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大学英语体认教学模式的建构研究

2024-01-20 10:53杨晶刘云飞
校园英语·月末 2023年2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人工智能

杨晶?刘云飞

摘 要: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外语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的革新。20世纪70年代以来,体认语言学研究展示了语言的认知性和体验性,对大学英语教学有启发意义。本文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将人工智能与语言研究、语言学习相结合,以前沿语言学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培养方案的改革、教学体系整体优化、配套教材的选用及建设,以及相应的课堂教学创新,构建全新的大学英语体认教学模式。

关键词:人工智能;体认语言学;大学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杨晶(1982-),女,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英语教学;刘云飞,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引言

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及应用系统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包含六种能力:分类、学习、概括、演绎、推理和理解能力。当电子设备可以模拟人类思维,并控制和处理信息时,就可以被称为人工智能。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其研究成果应用于人工神经网络、智能教学、大数据、语音识别、机器人和深度学习等。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为代表的科技改革面前,国家发展和个人提升都需要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利用新一代科技和人工智能,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可以形成灵活开放的教育体系和学习方式,从而有效促进外语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的革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指出,在信息化与智能化时代,多媒体技术以及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外语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倡导高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创建多元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建设或使用在线开放课程、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虚拟仿真个性化课程等精品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朝着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方向发展。

本文通过对体认语言学,人工智能和语言教育等相关概念的解读,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大学英语体认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将人工智能与语言研究、语言学习相结合,以前沿语言学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培养方案的改革、教学体系整体优化、配套教材选用及建设,以及相应的课堂教学创新,构建全新的大学英语体认教學模式。

二、文献综述

(一)人工智能与教育

人工智能是机器的智能,与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自然智能相对。它是一门涵盖计算机科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神经科学、哲学等诸多领域的前沿交叉学科。作为一门前沿交叉学科,人工智能正改变人们的学习、思维和生活方式。国外对于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研究范围较广,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智能机器人、人工神经网络和语言应用等领域。国内学者热衷于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特别是辅助英语教学、汉语理解、辅助设计、智能管理、机器人等。在理论方面,提出了信息—知识,智能转换理论、泛逻辑学等;在技术开发方面,开发了汉英识别系统、汉英机译系统等。

(二)体认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滥觞于20世纪70年代,王寅在《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的体认语言学》一文中正式提出 “体认语言学”,其专著《体认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的本土化研究》的出版,标志着体认语言学成为一门显学。体认语言学强调语言在形成时遵循“现实—认知—语言”这一核心原则,即语言是人类对世界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形成的。体认语言学提倡,从对感觉和运动系统的经验及其模拟视角解释语言的构建。语言并非现实的镜像反映,而是以体验和认知作为间性,是对客观现实的再加工。换言之,语言的形成和结构特点(如,不同的句型、多样的情态动词、丰富的时体态等)均是源自人类对世界的体验,并以此为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结果。西方体认语言学研究涉及语言的身体基础、体验构式中的神经模拟等,除了囊括语言本体的体认研究,相关研究进一步延伸到体认互联网的构架、体认教学的设计等。国内对体认语言学及其运用的研究出现在2010年后,并在诸多领域展开体认(或者译为“涉身”或“具身”)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如下:第一,围绕体验信息的神经模拟研究;第二,体验和认知作为有机整体的阐释;第三,特殊语言表达的体认理据透析;第四,依托体认语言学的教材编撰,教学设计及教学网络平台的建设等。可见,体认语言学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但也不难发现,鲜有研究将大学英语教学与体认语言学相结合,较少研究将人工智能与体认语言学相结合,构建大学英语体认教学模式。本文从大学教师的视角出发,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的要求,基于体认语言学理论,探究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价值和效能,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尽绵薄之力。

三、人工智能时代大学英语体认教学模式的构建

本文基于体认语言学的用法观、构式观、体认观,通过对英语表达各层面的理据分析,从教材建设、教师培训、人工智能网络平台的创建等方面建构大学英语体认教学模式。其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受益学生增多、课程内容变革、教与学的创新等四大方面,如图1所示:

(一)提升学生语言能力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成熟,人工智能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学生有机会通过不同情境和语境接触到英语的不同用法,进而形成构式,学生可更透彻地了解语言表达的理据,增强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并提升语言输出效果,有效习得语言。比如,传统的语法教学注重在课堂上讲授语法结构和规则,而忽视了语法有表意含义,也忽视了语法使用的语境,因此学生无法灵活运用语法知识,只是机械地记忆语法规则和结构,不能在适宜的语境下使用语法,因此学习兴趣会逐渐降低。而基于体认语言学理论,教师向学生讲授语法的理据让学生内化语法构式,从而改善语法教学效果。

(二)受益学生增多

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成熟以前,体认语言学理论多应用于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学习平台的建构,非英语专业学生明白了英语表达之所以这么说而不那么讲,背后总有其深层的理据。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英语如此表达的理据,便可有效增强语言学习的效果,促进学生英语思维和认知模式的构建。

(三)课程内容变革

培养方式改革,课程体系优化。为实现大学英语体认教学模式的多维度展开和系统建构,需要在培养方式中引入体认观;将不同英语课程优化整合,以系统体现体认内容;在课堂教学和学习环境及方式的设计中考虑体认要素。通过上述途径实现培养方式改革,课程体系优化。

(四)教与学的创新

传统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主要是由于教学内容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采集学生的数据到判定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所在,人工智能技术会发挥重要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后,就可以顺利展开体认教学。微课、慕课等学习方式的引入,雨课堂、U校园、批改网、FiF智慧教学平台的应用,使得智慧生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重要场所。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工作的有效开展,可实现大学英语体认教学模式的多维度展开和系统构建,以促进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语

大学英语作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具有覆盖面广、课时多等特点。将人工智能与语言研究、语言教学相结合,借鉴前沿语言学研究成果,通过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整体优化、配套教材选用及建设,以及相应地创新课堂教学及课后自主学习模式,建构大学英语体认教学模式。该模式旨在使非英语专业学生系统掌握英语知识和表达方式背后的认知理论和原因,了解为何英语是这样表述的。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真正知晓英语表达的思维和认知模式,使他们摆脱教师教学主要靠描写举例,不解释为什么这样表述,自己只记忆背诵、机械操练,不知其所以然的困境,切实提高英语教学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通过应用这一新模式实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实践创新,有效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陈巍,郭本禹.具身—生成的意識经验:神经现象学的透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60-66.

[2]陈坚林.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有机整合: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概念的生态学考察[J].外语电化教学,2006(6):3-10.

[3]黄荣怀.智慧教育的三重境界:从环境、模式到体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6):3-11.

[4]唐热风.心智具身性与行动的心智特征[J].哲学研究,2015(2):109-117.

[5]曲方炳,殷融,钟元,叶浩生.语言理解中的动作知觉: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12(6):834-842.

[6]牛保义.认知语法的具身性[J].外语教学,2016(6):1-6.

[7]王寅.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的体认语言学[J].外国语文,2014(6):61-67.

[8]王寅.体认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刷馆,2020.

[9]王寅.认知生态语言学初探[J].中国外语,2018(2):22-30.

[10]王美倩,郑旭东.具身认知与学习环境:教育技术学视野的理论考察[J].开放教育研究,2015(1):53-61.

[11]王会亭.从“离身”到“具身”:课堂有效教学的“身体”转向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2015(12):57-63.

[12]王柳生,桑标.概念的具身认知观[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00-106.

[13]叶浩生.具身认知、镜像神经元与身心关系[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2-36.

[14]张良.论具身认知理论的课程与教学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13(4):27-32,67.

[15]朱甫道.网络辅助大学英语教学条件下教师的主导作用[J].外语界,2004(1):48-53.

[16]Micheal Negnevitsk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Guide to Intelligent Systems[M]. Massachnsetts:Addison Wesley, 2011.

[17]Philip C. Jackson Jr. 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M].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85.

[18]La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人工智能时代大学英语体认教学模式的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1Q046)、湖北宜昌市三峡大学研究生教研教改及课程建设项目“体认语言学视角下省属高校学科教育(英语)研究生新型培养模式探析”(项目编号:SDYJ201920)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人工智能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