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淑英
摘 要:发展绿色经济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都具有重大意义。但在绿色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8-0001-02
一、绿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绿色化程度低
第一,加工企业链条短、原材料利用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以木材加工行业为例,林木资源浪费严重等是制约当前木材加工行业发展的一系列非常突出的问题。除了较大型企业产品具有一定的深加工能力外,其他大多属于家庭作坊式板皮旋切厂,只是把原木旋切成板皮外销,胶合板厂加工能力也非常有限,没有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
第二,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农产品最低收购价在逐年呈上涨趋势,农民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农民为了追求粮食产量而滥用农药化肥,农户自吃粮和出售粮区别施肥施药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直接导致了农田和农作物化肥农药残留量增加,土壤质量退化,田间生物物种减少等系列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连锁反应。
第三,随着服务业的不断壮大,其在为消费者提供无形的服务外,也在消耗各种资源,产生了一定的废气、废物、废水和其他无形的污染。零售行业、餐饮业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泡沫饭盒等难以降解的塑料制品,造成白色污染;随着餐饮业和住宿的快速发展,部分由餐馆和宾馆排出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进入管网,极大增加了城市污水处理负荷,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此外,各种机动交通工具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尾气,造成对大气的污染,导致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这些都制约着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
(二)绿色投资和技术创新不足
目前,绿色经济融资渠道狭窄,银企合作动作缓慢;民间和外来投资不够活跃,多元化投资格局尚未形成。绿色技术整体水平滞后于发达国家,创新风险较大,出现了“大型企业不愿创新、中型企业不敢创新、小企业不能创新”的局面,创新动力严重不足。
(三)绿色服务标准化体系不健全
当前,不仅绿色经济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和官员考核标准还未完全建立,单纯的统一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也未建立,绿色服务标准化体系更不够完善。
(四)绿色消费意识有待加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形成了错误的消费观念,致使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的消费活动休戚相关。当前,部分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绿色观念仍然停留在媒体宣传、政府号召的层面上,还未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
二、推进聊城绿色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政策引导、舆论宣传,普及绿色经济的先进理念
发挥政府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的职能,扮演好引领者、导航员的角色,引导企业、社会团体和消费者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使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的理念深入人心。广泛运用手机、微博、微信等新式媒体,让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聚人气、接地气、有灵气。在植树造林、节能节水节电等方面,政府机关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各级党校干部培训的主阵地作用,把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干部培训的主课堂,要让每一名干部学得懂,学得会,学得用。树立典型,支持鼓励企业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进行研发生产。
(二)树立以绿色GDP为核心的政绩观,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1.从机制层面上,推出绿色GDP考核体系。理顺绿色经济的监督管理机制,明确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责,从机制上做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根源上,政府要弱化地方经济总量的政绩考核机制,而把万元GDP能耗、水耗、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等环境绩效指标作为考核官员的硬约束性指标来督促地方发展模式的转型。
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要以市场为导向,重视和加强省际间横向水生态补偿管理工作,规范水市场交易秩序,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
1.发展绿色农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一是农产品生产基地体系。围绕市场需求,抓好粮食、蔬菜、果品、畜牧等种养殖基地建设,解决农产品难卖问题。二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体系。发展壮大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等十大农产品加工体系,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三是农产品市场流通服务体系。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利用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对农产品种、管、收、运、加工等进行全程监管,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五是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重点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六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体系。力争让合作社覆盖每一个行政村,使合作社更多地参与市场、基地和农业龙头企业建设。
2.发展绿色工业,加快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及园区建设,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依托现有的基础和优势产业,向精深加工和高端产品延伸,从产业链条的每个环节寻找增值空间。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3.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打造一批生态休闲养生基地,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依据独特的自然资源、丰富的科学市场定位和明确的发展目标,逐步打造生态旅游体系,积极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打造品牌效应,整合旅游资源,实施重大精品工程,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吸引力。
(四)打破行政垄断和条块,推动绿色技术创新
1.摒弃错误理念,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第一,积极推进绿色发展成为产业调整的“主旋律”,深入实施农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启动过剩产能化解工作,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按照高端、高质、高效的方向,努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降低一、二产业比重;提高最终产品比重,降低初级产品比重;提高绿色环保产品比重,降低高污染产品比重;提高有记录可追溯产品比重,降低信息不完整产品比重。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与自身发展实力相结合,坚持清洁开采、绿色开采,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强化能耗、环保、安全等标准的硬约束。第二,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对外开放,能够通过引进外资,进而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先进管理、先进理念;能够通过优胜劣汰,将落后企业淘汰出局,对现有企业产生倒逼机制;能够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加快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到国际竞争的大潮中学会“游泳”,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实践证明,对外开放与本地改革相结合、寻求自身发展与促进共同发展相结合,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地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与合作,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提高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客观选择。
2.推进自主创新。要积极推进自主创新,政府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支持,突出战略重点,促进资源整合,优先扶持发展一批循环经济的工业企业典范。在支持企业创新的问题上,要对企业中有前景的研究项目给予支持,积极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间的合作,形成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企业也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提升支柱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围绕优化结构、提高质量、节能降耗,加强关键技术攻关,促进支柱行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工艺和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3.加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进绿色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应加大对新型工业园区的建设力度,全面加强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精心搭建就业、融资、科企合作、信息网络、物流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安排专项资金对企业下岗职工开展“订单式”“定向式”技能培训。搭建融资平台,充分利用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等融资平台,积极为企业和金融机构“牵线搭桥”。同时,还需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尽可能地促进中小企业及服务业的发展。搭建科企合作平台,安排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经费,支持企业建立健全科技研发机构,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培养引进一批产业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科研团队,为今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五)完善金融投融资渠道,发展绿色金融
1.政府应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政府作为绿色发展的监管者,要发展绿色金融,就需要政府的以身作则。各级政府理应成为绿色发展的领头羊。一是采用新能源汽车作为政府公务用车和城市公交车,带头践行绿色交通的低碳理念;二是通过优先采购环保节能产品,并逐年提高政府采购绿色产品的比例,以此建立绿色采购制度;三是拒绝奢侈浪费和使用一次性用品。政府作为绿色发展的引领者,要积极发挥导向作用。其一是要设立绿色发展基金,用于支持绿色技术研发和扶持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其二是要实施政府绿色决策,在决策的实施中,优先考虑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其三是要制定绿色财税政策,对绿色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以提升绿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建立健全绿色金融市场体系。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是以健全绿色金融制度、发展绿色金融市场、创新绿色金融工具、培育绿色金融机构和完善绿色金融监管为主要框架,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服务的体系。发展绿色经济,需要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因此,完善金融法治环境,构建良好的政银企关系,加快政策性金融体系建设的步伐,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促进绿色金融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建立健全绿色金融考评机制,是建立健全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