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晓融 张立国
[摘要]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背景下,艺术类学科建设应打破“小学科”思维,推进学科交叉融合。高校艺术类跨学科专业建设、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都要与时俱进。选拔培养符合当前国情和教育战略方针的创新型、复合型艺术人才是高校艺术类专业人才选拔培养的目标和关键。应加快省级统考全覆盖,持续改革创新,从多元化考评专家库构建、科学化主观印象评判法创设、信息化考试技术手段应用、标准化考场建设及人性化考试制度设计等五个维度,探索一条走向“一统”的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新路,为构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选拔生态,维护教育公平,提升高校艺术教育治理能力,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艺术人才夯基固本。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省级统考;主观印象评判法;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424.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654(2023)05—007—007
项目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课题“互联网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师资城乡一体化流动机制与实践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BCA210089;立项单位及申报人:陕西师范大学张立国。
高等教育艺术类专业应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掌握现代艺术教育所必需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技能,并具有先进教育理念、深厚艺术素养、综合艺术特长的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质量的先决条件是人才选拔质量,因此,高校艺术类专业人才选拔质量尤为关键[1]。
艺术表现形式极具特殊性,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一般采取现场面试形式,而艺术类专业面试评判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审美判断,无法完全规避主观因素。一方面,这种特殊性赋予了考评人员特殊的评判权力,而这种权力往往容易引发暗箱操作,滋生腐败;另一方面,这种特殊性影响着艺术类专业考试评判结果的公平公正,最终影响艺术类专业人才选拔质量[2]。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畅通终身学习和人才成长渠道[3]。2021年9月,教育部重磅推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艺术类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的风向标。《意见》指出,要不断提升省级统考水平和质量,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扩大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范围,2024年要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4]。为推进教育考试公平,提升高校艺术类人才选拔质量,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亟须加快全面推行省级统考;在省级统考中坚持问题导向,剔除不合理因素,从制度优化、考试方式改革、评判标准改革等方面全方位进行招生评价改革,方能为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及艺术教育发展创造健康公平的环境[5]。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背景下,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走向“一统”不仅体现着对艺术人才的人文关怀,同时也能够驱动高校艺术类教育资源、考生利益的均衡分配,有利于促进艺术人才选拔质量、促进教育公平[6]。
一、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省级统考的历程、现状与困顿
(一)省级统考发展历程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有省级统考、校际联考和校考三种类型。近些年来,国家教育部针对高校艺术类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愈来愈具体,例如要逐年提高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各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选拔应重视考查考生艺术文化素养,着眼学科和学生长远发展,根据考生艺术类专业课成绩和高考文化课成绩综合评价、择优选拔录取等[7]。
在推行省級统考之前,每年艺考季,考生需辗转多地参加多所高校的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为了给考生减负,同时便于集中管理,统一评判标准,从2011年起,河北省率先开始组织艺术类高校的校际专业联合考试。校际专业联合考试是省内艺术类高校依照自愿、共享、高效的原则,由多院校共同商议、推选承办院校,其他院校共同参与的一种考试招生形式。校际专业联合考试成绩供联合考试所涉及的艺术类高校本科招生使用。从2015年起,全国美术学类、设计学类开始逐步推行省级统考。2018年教育部提出,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2019年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艺术专业省级统考[8]。2019年教育部提出,高校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一般不组织校考;2020年起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不再组织校考[9]。《意见》提出2024年要实现省级统考全覆盖,要通过《意见》逐步扭转部分高校艺术专业人才选拔“重专业轻文化”的倾向,基本建立以统一高考为基础、省级统考为主体,依据高考文化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的考试招生制度[4]。截至2022年,全国各省美术、播音主持、编导等专业类别的省级统考已基本实现全域全专业覆盖,但戏剧、音乐、舞蹈等专业类别由于选拔方式特殊,省级统考仍未做到全域全专业推行。
(二)省级统考组织现状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不断攀升。近年来,随着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报考人数亦逐年增长,且这种态势愈演愈烈。加之2018年以前,专业文化课录取控制线划定为二本录取线的65%;自2019年起,部分省第二批次本科和第三批次本科实行合并,专业文化课录取控制线提高至二本录取线的75%[10]。例如:2022年北京市高考满分750分,艺术类本科批次线仅为300分,西藏、新疆、青海、吉林、内蒙古、黑龙江等省的艺术类本科批次线则不足300分。文化课成绩偏低,使得一些原本没有对艺术类专业进行系统学习或文化课基础薄弱的考生误认为艺考等同于“易考”,艺考是升学捷径,进而盲目选择艺考,这也是艺术类专业报考人数逐年增长的主要原因[11]。
随着省级统考逐步推行,可自行组织校考的院校不断减少,但校考院校的报名人数却逐年激增,2022年报考人数创历史最高。例如,2022年北京电影学院招生计划仅604名,但报考考生规模高达2.85万人,专业报录比最高达400:1。各高校校考规模大,省级统考规模较之更甚,且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对艺术类专业考试的组织既缺乏专业人员又缺乏专业考试场地,给各教育考试管理机构带来巨大组考压力。
(三)省级统考现实困境
1.考评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参差不齐
艺术类省级统考选聘考评人员遵循的重要标准是品行端正、师德高尚、治学严谨、遵守学术规范,有较高的学术水准。依照选聘标准和条件,由各开设有艺术类专业的院校向省级教育考试管理机构推荐专业教师,再由省级教育考试管理机构按照设置的专业需要随机抽选。但由于参与艺术类省级统考的考评人员人数众多、规模较大,因此在艺术类省级统考考评人员选聘中存在职业道德素养参差不齐的现象。
2.艺术类专业面试无法制定客观评判标准
艺术类人才选拔的专业面试评判是一种审美评判,不仅要对艺术能力进行评判,还要对艺术潜力进行评判,无法制定具体的、客观的评判标准,更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标准往往会限制艺术的自由、变化与多样性。而这种审美评判多结合评判者的情感、阅历和文化素养,多来源于评判者的本心,简单直白地说就是“我喜欢”抑或“我不喜欢”。虽然艺术类专业面试有严格的评分标准,但考评人员各自的审美评判取向不同、专业水准不同、专业经验丰富程度不同导致评判的主观性强,无法做到绝对的客观评判[12]。
(四)省级统考模式弊端
现行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省级统考模式中,考生仅有一次考试机会,而艺术类专业考试一般为面试,较之笔试形式,面试考试结果与考生身体生理及心理状况更为紧密相关,影响因素更为复杂影响程度更为严重。例如:舞蹈类考试,考生生理期会出现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心理压力过大等现象,直接影响考试发挥;声乐专业考生若出现扁桃体发炎、鼻塞等症状,会严重影响考试现场的专业表现。现行省级统考模式未能摆脱“一考定终身”的传统选拔模式带来的不利影响,还需进一步优化考试制度设计[13]。
二、高校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制度改革的实践指向
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激发创新意识、满足精神生活、丰富社会文化等艺术教育之于社会的重要意义已无需赘言,高等艺术教育同样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改革背景下,专业人才选拔制度科学规范、公平公正,是高等艺术教育的价值诉求和时代回应,在当前形势下走向“一统”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2]。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背景下,全面推行省级统考,应从考评专家库构建、考场设置规范、评判标准制定、考试信息技术赋能、考试制度变革等五个维度进行探索,提出以下五个实践路径:
(一)多元化考评专家库构建
建立省级统考考评专家库应遵循覆盖面广、数量充足、优中选优的总体原则。《意见》指出:“要推进建立艺术类专业考评人员信息库共建共享,优化考评人员组成结构,逐步增加考评人员人数。”[4]因此,省级统考考评人员的遴选和管理应努力趋同以下五个实践路向:一是考评人员遴选范围应多元化,如包含全国范围内的高校艺术类专业师资、社会专业演出团体演员、中小学优秀艺术专业教师及国际相关领域专家等;二是考评人员应兼具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性、权威性,应对师德师风进行重点考察,遴选既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又兼备较高专业水准,且教书育人成绩显著的业内公认的专家;三是考评人员抽选随机化,应采取随机抽选的原则,考前由省级统考组织部门和纪律监督部门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考评人员;四是考评专家组成跨域化,即省域以外考评人员占比应达到50%以上;五是考评人员管理动态化,专家库应根据现有专家履职情况和缺额情况每年适时进行调整。
(二)规范化艺术专业考场设置
艺术类专业中音乐、舞蹈类省级统考形式多为面试方式,不同专业根据报考人数分为单一考场和多考场两种模式。如报考人数较多的音乐教育专业,由于开设院校多,考评人员充足,因此可设置多个考场。多考场考试模式为防止考试舞弊、杜绝“暗箱操作”,多考场的专业应采取“三随机”考试机制,即考评人员抽签决定进入考场序号,考生抽签确定考试顺序,考生抽签确定演唱或演奏曲目。针对单一考场设置的专业,可用平均成绩来反映一个考生专业成绩的“集中趋势”。从统计学原理来看,如果某一组成绩数据中出现一个或若干个极值,则“集中趋势”的平均成绩对于这组成绩数据所起的代表作用就会削弱,为了减少这种削弱,可将少数极端成绩数据去掉,计算其他成绩数据的平均值。因此,对专业报考人数较少的单一考场设置专业,可以采取在单一考场中增加考评人员数量的方法,成绩计算时根据考评人数可以去掉1个或若干个最高和最低分值,从而使“集中趋势”趋于合理,使得专业评判更为客观公平。
(三)科学化主观印象评判法构想
以往的艺术类专业评分标准一般将考生成绩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合格、不合格五个等次,考评人员在考生专业能力相对应的等次中,直接赋予考生具体的分值。例如:声乐专业考试从考生嗓音条件、演唱方法、音乐表现三个维度进行详细的评判标准限定,如“优秀”等级要求考生的音色明亮、圆润、音质纯净,发声器官无疾病;方法正确,呼吸、声音通畅,吐字清晰,无不良发声习惯。
省级统考中可探索使用主观印象评判法对艺术类专业进行评判。例如:声乐专业按照主观评判法评判可从考生嗓音基本条件、演唱技巧方法、音乐作品表现等维度,按照主观印象设计主观印象评判表(如表1),主观印象评判中考评人员只需要对相应评判维度进行主观判断,无须直接赋值。计算机系统根据各维度的权重进行加权计算,最终得出考生的专业成绩。主观评判不易出现偏差,但其评价信效度与考评人员的个人经验与个人艺术素养密切相关,同时需防止评价最初阶段形成的印象导致的首因效应和对某一维度产生的强烈印象导致的晕轮效应等心理效应干扰导致的评判误差。
(四)信息技术赋能考试公平
1.无纸化评分系统有效杜绝评分舞弊
无纸化评分系统目前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类面试及专业大赛现场评分中。在艺术类省级统考中引入无纸化评分系统,可以有效杜绝现场评分舞弊现象。首先,考评人员用指定账号登录电子评分系统,确保后台准确记录考评人员与评分结果的对应关系。第二,进场考务人员对考生进行入场检录后,評分系统会在后台进行考试顺序与考生身份的随机匹配。第三,考评人员用电子评分设备进行现场评分,评分系统中不显示任何考生身份信息,只显示随机生成的考试顺序号。考评人员的评分结果一旦提交,在管理员未授权的情况下任何人都无法对成绩进行修改,以确保成绩真实有效。系统可以做到数据精准无误,核算快捷高效,同时也避免了统分失误及其他人为因素对考试成绩的影响。
2.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评分偏离值监测
评分中主观因素易产生偏离客观值。针对此类普遍现象,可在省级统考中引用“大数据成绩分析系统”,对所有考评人员的评分进行偏离值分析,并将偏离值记入考评人员诚信档案。图1为2022年陕西省省内校际专业联合考试音乐类专业面试中,应用大数据对评分偏离值的分析图。图例中可以明显看到,在美声声乐面试第2考场3号评委对3号考生的评分严重偏离正常评分区间,据此可以做出适当处理。通过此项措施能有效防止评分偏离值过大现象,有效抑制评分中过多地夹杂人为因素,从而维护艺术类专业面试公平、公正、客观评判的原则。
3.线上考试初筛缩小现场考试规模
《意见》明确指出,要严格控制艺术类专业考试现场考试的规模,积极采取线上考试形式进行初选,将现场考试人数控制在招生计划的6—8倍。线上考试一般采取“双机位”(分别录制考生和考试场景)、“防缩屏”(防止考生缩小考试屏幕查看资料)、“防编辑”(防止考生编辑原始录制视频)、“防对口型”(随机加入对话程序防止考生播放录音“对口型”)等防范作弊行为的措施,且需考生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用线上考试进行初筛的益处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节约考生的考试时间和经济成本,考生可选择多所院校进行初试,不需要辗转多地参加现场考试,可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方便快捷高效;二是线上考试的考务人员大幅缩减,既能大大减轻组考压力,又能避免参与考试组织人员过多导致的组考风险过大,现场考试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效率低易出错;三是线上考试大多为盲考形式,能大大降低考评人员主观因素导致的评判偏差,有效杜绝评分“舞弊”现象,切实促进考试公平。
(五)人性化考試制度设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14]。新高考改革的合格考、选择考、综合素质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将全面打破“一考定终身”魔咒。为此,艺术类省级统考也应努力对标新高考综合改革的总基调,加强顶层设计,精准施策,科学制定适应艺术人才的选拔机制,加快创新改革,给艺考生更为公平的考试机会。考试制度设计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深入思考:
1.努力拓宽“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考试评价通道
“三位一体”招生考试评价是指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高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三部分成绩按比例算出综合成绩,高校根据三部分综合成绩择优录取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高校艺术类专业应努力扩宽“三位一体”招生考试评价通道,自主组织校内测试,通过笔试、面试、综合测评等方式,按照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基本需求,制定更为科学的考试评价体系进行专业人才选拔,择优录取高质量艺术人才[12]。目前,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原则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文化课达到各院校自主划定的录取最低控制线之后,专业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二是专业课达到各院校自主划定的合格线之后,按照高考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三是高考文化课成绩和专业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折合成综合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按照高考文化课成绩和专业成绩的综合成绩录取就是将综合评价的人才选拔方式的落地。
2.逐步提高文化课成绩要求,完善综合成绩录取机制
文化课成绩要求偏低导致一些文化课成绩不高的学生一味追求应试的艺术类速成考前培训,文化课门槛过低是对艺术人才选拔的贬损。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具象体现的艺术,应该是艺术家们对社会人生深入思考后的抽象表达,文化素养能决定艺术家最终到达的高度。适当提高文化课成绩要求,加强对艺术考生的文化考核,厚植艺术考生的文化基础,有助于整个学科人才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是选拔和培养德艺双馨艺术人才的必由之路。《意见》强调要逐步扭转部分高校艺术专业人才选拔“重专业轻文化”的倾向[4],同时在招生录取原则上也应打破固有思维,尝试用高考文化课成绩和艺术专业成绩按比例折合成综合成绩来作为录取依据,形成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的艺术人才选拔评价体系[1]。综合成绩录取是综合全面选拔高等艺术人才,培养“德艺双馨”艺术家的源头工程。
3.构建标准化视频考试系统加快实现“考评分离”艺术类省级统考的组织难度大、涉及人员广、组考成本高,因此增加考试机会不能简单地调整为“一年两考”或“一年多考”,而是可以考虑采用“考评分离”的形式。考生可按照考试要求,在身心状态最好的时间进行考试内容录制,可为考生设定多次录制的机会,再按照规定时间提交考试视频。各省也可以考虑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筹协调、分步实施、高效务实”的原则建设标准化视频考试系统,如建设省级统考标准化视频考试录播室、网络高清音视频录播技术、通信技术、考生身份验证系统和作弊防控技术构成的综合性应用系统。考生可以采用网络预约方式预约录制时间,按照省级统考的考试要求在标准化视频考试录播室自行录制考试内容,而不需要与考评人员面对面进行现场考试,从而便于实现“异地评审”,真正做到“考评分离”[15]。“考评分离”一方面可大大降低现场考试评判舞弊现象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也杜绝了考生由于临时原因导致无法真实展示专业水准、考试失误进而错失入学机会的现象发生。无论是“三位一体”“线上考试”还是“考评分离”,都是站在“以生为本”的角度对“阳光招考”的创新赋能。
三、结语
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打破“一考定终身”束缚,摒弃巧立名目的各类艺考补习,让考生不再做无谓的投入和牺牲,让真正热爱艺术的孩子自由健康地在艺术之路上走得更远,实谓促进和提高国家艺术类专业人才选拔和培养质量的伟大使命[16]。高校艺术类专业要科学选材、精耕细作,以培养德艺双馨的专业艺术人才,弘扬艺德,维护教育公平,回归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为根本追求,这应该是高校艺术教育者的初心。
在文化大系统中,艺术需要以长远眼光兼顾人文属性和社会效益,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高校是文化育人的重要场所,艺术教育或将对加强与改进高校美育工作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美育养性、德育化人”的融合发展,将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群体的审美能力,潜移默化地增强他们的道德素养与人格塑造[17]。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必须坚持育人为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五育”并举,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改革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大计,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省级统考是新高考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也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省级统考将沿着中国特色艺术实践之路,确立中国特色艺术人才選拔评价标准,更加公平公正地对考生的专业水平进行评判和选拔[18]。
参考文献:
[1]张志勇.建立艺术人才全面发展的选拔评价体系[N].光明日报,2021-09-27(13).
[2]车如山,尹云彦.我国高校艺术招生考试变革历史考察与反思[J].教育与考试,2018,(3):58-62.
[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A/OL].(2020-10-13)[2021-11-03].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
[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21〕3号[A/OL].(2021-09-24)[2021-11-03].
[5]顾明远.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宏观视野[J].教育研究,2014,35(6):4-9.
[6]罗宇佳.综合艺术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招生考试改革探索[J].高教学刊,2020,(5):149-151.
[7]陈鹏.提高文化成绩要求,扭转“升学捷径”误区[N].光明日报,2021-09-25(07).
[8]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7〕15号[A/OL].(2017-12-01)[2021-11-03]. http://www. moe. gov. cn / srcsite / A15 / moe_776 / s3258 / 201712 / t20171208_320954.html.
[9]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8〕13号[A/OL].(2018-12-29)[2021-11-03]. http://www. moe. gov. cn / srcsite / A15 / moe_776 / s3258 / 201812 / t20181229_365476.html.
[10]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1〕7号[A/OL](.2021-10-28)[2021-11-03]. http://www. moe. gov. cn / srcsite / A15 / moe_776 / s3258 / 202110 / t20211029_576198.html.
[11]陈志文.自主招生考试如何才能公平公正[N].中国青年报,2019-01-10(02).
[12]栗洪武,焦彦平.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学校学业考试的百年历史演进及其特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0(04):31-40.
[13]矣勇.构建更加公平科学的考试招生制度:《云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解读[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7,(1):27-29.
[1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A/ OL].(2010-07-29)[2021-11-03].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 s7048/201007/t20100729171904.html.
[15]樊攀,魏梦佳.艺考改“云”上公平靠“三关”——2020年艺考焦点透视[EB/OL].(2020-04-08).http://www.xinhuanet.com/2020-04/ 08/c_1125829035.htm.
[16]陈畅.强化新文科导向下美育建设定位创新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高校音乐联盟2021年工作会议”引发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22,(02):50-55.
[17]潘鲁生.关于“新艺科”建设的思考[J].大学与学科,2022,3(01):48-54.
[18]吴宝锁,田良臣,刘登珲.多学科协同的“新文科”卓越人才培养路径[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2,38(02):97-104+122.
Practical Difficulties and Directions of the Reform of the Provincial Unified Examination System for the Admission of Art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ue Xiaorong1,2ZhangLiguo1
1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62
2 Admission Office of Xian Conservatory of Music,Xian,Shaanxi,710061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form of the admission examination system for art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construction of art disciplines should break the thinking of“small disciplines”and promote the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of disciplines,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majors in ar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concept of training compound art talents,and the training mode of innovative talents mus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and the sele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composite art talents in line with the current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educational strategic guidelines is the goal and key to the selection and training of art professional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ollege art major admission examination should accelerate the realization of full coverage of the provincial unified examination,continue to intensify reform and innovation,and explore a new path towards the reform of the college art major admission examination system from five dimensions,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diversified evaluation expert database,the creation of a scientific subjective impression evaluation method,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based examination technology,the construction of standardized examination rooms and the design of a humanized examination system,so as to effectively build a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art talent selection ecology for college art majors and maintain educational equity,improve the governance capacity of art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nd composite art talents.
Key words:Entrance Examination for Art Majors,Provincial Unified Examination,Subjective Impression Evaluation Method,Education Equity
(責任编辑:陈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