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对来自厦门市4所中职学校的459名学生的学习力发展与培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初步探讨学习力和积极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而后,结合积极心理干预手段,总结提炼出学习力培养路径,以期为中职生学习力构成要素与提升策略提供实证资料支撑,丰富学习力的相关理论,帮助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发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助力职教高考。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职生;学习力
Study on Learning Ability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SecondaryVocational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Wang Yuya
(Xiamen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Tourism School,Xiamen,Fujian 361021)
Abstract:In this study,459 students from 4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Xiamen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ability and positive psychology.Combined with posi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ans,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learning ability,in order to provide empirical data support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component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enrich relevant theories of learning ability,help teachers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in practical teaching,develop new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s,and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Key words:positive psychology;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learning ability
2021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
中等职业学校升学端口的完全开放使职教高考的选拔性特征越来越明显。本科职业院校、入选“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是广大中职生极力追求的优质而稀缺的高等职业教育资源。
学习力作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和判断标准,它潜在影响着学习活动的进行,是学习质量高低的决定因素。
然而,中职生普遍存在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意志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的问题。因此,提高中职生的学习力水平,既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国家建设技能型社会的要求。
鉴于当前对中职生的学习力研究正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本文将依据已有的学习力一般理论成果,采用实证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中职生学习力发展与培养现状,以期为中职生学习力构成要素与提升策略提供实证资料支撑,丰富学习力的相关理论,为中职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分析框架与理论依据。
结合积极心理干预手段,总结提炼出学习力培养路径,帮助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发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另外,也为中职生调节和改善自身学习情况提供可参考的范例,助力职教高考,促进学生多元成才。
一、方法
(一)被试的选择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厦门市4所中职学校的482名一年级学生作为被试,团体施测并当场回收问卷。此次研究共回收482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459份,问卷有效率95.23%,男生占比44.2%,女生占比55.8%,比例相对均衡。
(二)测量工具
1.中职生学习力发展与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中职生学习力发展与培养现状调查问卷(赵梦莹,2021)分为两部分,学习力发展现状调查包括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和学习创造力四个维度,共38个项目。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99,信度较好。学习力培养现状调查包括教师教学、课程内容和学校管理三个维度,共19个项目。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05,信度较好。
2.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
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为我国学者孟万金教授团队研发,共 61 道题目,分为认知、勇敢、人际、公正、节制和超越六个维度共 15项积极心理品质。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克隆巴赫系数均在 0.70 以上,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32,信度较好。
(三)数据收集与统计
问卷发放后当场回收,采用SPSS 29.0对问卷进行分析。首先,对问卷进行极端值检验,剔除不合理的数据;其次,对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去除无效的观察变量;最后,对学习力和积极心理品质的总体情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探讨,主要应用到的统计方法有t检验、相关分析等。
二、结果
(一)中职生学习力发展和培养现状、积极心理品质的总体情况
1.中职生学习力发展及培养现状
从表1可知,中职生学习力总体水平较高,均在3分以上。其中,在学习创造力和学习毅力维度上的得分最低,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的分数都较高。他们认为自己学习力的培养主要得益于学校管理,而后是教师教学和课程内容。
2.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整体情况
中职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平均值大于3),其中得分最低的 3项积极心理品质依次是领导力(3.36±0.70)、真诚(3.36±0.77)、创造力(3.45±0.62),得分最高的是幽默风趣(3.94±0.61)、心灵触动(3.93±0.59)。
(二)中职生在各维度上的性别差异检验
按性别进行分类,分别对学习力发展现状、学习力培养现状、积极心理品质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由表2可知,中职生在学习动力和创造力、友善、合作力、谦虚品质上存在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男生学习动力显著高于女生;男生在创造力、友善和谦虚品质上得分高于女生,女生在合作力品质上得分高于男生;其余维度在性别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中职生学习力现状、学习力培养现状、积极心理品质两两的相关研究
使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对各维度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检验。
1.中职生学习力与学习力培养的相关研究
由表3可知,中职生的学习力各维度均与学习力培养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
2.中职生学习力与积极心理品质的相关研究
除真诚品质外,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各维度均与学习力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真诚品质与学习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
三、讨论
经调查研究发现,此次接受调查的中职生学习毅力与学习创造力的得分较低。大部分中职生在初中阶段普遍经历了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缺乏有效学习方法等现实情况,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信心,尚未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可能会感到学习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毅力。另外,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压力也可能对中职生的学习创造力和毅力产生负面影响。他们认为自己学习力的培养主要得益于学校管理,而后是教师教学和课程内容。因此,学校可制定相应的措施,依托教师的教学与日常管理,积极推进家、校、社协同,帮助中职生制定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通过多种方式提升他们的信心,引导他们积极寻求改进的方法,共同营造一个宽松、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促进中职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调查结果显示,中职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平均值大于3),得分最高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幽默风趣、心灵触动、信念与希望。该结果既与他们的年龄阶段和成长环境有关,也与他们的个人特质和经历密切相关。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经历过挫折和困难,通过幽默风趣的方式,他们才能够较为轻松地化解尴尬和紧张的气氛,并且进行不断努力和自我调整。同时,中职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往往更注重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他们在校园生活中更容易接触到各种社团活动和人际交往的机会,这些活动有助于他们建立广泛的社交网络,在面对问题时更加灵活和开放,形成坚定的信念和充满希望的心态。得分较为薄弱的 3项积极心理品质依次是领导力、真诚、创造力。在成长过程中,中职生在过往经历中担任班干部或者被老师委以重任的机会相对较少,他们逐渐形成了不愿意轻易展现真实自我,过于保护自己的情况。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此次调查的中职生在学习动力和创造力、友善、合作力、谦虚品质上存在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男生学习动力显著高于女生;男生在创造力、友善和谦虚品质上得分高于女生,女生在合作力品质上得分高于男生。男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普遍晚于女生,到了中职阶段,他们的身心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可能更倾向于追求明确的职业目标和未来的成功,这种外在的驱动力可能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学习。而女生在学习上可能更注重个人兴趣和内在成就,这种动机相对比较温和,导致在学习动力方面的得分较低。合作力的高低与个人性格、成长环境等有关系,女生更注重细节、有耐心、善于倾听,男生更有闯劲,因此,女生在教育实践中表现出更加优秀的合作力。
使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对各维度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检验,发现中职生的学习力各维度均与学习力培养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教师教学是影响中职生学习力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态度和方法都会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当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时,能够更好地传授知识和技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内容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力,如果课程内容新颖、实用、有趣,并与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兴趣点相契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力就会得到显著提升。
四、结论
根据本研究结果,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第一,接受调查的中职生学习力总体水平较高,均在3分以上。其中,在学习创造力和学习毅力维度上的得分最低,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的分数都较高。他们认为自己学习力的培养主要得益于学校管理,而后是教师教学和课程内容。学校应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倡导创造的学习环境,设立创新奖励机制。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第二,中职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领导力、真诚、创造力这三项积极心理品质的得分较低。应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资源,形成合力,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践互动,建立个人档案,创新教学方法,给予持续支持等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同时定期对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进行差异化教学,定期对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改进策略。
第三,中职生在学习动力和创造力、友善、合作力、谦虚品质上存在性别差异。我们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了解个性化需求,提供不同的教育方式,尊重彼此的个性和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以促进男女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中职生的学习力各维度均与学习力培养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这一正相关强调了学习力培养的重要性。不仅解释了学习法发展的内在规律,也为学习力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学习力的本质和内涵,为提升中职生的学习成效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思玲,黄韵芝,向琼.“学习力”嬗变及其内涵实质[J].大学,2023(17):139-142.
[2]皮乐平.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生学习力培育[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3(4):23-30.
[3]陈璇,崔景贵.职校生学习力的心理分析与积极教学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3):29-34.
[4]曹琼,李梦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力培养的策略与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8(35):22-26.
[5]崔景贵,陈璇.职校学生积极学习力的心理意蕴与教学生成[J].江苏教育,2020(76):52-58.
(责任编辑 朱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