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共筑,命运与共——携手迈向“一带一路”新征程

2024-01-10 02:06聂宇欣
东南亚纵横 2023年6期
关键词:绿色经济数字经济中国

聂宇欣

※作者單位:广西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所

1翁诗杰.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解决互联互通瓶颈[N].广西日报,2023-09-28(11).

2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从2013年的4436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9753亿美元,形成了自2020年起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喜人格局。截至2023年7月底,中国—东盟双向投资额超过3800亿美元,中国在东盟设立直接投资企业6500家,双方贸易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

1 罗珊珊.全方位拓展与东盟互利合作[N].人民日报,2023-08-26(4).

摘要:2023年9月21日,第十五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聚焦“智慧共筑,命运与共——携手迈向‘一带一路新征程”论坛主题,围绕“中国—东盟共建‘一带一路10周年成效与展望”“推动中国—东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高质量共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中国—东盟数字化转型与科技创新合作”“促进中国—东盟绿色转型与低碳可持续发展”“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中国—东盟文明交流互鉴及创新发展”等论坛议题,就增进设施联通、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制度型开放、贸易投资便利化及文化交流互鉴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力求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及中国与东盟在迈向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道路上行稳致远,注入新视角、赋予新理念和贡献新方案。

关键词: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一带一路”;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人文交流;制度型开放

[中图分类号] F125;F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2479(2023)06-53-08

Collective Wisdom for a Shared Future——Jointly Embarking on the New Journey of BRI:

A Summary of the 15th China-ASEAN Think Tank Strategic Dialogue Forum

Nie Yuxin

Abstract: On September 21, 2023, the 15th China-ASEAN Think Tank Strategic Dialogue Forum was held in Nanning, Guangxi, China. The experts and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carried out in-depth exchanges and discussionson the theme of "Collective Wisdom for a Shared Future, Jointly Embarking on the New Journey of BRI" and followed the topics such as "achievements and prospects of the 10thanniversary of China-ASEAN BRI cooperation", "promoting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China-ASEAN cross-border industrial and supply chain", "joint high-quality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International Land-Sea Trade Corridor","China-ASEAN cooperation 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boosting China-ASEAN green transformation and low-carb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dvancing high-level institutional opening up and creating a convenient area for dual-circulation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s operation"and "China-ASEAN cultural exchanges, mutual learning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They probed into enhancing infrastructure connectivity, digital economy, green economy,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industrial and supply chains, institutional openness, trade and investment facilitation, cultural 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and sought to inject new perspectives, new ideas and new solutions to promote high-quality BRI cooperation and steady progress towards a closer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between China and ASEAN.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major viewpoints of the participants.

Keywords: China-ASEAN Think Tank Strategic Dialogue Forum;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digital economy; green economy; people-to-people exchanges;institutional opening-up

2023年是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也是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周年。在此背景下,由中国国务院参事室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承办的“第十五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于2023年9月21日在中国广西南宁举行。与会人员来自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等东盟国家的智库、高校、驻邕领事机构和中国各级政府机构、智库单位、高校及企业等。围绕“智慧共筑,命运与共——携手迈向‘一带一路新征程”论坛主题,与会人员就增进设施联通、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制度型开放、贸易投资便利化及文化交流互鉴等方面展开深度探讨,力求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及中国与东盟在迈向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道路上行稳致远,注入新视角、赋予新理念、贡献新方案。本文对此次论坛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综述如下。

一、共建 “一带一路” 成果丰硕, 中国—东盟关系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

自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与东盟各国携手共进,共同走过了“钻石十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先进的理念、务实的做法、巨大的包容性,点燃了中国—东盟各国人民在新时期下合作发展的热情。与会专家学者高度肯定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年来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的发展成效,一致认为,其合作理念深入人心,所取得的成就硕果累累,产生的影响深远广阔,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正在不断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相互尊重、合作发展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基石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旨在建立互利互惠的共同体,让广大民众共享合作发展成果。10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要平台,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不断筑牢发展根基,更大范围地惠及中国和东盟各国民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和热烈响应,推动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对接和优势互补。中国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表示,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签署了合作文件,与印度尼西亚的“全球海洋支点”构想、越南的“两廊一圈”、泰国的4.0战略、柬埔寨的“四角战略”等进行战略对接。与此同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并积极探索推动与《东盟印太展望》对接合作,目标在于促成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形成趋向基本一致的战略决策,进一步激发政策红利释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雷小华认为,经过10年的发展,“一带一路”成为造福世界的“发展带”和惠及各国人民的“幸福路”,已达成普遍共识。他认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启示与经验主要体现在:一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成为全球治理非常重要的理念;二是顺应了全球化发展的潮流与经济发展的趋势,其中,开放、绿色、廉洁的三大理念对全球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三是秉持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目标;四是为发展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践行的典范、丰富了其内涵。

(二)互联互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支柱

随着全球交通、通信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发展,高速公路、铁路、海陆空港、油气管道、桥梁、电网和光缆等正在重塑世界的未来,跨国跨区域的互联互通已成为大势所趋。东盟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但同时也面临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区域互联互通相对滞后等发展瓶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实施,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中老铁路、柬埔寨金港高速公路、 中老泰铁路、 马来西亚东海岸线铁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建设的加速推进,使得中国与东盟在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硬联通”上取得丰硕成果,为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以及东盟经济的腾飞注入了强劲动力。中国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高雨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应加快推进现有经济走廊和重点项目建設,加快电力、能源、交通、通信和低碳环保等设施建设领域在规划建设、综合服务、质量技术标准和政策机制等方面的对接协商。建立促进共同发展的互联互通体系,强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共建共享,发挥中老铁路、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标志性项目的示范作用,加强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携手提升设施联通水平,让互联互通合作惠及更多地方民众。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前副议长、交通部前部长翁诗杰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被广泛称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代名词。目前,世界各地特别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基础设施融资缺口持续扩大,解决互联互通瓶颈的需求与日俱增。尽管西方的“一带一路”怀疑论者仍然对“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持有负面态度,但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2022年,中国—东盟货物贸易总额同比增长了15%,海运和空运物流分别增长26.7%和15.5%;尤其是铁路物流增长197.6%,自2021年12月中老铁路开通以来,中老铁路对铁路物流的贡献率已经突破了44.7%1,这些数据正是回应部分西方国家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污名化”和“质疑”的最好例证。

(三)经贸投资务实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内容和稳定器

中国—东盟合作的成绩单可圈可点,经贸合作无疑是其中最亮眼的领域,它不仅回应了民生发展之问,更答好了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之题。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呈现出贸易发展丰富、投资不断创新纪录、经济技术合作推陈出新、互联互通成效显著、金融合作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的良好局面2。

1.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动力

互利共赢是经贸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有着相当紧密的利益互联关系。中国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认为,中国—东盟经贸投资合作取得这样的成就得益于两个方面。其一,内因是基础,中国与东盟地缘相近、人文相通,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双方经贸互补性强,彼此间贸易诉求强烈。其二,外因是推动力,在全球经济面临复杂多变、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环境问题凸显等诸多挑战的大背景下,中国与东盟互为发展机遇、合作潜力巨大,双方更加重视彼此之间的合作,着力打造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推动下,双方贸易与投资高速增长。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院长、广西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边疆经济研究院院长李光辉认为,中国—东盟经贸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一是以政治互信为基础和前提;二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成为助力的关键;三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经贸合作发展提供强劲动能;四是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的新局面;五是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进一步提振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发展。

2.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亚太经济研究所所长全毅认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保持良好势头的同时也面临贸易依存度高且存在非对称性、投资依赖度不高且分布不均衡、互联互通建设波折不断、人文交流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此外,亚太新格局下双边经贸合作还面临周边大国在东南亚的竞争和博弈更加激烈,《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印太经济框架”(IPEF)的双重压力及东盟对中国快速发展抱有过度疑虑和担忧等挑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泰国研究所副所长袁春生分析了RCEP框架下推动中泰经贸合作的挑战,她认为挑战主要来自4个方面,一是中泰两国落实RCEP承诺和规则面临现有体制机制的束缚障碍;二是高度开放的大市场使中泰两国竞争进一步强化;三是中泰经贸合作存在汇率变动、法律制度不同等风险;四是交通运输和物流互联互通有待加强。

3.拓展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建议

基于上述问题和挑战,与会专家、学者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全毅认为,一是要做好RCEP实施工作,协助企业充分利用原产地积累规则拓展贸易和投资,持续利用好现有开放政策和合作项目,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二是要深化双方合作潜力,推动边境经济合作区和跨境产业合作园区高质量发展,深化拓展数字转型、蓝色经济、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公共卫生等方面合作的新空间;三是要增进政治互信,表明中国维护东盟中心地位的坚定立场,照顾东盟各国的敏感度与舒适度;四是强化区域安全合作,消除彼此疑虑。袁春生提出,应正视并破除现有体制机制的障碍,高质量推进RCEP承诺和规则的全面落地,深挖双方经贸合作潜力、深化投资合作领域,提升物流合作水平,促进中国中西部地区与泰国的经贸往来。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副校长钟志强就推动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与高质量贸易合作提出5个策略,以期促进双方实现共同繁荣、 共同发展。他认为, 一是要在和而不同的大背景下探讨国与国、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发展;二是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RCEP、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三是应推动东盟各国共享跨境电子商务、数字支付系统等数字经济发展成果; 四是促进中国—东盟商会之间的交流合作,互通贸易信息;五是为中国与东盟的中小企业搭建平台,如考虑设立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基金,促进相互尊重、理解、和平的交易环境形成。广西社会科学院越南研究所韦丽春博士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越经贸合作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她认为,目前中越双方达成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共识,为中越两国的经贸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应持续通过互联互通、投资合作等方式加强两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合作,同时也为维护两国关系行稳致远筑牢根基。

(四)“一带一路”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向前发展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开辟了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睦邻友好的文明发展新道路,为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助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现代化之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部主任、二级研究员潘金娥分享了关于中越两国现代化比较及其重要意义的观点。她认为,从内容上看,中越两国的现代化不仅具有共性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兼具本国的民族特色、文化特色及时代印记;两国同属社会主义国家,其现代化目标和路径都是一致的,中越两国现代化不仅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借鉴,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别于西方现代化的一个全新选择,有利于构建基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教授成汉平就“中国式现代化范式和东盟国家的机遇”主题发表了观点,他从价值取向、实现路径、最终结果、实现时间4个维度阐释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現代化的区别,并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给东盟带来的机遇及现实意义。他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西方中心论,摒弃了丛林法则,为东盟周边国家提供了范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简单、最基本的理念。

(五)携手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

东盟国家地处“一带一路”的陆海交汇地带,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1。中国与东盟全方位拓展互利合作,携手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繁荣注入了更多正能量。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杨保筠认为,中柬、中老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其他东盟国家树立了典范,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并取得了具体成果。2022年7月以来,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都提出与中国共建命运共同体的意向和初步规划,3国所表达的推动双边关系发展的意愿必将进一步扩大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影响力。新形势下,中国与东盟应加强战略定力,提高政治互信,秉承和平共处、共谋发展的理念,着眼大局,放眼未来,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许宁宁认为,中国与东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首要地区、可行地区及率先实现的地区。双方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进入快车道,在中国东盟“五大家园”建设方面,成果越来越丰硕,为命运共同体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具有全球影响的“三大倡议”得到了东盟国家的赞同,中国与东盟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守望相助的制度性安排为双方的融合发展、联动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二、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发展方兴未艾,成为中国与东盟未来深化合作的重点方向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中国与东盟从打造“硬联通”到加强“软联通”,从传统领域拓展到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双方市场的开放程度逐步扩大,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的合作将是中国—东盟未来深化合作的重点。论坛上,专家、学者们针对中国与东盟在数字技术、数字转型、新能源、生态治理及应对气候变化等具有深入合作空间的领域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空间广阔

數字经济已成为推动中国—东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数字丝绸之路是连接“一带一路”和东盟国家的数字通道,中国与东盟应一道共同探讨共建数字丝绸之路与中国—东盟信息港,加快推进中国与东盟数字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强智慧城市、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领域的务实合作。部分专家还建议应助推面向东盟国家的北斗导航技术及数字人民币应用,深化双方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合作,推动跨境数据流动先行先试改革,进而推进数据共享、互换及大数据开放。

山东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张述存表示,中国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多个细分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索形成了多元化的应用场景;东盟多数国家也已经进入数字技术发展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期,双方在前沿数字技术研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赋能跨境贸易和数字支撑区域产业合作等多个方面契合度高、互补性强,深度合作空间广阔、互惠共赢潜力巨大。他建议,应从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数字化转型体制机制、创新平台建设、数字赋能传统产业和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着力推进,聚焦核心数字技术研发和应用场景创新,强化数字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泰国正大管理学院助理校长、中国—东盟研究中心主任汤之敏在会上分享了泰国数字经济在东盟的地位、泰国弥合“数字鸿沟”的政府作为,以及中国企业在“数字丝绸之路”的角色3个部分的内容。他认为,弥合“数字鸿沟”不仅是要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也要缩小一国之内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泰国就此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主要聚焦促进人力资源培养、数字经济转型、社区数字赋能及数字创新生态的培育,同时以智慧城市建设消减“数字鸿沟”的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宜航认为,结合中国和东盟的产业特点和产业优势,特别是在RCEP框架下,双方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持续深化和拓展高科技产业合作。一是利用RCEP原产地规则和关税减让,促进电子产品和零部件的自由流动,提高区域供应链的稳定性;二是借鉴RCEP规则,加强网络信息和数据安全,促进数字技术创新;三是遵循RCEP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加强知识产权协作,鼓励技术转让和许可,激发创新活力;四是依托RCEP的服务贸易和投资开放,加大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和融资,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和优势;五是建立RCEP高科技产业合作机制,定期举行对话和沟通,协调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和障碍,制定合作的目标和路线图;六是加强RCEP高科技产业合作的人才培养和交流,增加教育、科研和技术等领域的合作项目和平台,提升人才水平和创新能力。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韦红以“推动中国—东盟网络安全合作”为题深入分析中国和东盟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网络安全挑战。她表示,加强双方的合作对推动构建中国—东盟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至关重要。东盟国家按照网络治理体系的完善程度可以分为3个层次: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为代表的治理体系相对完善型;以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文莱为代表的网络治理体系相对欠缺型;以缅甸、老挝、柬埔寨为代表的网络治理体系尚未完善型。面对这3个层次的群体国家,中国与东盟应因情施策,分层合作、加强双方网络安全的保障合作机制建设。

(二)中国—东盟可再生能源、绿色低碳合作前景可期

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绿色低碳合作是国际社会应对全球变暖问题的重要共识。中国与东盟国家应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推动区域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拓展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金融和绿色投资合作,谱写“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新篇章。

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教授、昆山杜克大学可持续投资研究项目主任张俊杰认为,中国与东盟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双方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将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主碳排放管理等六大行业带来新的合作机遇。目前,中国与东盟在产业、技术方面的合作已经推动全球低碳产业的高速发展,可以预见,双方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如中国能源对外投资光伏就是显著亮点。另一方面,中国—东盟依然面临碳减排压力较大和资金短缺等挑战。菲律宾人民赋权治理中心教授、政策研究室主任博比·M.图阿松向与会专家、学者分享了菲律宾受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目前中菲合作的情况及如何推动中菲气候变化合作协议的落地等内容,探讨了在地缘政治背景下中国与菲律宾应对气候危机的合作前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刚也就“中国与东南亚的气候与可再生能源合作”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他认为,近年来,中国大幅增加在东南亚的能源相关投资,但大部分仍集中于水电、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领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开发方,中国仍有潜力扩大在东南亚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同时,中国具备强大的可再生发电设备制造能力,建议通过可再生技术示范项目、教育和能力建设等项目,向东南亚和其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绿色金融和非金融支持。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越南研究室主任聂慧慧从可再生能源角度阐述中越合作的前景。她认为,越南拥有优越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禀赋,对可再生能源非常重视。目前,中越两国都具有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并在光伏和水电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尽管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海外投资经验欠缺等挑战,但无论是领导人的共识还是合作文件的签署都为中越可再生能源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基于此,中越合作天时地利人和,拥有光明的合作前景。

三、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成为推动中国—东盟产业合作、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经贸大走廊

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中国与东盟拥有20多亿人口的超大市场规模,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高度互补,开放条件和发展潜力日益突出。目前,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发展日渐成熟,战略价值正在逐步凸显,对中国—东盟产业融合牵引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为构建更加协同高效、更具竞争力的区域产业集群和供应链体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随着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的提质增速,要素资源得到加速流动、优化配置,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增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更深层次融合,共同做大贸易与产业蛋糕,不断释放合作潜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也在不断强化,为携手打造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有力的支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廖品琥在致辞中表示,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中国—东盟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门户枢纽,近年来,广西抢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RCEP生效实施的历史性机遇,高水平扩大开放合作,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牵引,提升通道的服务能力,广西愿与东盟各国智库一道探讨积极构建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扩大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加快形成通道联动发展新格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以深化经济走廊建设、强化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为切入点,提出未来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发展方向是构建区域的价值链和供应链。他认为,不仅要利用RCEP成员国之间的比较优势,更重要的是要为一些欠发达国家赋能,协调好创造新优势和利用现有比较优势之间的关系,这是未来构建新的区域价值链的基本理论发展方向。复旦大学中国周边研究中心主任赵卫华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与中越铁路对接”为题发表观点。他认为,中越铁路对接并不仅仅是对中越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产生影响,事实上会在更大程度上改变亚欧大陆的贸易格局,并对推动形成更加平衡的世界格局及更加公正的世界秩序产生积极效应。

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是中国—东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必然要求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为更好推动重点产业在国内外有序转移、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拓宽制度型开放探索路径对建设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高雨建议,应携手深化制度型开放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制度沟通和融合,加强在多边机制框架下的交流合作,携手高质量实施RCEP,共同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进程, 提升中国—东盟经贸制度型开放水平, 尊重不同国家关切, 加强贸易政策对话协商,突出包容性开放,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增添新动力。老挝国家社会与经济科学院副院长康拉曦·乔本潘提出, 在RCEP全面生效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3.0版升级顺利推进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间需加强合作,以制度型开放推动RCEP全面落实, 并通过充分考虑成员国间发展水平及合作意愿来寻求共识,努力实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有效升级。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许宁宁认为,实施制度型开放对中国与东盟实现高质量的合作至关重要。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主要受各个国家内部、中国与东盟各国相互之间、中国与东盟以外及内外部交织4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关键主导因素在于中国与东盟相互之间。因此,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有利于中国与东盟相互之间合作与发展的预期。

近年来,广西在持续推进制度型开放、深化与东盟国家产业合作方面积极实践,积累有益经验。广西发挥区位优势,抢抓RCEP机遇,探索建立制度型开放先行区和试验田,积极打造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旨在填补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衔接空隙,为各类市场主体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大市场提供必需的便利支撑,现已取得明显成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廖品琥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广西的开放发展寄予厚望,强调要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广西愿与东盟各国智库一道共同探讨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推进跨境服务贸易进程,深化标准、规则和规制等方面的对接合作,携手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促进各类资源要素跨境流动便利化;探索两国双园、多国多园的新模式,创新点对点的合作机制,推动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建设成为“一带一路”产业合作发展的共享基地、中国—东盟跨境合作的共享平台,培育更多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研经济研究院院长李布通过对广西重点园区、重点产业、广西对东盟出口贸易的调研分析中得出,广西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与此同时,针对目前广西人才比例占比低、金融体系发展不足、电力价格较高等问题,他提出应从人才、金融和电力3个方向把握:一是要将本土高校的人才体系建设好;二是要加强金融环境的建设;三是控制好电价。广西应通过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打造高水平开放的新格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王振朋针对广西如何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深化与东盟的合作发表了观点。他提出,应从建立跨境通道体系、跨境物流与供应链体系、跨境贸易体系、跨境市场合作与要素流通体系、跨境技术创新合作体系、跨境投融资与金融体系、跨境政策支持体系等方面发力。他认为,广西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框架下,以广西为节点与越南之间建立打破边界的区域市场体系,通过制度性安排,将两个市场进一步衔接,有利于国际产业分工的协作,有利于中越两国产业比较优势的释放和发挥,以及跨境资本的优化配置。

五、拓展人文交流合作是促进中国—东盟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

民心相通是中国和东盟共同发展的重要根基,为中国与和东盟在各领域的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2024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与会专家、学者期待共同推动拓展人文交流合作空间,为促进中国—东盟关系不断巩固发展赢得更强大的民意基础支持。中国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高雨建议,应加强互学互鉴,深化在文化旅游、体育、教育、青年发展和科技等重点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探讨启动旅游复苏计划、便利双边人员往来、促进地方人民友好交流, 稳步拓展公共安全、 数字文化及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人文交流合作空间,共同搭建多领域、 多形式、 多内容的文明交流对话网络,共同落实中国—东盟科技创新提升计划,推动建设面向未来更加紧密的科技创新伙伴关系,谱写地区合作崭新篇章。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 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许宁宁表示,根植于民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基础。根深则叶茂, 应积极推动双方人文交流合作,利用把握好2024年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这一契机, 遵循社会人文交流的规律,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 整合社会资源, 以此彰显双方合作的活力及广泛基础, 群策群力推动社会人文交流更加有效。湄公学院执行院长素立言·威奇叻坎认为, 构建中国—东盟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需要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应该着力畅通协商和参与磋商对话的渠道,这不仅要体现在政府之间、私营部门之间、学术和研究机构之间,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普通民众之间。

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们还围绕如何发挥智库作用,以智库共识推动政府共识,以智库合作促进国家合作展开积极讨论。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东南亚研究所所长雷著宁建议,应加强对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智库合作互鉴,通过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成果转化,积极为中国—东盟合作贡献智慧。此外,除了政府层面的合作,应重视搭建中国与东盟各国商会、企业间沟通的渠道,建立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交流合作机制与平台。广西社会科学院院长陈立生表示,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区域经济承压运行,亟须各国智库勠力同心,汇聚智慧,期待以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为纽带,广泛增进共识,进一步拓宽中国与东盟高端智库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打造思想蓄水池和智慧孵化器。

(责任编辑:张    磊)

猜你喜欢
绿色经济数字经济中国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绿色经济发展问题探析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应对数字经济下的BEPS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