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敏敏 赵梦圆 张彦
摘 要: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将线上、线下两种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影视资源作为一种信息技术资源,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从课前探索、课堂协作和课后拓展三个环节,构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以人教版新教材“风沙地貌”为例,依托《航拍中国》《地理·中国》等影视资源,开展系列研學主题教学活动,包括“走进新疆魔鬼城”“滑过敦煌鸣沙山”“改变宁夏沙坡头”“认识丹娘沙丘”等。利用影视资源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可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为地理课堂增添活力。
关键词:影视资源;混合式教学;风沙地貌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4)01-0030-04
一、引言
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中更深刻理解各种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教学与评价建议中提出,教师要“深化信息技术应用”[1]。其中,影视资源作为一种地理教学资源,在导入环节、讲授新课以及课后延伸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影视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将地理现象或过程更加直观地呈现,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实现更优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混合式教学是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目前,高中地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教师利用理论指导开展混合式教学,如曹琪[2]和尹海匣[3]等分别利用深度学习理论和新建构主义理论,设计不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二是立足于核心素养导向,如王耀平[4]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构建常规课堂和第二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三是以线上教学平台为依托,如王鑫鹏[5]等人以地理云课堂为媒介,提出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三方面的应用促进了地理课堂多样化,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然而,在开发影视资源的基础上,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较少。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影视资源的播放提供了一定途径和便利;利用影视资源能帮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有效掌握课程概况,进而保证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根据赵煜[6]等对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解,本文选取高中地理比较抽象的“风沙地貌”知识点,利用《航拍中国》《地理·中国》等影视资源,设计教学活动,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影视资源在高中地理混合式教学设计中的应用途径。
二、教学设计思路与流程
为了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将学生引向深层次的学习,发挥混合式教学过程中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形式的优势,构建课前探索、课堂协作和课后拓展的教学流程(图1)。以2019年人教版高中地理1第四章“风沙地貌”为例,在课前探索部分,教师提供线上学习目标和相应影视资源作为课程学习支架,带领学生探索新疆、甘肃、宁夏等地貌景观,使学生充分了解风沙地貌的景观特征。线下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协作活动,引导学生将线上学习的知识系统化。首先,教师利用新疆雅丹魔鬼城的视频资源,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雅丹地貌的特征、形成原因等知识点,并迁移到风沙地貌其他景观特征,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其次,结合甘肃敦煌鸣沙山的教学资源,进行小组合作,研讨风积地貌的景观特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后,利用宁夏沙坡头治沙的奇观,启迪学生树立人沙共生的理念;并以雅鲁藏布江的丹娘沙丘为例,进行知识迁移。课后拓展部分,学生通过自学窗,认识红柳沙包,并进行自我评价,有效反馈学习内容。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观看视频、自主收集资料、分析和提取信息、动手绘图,提高学生归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1.课标和教材分析
“常见地貌类型——风沙地貌”是第四章的基础和重点内容。“风沙地貌”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介绍风沙地貌的概念、两个典型分布区的环境特征以及风蚀和风积地貌的特征和成因。本节内容对应的新课标为“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1]。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资源的学习,对比不同风沙地貌的自然环境和景观特点,识别不同地貌;而且要求学生能够在学科视角下,运用学科术语,从风沙地貌的形态、物质组成和成因对风沙地貌景观进行描述。
前期,学生对地球的大气圈和水圈特征有了一定知识基础,但“风沙地貌”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其概念、环境特征和组成较为宏观和抽象,导致学生对此章节的学习和理解存在一定困难;“风沙地貌”景观贴近学生生活,但在理解地貌形态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逻辑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并且能够清晰绘制地貌形态的简图。因此,学生需要在课前进行资料的收集,初步了解风沙地貌的相关知识,以便在课堂上能够顺利进行探究活动。教师需要创设合适的情境,开发利用恰当的影视资源补充地理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
2.教学环节
(1)课前探索:提供学习支架
教师在课前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小组划分,通过线上平台向学生发布学习任务(表1)和上传相应的教学资源。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后,根据资料和视频等相关资源,初步掌握风沙地貌的相关知识点,开展自主预习和探索,并进行组内交流。
(2)课堂协作:构建知识体系
教师以研学之旅的第一站——走进新疆魔鬼城,进行课程导入,使学生身临其境,直观感受雅丹地貌。随后,结合课前线上学习任务,讲授风蚀地貌形成的知识点。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模式,促进学生深入理解风蚀地貌的含义、类型和特征等重点知识。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和绘图,培养合作交流意识、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在此环节,学生还难以完整地理解和回答风沙地貌的形成过程,需要教师逐步引导,解决线上任务三的问题(表2)。
教师以研学之旅的第二站——滑过敦煌鸣沙山,展开学习探究活动。通过播放视频和图片,增强情境性,让学生知道敦煌不仅以莫高窟和壁画闻名于世,而且风沙地貌也很典型,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在探究中,要求学生结合沙丘图片,绘制相关示意图,培养绘图、制图能力,增强地理实践力。教师启发学生对材料信息进行总结,分析新月形沙丘的特征,深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表3)。
教师以研学旅行第三站——改变宁夏沙坡头,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明确流动沙丘存在的问题、危害以及治理的必要性。同时,联系生活实际,如结合生活中常见的“蚂蚁森林”,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的举手之劳能够促进国家大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加深学生对环境与人类生活关联性的认识,更好地理解“环境”这个词的地理学意义,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表4)。
教师以研学旅行第四站——认识丹娘沙丘,基于学生已有水平,提出环环相扣的問题,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通过干旱地区风沙地貌特征和演化过程的学习,逐步过渡到河谷地区风沙地貌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使学生理解更透彻,锻炼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表5)。
课堂的最后,教师回归研学之旅的主题,带领学生观看各地风沙地貌景观,升华主题,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培养学生人地协调、人沙共生的意识(表6)。
(3)课后拓展:夯实知识基础
教师在线上平台提供课后任务,学生利用教材自学窗认识红柳沙包,了解我国科学工作者如何在野外发现红柳沙包并利用其提取环境变化信息,加深学生对科学态度和方法的感知,关注地理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进而加深协调人地关系的认识。此外,设置开放性问题:假如你和父母想去西北地区欣赏风沙地貌景观,应该如何设计旅游路线?如何向父母介绍风沙地貌景观?
四、总结与反思
1.亮点
本文以人教版“常见地貌类型——风沙地貌”为例,通过对教学思路、课标、教材、学情以及教学实施等方面的分析,构建了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学生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将书本知识迁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认知能力。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上,充分利用《地理·中国》等影视资源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顺利地传授抽象复杂的知识,是寓教于乐的深入实践。
2.不足
影视资源开发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如部分影视资源素材时间过长、内容不贴合实际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影视资源信息内容的专业性、典型性和时代性,把握课堂秩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另外,混合式教学因在各地学校实践较少,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难度和问题,如学校是否具备教学设施,教师是否做好相应的教学准备,学生是否具有自觉性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解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曹琪,李加林,刘伟龙,等.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高中地理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以人教版“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为例[J].地理教育,2022(S2):79-82.
[3] 尹海匣,殷官标.基于“新建构主义”理论的高中地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以“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为例[J].地理教学, 2021(8):17-20.
[4] 王耀平.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地理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地理教育,2022(3):50-54.
[5] 王鑫鹏,朱雪梅.高中地理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反思——以人教版必修《地理一》“水循环的过程和类型”为例[J].地理教学,2022(7):55-58,64.
[6] 赵煜,李春艳,张华生.基于学情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初探[J].地理教育,2022(S2): 4-7.
通信作者:张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