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适龄青年的“婚恋壁垒”研究

2024-01-20 05:15韦石花
客联 2023年9期
关键词:适龄青年少数民族地区

韦石花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青年不再遵循“父母包办”的婚恋模式。他们追求实现个人价值,掌控婚恋自主权。当前男女青年婚配失衡,城市多大龄剩女,农村多大龄剩男。青年婚恋问题已不再是个人问题,若不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将一定程度危及社会运行。

基于此宏观背景,本文主要对贵州省M村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期青年婚恋壁垒现象进行研究。以M村村民为主要调查对象,采用观察法、访谈法进行资料搜集。探究其内部动力和深层原因,研究发现,M村青年婚恋壁垒形成过程与当地经济发展、民族习俗、社会流动、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等因素相关。在此基础上。从专业视角审视该现象并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提供针对性对策,为社会治理奠定基础。并希望以此作为基础,深化对苗族地区M村社会生活现状、风俗习惯、认知观念,婚恋文化的认识。

关键词:适龄青年;婚恋壁垒;少数民族地区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普及和婚恋观念的变化,婚姻分配权从由父母做主转变为青年人自由择偶为趋势。子女婚恋问题不再完全由父母支配,青年人能够追求自我、表达自我,对于婚恋有更大的自决性和自主性,同时当代婚姻市场的竞争机制某种程度上又使青年陷入了择偶困境。主要表现在大龄女青年集中在城市,大龄男青年聚集在农村,使男女青年不能有效进行婚配。青年婚恋问题不仅是个人和家庭问题,从社会层面而言,若不加以重视,将会衍生一系列问题,危及社会运行和发展。

基于此背景,笔者以自己的家乡M村为研究阵地,采用结构与无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在访谈前做好访谈提纲,采用滚雪球抽样法,围绕访谈提纲对M村青年人进行访问,同时兼顾不同年龄层,不同性别和社会人群,共访谈21人,制作如下表格1,了解当地人对于婚恋的态度和感受,访谈时做到速记访谈内容,同时配合录音、拍照完成。收集到大量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有助于整体、全面地了解当地社会生活和青年的婚恋现状。

二、少数民族地区适龄青年的婚恋壁垒表现

(一)M村适龄青年的婚恋现状

1.男多女少

笔者以1987-2000年之间出生,即年龄段在22岁以上未婚的男青年和出生在1987-2002年即年龄段在20岁以上未婚女青年群体为调查样本。事先列好访谈提纲,在访谈过程中采用结构与非结构式访问适龄男女青年,并制作了以下表格。

深受“重男轻女”传统观念影响,M村性别比失衡,尤其适龄青年比例差距大。一个自然小组①适龄女青年1-2位且一般都在上学,有些自然小组甚至无适龄女青年。而每个自然小组适龄男青年平均5-10位,当地男性多于女性。

2.適龄男青年找对象难

这种性别比失衡致使男青年普遍面临找对象难的困境,从青少年时期开始,长辈便开始催婚。男青年到国家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在当地被视为晚婚,一般超过20岁时,男青年开始面临择偶焦虑。与男青年面临婚恋困境不同的是,女性青年不存在嫁不出去的现象,反而却是婚姻低龄化。女性青年一般在少女时期14-15岁初中毕业或中途辍学外出打工不久便结婚,在外地打工过程中结识外地男青年便外嫁现象不少。在当地若有形象出众、学历较高的女青年返乡,追求者便不计其数。性别比差额大,使适龄青年不能有效进行婚配。

“现在的女孩太值钱了,像珍宝一样被抢着,除了上学那几个,一个寨子20来岁姑娘几乎没有,那些14—15岁的姑娘,有些初中都读不完,就被人家摆走(与男青年结婚),或者去广东打工,最后干脆嫁外面了。看我们村,好多女娃儿在外面打工就嫁到湖南、四川、云南、广东那些地方,我们这里的男娃儿就找不到媳妇了嘛。一到听到哪里有姑娘,大家都跑去要微信,人家说不定在外面都有朋友。”(表1,15序号)

三、少数民族地区适龄青年婚恋壁垒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M村青年婚恋壁垒形成的客观因素

1.性别比失衡

当今“重男轻女”传统思想在开放发达的城市地区已逐渐消逝,然而在经济落后、偏远的农村地区仍然根深蒂固。古时便有“女子无才便是德”谚语束缚女性思想。M村任除个别开放家庭外,普遍秉持“养儿防老、延续香火”观念,不愿多生女孩,导致性别比严重失衡。性别比失衡是M村青年婚恋壁垒形成最直接的原因。

2.经济发展滞后

M村是贵州省西部偏远、贫困的山区,经济发展落后,当地年轻人主要外出务工获取经济来源,留在当地具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经济收入靠修建房子获取,过往每个家庭自种玉米、养牲畜等补贴生活。近几来,政府统一征收土地种植烤烟、水果等特产,但成效不理想,居民仅留少量土地耕作农作物。

经济发展决定上层建筑,因为经济落后,女青年上嫁到条件更好的地区,而外地女青年则较少下嫁到农村,即便下嫁但普遍未领证,以同居的方式生活一段时间(几个月至一年)。经济条件有限,无力购买两套房,父母与已婚子女共同生活,因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语言、观念不合等矛盾潦草分开,生下孩子交给男青年父母看管。

“儿媳是广东人,和儿子在工厂打工认识,在一起不久就带回来了,没有办结婚证。在家里像祖宗一样,吃饭从来不和我们一桌,买排骨、各种补品大吃大喝都是牌子。我们吃的这种她不吃。对我们也不尊重,从来没有喊过一声爸妈。怀娃娃8个月的时候,她跟人家说她要吃药,我们以为开玩笑。哪想到她和哪个去镇上买堕胎药娃娃就没了,送往医院住了一个月,回家不久后她就跑了(离开),到现在没有回来过。”(表1,17序号)

3.社会流动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经济发展划分为几个梯度进行,国家实施优先发展东部地区,逐渐带动西部地区发展战略。

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全国人口出现大规模流动,人们普遍流向具有更多社会资源的地域。在此宏观背景下,M村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亦经历大规模人口往外流,主要流往广东深圳、惠州、东莞、河源、珠海等地。

20世界90年代以来,社会流动加剧的同时通婚圈也随之扩大。通婚圈扩大后,青年有更多的择偶选择权。部分女青年在外地打工或上学结识外地男青年嫁到外地,男青年要赡养父母只好考虑地域相近的异性,女青年外流导致当地男青年找对象更难。

4.民族习俗复杂

M村有独特的乡规民约和民族礼俗,并且这些习俗从某种程度而言与现代社会相悖并具有封建性。例如每逢丧、喜事,家族里某一人的亲戚(后家、小姑、小姨之类)办酒,整个家族的人便随之参与并给定额份子钱,人数多时可达上百人。每逢腊月、正月间,当地人几乎每天都办丧、喜事。尤其丧事呈现铺张浪费现象,按与主人家血缘关系远近送礼钱,例如儿媳娘家办丧事则要买牛、猪、马等牲畜在丧礼那天杀掉(若是亲戚多的家庭办理丧事杀牲畜可达几十只,不过大部分都扔掉或送人了)。

村里接受高等教育的女青年普遍在县城以上或外省工作,较少考虑返回当地找对象。部分家长亦因为繁文缛节不希望女儿嫁在当地,按照他们的说法,嫁在附近一年到头辛苦挣钱也不够吃酒席,很难出人头地,嫁给汉族或其他民族的可以摆脱这现状,并且家族人也没有意见。M村有一典型现象,不同的角色期望使青年扮演不同角色。男青年无论身在何处最终要返回家乡继承传统民族礼俗,女青年没有此义务,生活受民族习俗影响较少。民族习俗是加深适龄青年婚恋壁垒的一重要影响因素。

“即使父母不太希望远嫁,希望找个省内对象,但会尊重我的选择,现在的对象是河北的。繁杂的民族礼俗让我感到力不从心,生活被占据了,不能同时兼顾工作与礼节生活。一年工作的收入根本不够开销,更别说投资在家庭和自己身上了。”(表1,8序号)

(二)M村青年婚恋壁垒形成的主观因素

1.青年择偶观的变化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大众传媒推广、人口流动增加,青年通过接受教育、外出等方式增长见识,择偶观发生很大变化,不像上辈传统的择偶观—单纯为了过日子,他们更想寻找三观、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与自己相匹配的异性作伴侣。此种转变在当地女青年中较为凸显,她们更加看重异性的品质,例如,责任心、人品、孝心、为人处世等。而村里的男青年普遍学历低,抽烟喝酒甚至家暴,把女性当作生育工具或做家务的保姆,女性在家庭中地位低下。男青年即使想找情投意合的伴侣,但婚恋市场竞争激烈,加上来自长辈的催婚压力,他们可以为了传宗接代降低自己的择偶标准。

“现在时代改变了,我会注重对方的性格、人品、为人处世、责任心、孝心。相处和谐、互相尊重是最重要的。我感觉我们这边的男生比起外面缺点太多,有事没事喝酒醉醺醺,严重的还家暴,这种情况谁还愿意跟着过日子啊。而且也不太懂得疼媳妇,目前这边女性地位还不是很高,女性没有太多话语权。”(表1,9序号)

2.男青年自身能力有限

当地男青年择偶困境除经济条件、性别比失衡外。还与自身能力有很大关系。笔者访问与调查过程中发现,M村村民学历普遍较低,初中学历居多。大部分适龄男青年初中毕业或中途辍学外出在工厂务工,无正式工作、无挣大钱能力,甚至出现“啃老”现象—好吃懒做。人虽然外出打工,但每个月需要父母提供资金援助,买车多半是父母辛苦几年挣的血汗钱,打架斗殴是混混青年群体常有的行为。

“像我们这种青年在这边普遍多,学历不高、没正式工作、没赚大钱的能力。女生要求太高,很难看上我们的。至于在城里安家也不是没有想过,但是房价贵买不起。很少有做上门女婿,自己要是能力没有对方高,在对方家里没有话语权,掌管不了事情。”(表1,2序号)

四、解決少数民族地区适龄青年婚恋壁垒对策

(一)改变“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

当前我国全面开放三孩政策。许多夫妇在生了两个女孩后仍然坚持要生三个孩子。因此,政府多方主体须加强宣传、引导转变传统“重男轻女”传统的思维方式。加强农村生育管理,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对有两个子女但仍为想要儿子的家庭给予适当补贴,为女孩的成长权和受教育权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逐步转变农村男孩优先于女孩的思想观念。

(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缩小城乡差距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落后是M村适龄青年婚恋壁垒最直接的原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错综复杂的工程,需用政府、慈善团体、农村社区等各主体力量积极响应、协同合作。在具体制定政策方面,政府应在薪酬、福利各个方面制定政策,大力引进人才振兴乡村,带动当地居民发展好种植经济高效的作物。经济收入的增加将有助于解决青年在婚恋过程中遇到的婚恋困难,为择偶提供基本支持。因此,提高经济实力,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农村整体经济收入是有效改变当下现状的重要途径。

(三)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提升教育水平

严格实施控辍保学责任教育是遏制代际贫困传递的根本措施,也是解决农村适龄青年婚恋困境的基本途径。充分保障农村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防止未接受义务教育提前辍学的现象

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实施,第一,地方政府应提高教师的薪资水平,努力争取高质量教师资源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高等院校教育发展,支持鼓励当地青年进入高等院校接受教育,完成学业。为当地培养优秀人才。第二,要坚决遏止辍学率,尽管义务教育的入学率不断提高,政府要认真履行控制辍学的法定职责,建立健全控制辍学和确保就学的巩固机制,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第三,加大对青年职业培训的投入,使他们丰富自己的职业技能,成为有专业技能的农民工,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获得更好的收入。

(四)男青年提升自身能力

部分男青年甚至有不良嗜好,如,抽烟、酗酒、家暴等,这是择偶困境的重要因素。从女性的观点来看,文化水平高、有进取心和责任感的男性更有魅力。所以,当地男青年需要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积极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努力学习,在各个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用自己的魅力来吸引女性。

(五)推进风俗习惯转变,制定合理的村规民约

推进风俗习惯转变,树立良好的农村风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陈规陋习、落后的民族文化,要坚决摒弃,推进风俗习惯转变,制定合理的村规民约。使其与社会主义新时代相适应,也能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此外,极倡导节俭的习俗,摒弃盲目攀比、遏制天价彩礼、奢华婚礼、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不提倡超出家庭经济能力的风俗行为,建立健全风俗习惯转变长效机制。

注释:

①按行政区划分,一个村是由若干个小组组成,小组也称作寨子。

参考文献:

[1]李帆帆.农村大龄男青年“娶妻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河南省X村为例[D].太原科技大学,2020.

[2]方倩.社会转型期农村青年的婚恋状况与困境[D].云南大学,2016.

[3]杨佳佳,傅新球.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的婚姻困境与策略选择——基于河北Z镇的实地研究[J].青年发展论坛,2019,29(05):86-95.

[4]邓国彬,刘薇.农村女青年远嫁现象[J].青年研究,2001(06):23-26.

[5]顾飞.新平县戛洒镇花腰傣村寨通婚圈变化的人类学研究[D].云南大学,2017.

[6]陈岸涛.广东发达地区外来女工婚恋观特点[J].当代青年研究,2008(06):76-80.

[7]李延坤.农村大龄单身男青年婚恋问题的个案工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8]刘威.悖论及治理:爱情“剩”世背后的“新城乡二元结构”[J].学术论坛,2017,40(05):45-52.

[9]刘汶蓉,李冰洁.“过家人难”:农村青年的婚姻风险化与个体策略困境——基于豫西南D县的调查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21(02):84-96.

猜你喜欢
适龄青年少数民族地区
基于当前经济形势分析我国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适龄青年如何实现快速就业
人力资源视角下农村适龄青年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研究
小金县人武部多措并举抓好兵役登记工作
山东省日照市兵役登记率达百分之百
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浅谈新媒体下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宣传方法的创新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论湘西地区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消费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