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鸿 赵瑞生
摘 要:自主探究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中,学生常常由于探究过于顺畅,导致对算法的体验不丰富、对算理的认识不深入。对此,教师要注意所给问题中,异分母分数的分母不能是简单的倍数关系,最好是互质关系;还要在学生自主探究遇到困难时,提示学生设法把异分母分数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探究不流于形式。由此认识到:数学探究应立足于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并让学生感悟一般的探究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改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和“教学建议”中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自主探索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注重探究式、参与式教学。数学探究通常是指,围绕某个有一定挑战性的数学问题,积极主动地尝试并解决问题。数学探究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动脑思考、动手实践。数学探究能将教材中静态的知识变“活”,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育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发现与创造中获取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能看见问题难度过小,学生轻易就能解决,导致探究流于形式的现象。以下便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常见教学作出改进,并对数学探究教学进行反思。
一、教学案例
(一)常见教学的诊断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给出的例1是:“明桥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其中1/2种黄瓜,1/4种番茄。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教学例1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思路是:(1)只出示条件,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可以提出用分数加法或减法计算的问题;(2)学生尝试计算1/2+1/4;(3)选取几种计算方法在实物投影上展示;(4)师生总结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其中,计算方法展示交流的具体过程如下:
二、教学反思
反思上述教学改进案例,可以得到这样两点启示:
(一)数学探究应立足于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实际上是在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能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状态,从而激发学生认知的冲动和思维的活跃,激励学生发现与创造。如果学生通过直观操作或稍微思考就能解决问题,这样的探究空间太小,是一种“假探究”,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真探究”应该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从而既促进理解,又锻炼思维,还磨砺意志。上述改进案例中,学生在画图时,把1/2和1/3分开表示,这样就不容易找到解题思路,自然会生发疑问:题目只有这两个条件,能从哪里想起呢?强烈的问题意识驱使学生寻找1/2和1/3之间的联系,试着在图上画一画,思路一下就接上了——灵光一现,突然顿悟。
反观平时的教学,教师常常习惯于帮学生“排雷”,使学生学得顺畅,缺少面对问题时的困惑、挫折和失败,对新知的理解反而不夠深刻。数学探究中,学生应该在强烈的问题意识指引下,使认知反复在已知与未知之间穿梭。这时,一个尝试性的动作或想法,往往就能建立新旧知识的实质性联系,顿悟解决问题的思路。正如张齐华老师所说的:“没有经验的撕裂,何来认知的迭代。” [1]在矛盾冲突引发的问题意识的指引下,经过探究形成的学科思维就会变成如早年的镌刻一样深刻,掌握的学科知识就能如专家一样灵活运用。
(二)数学探究应让学生感悟一般的探究方法
数学是特别“讲道理”(理性思维)的学科,甚至具有按逻辑(规则)自我生长的特点,所以学习数学特别需要依据一定的条件和道理,探索发现知识(推演结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数学探究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感悟相应知识(问题)背景下具有的一般性探究方法。比如,在问题的整体结构中,借助多元表征、发散联想,找到关键要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实现差异的消除,获得内在的一致。[2]
在计算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探究发现算法,从而理解算理。上述改进案例中,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算法时,教师启发学生把1/2和1/3联系起来思考。第一位学生把长方形长边的二等分点与三等分点关联,发现二等分点又等分了两个三等分点之间的线段,从而发现了六等分点,找到了1/2和1/3的联系,进而将1/3与1/2转化成2个1/6与3个1/6,解决了问题。第二位学生把两个小正方形和三个小正方形上下排列,直观地注意到分母的不同,便设法让两行小正方形的个数一样,从而构造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6,找到了分母的联系,进而将1/3与1/2转化成2/6与3/6,解决了问题。两种思路殊途同归,都从1/3与1/2的关联中构造出1/6,都让学生从中感悟到寻找关键要素之间关联的一般探究方法。而改进前的教学很难实现这样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齐华.没有经验的撕裂,何来认知的迭代——兼评刘伟男老师《游戏的公平性》一课[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9(1):5.
[2] 王玉宏.数学教学如何让学生“想得到”[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