引入更接近于真实情境,在真实情境下知识的习得、能力的生成和素养培养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促进学习的发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4]。
(二)项目任务的活动性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是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这就决定了大单元项目式学习过程中项目任务的活动性。高质量的任务驱动不仅能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引领和激发,而且能推动学生积极寻找问题解决方案,有效提高项目式学习的质量。关于项目的选择方面,要关注项目任务的可操作性、可探究性和挑战性,这就要求在任务设置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寻找任务与核心知识、培养目标的契合点,制订真实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务实施方案。在某次同课异构的活动中,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大概念,一位教师通过任务单的方式模拟了一场南通市坚守实业的企业家记者会,让学生模拟扬子晚报记者,围绕当前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分别采访南通罗莱家纺董事长、建筑企业总经理,并补全采访资料。学生对于这位教师的项目任务表现出很高的兴趣,首先其形式更接地气,其次任务的难度的设置也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和项目目标,让学生有话可说,并且任务完成的过程不仅需要知识的演绎和材料解读,更需要调动知识并运用知识,属于需要跳起来够一够的任务要求。只有基于大概念设计的充分体现可操作性、可探究性和挑战性的任务,才能实现知识运用、素养提升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促进深度学习,在有限的复习课时间内实现素养的有效提升。
(三)学习方式的实践性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从这种意义上说,所谓好课不一定是热闹的课,但一定是全情投入和深度参与的课堂,通过大概念视域下的大单元项目式学习,学生习得的不仅是理论,更在于在实践中获得理论,在实践中深化理论,并且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基于实践性的思考,笔者在二轮复习的过程中尝试围绕高质量发展大概念和两个核心概念,结合项目任务目标,拟定了本框题在复习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大单元项目“探索昆山市高质量发展的当下与未来”,并将任务分解为以下四个子项目:
子项目1:阅读《人民日报》头条文章《抢抓机遇再出发——江苏昆山高质量发展纪实》,运用“高质量发展”相关知识,绘制一份昆山高质量发展的宣传单。
子项目2:搜集资料,借鉴淄博等网红城市发展经验,运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关知识草拟一份促进昆山夜市经济的发展建议书。
子项目3:调查新发展理念在你所在社区的落实情况,设计一份“新发展理念践行效果”的调研问卷(有条件的可以到所在社区发放,整理数据,分析结果)。
子项目4:分别模拟昆山本地实体经济负责人、政府招商负责人、消费者,以“昆山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为主题写一份微报告,提交市长信箱。
在子项目1中,学生通过时政材料的阅读,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头脑中建立在学科大概念基础上的概念群,运用知识分析经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子项目2、子项目3中,学生在对高质量发展进行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分别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发展理念的角度从微观上通过写倡议书、设计问卷的方式进一步论证和探究问题,分析社会现象,做到了知识和实践的有机统一。子项目4则切换角度,从《经济与社会》模块三大主体入手,通过设置模拟角色的项目任务,让学生跳出经验总结的层次,在熟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创新性问题,挖掘昆山发展的新动能,这个过程学生的身份已经由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四个子项目任务层层深入,遵循从感性认识—理性总结—迁移运用—情感升华的思维路径,使学生既能对经济理論有深刻的理解,也能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与主体责任感[5]。
三、优化评价方式,增强获得感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于如何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做了详细的规定,注重真实情境作为背景依托,考查学生应对复杂社会生活情境的能力。更加注重学科内容的整合性对于评价的意义,强调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以上规定也给大概念视域下的大单元项目式学习提供了有效参考,即以评促学,建立复合型评价机制。
(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教师将学习效果分成四个境界:知识记忆关,易测量;问题解决关,便于测量;高阶能力关,不易测量;德育养成关,难测量。当前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已经越来越多地侧重于高阶能力的考查和素养落实,这两个标准也恰是衡量大概念视域下大单元项目式学习是否具有实效性的关键要素。因此,评价标准应当在注重目标达成的同时,凸显情境创设的真实性与生活化,注重行为的投入程度和深度参与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强调教师的激情与全情投入,更注重学生在整个过程的融入程度。通过课堂实施,学生习得的不仅是理论,更在于在实践中获得、深化理论,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
(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高中思想政治课兼具知识传授和德育功能,这就决定了其评价不能只关注最终成绩,应该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统一。传统的评价方式过于重视最终成绩,忽视了学生在各个阶段的成长和进步,有以偏概全的倾向,也导致了课堂教学急功近利,思想政治课变成了单纯的知识讲授和解题能力训练,忽略了学生的长足发展。因此,项目式学习模式强调评价方式的动态性,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成绩和“现在”的发展,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未来”,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品质的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基。
(三)综合性与多元化相契合
就评价主体而言,教学是多主体活动,因此,笔者在总结传统评价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教师和学生的契合点,确立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相统一的评价体系,每个评价主体均包括他评和自评的过程,多主体的参与既保证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的主人翁地位,同时从不同角度反映出课堂实施的真实效果,真正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就评价角度而言,强调多元化。设置多项指标,结合学生自评、互评或教师点评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发展[6]。
结束语
大概念视域下的大单元项目式学习强调综合性、实践性,凸显知识和能力的双向融合,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对于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学生的减负提质,落实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操作价值,是塑造高中政治品质课堂的有效途径。同时,大概念的确定、项目任务的制订又对教师的知识储备的更新、教育理念的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尝试对于教师专业成长也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人民出版社,2022.
[3]朱明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教师指导.思想政治[M].上海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20.
[4]田钰,钱晨.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深度学习模式建构[J].中国教师,2023(2):106-108.
[5]陈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学术交流2007(3):175-177.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本文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高中政治课情境素材选用研究” ( 项目编号:2021/LX/02/2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