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实施思考

2024-01-25 13:52孙群山
高考·下 2023年10期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孙群山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行,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做好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工作。大单元教学理念的实施不仅适应高中历史教学改革要求,同时也结合了学情特点,在主题的指引下整合教材内容,形成完善的单元框架,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教师结合课程标准要求,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提炼出单元主题,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提升历史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

在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主动性、好奇心不断降低,最终影响到了历史学习效果。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下,传统历史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核心素养的育人要求,而大单元教学模式作为一种高效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学生从纵向时间、横向空间层面完成知识探索,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为核心素养在历史课堂有效培养提供支持。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价值

(一)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历史核心素养其实就是让学生能够主动进入到历史课堂活动中,利用所掌握的学习方法逐渐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综合品质,也是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方式。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树立起正确的认知观念、教育观念,全面推行素质为本思想,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提升知识运用能力。在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应当坚持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层面出发,制订合理化教育目标,提炼出重点问题,完成知识整合,做好教学过程设计工作,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等提出有效的评价。一是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应当将核心素养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确保目标设计的灵活性,提升学生历史学习质量。二是教师应当针对课程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完成内容整合,把握关键问题,帮助学生掌握重点与难点知识,进入到深度学习中。三是从教学过程的特点出发,落实以生为本教育思想,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学生自主构建能力[1]。

(二)利于教材内容挖掘

教材属于历史教学中最为基础的资源,展现了我国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属于课程标准的直接体现方式。因此,教师应当不断提升对教材的解读与运用能力,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全面贯彻学科育人目标。在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应当做好课程组织结构优化工作,调整教材中的内容,将必选课程以通史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脉络。只有做好教学设计工作,才能调动学生好奇心,主动针对历史问题进行挖掘,形成正确认识,保持思维活跃性。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提出应当注重学生关键品格、必备能力发展,做好学科内容与体系结构完善,满足学生学习发展需求。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好教材审视工作,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指导作用,明确历史课程知识体系,确定教材结构,了解内容编排原则等,在课堂中合理运用教材,帮助学生确定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设计出新颖的、综合性较强的学习活动。

(三)促进课堂教学转型

在历史核心素养全面落实背景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应当坚持从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层面出发,做好教学设计与实施工作,制订出合理化教育目标,完成关键问题提炼,整合知识要点,优化教学过程,保障历史教学高效开展,确保学生能够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为历史教学有效实施提供支持。在课堂教学转型中还应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以生为本课堂教学体系,转变传统教育模式,做好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在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中需要着重关注课程意识。学科本质的整合,不仅需要确定教学内容的逻辑性特点,同时也要完善教学环节,把握学生认知特点,设计合理化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需要主动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利用问题引领等方式,确保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提供支持[2]。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措施

(一)提炼单元主题

1.整合单元要素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逻辑属于课堂教学中的重点组成部分,主要是针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步骤等提出的,通过教学逻辑能够展现出教师对历史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客观规律产生的认识情况,也是设计教学内容的基础。做好教学逻辑构建工作是保障历史课堂教学高效开展的基础,也是加强大单元教学设计的重点,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需要确定教学逻辑所具备的不同结构特点,完成单元内容梳理。一是针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进行研读,提炼教学要素,确定单元、课时等方面的关系,在做好知识点叙述的同时合理利用学思之窗等,帮助学生掌握基础史实、历史概念等知识,加深对作者编写意图的理解。二是从课堂动态需求出发,做好教材内容补充工作,完善知识体系,调整教学内容。三是从学生认知逻辑层面出发,确定学生能力差异,贯彻以学定教要求,掌握学生的诉求与认知态度,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四是在后续设计中需要确定逻辑主线与副线等之间的关系,设计出适合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知识[3]。

2.完善知识框架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需要确定出单元主旨,以此为基础构建完善知识框架,明确历史教学目标,突破传统教学中教材、课堂等方面的限制,完成不同文本要素的融合,提升内容的关联度,展现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实现教学设计与素质目标的有效融合。只有精准把握教学逻辑,才能设计出适合的教学主旨,保障教学规划工作顺利开展。因歷史教材具有体量大、内容繁杂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做好大单元教学主旨研究工作。一是使用单元界面总览法。从教材、课程标准要求出发,完成内容整体定位工作。例如,在《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课教学中,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对本单元所提出的要求,针对“全球航路的开辟”“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进行有效设计,以“走向整体的世界”为教学目标,按照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与条件、经过与主要航线、影响等模块设计教学环节。二是使用标题拆解法。通过对标题进行解析,结合不同题目设计出不同的拆解方法,如:内容+内容模块、时间+内容模块等。三是使用探究寻新法。针对教材叙述提出相应的质疑与批判,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达到延伸知识视野效果,实现强化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目标。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结构设计中需要引入最新的历史学科发展成果,组织学生参与探究活动,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所以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需要做好史学前沿观点引入工作,组织学生参与探究活动,完成单元内容凝练,达到提升教学立意效果。如在《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模块中,可以借助柯文“中国中心观”、费正清“冲击-反应”理论,将两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等一系列事件联系在一起,组织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新的观点,加深对这一阶段我国的内忧外患、救亡图存的认识,逐渐形成全球史观。

(二)整合教学目标

1.重视素质本位

在明确的目标导向下,能够让学生明确所要达到的标准,不仅可以指引课堂教学走向,同时也是保障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所以,在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中需要从素质本位层面出发,根据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做好设计。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历史课程需要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达到能力提升效果。所以在大单元整体目标设计中需要主动与课程标准结合,展现学科特点,重视学生素养培养工作。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坚持长期性原则,因为核心素养培育属于一项比较复杂的过程,所以在制订大单元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做好统筹规划工作,确保不同层级目标与阶段目标的有效联系,满足上下贯通要求,安排具体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讲述“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相关知识时,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需要了解文艺复兴等的历史渊源,对资产阶级革命发生、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等形成正确认识等。为了提升大单元教学目标设置效果,还需要教师做好进一步考量,进行细化与延伸,如可以将其转变成为收集、分析資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在确立、发展阶段中的重要条件等史料,理解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客观要求,结合当前不同国家制度特点,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针对资本主义所具备的两面性等进行辩证评价。只有设计出明确的目标,才能提升教学的实践性[4]。

2.落实以生为本

根据核心素养要求,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需要做好教学目标设计工作,注重学生能力发展,加大培育力度,凸显学生主体性。在制订教育目标时还需要掌握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已有知识、认知能力等做好层次划分,不断挖掘学生潜能优势,结合具体任务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针对教材知识呈现、编排特点等进行分析,在历史教学中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发展史实,做好历史发展脉络与基本线索结合工作,引导学生针对历史发展原因等进行探究,在满足学生认知差异的基础上形成合理化的目标,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所以在历史大单元教学目标设计中还需要结合学生能力水平,确定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能力等设计合理化目标,为学生自主性与创造性发挥提供支持。例如,在讲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相关知识时,教师需要掌握学生认知与思维特点,结合课程标准中的内容,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以此来设计出合理化的教学目标,确保目标的针对性。

3.强化目标效度

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当及时观察学生学习情况,根据素养达成情况等设计出合理化的大单元目标,结合具体课程标准,做好检测与判断工作,提升目标设计的针对性。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还应当重视目标可检测性,关注学生学业质量标准,细化具体内容使用合理化的表述方式。一是确定行为主体。历史大单元教学中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确保教学重点的准确性。二是明确行为动词。利用行为动词,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具体行为,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课程内容等选择适合的行为动词。三是确定条件或是情境。通过说明学生在具体条件或是情境下所形成的行为、操作等,如根据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使用自己的语言尝试概括出抗日根据地分布特点等。在这种描述中能够清晰展现学生的行为条件。四是做好表现水平或标准的描述。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确定学生对目标中需要完成的最低表现水准,以此来为后续评价工作开展提供支持。

(三)做好教学工作

1.创设历史情境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从教学过程出发,针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以落实大单元教学目标为主,营造出适宜的情感氛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满足学生心理机能发展要求。利用历史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根据事物发展脉络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掌握知识迁移与使用方法,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保持学习主动性,确保学生能够真正进入到历史课堂学习中。一是史料情境。利用史料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真相,所以在创设史料情境时需要保障材料的真实性,根据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提炼重点与难点问题,最大限度还原历史。例如,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相关内容时,可以在导入阶段中将漫画家伯纳德·帕特瑞吉所创作的漫画展示在课堂中,随后要求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信息,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在仔细观察与思考中逐渐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存在的局限性,加深对世界大战爆发背景的认识。二是问题情境。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需要从现实世界出发,顺势引入历史问题,要求学生在探究历史发展溯源的基础上逐渐理解知识。如可以将俄罗斯与乌克兰所发生冲突的相关资料展示在课堂中,通过为学生呈现相关问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热情,针对冲突根源进行分析,自然过渡到美苏冷战等。通过创设出适合的教学情境,能够调动学生好奇心,为学生思维能力转变提供支持[5]。

2.构建深度课堂

一是保障问题提出的指向性。设计关键问题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为了展现问题导向作用,需要结合教材内容,确定问题指向目标,例如,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专题时,需要确保所设计的问题能够以革命新道路的开辟组织为主,在聚焦关键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学生思考欲望,实现思维发展目标。二是保障问题提出的层次性。历史教学中需要提升对大单元教学问题设计层次性的重视度,从记忆与掌握、理解与分析、认识与价值判断三个层次出发,遵循学生能力水平,确保问题设计的合理性,坚持由浅入深原则。例如,在“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相关内容学习中,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1929—1939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情况表”,随后要求学生根据所展示内容找出可以提炼的信息与问题,分析不同国家在面对危机时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造成不同国家走向不同道路的原因是什么?借助层次性的问题,能够将学生带入学习中,满足学生认知逻辑发展要求,实现大单元活动教育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中做好大单元教学设计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因此,在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中需要从提炼单元主题出发,做好历史教学目标设计工作,保障课堂教学实施的有效进行,确保学生能够进入大单元学习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逐渐提升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松涛.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应用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23(2):126-128.

[2]刘检.核心素养背景下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J].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1(6):17.

[3]郁卫高.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思考[J].情感读本,2021(2):65.

[4]王英英.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研究[J].世纪之星(高中版),2021(12):28.

[5]胡颖.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中英文),2023(2):82-84.

猜你喜欢
大单元教学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