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体育“N+X”课程实施路径与评价

2023-12-22 06:33孙敏飞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评价策略个性化学习双减

孙敏飞

【摘要】本文论述“双减”背景下开发体育“N+X”课程的方法,建议教师整合体育课、阳光体育大课间、体育分类走班、课后体育拓展等课程资源,通过构建“N+X”课程推动体育课程校本化,形成学校体育工作一体化机制。

【关键词】“双减” 体育“N+X”课程 个性化学习 评价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5-0018-03

“双减”背景下,谋划更深层次的教学革新、更高水平的教育开放,推动“N+X”走深走实,成为我校教学变革的选择与支点。本文所指的“N”为学习常量、“X”为学习变量,通过推动学习内容融合、学习方式变革、学习场域重构,构建融合学习的全新范式,从而使基础课程更扎实,使特色课程得到优化。“N(基础)+X(特色)”课程体系是“双减”背景下发展学生个性的有力保证。该课程体系通过有效整合各类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切实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空间,为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在“双减”背景下开展体育工作,对学校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在“N+X”融学习课程体系框架下,构建了体育“N+X”课程体系,在“融”理念指引下就满足学生发展、增加学生运动时间、提升学生运动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

我校体育拓展课程依托蔚蓝风“N+X”融学习课程体系和“一院、二园、三中心”平台,整合各种资源,根据反复实践、反思,总结出关于本校体育特色的“N+X”课程内容。体育教师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选项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体现基础性、选择性与多样化的教学特点,培养“全面+个性”的学生。

一、实施路径

我校体育工作包含体育课、阳光体育大课间、校队社团训练和各类赛事组织四大块内容。从学校层面的体育工作来看,体育课堂是基础“N”,其他几项是“X”,它们之间是常量与变量的关系;从体育课堂层面来看,国家课程规定的课时是“N”,各年级的体育分类走班课时是“X”,它们相互依托,互为补充。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蔚蓝少年”为总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不同项目,提供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加强身体锻炼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发展。

(一)基础统整,国家课程校本化

从2019年开始,杭州市滨江区教育局重点推进每天一节体育课,要求学生每天参与体育活动不少于一小时。我校自办学初期就确定了上、下午两个大课间,总时间每天60分钟。学校通过配合体育选课走班、俱乐部课程等提前实现每天一节体育课的目标,引导学生每天活动2小时。

1.阳光体育大课间

阳光体育大课间有“N”和“X”的区分,分上、下午两个大课间。上午大课間25分钟,下午大课间35分钟。上午主要以广播操和武术操锻炼为主,下午以武术操、跑操、传统项目拓展等方式开展。学校按晴雨天气变换出操的场地和路线,按冬令时和夏令时选择不同的练习内容。各年级按照不同楼层确定活动场地,规范有序地开展各类活动(如下页图1)。学校以年级组为单位制订每日训练项目计划表,各班在完成规定训练项目之后可根据本班特点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2.选课走班

课堂是教学的基础,开展好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我校推出“N+X”体育走班课程,提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新举措。学校把国家课程要求的每周4节课分为“3+1”,其中3节课是基础课程,按照省课程纲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特点开展素质锻炼,另外1节课则开展分类走班。走班课时长为50分钟,周一至周五各年级分时段开展体育走班课。每个年级可以选择的项目有10多种,包含足球、篮球、射击、击剑、棋类、羽毛球、乒乓球等。学生通过网上选课的形式抢课,确保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保证学习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一个学年之后可重新选课,学生既可以选择继续学习原项目,也可以重新选择其他运动项目。

(二)兴趣多样,校本课程特色化

“N+X”课程的显著特点是选择性和个性化,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和自身特点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形成了“一人一课表”的现象。蔚蓝俱乐部是由杭州市滨江区民政局、教育局审批备案、批准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在这方面,我校灵活借助外力,通过与校外俱乐部合作的方式解决课程开设难题。蔚蓝俱乐部的开设为学校解决了师资短缺的问题,学生在学校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特色项目。现阶段俱乐部已经开设体育、音乐、美术、科创四大类课程,累计46个项目,70多个班级,参与人数1 400多人。

学校深入挖掘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优势资源,开发全新运动项目,不断丰富“N+X”课程体系。同时,注重发挥本校教师的学科优势,在常规运动项目之外探索新运动项目的引入和发展,特别是结合亚运会的召开普及亚洲各国优势运动项目和特色运动项目;借助校外机构的优势力量,不断推进开放办学,不断优化“N+X”融学习举措,让校外机构为学生发展助力。

课程的指向是育人,新时代教育应该给每一个学生选择的机会,通过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最终达到协同育人的效果。自实施“双减”政策以来,学校主动推进课后服务工作,并结合实际推出个性化课后服务方案。学校的个性化课后服务方案包括体育俱乐部课程、“三点半课堂”(与杭州市青少年宫合作开展)等。

(三)特长拔尖,自由选择个性化

自实施“双减”政策以来,我校积极探索课后服务新模式。在原有的“1+X”基础上增加蔚蓝俱乐部“四点半课程”和与杭州市青少年宫合作开展的“三点半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自由选择。其中,本校教师开设“1”基础性托管课程,管理接送困难的学生,带领他们开展作业整理、书籍阅读工作。体育、音乐、美术等综合组教师结合自身特长,开设“X”特色托管课程,带领学生进行各个项目的专业化学习。俱乐部课程则由学校合作机构入校教学,开展一系列非学科类培训。例如,学生A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天参加课后服务、一天参加“三点半课程”、两天参加“四点半课程”,还有一天正常放学回家。

学校通过体育课教学、走班课拓展、俱乐部提优,使各年级学生逐步掌握了各项体育运动技能。为了深入贯彻学、练、赛、评一体化体育工作,学校创办了各项体育赛事(如图2),一月一赛甚至一月多赛,通过相关体育赛事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为了提高学校体育运动场地的使用效率,学校将原本分散的运动场馆进行了统整,在体育特色课程的指引下,实行按学段分类走班教学,使学校处处可见学生运动的身影。学校除了做好場地的维护和开发,用好现有场地并积极探索学校空间,还积极开发出安全、规范的运动新空间;通过不断加强教师的校本培训和专业训练,让更多教师参与到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来,努力做到“一人一抓手,一科一品牌”;安排足够的课程开发和建设专项经费,保障课程运作软硬件提升;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调动教师参与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课程评价

我校以省、市、区各级行政机关行动纲要为指导,制定符合学校实情的课程管理制度。学校在原有的课程管理方案基础上,推出“三项必要”举措。一是对于所有开课项目,要求教师必须在开课前期提供课程详细教案,并严格按照教案教学;二是对于所有开课项目,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填写课程实施记录册,及时对授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和总结;三是对于课后服务开展情况,要求教师必须进行阶段性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及家长的反馈意见(如图3)。学校通过“三项必要”举措,切实加强课程过程性管理,提升教学效率。

(一)评价原则

“N+X”课程对学生的评价遵循激励性为主的原则,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为评价目的,突出课程学习的过程性和成长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查。学校为每一个学生建立“N+X”课程学习档案,了解学生的素质特点和兴趣爱好,记录学生各阶段学习情况,并建立激励机制。学校重视及时性评价,让教师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和反馈;推动全面性评价,在学期中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直观地感受一段时间以来孩子的成长;用“蔚蓝杯”系列赛事评价学生项目学习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二)评价内容

“N+X”课程评价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参与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二是在活动中所获得的学习体验;三是知识、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五是活动的收获与成果(如表1)。

说明:1.评价等级中自评、互评、教师评分别在相应的等级内打“√”;2.总评等级分别为A、B、C、D,由教师填写;3.一年级学生水平有限,可由教师评价。

由表1可知,学校的课程评价涵盖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既有学生自评、互评,又有教师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评价的全面性。

(三)评价的方法

评价工作从实施课程伊始就正式启动,教师根据学员的上课情况、缺课次数、体能与技能考核成绩等进行核算;按照不同学员学习增量情况开展期末考评,给予综合性评价;每期在相应项目中开展优秀学员评选活动,优秀学员人数约占总学员人数的30%(如转页表2)。

评价工作是全面和多方位的,既有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有对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每学期学校都通过家长问卷调查和家长会交流等方式,从师德师风、教学常规、作业布置、睡眠时长、运动损伤、课程满意度等方面系统了解家长对学校整体工作的满意度,促进家校协作育人。

体育“N+X”课程是学校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将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相结合、综合拓展课程与特色课程相结合的产物;是为了让学生在相同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发展,使学生的未来有多种可能。学校一直秉持开放办学、合作办学、互助办学的办学理念,努力践行科学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少年。“N+X”课程以提升学生基础知识、自主发展能力、社会参与意识为目标,通过自主选课,分类走班教学,在加强学生参与度的前提下开展招生、教学、反馈;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力和未来科创洞察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有责任担当,善于实践创新。学校通过“N+X”课程设计,对不同学段学生和不同学生运动能力进行一体化整合,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2020年以来,学校先后获评为杭州市足球特色学校、杭州市棋类共建学校,学校体育击剑项目、网球项目成为杭州市滨江区项目召集单位。

参考文献

[1]张建光.1+X+Y:打造课后服务课程供给新样式[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2(Z1):4-6.

[2]于素梅.从一体化谈运动能力等级及其学段要求[J].中国学校体育,2021,40(7):26-28.

猜你喜欢
评价策略个性化学习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儿童立场”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教学资源支持下的Sakai个性化学习研究
微视频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美术作业情感式评价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