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构建路径探究

2024-01-25 18:44龙昭忠
高考·下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评构建路径高中化学

龙昭忠

摘 要:“教、学、评”一体化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项基本教育要求,也是指向核心素养教育的一种基础教学模式,将教育视角下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个问题的探究与回答,细化到了教、学、评这三个主要环节中。高中阶段的课程教学尤其强调教、学、评三者之间的递进关系与逻辑关联,旨在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与思维框架,助力学生未来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文章主要围绕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展开,介绍了“教、学、评”一体化课堂的思想基础与实践模型,解读了“教、学、评”三者间的逻辑关系,最后就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构建路径展开探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构建路径

进入到新的教育阶段以后,素质教育、能力教育俨然已经成为高中教育的最新目标,在设计与开展教学活动时,高中各科教师需要站在整体与细节的双视角,将“教、学、评”三个环节纳入一个完整教学体系,为保证这个教学体系能够正常运行而进行多重思考,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和有效性。结合普通高中化学学科的课程标准来看,高中化学教师就需要秉持“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學理念和“教、学、评”一体化的课程思维,为以教师为主体的教、以学生为主体的学和以课程为主体的评,建立更深且更紧密的联系,集中探究、思考与解决“教、学、评什么?”“怎么教、学、评?”和“教、学、评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让“教、学、评”一体化真正落地。而在“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环境下,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也能够更加深入和全面,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更加完善的课程知识体系。

一、“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概述

(一)思想基础——“教、学、评”一致性

在探究“教、学、评”一致性之前,教师需要先搞清楚的是考试评价、课程标准和教学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考试安排、课程安排和教学安排的多重视角,对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清楚的认知。具体来讲,对考试评价、课程标准和教学活动一致性的理解可以拆解为两种逻辑关系,包括考试评价要保证教学活动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考试评价要保证教学活动与育人目标的一致性[1]。对应到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和课堂的评价中,课堂上的教和学应当是指向育人的动态活动,要能够促进和保障学生的持续性发展,推动教育回归本质,为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助力。

(二)实践模型——“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是“教、学、评”一致性理念落实到实践之后的一种表现形式,追求的是教、学、评三者的相互融合和促进,尤其强调内在的融通性和互动性。具体来讲,教师在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实践模型时,首先是要注重实现课程标准、教与学、评价、育人目标等教学要素间的匹配性,重点将课程标准的价值性定位在指导层面,指导教、学与评的内在统一和有机融合;其次是要将“评”看作是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或者说一种有目的、有标准的教育和学习过程,用评来串联教和学,借评来发现教和学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以保证教、学、评三者的共生共长和相互成就;最后是要明确教、学、评三个环节的组织主体和实践主体都是什么,教、学、评这三个环节是一次完整教学活动的主要构成,而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和评价活动实际上都是围绕学生来设计与开展的,目的是通过课堂上的教、学、评,将学生培养成为能推动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质量人才。基于此,构建“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模型的重点与关键就落实在了教、学、评的交互作用和动态生成上。

二、教、学、评的逻辑关系

(一)教与学

教与学的逻辑关系可以概括成一种以学为主的辩证统一关系,教师的教在跟着学生的学发展的同时,也要能够推动、促进与深化学生的学,或者说就是要落实“以学定教”。高中生的思维已经相对成熟,思维体系也已经构建得相对完整,能够与教师建立一种平等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和谐关系,为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奠定了基础。具体来讲,教与学的辩证统一是一个动态过程,存在于不断反馈和调整的交互运动中,教师在课堂上既需要持续反思教的效果,也需要持续思考学生学会了什么,还需要及时接收学生的反馈。针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和核心知识的建构情况,对课堂上的教学进行调整,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二)教与评

评实际上指的是评价和评估,教视角下评的重点有两个:一个是教师向学生教授知识的方法与策略,另一个是学生在特定教学方法和策略下学的效果。本质上讲,教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和形成素养,评的目的就是评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素养水平。结合实践来看,“教、学、评”一体化课堂下,教与评的逻辑关系就可以用“以评促教”四个字来概括,而这四个字也是实现教与评一致性的底层逻辑。具体来讲,教与评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体两面,教学思维中包含评价思维,评价思维也反作用于教学思维,教师需要基于学生个体性、全面性和持续性的发展实际,及时调整教学的策略和方法,采取多元评价的方式来促进教与评的有机融合与辩证统一,以此来帮助学生建构与完善思维体系。

(三)学与评

“以评促学”是学与评一致性的具体表现,同教与评之间的逻辑关系一样,学与评之间的逻辑关系也被定位在了相互滋养和相互成就上。在学的视角下,评的内容不再只针对学生知识建构和素养生成的结果,还包括学的动态过程,因为学的第一目的是学会学习,而不是获取知识。因此,评的内容也要落实在对“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这一问题的解答上。学生需要将评看作是学的一种反馈方式而不是评估方式,在清楚自己需求和目标的基础之上,明确自己在追逐目标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对自我评价的反思来思考问题并改进。那么在这一视角下,学生如果想要实现学与评的辩证统一与有机融合,就需要将基于评的反思和评价看作是学的一种方式。

三、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的构建路径

(一)课前确立好目标

1.“教”的目标

目标的功能性体现在对教学方向的指引上,教学目标的制订也是构建“教、学、评”一体化课堂的前提与基础,教师需要在课前就先确立好目标,尤其是“教”的目标。结合高中化学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来看,教学目标也是学习目标和评价目标确立的依据与参考。教师需要先从“期望通过课堂教学教给学生什么”这一问题出发,参照课标、教材与学情来确定目标方向。然后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视角出发,制订具体的三维目标,最后再以确定好的三维目标为线索来整合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

2.“学”的目标

从“学”的视角看来,目标既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的重点,基于教学目标确立的学习目标能够在“教、学、评”一体化课堂上发挥核心的导向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指引明确的方向。事实上,学习目标就是对“期望学生通过课堂学会什么”这一问题的问答。为了能够让学与教形成配合,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教导中获得知识与素养等多个层面的提升。教师在以学生为行为主体的前提下,为学生确立具备系统性、层次性、进阶性特征的学习目标,持续不断且逐步递进地推动学生学习活动进阶,为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学习提供支持与保障[2]。

3.“评”的目标

在“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中,“评”的目标确立需要以“教”的目标和“学”的目标作为前提与基础,教师要在回答了“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和“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之后,结合课堂上教与学的实际情况来探究与分析“评什么?评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就评价目标而言,教师需要明确评价的价值性和功能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大致可以概括为“以评来促进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完善”和“以评来推动学习效果的提升与延伸”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课堂上的课程评价需要能够为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以便能够更进一步地为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提升,提供助力。教师不能让评停留在教完了什么和学到了什么的表面,还要将评落实到提升了什么和调整了什么的层面。

(二)课中整合好重点

1.“教”的重点

“教”本质上就是一个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的过程,为了保证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课程知识的内涵与价值,教师在设计与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还需要在目标以外,整合好教学的内容与重点。在“教、学、评”一体化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在整合教学内容和确立教学重点时还要将学与评也纳入考量,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和设定真实情境下的大任务来提升教学深度,尤其是对于化学这门理论性、抽象性和逻辑性都要更强的科学学科而言[3]。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相关内容教学为例,就课程内容来看,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可以被归纳为对1到36号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解释,那么教师在整合教学内容时就要更偏重这一部分内容,以便通过课堂上的细致讲解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与之相关的化学概念。

2.“学”的重点

“学”本质上就是一个从外界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过程,以学生作为主体,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主体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将对学的效果产生决定性作用。对于高中生而言,化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就是影响他们学习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关键要素。那么,在构建“教、学、评”一体化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在完成了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教学重点的确立以后,还需要基于“教”的重点来帮助学生确立“学”的重点,包括哪些知识需要重点学习和哪些知识存在逻辑关联,需要按顺序学习。

3.“评”的重点

在“教、学、评”一体化课堂上,评的重点需要从结果延伸到过程中,甚至在某些时候还可以被提到教和学之前,而這主要是因为评是串联“教、学、评”的纽带,在“教、学、评”一体化课堂上主要起到的是保障作用,能够为“教、学、评”三个环节在目标和方向上一致性的体现提供保障。具体来讲,过程性评价与生成性评价是“教、学、评”一体化课堂上评价的主要形式,而作为过程性评价主要依据和生成性评价主要来源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就应当被看作是评价的重点。在教学课程内容与引导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更多的观察和记录,为评价结果的生成提供数据上的支持。“教、学、评”一体化课堂上的课程评价就还需要延伸到两个层面:一个是教师具体应用哪种教学方法,完成了哪些内容的教学,另一个是学生具体通过哪种学习方式,完成了哪些内容的学习。

(三)课后设定好标准

在“教、学、评”一体化课堂上,教、学和评被看作一个整体,指向的是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完整教学活动取得了哪些收获。而课前确立好目标、课中整合好重点以后,教师还需要在课后设定好标准,具体来说就是基于教学和学习的目标、方式和内容来确定评价的标准,而这个标准主要用于评价“目标的完成度”和“方法的有效性”。结合高中化学课程的知识特性来看,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实际上都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了解与认识,第二个阶段是理解与记忆,第三个阶段是内化与迁移。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分层作业的方式来为目标完成度和方法有效性的评价收集数据,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而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完成两项任务:一个是及时收集和动态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一个是重点关注和实时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表现、态度表现和情感表现。这两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将直接关系到评价标准设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会对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推动新课改进入新的阶段以后,教师在设计与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需要重新审视“教、学、评”这三个教学关键要素之间的关系,对如何实现“教、学、评”的辩证统一和有机融合展开多重思考,以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学、评”模型,为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助力。结合高中化学课程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来看,构建“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有助于为学生查漏补缺,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水平提升。而在构建“教、学、评”一体化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正确理解“教、学、评”一致性与“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基于实践来展开对“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构建路径和策略的探究,以便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为学生对抽象化学知识的学习与理解降低难度。

参考文献

[1]莫芮.中小学教学评一体化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模型[J].基础教育课程,2023(19):73-80.

[2]褚艳秋.优化关键环节:让“教学评一体化”真实落地[J].中小学管理,2023(11):53-55.

[3]姚福香.试分析高中化学的“教学评一体化”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27):125-127.

猜你喜欢
教、学、评构建路径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教、学、评 ”一致性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的总体路径与思考
探寻构建“教、学、评”和谐有效的语文课堂
从“教、学、评”三个步骤出发浅谈如何搞好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
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跨学科创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探析
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看和谐社会构建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机制的构建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