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文
【摘 要】高度重视家校社共育,是推动新时代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体艺素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指向乡村儿童体艺素养提升的家校社共育机制,对于乡村儿童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乡村儿童 体艺素养 家校社共育 机制构建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乡村小学的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然而,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重文化轻体艺的现状并未得到改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解决乡村小学体艺教育受忽视等问题刻不容缓。
在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家庭教育、实施“双减”政策、推进“五育并举”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家校社共育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基于以上考虑,乡村学校可从以下方面构建指向乡村儿童体艺素养提升的家校社共育机制。
一、拓边界深发掘,打造“文化+体艺”融合课程
文化课程与体艺课程二者之间联系密切。语文教材中的部分课文与一些艺术形式联系广泛:古诗词具有音乐美,可配乐歌唱;英语课本剧情节有趣,可即兴表演;数学教材中“位置与方向”与体育运动中的“定向越野”高度契合,可在运动中计算……学无边界,教师可以深入发掘文化课程中蕴含的体艺元素,联合家校社三方力量,开设“文化+体艺”相融合的实践课程。
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该单元主题为“艺术的魅力”,教材呈现了《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月光曲》等课文,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折射了艺术的魅力,介绍了音乐、绘画、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以《月光曲》的教学为例,课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聆听《月光曲》的旋律,感受乐曲中动人的情感;课后,学生在家中为父母配乐朗读课文,与家长共同进行绘画创作,进一步感受旋律与人物情感的联系;节假日,教师、家长带领学生走进音乐博物馆、剧院等聆听古典音乐演奏会、听专家讲座等,探究月光和音乐的意义与力量。最后,家校共同举办“《月光曲》之梦”画展、“我心中的《月光曲》”分享会等活动,作为这次“文化+艺术”融合实践课程的总结。
整个课程环节以学校为主导,家长共同参与,链接社会资源,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每一个环节都渗透了语文与艺术的内涵,既凸显了语文课堂的人文性,也促进了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家校社协同育人,巧妙融合文化课程,为提升学生体艺素养开辟了新途径。
二、建体系优结构,用好“双减”课后服务平台
“双减”政策出台以来,课后服务模式也日渐成熟。课后服务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事体艺活动提供了潜在时间,也为课内外一体化的学校体育、美育发展提供了设计空间。学校可借助家社协同育人的力量,充分利用课后服务,科学统筹,丰富体艺教育活力点。
(一)共建课后服务体系,保障体艺素养培养
近年来,整个社会对家校社协同育人有着较高的认同度。但是家校社之间难以开展高效合作,家校社教育的作用被削弱,甚至被抵消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实行课后服务之后,教师和家长对彼此角色过高的期待可能会导致家校社合作效能不高。家校携手共建学校课后服务体系,能够提高家校社协同育人效能,让课后服务更大程度地发挥育人功能,使乡村儿童体艺素养得到切实提升。
首先,家校共同制订提升学生体艺素养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政策,一方面,可以满足家长对课后服务的期待和要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家长对儿童体艺素养的认同和理解,改善学校发力而家庭无视的窘迫现状。其次,在课后服务实行过程中,学校联合家社對课后服务的管理机制进行优化,明确管理职能,将学校资源、家庭能力和社会力量整合在一起,打造良好的服务教育生态,做到共同育人。
共建、完善课后服务体系,既能明确家校社共同承担的学生成长的责任,也能划清家校社各自承担的学生成长的责任,使家校社各安其位、各扬其长,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艺素养,实现共同育人、协同治理的服务目标。
(二)优化课后服务结构,引入优秀体艺师资
以提升乡村儿童体艺素养为目的的课后服务工作,必然少不了体艺师资的支持。学校要着重培养学校体艺师资,开展体艺教师专项培训活动,建立跨学科教师授课团队,以教师小组式共同推进课后服务,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开发家社资源。
学校还可引入校外优秀师资力量,按需吸收引进社会资源,整合统筹,盘活学区资源,如将少年宫、老年大学、相关专家等引入课后服务,充实课后服务的师资队伍,将优质资源引入乡村学校;以学区或教育集团的方式统建教师资源库,吸收退休教师、实习师范生等,构成学校稳定的课后服务团队……多渠道扩充体艺特长师资,多角度拓宽体艺空间,努力推动家校社形成“沉浸式、体验式、参与式”的合作方式,推动家校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家校社深度融合,形成“同频共振、和谐共育”的新局面。
(三)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打造乡土体艺课程
乡村学校本身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如各式各样的民风民俗、丰富多彩的体艺文化,这些乡土资源是城区学校难以具备的。学校可充分利用乡村资源,借助家社之力,打造乡土体艺课程。
乡土体艺课程,是以当地本土文化资源为起点,就地取材,利用周边的乡土文化展开实践体验的课程。课程内容以民间体育项目和传统艺术为基石,融合地域特色,开发符合不同年龄的乡村儿童身心发展的课程体系。结合昆山乡土实情,艺术方面可以开设如昆曲体验、评弹唱演等课程,以乡土艺术助推乡村审美力教育;体育方面可以开设如昆韵操、撂石锁等课程,以乡土体育助推乡土生命力教育。
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不同学期、季节围绕体艺主题设计不同的课后服务菜单式内容,采用年级循环、班级轮换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择,激发学生参加体艺活动的积极性。此外,学科专家、教研员、校内外体艺教师等可共同研发普适性课程,如开展体育美育大讲堂等活动,以提高学生体艺素养。
三、绘图谱齐发力,织密三方协同育人网络
学校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主导者,学校统筹绘制指向乡村儿童体艺素养提升的家校社共育图谱(见图1),为实现家校社三方良性互动,合力共促学生体艺素养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整合校园体艺资源
1.打造校园物态文化
文化涵养,相生相息。学校要努力创造体艺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体艺素养培养氛围,将体艺元素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可以直接感受体艺的魅力。师生共同营造体艺素养物质与精神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促进体艺素质的塑造和培育。在校园文化滋养下,体艺教学氛围将会更加浓郁,更能推动学生体艺素养产生质变。
2.成立体艺项目团队
学校成立“体艺素养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项目团队,遴选教育情怀深厚、体艺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体艺教学的教师组成团队。对于困擾家长的乡村儿童体艺教育的共性问题,团队教师为家庭录制公益微课程,视频简短实用,供家长在工作之余随看、随学、随用。增设反馈答疑课程,对于家长提出的实践困惑,通过答疑的方式解决。对课程出席率与参与率高的家长,团队进行统计评价,学校予以表彰。通过团队引领,积累优秀的体艺素养提升经验并加以推广。
(二)拓宽家长参与渠道
1.设置家委会体艺教育引导员
建立学校、班级两级家委会,通过家长自愿报名与班主任推荐双途径确定家委会的核心成员,筛选积极配合与理解学校工作、拥有科学教育理念的家长组成核心家委会。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家委会队伍中,安排数名具有体艺专长、重视体艺培养的家长专职负责对学生体艺素质提升的宣传和引导工作,以部分带动群体的方式,逐渐形成家校共育的氛围。
2.加强“家长学校”体艺教育指导
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充分发挥其家校沟通的作用。学校通过定主题、定时间,通过校长主讲、专家辅导、家长现身说法等方式,聚焦学生体艺素质培养方面的问题,系统指导家长做什么和如何做,在切实提高家长教育水平的同时,也加强了家校之间围绕学生体艺素养提升的交流与研究。“家长学校”成为学生提升体艺素养研究的大本营。
(三)建立社区联动机制
1.共建体艺教育基地
学校利用区位优势,与周边的体艺文化场馆、景区等形成资源联动,打造体艺项目专属家校共育社区。学校以社区体艺教育基地为平台,开展体艺系列活动,如联合社会体艺组织,链接提升体艺素养的公益课程。或者以体艺教育基地为主阵地,采取“线上与线下、师生与亲子”相互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体艺教育活动,力求让体艺教育活动既容易操作又富有成效。
2.增强内外人员互动
社会热心于学校体艺教育的人士众多,学校应主动联系,热情聘请社会中的优秀人士担任学校体艺辅导员,增强学校的育人力量。学校通过组织体艺体验课程、体艺研学课程等方式,积极开展师生进社区调研、帮扶、公益等活动,在全民健身日、中国艺术节等特殊时间节点,组织师生参加社区体艺文化互动,引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
总之,随着“文化+体艺”融合课程、课后服务等的实施,乡村学校一方面能够构建起科学有效的家校社协作共育机制,促进家校社各子系统之间教育权力与利益的合理调适;另一方面,家校社三方的体艺教育资源也能够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惠及更多乡村儿童,从而促进乡村儿童体艺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坤霞.家校合作教育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2]曹瑞.基础教育阶段协同育人的成绩、问题与建议——基于2013—2017年CNKI期刊数据的分析[J].中国德育,20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