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恩浩 胡文杰 任冠男
[摘要]运用可视化软件绘制《中国考试》在2004-2022年刊载的2789篇学术论文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考试》专业特色鲜明,“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改革”“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技术”等领域是期刊关注的研究热点。《中国考试》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同考试改革与发展实践紧密契合,对人才选拔和教学评价的政策生成、实践与改革起到了反馈作用。《中国考试》高发文量作者广泛分布在国家及省市教育行政机关、地方考试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等单位,伴随着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发文的比例逐渐下降,考试专家学者与高校教师发文比例不断提升,表明我国考试研究环境正不断改善。依据计量分析推断,考试改革研究、考试测量与评价和数字化变革会长期成为未来考试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国考试》;文献计量;知识图谱;研究热点
[中图分类号]G424.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654(2023)06—096—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国防教育学科“十三五”规划课题“海军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与策略研究”(课题号:JKY20180067)成果。
《中国考试》是教育部考试院主办,以考试为核心研究视域的学术期刊,耕耘教育考试政策研究、高考改革、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技术创新与质量管理等领域近二十年,目前获得了南大核心拓展版、北大核心与AMI核心等认证。《中国考试》以中国特色考试研究为核心,刊发了大量考试研究成果。教育考试作为人才选拔的重要环节,其中以测量、改革、反馈与评价为特征的核心组成部分,已受到了国家与社会的广泛关注。
通过绘制内容关键词、期刊作者和引用文献等信息知识图谱,以计量软件Citespace、Unicet和Bicomb对《中国考试》在2789篇学术论文开展文献计量,通过聚焦热点和知识图谱,梳理我国考试研究现状,探索考试研究发展趋势。
一、分析工具及数据来源
近二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十分迅速,出现了一系列重大事件与热点问题。《中国考试》以“繁荣考试评价研究,推进考试评价改革,促进考试事业发展”为办刊宗旨,全面反映教育测量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综合介绍国内外教育测量理论研究概况,探讨教育考试改革和发展前景,为中国教育考试研究者与实践者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平台,推动了教育考试领域的发展。
以教育计量学为理论基础,运用客观、直接、形象的可视化技术深度挖掘学科研究科学知识图谱热点,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期直观地揭示考试学科共同体,揭示学科发展规律与趋势。
(一)计量方式
CiteSpace是广泛用于多元、分时与动态文献计量分析的文献可视化计量软件,可用于分析时间、空间变化时某一研究视角的研究热点与元关系研究[1]。
(二)数据来源
首先,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中国考试》为文献来源采集数据,检索从2004至2022年的文献共2852篇;其次,按年份依次剔除致谢、稿约、启事等非学术内容,进一步筛选数据,提高分析效度,明确有效文献2789篇(分布如图1);最后,进行数据提取与转换,从中国知网数据库导出文献题录,利用Citespace软件自带的数据转换器,完成知识图谱的绘制。
(三)Citespace软件的操作
1.时间设定
研究时间跨度为2004至2022年,为探究学术焦点和作者群体变化的历史轨迹,运用Citespace研究周期,以单个独立时段1年时间根据关键词集中共现分区分为2004-2010年、2011-2016年和2017-2022年等时间段。
2.阈值分割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时间间隔为2年,提取频次分析在2次以上,在4次以上共现频次、共现率0.05及以上节点的关键词,获得共有47个节点的知识图谱,Q值为0.4409,S值为0.8181(见图2)。
随着《中国考试》周期的调整和文献规范化程度不断提升,在需要对各时段设置不同的阈值提取关键词过程中,选择以时间间隔单位为1年,前7年采用3.5%、中间6年采用6%、后6年采用3.5%,获得每个阶段的高中介度关键词(见表1)和高频关键词(见表2)。
二、围绕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热点分析
通过对关键词词频进行统计分析可评判固定时段学科、机构与期刊的研究热点。在确定相对合理的时区分割和阈限值设置后,生成《中国考试》创刊以来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见图2)。图谱显示,“高考改革与招生”“教育评价”“考试技术”等是《中国考试》近二十年来关注的研究热点。分时段提取频次、中介度和关键词等,分析结果见表1和表2。
通过CiteSpace6.2.R3对所有关键词进行聚类,得到“高考”“高考改革”“招生考试改革制度”“考试评价”“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内容改革”等关键词。
关鍵词聚类显示: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聚类集中于2004年至2022年始终。而“高考”相关聚类贯穿《中国考试》期刊载文始终,意味着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是我国考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长期主题。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见证了高等教育人才选拔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发展。人才选拔始终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深化招生考试改革、提升教育考试评价效果、考试评价机制建设等内容是《中国考试》的重要选题[2]。
根据时间维度文献分析可知:2004年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调整国家与省市中高考考试形式、科目与分值安排比例、高校招生自主权等方面。时间推进到2009年,整体研究从高考人才选拔视域转向诊断式考试制度维度;人才选拔机制与应试人员素养改革这一聚类主要集中在2010年以后,随着国家对于人才培养需求结构的转型,提升人才综合素质与专业创新能力、提高综合能力考核地位等逐渐成为关注重点。2016年以后,高考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与入学考试模式这一聚类包含的关键词相对集中。此外,“信度”“效度”“区分度”“职业资格考试”等也出现在关键词共现图谱中,但聚类不明显[3]。
可见,《中国考试》收录论文以考试管理与人才选拔等宏观视阈为主,以学历教育与教育测量等技术角度为辅,从考试科目及分值改革、考试管理改革与教育测量等不同视角,为深化高考与其他选拔性考试改革提供了积极的探索与借鉴[4]。
三、围绕高等教育高突现关键词的趋势分析
以2004-2022年为节点,截至2023年初突现值提取阈为5%,仍保持活跃的关键词共3421个,结果见表3。突现关键词主要开始于2010年,这是我国教育考试改革与发展研究的重要时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发布,明确了新时期人才培养方向,并确定了历史发展新时期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维度与标准。
突现值一直保持活跃的关键词如下:第一,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研究;第二,教育测量与评价研究;第三,教育考试技术研究。
“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研究”的关键词包含“高考改革”“考务管理”“高校招生”等。此关键词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的改革政策相契合,体现了黨中央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视,彰显了考试改革与发展工作的基础性和必要性;更表明考试工作对人才选拔和教学评价的政策生成、实践与改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5]。
“综合素质评价”“依法治考”“考试内容改革”等为“考试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关键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5年)》提出,将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着力点[6]。考试改革以教育测量改革为切入点,以考试体制机制建设为落脚点,鼓励地方和院校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以激发教育考试测量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新时代教育与评价制度的核心、结构与特征等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考试技术”的核心关键词主要有“人工智能”“考题评价”“数据空间模型”等。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升考试的评价分析与测量效果,国务院于2014年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该文件以改进计划招生方式、改革考试内容形式、改革招生录取机制与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五位一体提升考试技术为核心任务,以期转变考试评价与分析机制[7]。
考试评价体系的发展与完善,需要广泛深入地研究社会人才需求与供给结构等实践问题。2010年前的关键词集中于“考试管理”“命题”“公平”“题库”等内容。而2010年以后,核心关键词主要有“教育评价改革”“综合评价”“增值评价”“结果评价”。由此可见,考试与评价工作的研究范式已经从理论思辨转向统计、计量与精算分析[8]。这充分表明了规范考试与评价研究对提升教育考试质量的效果,充分体现了《中国考试》对我国考试环境改善具有的内涵、意义与价值。
“考试改革研究”“考试测量评价”“数字化变革”等均为近年来突现值保持较高水平的关键词,说明上述内容是教育考试发展与改革的着重发力区,是目前与未来考试研究工作领域学者关注的焦点。
四、高产作者与高频被引文献作者群体特征分析
(一)作者群体特征分析
从中国知网数据库分时段截取2004-2022年,统计《中国考试》发文量较高的作者,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见,《中国考试》的主要作者群包括:国家及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地区教育考试管理人员、教育评价专家与教育测量学者等。主要作者群发文量在2010年大幅提升,2010年前评价专家与教育测量学者人数相对较少。国家及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作者群包含教育部及各级地方教育管理机构的行政人员,也有一流大学、地方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院校领导,发文量约占高产作者发文总量的四分之一,其次是高校招生考试、地方考试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伴随着国家对考试工作的重视以及《中国考试》获得北大核心与CSSCI拓展版期刊认证,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发文比例呈下降趋势,从事量化与数据分析的评价专家与教育测量学者比例逐渐提升,高校教师群体发文占比不断增大。《中国考试》高产作者群的特征表明:经历过实践、反思与变革,新时代教育体系丰富了考试工作与人才选拔研究内容、拓展了教学测量评价研究边界,扩大了考试研究的影响力,打开了我国考试研究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二)高频被引文献作者群体特征分析
在中国知网截取2004-2022年数据,分析《中国考试》高频被引文献作者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
2004年至2009年,《中国考试》载文被引频次普遍较低,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辛涛撰写的《项目反应理论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频次83次。2010年至2015年,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张晋军撰写的《新汉语水平考试(HSK)研制报告》成为最高被引频次文献,被引频次达到205次。2016年至2022年,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是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程晓堂发表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测评》,文献被引频次高达343次。文献被引频次的迅速提升,一方面表明《中国考试》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迅速提升;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教育测量在考试改革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内容来看,高频被引文献主要包括核心素养测评、命题研究、考试定位与内容改革和评价体系等内容,突出了《中国考试》“繁荣考试评价研究,推进考试评价改革,促进考试事业发展”的办刊方针,既有利于推进考试评价理论创新,又能有效地服务于教育改革发展实践。
五、研究结论
教育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力量。教育考试工作立足新时代人才战略发展,是促进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性支撑。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考试工作在保障教育公平、甄选拔尖人才、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9]。
作为教育部主管的刊物,《中国考试》见证了我国考试改革发展的轨迹,其发表成果同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紧密联系。对《中国考试》刊文进行计量与图谱分析[10],可以发现:首先,围绕“高考”的“入学机制改革”“测量与分析”“信息化技术”等是期刊关注的研究热点。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的细微变革都会带来一系列考试工作的调整,继而影响教育政策的走向、发展与变革[11];第二,伴随着考试专家学者与高校教师发文比例不断提升,我国考试环境发生了明显改善,考试研究更加贴近一线教学和教学效果反馈[12];第三,《中国考试》服务于国家考试、考试理论与实践,促进考试工作理念创新、引领考试工作的研究发展,考试改革研究、考试测量与评价和数字化变革会长期成为未来考试研究的发展方向[4]。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按照党的二十大实施人才强国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当下,《中国考试》以教育考试科研学术平台为依托,推进教育考试科研学术发展,着力推动教育考试改革实践,我国考试工作将会依据国家教育战略行动总体要求,对标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经济社会建设架构,顺应教育数字化浪潮,提升教育考试与评价智能分析能力,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镜鉴、实践参考和信息反馈[13]。
参考文献:
[1]陈悦,陈超美,胡志刚,等.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CiteSpace实用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4-16.
[2]孙海波.把握新时代改革方法论以系统观念全面协调推进高考改革[J].中国考试,2021,(07):1-6.
[3]孙海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高考内容改革[J].中国考试,2021,(01):1-6.
[4]朱文琪.近十年来普通高考考试数据研究的现状与思考——基于中国知网2010-2019年的文献计量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07):17-24.
[5]程丽,李勇.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物理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38-44.
[6]于涵.新时代的高考定位与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01):1-9.
[7]杨向东.教育测量在教育评价中的角色[J].全国教育展望,2007,(11):15-25.
[8]王蕾.PISA的教育测量技术在高考中的应用前景初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33(03):105-111.
[9]阴露华.批判与超越:警惕标准化测验对好教育的误读——基于比斯塔教育测量思想的省思[J].当代教育科学,2021,(04):30-39.
[10]袁建林,刘红云.过程性测量:教育测量的新范式[J].当代教育科学,2020,(12):1-9.
[11]雷新勇.教育测量理论应用于高考改革实践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考试,2020,(01):7-11.
[12]方超,黄斌.中国过度教育测量、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2018,(04):1-10.
[13]陈睿.《中国考试》2004-2013年刊发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考试,2014,(07):28-37.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Analysis of Examination Research in China:Based on the Research Hotspots of Chinese Examination and its Knowledge Base Atlas Econometric Analysis
Guan Enhao1Hu Wenjie1Ren Guannan2
1 Teaching Evaluation Center of the Naval Service College,Tianjin,300450
2 School of Economics,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Hohhot,Inner Mongolia,010020
Abstract:Using visualization software to draw the key words and knowledge map of 2789 academic papers published in China Examination from 2004 to 2022,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China Examination has distinctiv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and the fields of "Higher Education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Educational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and "Examination Technology" are the research hotspots of the journal. The academic research results published in China Examination are closely in line with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examination,and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stimulating and feedback on the policy generation,practice and reform of talent selection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The authors of China Examination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national,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organs,local examination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tc.,with the gradual decline in the proportion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ors,while the proportion of examination experts and scholars and college teachers continues to increase,which fully indicates that Chinas examination research environment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Based on quantitative analysis,it is speculated that examination reform research,test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and digital transformation will becom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uture examination research for a long time.
Key words:Chinese Examination,Bibliometrics,Knowledge Graph,Research Hotspots
(責任编辑:刘清华、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