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曼,李淑莹,燎原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综合二科,郑州 450000
2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务部,郑州 450000
胃癌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具备手术指征,可以通过根治性手术控制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1]。临床研究显示,多数胃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后,还需要接受化疗,巩固手术效果[2]。目前,新辅助化疗技术广泛应用,手术前接受化疗能够促进肿块体积缩小,最大限度地降低转移风险,对后续根治性手术有重要意义,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3]。但目前临床对新辅助化疗的安全性仍存在较大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其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特别是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4]。临床研究证实,新辅助化疗在肿瘤控制方面的效果确切,不过会抑制胃肠黏膜屏障功能,导致肠道内菌群紊乱,增加术后感染风险,影响总体手术效果[5]。特别是对于老年胃癌患者,其身体机能退化,胃肠道功能不佳,新辅助化疗及手术均会损伤胃肠道,导致胃肠功能异常,不利于机体功能和免疫功能的恢复。合理补充益生菌可提高肠道菌群的平衡性,强化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控制感染。有研究证实,对于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合理补充益生菌有助于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对手术效果有积极作用[6]。本研究探讨益生菌在新辅助化疗+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20 年2 月至2022 年8 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纳入标准:①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②年龄≥60 岁;③符合胃癌根治术指征;④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⑤无手术及麻醉禁忌证;⑥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病情紧急需接受急诊手术治疗;②合并细菌感染或术前1 周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③既往接受过上腹部手术治疗;④术前确诊为营养不良;⑤对益生菌过敏或无法耐受。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90 例老年胃癌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新辅助化疗+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益生菌联合新辅助化疗+胃癌根治术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TNM 分期[7]、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8]评分、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体力状况(performance status,PS)[9]评分、新辅助化疗方案和化疗周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
对照组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围手术期进行规范管理,并遵医嘱接受治疗。术前NRS2002 评分≥3 分者,进行营养干预,评估合格后给予择期手术。严格按照标准完成手术治疗,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手术团队进行,综合考虑患者情况及医师经验确定消化道重建方法。术后1 天予以静脉营养补充/鼻饲喂养,肛门排气后,给予营养剂口服,医师确认后可经口进食。观察组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和胃癌根治术的基础上,术后1 天起,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每次0.42~0.63 g,每天2~3 次。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相关指标,包括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固体食物耐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②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包括CD4+、CD8+,计算CD4+/CD8+。③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指标,包括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④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胃肠道相关并发症(便秘、腹泻、腹胀痛)和感染相关并发症(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感染、切口感染)。
采用SPSS 24.0 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固体食物耐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表2 两组患者预后相关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CD4+、CD8+水平和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8+水平和CD4+/CD8+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CD4+水平和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11%(5/4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0.00%(1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70,P<0.05)。(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n(%)]
足够剂量的益生菌能够提高宿主胃肠道内活微生物菌群数量,欧洲推荐益生菌作为围手术期营养补充,其能够有效改善胃肠道感染情况和改善抗菌药物引起的腹部不适或腹泻[10]。具体机制尚未明确,多认为有助于抵抗有害菌[11]。系统研究结论证实,益生菌制剂的使用,可改善肠道菌群并增加益生菌浓度,还可以强化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另外能够抑制肠道内炎性因子水平,并促进分泌免疫球蛋白,强化人体免疫功能[12]。目前临床中认为围手术期使用益生菌,可降低术后感染发生风险[13]。
胃癌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疾病会影响机体营养状态,手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可在一定程度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后期再接受手术治疗,会因为应激反应提高肾上腺素水平,从而刺激胃肠黏膜,引起肌肉痉挛,甚至会增加术后腹胀或腹泻的风险[14]。胃肠功能不佳,机体无法摄入足够的营养,还会增加感染风险,不利于术后机体恢复[15]。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在新辅助化疗+胃癌根治术的同时,联合使用益生菌制剂,结果显示,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更快,这可能是因为益生菌可积极修复胃肠黏膜,避免吸收障碍,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促使患者尽快排气及排便,为进食和营养摄入奠定基础。此外,益生菌还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术后联合使用益生菌能够明显控制术后胃肠道及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原因为胃癌根治术后使用益生菌制剂,能够优化胃黏膜屏障功能,并控制炎症反应,预防术后感染。同时,益生菌可改善肠道菌群,强化机体营养吸收能力,有助于缓解化疗或手术引发的胃肠道不适,对术后恢复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新辅助化疗和胃癌根治术后联合使用益生菌,有助于改善老年胃癌患者的胃肠功能、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降低术后感染及胃肠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