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分析

2024-01-25 12:36佘志炜陈炳泉
高考·下 2023年10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策略高中数学

佘志炜 陈炳泉

摘 要:高中数学逻辑性强、抽象知识较多,许多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力不从心,为了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多方面能力。在数学学科中,阅读具有特殊性,不仅需要学生进行阅读,还需要学生理解与掌握数学阅读中多种数学符号的含义,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教师要提升对于数学阅读的重视,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阅读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在学生获取信息、掌握知识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般而言,以阅读作为学习方式的科目是文科,需要学生阅读大量的文字,从文字中获取信息,实现思维的提升,数学作为理工类的科目常常注重学生通过做题的形式,实现思维的拓展。因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会注重让学生审题,但是却没有教学生如何审题,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受到重视。在新时期的教学环境下,培养学生综合发展,促使学生得到全面提升已经成为教育的关键步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体现,也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表现。由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数学阅读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对数学阅读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于数学材料的理解能力,促使学生思维得到创新性发展。

一、数学阅读

数学阅读是数学文化的体现,主要是指一种数学语言的认知活动,是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主动获取数学信息的一种认知活动。数学阅读能力影响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数学阅读一般分为主动阅读与被动阅读,主动阅读是指通过主动思维的方式去探讨数学问题中的关系,主动探究知识,是一种深层次的阅读。而被动阅读,主要是通过视觉搜索信息,并没有接收信息,是一种浅层次的阅读。良好的阅读能力体现在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是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实践探究来获得问题的解决,而不是依赖教师进行解決。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是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之一。

二、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意义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为了规范学生的数学用语,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数学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是一门接触了很久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会存在因对科目陌生而产生的不适感。但由于数学教材内容在不断地更新,学生需要不断提升和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才能够有效提高解题的效率,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同时,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推动个性化教育发展,凸显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针对性引导,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避免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出现读错题和读不懂题的情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高中数学教学开展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一)文字信息

在数学阅读中,文字信息最基础,也最关键。无论是最基础的数学问题、概念、知识点,基本上都是文字构成的。比如,“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作集合(简称为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涉及的这种抽象的数学文字信息还较多,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阅读能力,就难以实现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学生就无法获得思维的增长。因而,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数学文字信息的提取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与理解方式,实现数学知识的有效记忆与学习。

(二)数学符号

数字符号包括运算符号,如“+、-、×、÷”,几何符号“⊥、△、∠”等、集合符号“、、、”等、代数符号“、、、、≤、≥”等,这些符号体现了数学阅读与其他传统的阅读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学生必须认识高中的数学符号,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数学阅读。因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对于数学符号的理解能力培养,厘清不同数学符号的关系,规范数学符号的应用,加深学生对数学本质的认识。

(三)表格信息

数学的综合性、实用性较强。在数学的学习中除了数学符号需要学生理解与认识以外,还需要对于表格知识进行学习。学生在数学阅读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会涉及多种表格,比如函数表格、对数表格以及频率分布表、列联表等统计表格。数学表格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理解、记忆和应用。

(四)图形信息

图形是数学学习中重要的知识与内容。在数学学习中,常说的“数形结合”,就是“代数”与“图形”的结合。在实际生活和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都需要接触大量的图形知识,不管是平面图形抑或立体图形,学生需要从中抽象出相应的数学知识。此外,通过数学图形构建几何直观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降低了某些知识的理解难度,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1]。

四、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在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教育的忽略

高中数学与初中、小学数学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在小学、初中基本上是将数学问题融入实际生活中,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而到了高中,随着数学知识难度的增加,抽象性的提升,数学问题难以与生活实例相融合,还有数学概念的抽象化表达问题。数学学习的开展从具象走向抽象,目的是培养学生抽象性的思维。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学生能够有较高的理解能力,还需要学生能够通过数学阅读提取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知识。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注重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对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提炼、分析和转化。但是,实际上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注意或重视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日常的教学中也仅仅是按照教材布置相应的教学活动,没有关注到数学阅读等相关的内容,认为教学的重心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解题技法和解题套路,在考试中获得更高的分数。实际上,新人教版的数学教材就专门设计了“阅读”专栏,希望通过阅读在拓展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数学史、数学文化、数学概念等,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阅读专栏的重视度不够,有的甚至直接选择忽略,没有对学生进行阅读方面的引导,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节省教学时间,但是却忽略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成长,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价值需求,最终得不偿失。

(二)学生对于数学阅读培养兴趣的缺失

学生的学习需要兴趣作为基本内驱力。教师所开展的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增强自我阅读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够在阅读的活动中实现成长与发展,才能够对于相关的数学知识点和问题进行理解。但是,实际上很多高中学生对于数学阅读的兴趣并不高,并没有意识到阅读对于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性,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错误的认知,认为阅读是无关紧要的,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数学概念模糊不清,难以提取数学题中的有效信息等问题。数学阅读基本来源于实际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由于生活经验不足,需要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此外,学生也能够借助阅读深入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受到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只注重應试的固化学习模式,难以实现学生的多维发展。

五、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合理运用多种资源,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拥有了基本的阅读能力,但是高中数学知识较为复杂,各种数学元素交织在一起,阅读难度增加,学生要采取逐字逐句的方式才能读懂题目。在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首先,要合理运用教材材

料[2]。数学教材中有较多的阅读素材,合理、有效地运用这些素材,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课程学习中。例如,在《集合中元素的个数》一课教学中,本节阅读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运用集合语言来描述对象,同时运用集合和对应的语言来描述函数的概念。集合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重要素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学生之间互相提出问题激发求知欲,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数学实践中,实现问题的解决。

其次,增设数学课外读物。不只是文科类的学科有课外性的教材,数学科目也有。课外阅读实际上是对课本材料的一种有效的补充,通过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思维。比如,知识拓展与应用两种课外阅读,侧重点不同。如拓展性的课外阅读主要是针对课本内的知识进行延伸;应用型课外阅读主要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课外读物推荐中,教师要以趣味、教育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并开展阅读活动,通过交流与讨论提升阅读能力,同时对于阅读行为和学习行为进行反思。

最后,融入数学史。数学的发展史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有助于学生情感、价值的提升,有效地丰富数学课程。在资源选择上,教师也可以融入数学史的内容,从网络上、书籍上寻找与高中数学相关的数学发展进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伟人在时代推进中所做出的贡献。比如,在立体几何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分享牛顿、笛卡尔等数学家的故事,体现数学的育人价值,这些故事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部分学生还会以此作为榜样,将数学家们探索知识的奋斗历程作为自己学习发展的动力。

(二)创新阅读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作为数学教师应当认识到,数学阅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结合不同的阅读素材,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因为大部分学生不会阅读,以至于最怕数学阅读,教师就需要专门抽出一节课,来引导学生并与学生一起阅读,帮助学生掌握数学阅读方法,启发学生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面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时候,教师应当及时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分段阅读、标注的方式,促使学生能够边阅读边思

考[3]。比如,在《椭圆》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教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课程内容,以提纲的形式加以概括提炼。此外,教师与学生共同阅读,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便于引导学生。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可以运用故事教学法、数学模型构建法、问题情境创设法、数学工具辅助法等,让学生对于阅读课程感兴趣,使学生主动思考、认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笛卡尔与解析几何》的阅读文本中,先分析了笛卡尔创建解析几何的背景和原因,然后简单叙述了笛卡尔创建解析几何的过程,最后说明了解析几何的意义和它的结构特征。通过本节阅读材料,知道笛卡尔创建解析几何,但是学生不知道笛卡尔具体是怎么创建解析几何的。因此,教师可以运用教学工具辅助法、问题情境创设法等,把笛卡尔创建解析几何过程中的帕波斯问题设计出来。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叙述笛卡尔的故事,以及解析创建过程。对于时候的帕波斯问题,教师可以不补充,借助特殊位置的直观图形和TI-nspire cx-c图形计算器,让学生去理解帕波斯问题的道理;再现笛卡尔解决帕波斯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去总结和反思,突破本节课重难点。

(三)制订合理教学目标,强化学生阅读意识

为了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阅读能力相结合,就必须制订恰当的阅读目标,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并不适合于大量地开展阅读,而是应当选取一些文字较为抽象和难解的教材内容作为阅读目标开展较为高效的阅读。对于高中数学而言,教材中一些难度较高的语言,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解题思路,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这部分文字进行深入解读,从字面到语境再到自我理解,引导学生能够在整个过程中逐步地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4]。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的阅读方案,让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把握阅读的目标,强化阅读的意识。教师可以将阅读与教学课程的总体目标结合在一起,提出重难点,学生在课堂上不至于迷茫,找不到方向。在课堂上时刻围绕教材,让学生能够在日后自主地找到数学教材,并对阅读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进行阅读、分析,自主完成课程目标。

结束语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高中数学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改变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抓住数学基本知识、概念,能够实现自主性的阅读,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吕凌宁.核心素养下借数学阅读培养学生思维的方式[J].亚太教育,2022(13):61-64.

[2]张成花.阅读学习法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20,18(27):236-238.

[3]宋建华.基于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24):142-143,146.

[4]孙丹丹.浅谈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才智,2013(3):185.

本文系福建省莆田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立项课题“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PTJYKT23146)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策略高中数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