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UbD理论提倡逆向设计,以单元为整体,重构教学设计流程,从而避免传统教学设计“见木不见林”、重活动而轻理解的倾向,更高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大概念,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本文概述了UbD理论的基本内涵,分析其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优势,并结合具体课例阐释UbD理论下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设计思路。
关键词:UbD理论;大概念;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钱璟星,江苏省南京市潭桥小学。
一、UbD理论的基本内涵
UbD理论由学者威金斯与麦克泰提出,主张通过逆向设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即先预设学生的学习结果,再确定相应评估方式,最后设计教学。
该理论的设计模式落地课堂,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阶段1,教师结合学情与课程标准,考虑本设计的预期结果,确定学生的理解目标和基本问题,设定单元教学目标;阶段2,教师为达成预期目标设计多种评估方法以收集证据,证明学生已经理解;阶段3,教师列出单元主要的教学活动,安排好分课时的教学内容与活动,进行单课的教学设计。
二、UbD理论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优势
(一)以终为始:促进“教—学—评”一体化实施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往往从教者的角度出发,按教科书的编排顺序与逻辑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评价过程往往流于形式。UbD理论倡导以终为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先预设理想的学习结果,再设计评估工具,最后设计教学活动,从而避免传统教学中易出现的“活动导向”,时刻保持教学活动不偏移目标,在课程实施方面能够充分落实“教—学—评”一体化,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二)理解为先:促进学生对英语学科大概念的掌握
大概念是学科核心概念,是隐藏在知识背后的底层逻辑与核心思想,可使离散的事实和技能相互联系。英语大概念一般可分为指向跨学科特点的主题大概念与指向学科本体的语言大概念。学生掌握了英语学科大概念的表现是,他们在真实情景下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建构基于单元主题的新的认知、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以及正确的价值观。理解为先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真正理解大概念为落脚点,指向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素养,而非单纯教给学生事实性的语言知识,形成惰性知识。
(三)实操性强: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地
UbD理论的实操性强,在教學实践中能行之有效地培育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首先,UbD理论采用理解六侧面(即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表现迁移的能力,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学习能力与思维品质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其次,UbD理论倡导教师围绕主题大概念与语言大概念重新整合大单元,再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与新课标提出的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理念不谋而合。最后,UbD理论下的教学设计模板高度体现“教—学—评”一体化,其WHERETO元素也符合学思结合、以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三、UbD理论下的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设计
UbD理论下的教学设计模板往往是单元模板,将单个的单元嵌套在更大的、更连贯的课程和项目框架中。本文选取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Holiday fun ”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基于课程标准,深入研读语篇,明确大概念
单元教学设计要以课标的要求为出发点,教师深入分析教学内容,了解本单元的主题群归属,深入研读语篇,分析语篇的主题意义、内容、语言特点等,以确定本单元的主题大概念与语言大概念。本单元的主题群为历史、社会与文化,属于“人与社会”的范畴。Story time板块以对话的形式介绍了Liu Tao与Mike国庆节假期的活动,体现假期之趣。Grammar time板块主要梳理了单元核心的语言知识,即英语一般过去时的特殊疑问句式及回答。Fun time板块进行核心语言知识的实际操练。Learning tips板块提示学生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Sound time板块主要讲解语调,内容是一则关于pick oranges与catch fish的小诗,与假期生活息息相关。Culture time板块介绍了英国学校的主要节假日。Cartoon time板块介绍小老鼠Bobby与好朋友Sam参加时装秀的趣事。Checkout time板块分为看图填空和命题写作两个部分,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完成关于假日活动的写作任务。Ticking time板块是对本单元话题、语法与语音等方面语言知识的评价。经过分析,笔者确定本单元的主题大概念为“假日之趣让生活更美好”。
(二)外显大概念,搭建单元教学框架,设定单元教学目标
明确单元大概念后,教师需要梳理各板块之间的联系,确定每一课时的小概念,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单元教学框架表格(见下表)。假如小主题与小概念的语篇较为薄弱,可以融合或引入绘本、外刊或其他材料进行补充,再基于小主题与小概念设定单元教学目标。
据此,本单元教学目标设定为:
经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用一般过去时描述假日的活动;知道中英两国学校的主要假日,比较中外学生假日活动的异同;度过有意义的假日,将假日用于陪伴家人、趣味休闲或自我提升;开展个性化表达,对“假日之趣”进行书面和口头表达。围绕大概念,完成分课时逆向设计,确保“教-学-评”一体化实施。
(三)UbD理论下的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设计思路
下面笔者以本单元Story time板块为例,阐述UbD理论下的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Story time板块为对话形式的语篇,由Liu Tao与Mike的国庆节假日活动两个部分组成。这一语篇以问答形式展开,引领性问题主要有“Where did you go?”“What did you do?”与“How was your holiday?”,全文的时态为一般过去时。
1.设定教学目标。基于语篇特征与学情,笔者设定的教学目标为:
(1)经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语篇感知理解文本内容,获取、梳理、概括Mike与Liu Tao假期活动。初步运用目标语“Where did you go?”“What did you do?”等询问他人的假日活动。
(2)提取、概括、整合并阐释本文关于holiday fun的where、 what、 how、 why等核心问题的答案,形成结构化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内化运用一般过去时介绍课文中人物或绘本中人物的假日。
在活动中,与同伴交流、记录并介绍所听到的最有趣的假期活动,说一说原因,以提炼出本课时小概念“每个人感受到的假日之趣有所不同”。
2.设定表现任务。
(1)向家人和朋友介绍 Story time 板块的内容,内化语言的同时体验假期之趣。如开展小组合作,根据板书的表格或课件的图片选择课文或绘本中人物的假期活动进行介绍。
(2)基于核心问题“Where did you go?”“What did you do?”“How was your holiday?”,引导学生围绕大概念运用语言,并通过追问“How was the Bund?”“What else could Liu Tao do in Shanghai?”“Why was it fun?”等,引導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发散思维,说出Liu Tao在参观外滩时可能有的感受,在上海可能做的其他事情,说出Mike假期活动有趣的原因,多角度体验他们的假日之趣。
(3)小组合作,以采访的方式询问组员的假期活动,记录在表格中,选择最有趣的一个进行转述与点评。
3.设计教学活动。
Step 1:Pre-reading
导入主题。教师通过以四个提示猜一个词的游戏引出holiday,并与学生围绕核心问题“Where did you go for the holiday?”“What did you do for the holiday?”进行简单的交流,再结合已学习的绘本Fun in the sea,让学生回忆其主人公Tony的假期活动,并自然导入主题holiday fun。
Step 2 :While-reading
(1)问题驱动,整体感知。教师出示单元标题后,引导学生针对本课想知道的内容进行提问,学生围绕主题提出了多个有价值的问题,如“Which holiday was it? Who talked about holiday? Where did they go? What did they do? How was the holiday? Why was the holiday fun?”等。接着,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知道本文主人公是Liu Tao和Mike,再以听录音的方式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语篇,同时找到“Which holiday was it?”这一问题的答案。
(2)细节理解,示范学习。在以看图与听录音的方式整体感知语篇后,教师以Liu Tao的假日活动为例,以“Let's answer”与“Let's underline”两个任务提示学生找到含有Where与What的关键信息,再通过图片、视频、师生交谈等方式,解决文本中没有直接答案的问题“How was Liu Tao's holiday?”。
教学片段一:
T: What did Liu Tao do?
S1: He went to the Bund and visited the Shanghai Museum.
T: Who went to the Bund before?
S2: Me!
T: How was it?
S2: It's nice.
T: What did you see there?
S2: I saw the Huangpu River.
T: Did you see many buildings near the river?
S2:Yes.
T: Well. It's still hard to describe it. I'll show you a video of the Bund.(教师播放外滩视频)
教学片段二:
T: What did Liu Tao see in Shanghai Museum?
S3: He saw some interesting things.
T: Old things or new things?
S3:Old.
T: Yes.(出示多张图片) So many interesting old things. Where else could he go in Shanghai? What else could he do?
S4: Maybe he went to Disneyland and saw Mickey Mouse there.
S5: Maybe he saw the Oriental Pearl TV Tower.
...(教师适时播放有关上海旅游的短视频)
T: He saw the beautiful and modern Bund. He saw so many interesting old things in the museum. Maybe he played with his cousins when he visited his aunt and ate some nice food there too. So how was Liu Tao's holiday?
S6: It was interesting.
S7: It was great fun.
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多模态的呈现方式,教师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上海的独特魅力,并以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体味并说出在城市的假日之趣。
(1)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师出示语篇的第二部分,引导学生通过寻找文中的关键词、填写相应表格并汇报的方式自学Mike的假日经历。汇报后,教师追问“Why was it fun? ”让学生联系自己采摘或钓鱼的经历,简单地说说趣在哪里。接着引导学生想象在Mike说出“I ate it.”的时候,Liu Tao可能回复的话。通过这一学习活动,学生的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2)朗读课文,巩固内化。教师提示本课的朗读需要注意语调、重音与连读,并予以示范。通过跟读、组内读的方式,学生进一步巩固与内化语言。
Step 3 :Post-reading
(1)复述课文,内化运用。教师提示学生根据板书的表格或课文插图,选择课文中一个人的假期活动进行介绍,进一步内化语言。
(2)讨论分析,深化主题。教师出示课文与绘本插图,提问“Whose holiday do you like better? Why? ”,学生依托个性化表达深化对主题的理解,得出本课小概念“每个人感受到的假日之趣有所不同”。
(3)应用实践,迁移创新。教师设置活动,让学生通过对话的方式提问组员的假期活动,并让记录员简单记录在表格中。学生再进行讨论,选取最有趣的一个进行介绍与分享,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实现高效迁移,促進学生对大概念的理解。
总而言之,在UbD理论下进行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设计,能够促进“教-学-评”一体化实施,促进学生对大概念的掌握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在设计的过程中,以终为始,评价先行,整体设计,能够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真正理解大概念,更好地实现英语课程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3]李长健.大概念视角下小学英语整合性教学设计[J].教学与管理,2022(26):53-57.
[4]王蔷,周密,蒋京丽,闫赤兵.基于大观念的英语学科教学设计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20(11):99-108.
[5]李勤华.UbD理论指引下的英语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9(6):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