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初中体育教学特色育人体系建设

2024-01-20 23:47:15沈军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3年11期
关键词:育人体系体育教学双减

沈军

摘  要:学校和教师把握“双减”政策的要求改革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建构特色育人体系,挖掘体育教学的育人内涵,凸显体育课堂教学指导的特色,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育运动技能的兴趣,提高体育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文章从“双减”政策入手,系统探究了初中体育教学特色育人体系的建设措施,体育教师应该从多角度挖掘体育教学特色,完善综合育人体系,强化体育教学的技能训练功能和人文指导功能,全面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體育;体育教学;育人体系

基于“双减”政策的实施建构初中体育教学特色育人体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应主动思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系统开发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美育功能,在教学活动的设计方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系统锻炼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系统结合“双减”政策的要求,从不同的视角创新教学方法,构建特色育人教学指导体系,支持学生多角度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在活动中强化体育技能训练效果,在体育训练中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进一步彰显体育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

一、“双减”政策下的初中体育特色育人体系建设要求

在当前我国初中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实施的进程中,体育教学应当深刻领会“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基于“双减”政策的实施意义,重构初中体育育人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身心发展为导向,融合特色体育运用,保障初中体育育人的科学性。因此在新形势下,初中体育教师应当严格按照教育规律,立足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保障学生休息权利的前提下,促进其全面发展。

由此,在实际的初中体育育人体系构建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健康,学习正确的运动理论、掌握合理的动作模式结构,以培养学生深厚的体育运动兴趣,进而使其树立终身运动的理念。所以初中学校及体育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体育育人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在落实“双减”政策的同时,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提升教学质量,重构课程体系。

二、“双减”政策下初中体育特色育人体系的建设路径

(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体育教学本身蕴含着一定的育人功能,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师在探索体育教学活动创新设计时,可以重点设计和规划教学目标,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挖掘体育教学活动的育人功能,保障对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科学的指导,全面凸显体育教学活动的特色功能和育人价值,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成效,从而降低学生课外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基于此,体育教师应当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按照教学大纲重新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兴趣,促使其能够更好地投入学习中,提高课堂学习质量,这有利于减轻学生在课外练习和训练的过程中的负担。

例如,在初中生跳绳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设计具有特色的“花样跳绳”训练指导。同时按照“双减”政策的减负增效思想和理念,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如根据初中生的成长状态和体育锻炼的需求,设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形成特色的引导教育模式。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体育技能的训练,还应该思考如何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如在引导学生了解花样跳绳的训练要点后,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索和思考花样跳绳的不同玩法,丰富训练的内容,这有利于保障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跳绳的动作模式结构。并且,体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花样跳绳”进行创新,改善以往固定、单一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进而减轻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惰性,降低学生课外运动压力。同时通过“花样跳绳”等课堂教学,还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倦感,使其在课堂中收获乐趣,并释放身心,从而实现了劳逸结合的健康学习方式,切实提高了育人质量。

(二)整合地方特色资源,增设体育社团或俱乐部

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体育育人体系构建过程中,通过开展具有特色的体育运动训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运动热情,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多元化的运动训练指导中,全面提高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因此,在新时期下,初中体育教学应当注重整合地方特色资源,同时增设相应的校内体育社团或俱乐部,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也能够进一步提升课后体育服务质量,更有效地落实“双减”政策。

例如,在少数民族地区或邻近少数民族的初中学校,可以积极整合民族体育资源,优化体育课后服务设计,并结合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发展需求等,创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以黎族“竹竿舞”为例,初中教师可以将“竹竿舞”引入体育育人体系中,设计明确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合理规划育人活动,如指导学生成立“竹竿舞”社团,邀请专业的舞蹈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动作和技巧,课后开展社团活动、参加学校文艺演出等,实现体育与艺术的融合。

体育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介绍“竹竿舞”的起源、发展、创新与继承,再结合体育理论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该项运动,并引导学生适当地改良“竹竿舞”,使其符合自身的运动特点和习惯。这有利于促使学生深切感受到黎族群众的生活态度,培养其积极面对生活的乐观精神,也有利于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民族体育文化传承意识。在此过程中,通过建立社团促使学生持续参与运动锻炼,使其合理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运动,减少了体育作业的留设负担。

(三)开发家庭体育作业系统,增强学生体育素养

“双减”政策的提出,不断提高了对体育课后作业的重视程度,相比于文化课程而言,体育作业更具有实践性,并且往往要求学生与家庭成员共同完成。在新时期下,应当注重优化课外家庭体育作业,避免其成为学生的课后负担。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应当严格按照“双减”政策的要求,尽量减少作业量及完成时间,加强家庭作业管理水平,完善作业留设形式和内容。为此,体育教师需要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角度出发,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构建适合初中生发展的家庭作业系统,为体育育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初中体育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学习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采用分层留设家庭作业的方法。如在长跑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手机运动App记录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并针对男女生的个性差异、身体素质的差异等,参考中考体测标准,设定多个长跑完成目标,以身体素质正常的学生为例,设定男子1000m及女子800m长跑的作业标准,如表1所示。当学生达到标准后,可以适当增加目标难度,保证学生能够循序渐进、长效地提升身体素质。通过设定符合身体实际的家庭作业,能够改善以往僵化的作业評价标准和硬性完成要求,促使学生的运动锻炼能力得到有效培养,避免出现学生为达成高目标等占用大量时间加练的情况,有效实现减负。

(四)提供延时体育服务,满足学生课后运动需求

对初中体育教学活动而言,教师在课后巩固训练环节可以开发多种不同的特色体育运动活动和育人活动,关注学生运动素养的高效化培养,使多种运动训练项目能实现融合发展,共同支持学生的多元化运动训练。因此初中学校可以开展延时体育服务,充分满足学生的课后运动需求。

在实践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全面调查初中生的体育兴趣爱好,然后优化设计延时体育服务项目。例如,部分学生对武术有浓厚兴趣,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武术教练,并配备一名任课教师辅助教学,构建“1+1”双师课堂运作模式,提升课堂实效和课后服务质量。同时对学生感兴趣的足球、羽毛球、击剑、滑冰、滑雪、游泳等运动项目,学校可以积极通过搭建网络平台,邀请更多的教练或退役运动员转型的体育教师走进校园,充分利用“双减”政策释放的体育锻炼空间。

同时,在提供延时体育课后服务时,学校可以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年级和水平基础的学生,分别设计不同的班型和教育教学内容,构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育人体系,这不仅有利于满足部分学生“零起点入门”需求,又能够满足部分学生的提高拓展需求。例如,在初中体育育人过程中,可以建立丰富多样的“5+2+X”课后服务模式,在落实“双减”政策的基础上,启动学校课后托管服务,设置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长跑、跳高、跳远、游泳、武术等综合性的课后训练项目,根据学生的运动选择将学生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学习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的指导。在教学指导环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体育技能训练情况、体育兴趣的激发情况,还要重视在课后体育训练中对学生实施针对性德育指导,把握细节,引发学生对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思考,使学生在课后也能参与到体育运动训练中,感受运动的趣味性,可以受到多层次的启发和引导。

在课后训练指导中,教师通过多元化运动活动的设计和开发,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运动兴趣爱好,还能通过小组中的同伴结对训练,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进一步彰显体育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

三、“双减”政策下初中体育特色育人体系未来建设方向

首先,应该注重体育教育人文化,强化体育教学德育指导功能。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从渗透人文教育理念的视角开发特色教学活动,系统挖掘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元素,在体育教学训练中关注学生的表现,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德育指导,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高度,有效锻炼学生意志品质。

其次,应该注重体育教学民族化,构建民族特色教育体系。我国民族体育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体育教师可以挖掘民族体育文化素材,强化体育教学的特色文化传承功能和育人功能,丰富体育教学课程内容体系,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最后,应该注重开发特色育人项目活动,将体育教学与相关素质拓展项目融合,在特色体育项目活动中形成情境训练体系、游戏化训练体系,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训练的积极性,引导初中生参与针对性的体育训练,并在训练中感知自己在情境中的责任和使命,然后教师带领初中生通过团结合作、互相帮助,解决体育特色育人项目和素质拓展项目中的关卡,最终完成任务,锻炼学生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基于“双减”政策的要求,改进和创新体育教学活动,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措施和方法应该契合学生的成长需求,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和思维状态,全面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鉴于此,新时期体育教师可以建构体育特色育人体系,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减轻学生体育运动的压力,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保障体育教学活动的价值和育人功能得到充分彰显。

参考文献:

[1]李小龙. 初中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的研究[J]. 新课程,2022(42):140-141.

[2]闫新平. 关于初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分析[J]. 中学课程辅导,2022(34):117-119.

[3]洪健平. 以问题引领式教学实现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堂的转型[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22(12):27-30.

[4]王敏. 双减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中武术教学要点[J]. 武当,2022(11):76-78.

[5]袁军. 探讨初中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策略[J]. 新课程,2022(41):168-170.

[6]燕文军. 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 智力,2022(33):28-31.

[7]张志明. 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J]. 家长,2022(33):10-12.

[8]李超. 探析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11):61-63.

[9]顾明. 关于传统武术课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民族精神的培养策略[J]. 武当,2022(11):73-75.

(责任编辑:张涵淋)

猜你喜欢
育人体系体育教学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深化实习育人体系培育产业后备人才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四全”育人体系
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校园文化活动育人体系构建初探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07:33:12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7:21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