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联合灵性关怀对癌痛患者疼痛感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3-12-28 15:45:24琳,程茜,肖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24期
关键词:灵性癌痛关怀

张 琳,程 茜,肖 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湖北武汉 430000)

癌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400万人死于癌症[1]。癌症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据报道,我国恶性肿瘤患者的癌痛发生率为30%~60%,其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癌痛发生率为70%~90%[2]。癌痛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心率加速等生理反应,还会引发患者焦虑、抑郁、绝望等负性情绪,甚至出现自杀或自残等行为[3]。因此,对癌痛患者除了给予有效的药物治疗外,还需要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以提高其生活质量。集束化护理是一种以循证医学为指导,将多个有效的护理措施结合形成一个整体方案,并按时按量执行的一种综合性护理模式[4]。集束化护理能够针对患者的个体化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灵性关怀是一种关注患者的信仰、价值、意义和目的的护理方式,能够帮助患者建立与自我、他人、自然和超自然的联系,增强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5]。灵性关怀能够满足癌痛患者的精神需求,缓解其心理压力,提高生活满意度。本研究旨在探讨集束化护理联合灵性关怀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感及心理状态的影响,以期为临床癌痛的护理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本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100例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癌痛的诊断标准[6];年龄>18岁;具有完整的病史资料和治疗记录;能够配合完成疼痛评估和灵性需求评估;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导致疼痛的疾病或因素;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或认知障碍;在研究期间转入其他科室或转院治疗;研究期间死亡或放弃治疗。将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50例癌痛患者作为对照组,男28例(56.0%)、女22例(44.0%),年龄(58.6±9.4)岁;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12例(24.0%)、初中16例(32.0%)、高中及以上22例(44.0%);婚姻状况:已婚38例(76.0%)、未婚/离异/丧偶12例(24.0%);肿瘤类型:肺癌14例(28.0%)、乳腺癌10例(20.0%)、胃癌8例(16.0%)、结直肠癌6例(12.0%)、其他12例(24.0%)。将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50例癌痛患者作为观察组,男26例(52.0%)、女24例(48.0%),年龄(57.8±10.2)岁;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14例(28.0%)、初中18例(36.0%)、高中及以上18例(36.0%);婚姻状况:已婚40例(80.0%)、未婚/离异/丧偶10例(20.0%);肿瘤类型:肺癌12例(24.0%)、乳腺癌12例(24.0%)、胃癌10例(20.0%)、结直肠癌8例(16.0%)、其他8例(16.0%)。两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定期评估疼痛强度,进行疼痛教育、不良反应观察、出院随访等。按WHO癌痛阶梯式治疗原则给予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不良反应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提供基本的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干净整洁,调节室内温度和光线;进行健康教育,增强患者对癌痛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鼓励患者、家属与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倾听患者的诉求和感受,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联合灵性关怀。

1.2.2.1 集束化护理 ①建立癌痛管理小组。由主任护师、质控护师、临床护士长、科室医师、药师等组成,定期召开会议,制订和完善癌痛管理规范和流程,监督和评估癌痛管理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②加强癌痛评估。采用主诉疼痛分级法(VRS)评估患者的疼痛强度,每日至少评估1次,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评估频率;同时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信仰等因素对疼痛感知和表达的影响,尊重患者的主观感受。③优化癌痛治疗方案。根据WHO癌痛阶梯式治疗原则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指导药物治疗,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剂量、给药途径和时间,遵循“按时给药、个体化用药、口服为主、多种联合”的原则,同时注意观察和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结合非药物治疗,如音乐疗法、按摩疗法、冷热敷等,以增强药物治疗的效果,减轻药物的副作用。④建立癌痛管理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疼痛评估结果、药物治疗方案、非药物治疗措施、护理效果评价等,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的疼痛情况和护理效果,协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1.2.2.2 灵性关怀 ①评估患者的灵性需求。采用灵性需求问卷(SNQ)评估患者的灵性需求类型和程度,包括积极的灵性需求(如寻求意义、信仰、希望等)和消极的灵性需求(如恐惧、罪恶感、绝望等),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个体化灵性关怀计划。②提供灵性支持。根据患者的信仰和偏好,安排专业人员或志愿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探访,帮助患者建立或恢复与超自然力量的联系,增强其对生命的信任和感恩;同时鼓励患者与家属、朋友、医护人员等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分享其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倾听他人的关心和鼓励,缓解其孤独和无助感。③提供灵性教育。根据患者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向患者传授有关生命意义、价值观、信仰观等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存在价值和目标,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死亡观,培养其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同时教导患者如何运用积极的心理策略来应对癌痛带来的困扰和挑战,包括自我暗示、放松训练、冥想等。④提供灵性活动。根据患者的兴趣和爱好,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提升患者灵性水平的活动(如阅读、写作、绘画、音乐、手工等),激发患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其精神生活,增加生活乐趣;同时引导患者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捐款、捐物、志愿服务等,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提升自我价值感。

1.3 观察指标 ①疼痛强度和生活质量:采用主诉疼痛分级法(VR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疼痛情况,评分0~10分,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最剧烈的疼痛。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FACT-G)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包括身体状态、社会/家庭状态、情感状态和功能状态4个维度,共27个条目,每个条目得分为0~4分,总分0~108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②焦虑、抑郁程度和灵性需求满意度。采用汉密顿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HADS包括焦虑分量表(HADS-A)和抑郁分量表(HADS-D),每个分量表7个条目,每个条目得分为0~3分,总分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采用灵性需求满意度问卷(SNSQ)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灵性需求满意度,SNSQ包括积极的灵性需求满意度(SNSQ-P)和消极的灵性需求满意度(SNSQ-N),每个维度有5个条目,每个条目得分为1~5分,总分5~25分,得分越高表示灵性需求满意度越高。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疼痛强度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疼痛强度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及灵性需求满意度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及灵性需求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癌痛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灵性需求[7]。癌痛的发生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神经递质、炎症因子、免疫细胞等,导致患者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的疼痛感觉,甚至出现神经性疼痛、镜像性疼痛等特殊类型的疼痛[8]。癌痛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还会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家庭关系,增加医疗费用和社会负担。因此,如何有效控制癌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灵性需求满意度,是肿瘤患者护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癌痛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以WHO癌痛阶梯式治疗原则为指导,根据患者的疼痛强度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剂量、给药途径和时间,以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9]。然而,药物治疗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药物副作用、耐药性、依赖性等,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和安全性[10]。此外,药物治疗只针对患者生理层面,难以达到理想的癌痛管理效果,需要结合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例如护理干预、心理干预、灵性干预等,以实现全方位、全人性化的癌痛管理。本研究结果表明,集束化护理联合灵性关怀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灵性需求满意度。

集束化护理是指针对某一特定临床问题或人群,将多项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序地整合在一起,并同时实施于每一位符合条件的患者,以达到最佳的预期效果[11]。灵性关怀是指通过倾听、沟通、陪伴等方式,帮助患者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增强对生命的信心和希望[12]。本研究结果表明,集束化护理联合灵性关怀能够有效控制癌痛,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灵性需求满意度(P<0.01)。原因分析:①集束化护理能够提高癌痛管理的规范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通过建立癌痛管理小组,可以形成多学科协作机制,促进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配合,提高癌痛管理质量和效率。通过加强癌痛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掌握患者的疼痛情况,为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通过优化癌痛治疗方案,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法,达到最佳镇痛效果。通过加强癌痛记录和反馈,可以及时监测和评价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这些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少其对药物的依赖性和耐药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表明,集束化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3]。②灵性关怀能够满足患者的灵性需求,缓解其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通过评估患者的灵性需求,可以了解患者的信仰、价值观、生命观等,为制订个体化的灵性关怀计划提供依据,同时指导患者运用积极的心理策略应对癌痛带来的困扰[14]。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满足患者灵性需求,缓解其焦虑、抑郁程度,增强患者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感知水平,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联合灵性关怀能够改善癌痛患者的疼痛感受及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灵性需求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但是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样本量较小、干预时间较短、观察指标较少等,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猜你喜欢
灵性癌痛关怀
输尿管瘘并发盆腔脓肿误诊癌痛1例
骨转移癌痛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让小学作文课堂充满灵性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 14:26:20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老区建设(2016年7期)2016-12-06 11:16:54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
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灵性”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22
老年癌痛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声屏世界(2014年1期)2014-02-28 15:17:28
开拓华语文学的灵性空间——初论“灵性文学” 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