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疏忽的骨质疏松

2024-01-15 07:49邓耒娇
药物与人 2023年8期
关键词:骨量补钙骨细胞

邓耒娇

“腰酸背痛腿抽筋,得补钙!”

“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少年儿童,都需要补钙。”

“一天一片,含钙高,吸收好。”

…………

对于上面这几句话,如果你看到的只是“钙”或“补钙”,那说明你距离骨质疏松可能还比较遥远。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与骨质疏松相关的老年性疾病发生率逐渐增加。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典型症状是患者因骨质疏松引起疼痛、驼背及脆性骨折等,对老年人健康生活会造成严重影响。据估算,我国骨质疏松患者近9000万,骨量减少者已超过2亿;20%的老年人在骨折后一年内死亡,50%的人从此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对骨质疏松这个“隐形杀手”,我们还是应当重视起来,万不可因为它还比较遥远就疏忽。

一、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骨质变得疏松了。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健康人的骨质较密,看上去像海绵,而骨质疏松患者的骨质孔洞多而大,看上去像蜂窝。

那么,但骨质疏松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正常的骨骼代谢。

我们的骨骼中有这样两种细胞:一种是可以制造新的骨组织的成骨细胞,一种是用来破坏骨组织、拆除骨结构的破骨细胞,二者合力,便形成了骨骼的代谢。当成骨细胞数量和活性高于破骨细胞时,骨形成大于骨破坏;而当破骨细胞比成骨细胞更活跃,导致骨量流失超过骨量积累的速率时,骨头就会变脆,容易压缩变形甚至发生骨折,这就是骨质疏松。

医学上评判骨质疏松的“金标准”是骨密度——当骨密度值低于-2.5时,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人通常在20~30岁时骨密度值达到高峰,之后会逐年下降。有研究证明,雌激素在维持女性正常骨量和骨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当女性在50岁左右进入绝经期后,随着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患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风险会显著提高。

二、骨质疏松风险指数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骨骼是否合格呢?这里有一个简易算法,让我们用一分钟时间为家人计算下骨质疏松的风险指数吧。

骨质疏松风险指数=[体重(kg)-年龄(岁)]×0.2

(1)风险指数>-1,提示低风险;

(2)-4<风险指数<-1,提示中风险;

(3)风险指数<-4,提示高风险。

举例说明:一位体重50公斤,年龄85岁的老爷爷,他的骨质疏松风险指数是多少呢?

计算如下:骨质疏松风险指数=(50-85)×0.2=-7,结果小于-4,所以这位老爷爷患骨质疏松的风险较高。

三、骨密度检查

骨密度检查是最常见的确诊骨质疏松的方式,该项检查也成为40岁以上人群的常规体检内容。以下人群需要定期做骨密度检查:

(1)伴有脆性骨折的绝经后女性;

(2)长期激素代替法治疗的女性;

(3)65岁以上的绝经后女性及男性;

(4)轻微创伤后出现骨折的男性;

(5)X线显示骨质减少的人群;

(6)患有影响骨代谢疾病的患者;

(7)有骨质疏松家族史的老年患者。

四、骨质疏松患者常见临床表现

1.疼痛感

骨质疏松患者常见腰背部或全身疼痛,多在起坐时或长时间行走后出现。

2.脊柱变形

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出现身高变矮或驼背等脊柱畸形,以及胸廓畸形等。

3.骨折

在日常生活中,骨质疏松患者受到轻微外力就可能发生骨折。骨折常发生于胸椎、腰椎、髋部(股骨近端),其他部位如肋骨、跖骨、腓骨、骨盆等部位也可发生骨折。而且骨质疏松性骨折一旦发生,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将显著增加。

除了这些常见临床表现,骨质疏松对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严重骨质疏松引起的心理状态危害易被忽略,患者主要的心理异常表现为恐惧、焦虑、抑郁等。比如,由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自主生活能力丧失,长期卧床,不愿与外界交流,长期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危害—自身、家属都不例外。

五、防治骨质疏松常用药物及不良反应

1.含钙制剂

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000~1200 mg,可选择的药物包括碳酸钙、枸橼酸钙等。碳酸钙含钙量高,吸收率高,易溶于胃、不溶于水,常见不良反应为上腹不适和便秘等。枸橼酸钙含钙量较低,但水溶性较好,胃肠道不良反应小,且枸橼酸有可能减少肾结石的发生,适用于胃酸缺乏和有肾结石风险的患者。除此之外,高钙血症和高钙尿症患者应避免使用钙剂。同时,补充钙剂需适量,超大剂量补充时可能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活性维生素D制剂

这类药物无需经体内代谢就有活性,适用于老年人、肾功能减退患者。不良反应方面,患者服药治疗期间注意检测血钙及尿钙含量;同时,肾结石患者不建议使用。

3.双磷酸盐类

代表药物为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唑来膦酸等。双磷酸盐类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抗骨质疏松药物,但应注意其胃肠道不良反应,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慎用。

4.降钙素类

这类药物能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减少破骨细胞数量,减少骨量丢失并增加骨量,对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引起的骨痛有效,同时总体安全性良好。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药物使用之前应做过敏试验。

5.雌激素/孕激素

这类药物主要适用于绝经期妇女,包括雌激素补充疗法及孕激素补充疗法。开始治疗前,应严格掌握实施激素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使用时,从最低有效剂量开始;同时,每年定期进行乳腺和子宫相关检查。需要注意的是,激素依赖性肿瘤患者、血栓性疾病患者不可使用。

6.甲状旁腺素类似物

代表药物如特立帕肽,这类药物总体耐受性良好,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肢体疼痛、头痛和眩晕。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个月。

7.维生素K类

代表药物如四烯甲萘醌,可抑制骨吸收,轻度增加骨质疏松患者骨量,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皮肤瘙痒、转氨酶轻度升高。

除药物治疗外,还有运动疗法、物理疗法等康复治疗可作选择。尤其是运动疗法简单实用,可改善平衡、协调性与步行能力,还可增强肌力与肌耐力,同时增加骨密度、维持骨结构,降低跌倒与脆性骨折风险等,发挥综合防治作用。

六、培養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骨质疏松

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合理饮食,正确补钙。

(2)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多晒太阳有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同时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

(4)对于老年人来说,防止跌倒非常重要!可不要给本就疏松的骨质雪上加霜!

最后,让我们科学健骨,远离骨折,及时补钙,适当运动,拥抱生活!

猜你喜欢
骨量补钙骨细胞
机械应力下骨细胞行为变化的研究进展
4个补钙雷区,您踩过几个?
调节破骨细胞功能的相关信号分子的研究进展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婴儿低骨量与粗大运动落后的相关性研究
骨细胞在正畸牙移动骨重塑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食物补钙最健康
补钙过量损害健康
补钙的学问
武术运动员退役前后骨量丢失的身体部位及年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