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合肥工业大学2021年度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生第二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21YJG117)。
作者简介:夏然(1985—),女,硕士,合肥工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法语教学法、法语语言文学和文化。
摘 要:深入了解“二外法语”课程思政的理念、内涵及实践路径,对培养外语学子深怀爱国情怀、使之具备高尚道德情操、助其掌握中国文化知识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首先阐述“二外法语”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内涵,然后结合OBE教学理论和布卢姆教学理论构建课程思政教学环节框架图,最后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分析落实课程思政实践和路径。
关键词:“二外法语”课程思政;第二外语;教学设计与实践;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2-0015-04
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中强调:“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1]。当今,中国社会、科技、经济、思想的进步发展会对未来的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然而,由于“中国传统文明几乎独立于欧洲发展”[2],欧美世界始终存有一些对中国的偏见、担忧和错误解读,这些信息会伴随着西方语言文化材料的输出,传播给我国的青年学习者。因此,高校作为培育新时代青年的重要阵地,务必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3]
教育部2020年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文学、历史学、哲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高〔2020〕3号)。”[4]同理,外语类课程也须协助思政类课程,帮助当代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怀爱国之心,自觉承担民族复兴使命,在世界舞台中弘扬中国梦想。
“第二外语”是合肥工业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分为法语、日语、德语、俄语和印尼语五个语种,由学生任选一种进行学习。其中,法语选课学生众多。课程旨在培育品行端正、外语精通、理工旁通、就业优势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文章就“第二外语(法语)”(以下简称“二外法语”)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实践,展开初步探讨。
一、“二外法语”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内涵
如何解读外语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内涵,外语界已有一些探索和解读。譬如文秋芳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外语课程思政的四大要素[5]:第一,外语课程思政的执行者是外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第二,外语课程思政的范围覆盖课堂教学全过程,包含教学内容、课堂管理、教学评价、教师言行四个方面;第三,外语课程思政的方法是坚持立德树人,实现有机融合;第四,外语课程思政具有独特功能,尤其帮助学生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坚定文化自信。又如黄国文和肖琼从外语教育的宏观角度,总结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包含六要素[6]:第一,外语课程思政的总体目标是为了满足新时代教育“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第二,外语课程思政的本质和定义分为教育教学理念说[7]和教育实践活动说[8],可待深入探讨;第三,外语课程思政的参与者涵盖外语教育家和应用语言学研究者、外语教学管理者和外语教师、学生;第四,外语课程思政的时机是时刻都要做;第五,外语课程思政的时空范围是所有教育机构;第六,外语课程思政的实践途径可以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做有益探讨和尝试,与思政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
上述观点各有一定的道理。鉴于在研究过程中首先要解决“二外法语课程思政是什么”这一问题,本研究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定性“二外法语”课程思政的内涵。
第一,“二外法语”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培育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人文精神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区域发展的需求,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使学生成为心怀国家、有能力胜任对外交流工作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二外法语”课程思政的执行者是法语教师。在高校领域,教师在知识学识和思想价值观方面对学生具有深刻影响力。专业教师必须严守师德师风十项准则,关爱学生,以身作责,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锤炼高尚品格、坚定理想信念;第三,“二外法语”课程思政的内容是法语语言和中法思想文化。现在不少学校使用的法语教材是纯正的法语情景会话和文化知识篇章,学生学习这些内容时兴趣盎然。但是,在吸收他国文化的同时,学生是否会将其和我国传统思想文化進行对比、辨析?甚至,他们是否想过在吸收的同时,可以反向输出、用法语来说好中国故事?毕竟,外语专业的学生将从事的是对外交流工作。因此,“二外法语”课堂在传授语言技能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拓展课堂内容,弘扬法语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四,“二外法语”课程思政的方法是“三全育人”。需要动员教学活动的所有参与者,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环环相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文化自信。
二、“二外法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
“二外法语”系列课程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通识必修课,在其教学活动中,语言教学与价值观教学密不可分。以OBE理论[9]为基础,初步构建“二外法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环节图(见图1)。
OBE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可持续改进。图1的横向第一行展示“二外法语”课程思政的四个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当最后一步完成后,反思问题和不足,修正后再返回第一环节,落实下一轮的课程教学,形成一种闭环运行的、可持续改进的教学机制。图1的第二行是思政融入教学各环节中的具体方法和路径,每个环节紧密相扣,围绕学生形成全程育人体系。图1的第三行,提出课程思政教学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寓教于乐,润物无声”。下面诠释教学活动四个环节的具体内容:
(一)精准化制订教学目标
构建“二外法语”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依序排列如下:
第一,价值目标(即图1中的“思政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情怀,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能够展现文化自信;第二,知识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法语基本的措辞、造句,会听、读、写法语段落和篇章,能够运用法语完成生活和未来工作中的各种任务;第三,能力目标,即是强化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并使其正确认识中法文化的差性异,能够运用法语解释中法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持续学习能力。
以上目标是对课程愿景的概括。以修订版的布卢姆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经过梳理后,可继续对照每个教学单元制定具体目标,对学生进行精准化地价值引领。以大三英语专业本科生第一学期的“二外法语”课程为例,其教学单元的内容涵盖法语历史、法国概况、法国社交礼仪、法国社会家庭、交通、旅游、学习工作、美食文化等。在每单元的教学目标中嵌入思政目标,使学生在学习法语的同时,梳理清楚中西文化差异,使用法语讲述中国文化,提升文化输出能力。
(二)智慧化设计教学活动
第一,改用融入思政育人理念的法语教材。什么是好的教材?“好的教材编写者会把外语核心知识、核心技能与价值观、情感品格、自我管理等相融合”[10]。从语言的新颖性、内容的积极性、编排的合理性、教材配套载体的便捷性这四个角度考虑,教师选用了《新编大学法语》1-3册(第1版)这套教材。此套教材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2019年发行第1版,其语料文本更贴近现在的时代生活。配套教辅(慕课、练习、音频材料)均采用线上模式,匹配“外研随身学”移动端App,方便师生随时取用音频。已有研究表明,这种通过移动设备实现的“随时”“随地”“随需”学习,可以有效保持学习的延续性”[11]。尤其,该教材在课文内容中融入中国文化教育。譬如,在“旅游”这一章节,课文内容是中国学生和法国学生交流自己的旅游计划,普及了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中国名胜古迹的法语词汇。如此,教师可以就地取材、顺水推舟至思政内容。
第二,构建课程思政资源库。除教材内容外,授课教师还借助丰富的互联网资源,构建课程思政资源库。只要思政素材来源可靠、内容表述规范,皆可纳入资源库。具体来说,思政资源主要来源于新华网、人民网法文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法语频道等。例如2022年3月,全国“两会”闭幕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及时翻译发布了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多语种版。于是课程资源库里就收录了工作报告要点的中法对照版,作为学生学习的阅读素材。
第三,采用智慧化、科学化、趣味化的教学方法。现代高校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而成长起来的一代,有興趣并擅长使用信息技术。教师可借助智慧工具打造生动活泼的课程思政课堂。譬如利用雨课堂平台和慕课资源,实现融合式教学。在科学教学法方面,可使用PBL教学法、比较法、互动式教学法、研讨合作式教学法、多模态协同教学法等,展开有效的教学互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内化程度。
(三)科学化管理教学活动
从课程教学的角度来考虑,管理教学活动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
第一,管理教师言行,树立正面榜样。关于此点,文秋芳总结,外语教师须在三个方面下功夫:外在表现、精神世界和教师对学生的态度[12]。教师的外在形象应该整洁大方。授课时,教师可以对课堂气氛起调节作用,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完成课堂目标。
第二,治理教学环境,创造思政育人氛围,加深师生互动。课堂是课程思政的主要载体,课堂环境的秩序性、稳定性、和谐性对课程思政的效果产生深刻影响。课堂要有纪律,学生才会自觉约束言行、融入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当“二外法语”教学班初建时,教师在第一课就说明教学规则和奖惩制度,选出一位课代表来参与教学环境的共同治理。教学过程中,课代表可以帮助教师管理课堂秩序和收发测验、作业。课代表还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帮助教师了解学情,教师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节奏。
(四)多维度评估教学效果
《纲要》中明确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是人才培养效果,课程思政评价标准的关键词是“科学多元”。文秋芳认为,外语评价体系包含三方面内容:第一是评价内容,要设计蕴含价值导向的测试题;第二是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结合终结性评价,同时要综合考量学生的努力程度、进步速度和学习成绩;第三是评价主体,教师评价结合学生评价。还有一类观点认为,鉴于课程思政具有发展变化的进程特点,因此其教学评价并不是一些简单的验证、展示学习效果和成果样例,而是一个促学的过程性评价方案[13]。学生不会因为上了几节课就突然发生思想转变,教师要全面关注和评估学生的成长发展变化,实现动态评估。
将上述指导观点融合后,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二外法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首先,总体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分成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形成性评价以教学章节为单元,通过多次考查法语掌握程度和文化思辨能力,对学生的学业进步和思想意识发展进行实时评判,及时发现学习难点或道德价值观倾向。终结性评价则体现在期末总评中。其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载体是单元测试、作业、问卷调查与各种实践活动。在课程初期、中期和末期,教师分阶段地发送问卷调查,评定学生的学习意向和思想发展动态。一方面,教师通过测试和作业,以分数形式显性评估课程思政的育人成绩。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和能力有差异,而评估的原则是为了促进学习,因此不能只看成绩的绝对分数。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在课堂表现、课外实践活动(如出席讲座、参加比赛等)等活动中记录其表现情况,给出一个相对分数。
三、结语
文章结合“二外法语”课堂的具体教学活动,具体探讨了“二外法语”课程思政的理念和教学实践。从理论角度来看,“二外法语”课程思政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第一,其思政总目标是培育具有中国情怀、高尚道德情操、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复语型高级外语人才;第二,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是教师,将价值塑造与传统的知识传统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使二外课堂也能与思政理论课共同育人;第三,课程思政的内容是把中华文化和红色基因融入外语语言学习中;第四,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从课堂教学角度来看,“二外法语”的课程思政教学可分解成四个环节:第一,围绕课程思政总目标统筹安排并制定教学单元分目标;第二,借助合适教材、思政资源和智慧教学工具,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第三,采取有效措施管理课堂教学活动,师生互动共创思政育人氛围;第四,构建多维度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激励师生共同进步。
当然,无论何种学科,其中都必然包含丰富的思政育人元素。如何深入挖掘思政点,将思政内容巧妙融入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健康有益的乐趣中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是推动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关键,此点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EB/OL]. (2021-07-09). http://www.gov.cn/xinwen/2021-05/10/content_5605621.htm.
[2] 伯特兰·罗素. 中国问题[M]. 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9:4.
[3] 习近平.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 (2021-07-09). http://cpc.people.com.cn/n1/2016/1208/c64 094-28935836.html?_k=7ix5zb.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21-07-09).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5] 文秋芳. 大學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J]. 中国外语,2021(02):47-52.
[6] 黄国文,肖琼. 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六要素[J]. 中国外语,2021(02):10-16.
[7] 肖琼,黄国文. 关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 中国外语,2020(05):1+10-14.
[8] 赵继伟. “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02):114-119.
[9] 洛林·W.安德森.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10] 文秋芳. “一体化”思政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应用——以培养“英法双语+专业”国际治理人才为例[J]. 外语界,2021(02):2-9.
[11] 李思萦. 移动技术辅助外语教学对英语词汇习得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 外语界,2016(04):73-81.
[12] 文秋芳.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J]. 中国外语,2021(02):47-52.
[13] 徐浩. 专栏引言:课程思政的教育实践属性[J].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4(04):9.
(荐稿人:唐宇香,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