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问题链的设计与应用探析

2023-12-19 13:43朱峰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问题链单元整体教学小学数学

朱峰

【摘 要】数学这一学科存在一定的逻辑性和复杂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合理引导,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教师需要立足问题链教学法分析教学手段,并将这一方法作为导向展开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单元整体教学 问题链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总体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教师从既定目标出发展开教学活动。然而,这种教学方式效果并不明显,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相对较差,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不够充足。在这种情况下,问题链的设计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问题链的设计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从问题链出发思考所学知识和内容,从而加深印象、深化理解。因此,在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如何合理地设计问题链成了教师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问题链是指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导向下,从教学内容出发提出相应问题,以问题为主要形式,使知识的形成以及发展过程获得充分展现,从而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及内容的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明确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成效。问题链中所蕴含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即便是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可以在探究学习中使其学习需求获得极大满足。此外,问题链的引入及应用还能够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解决有深度的问题,进而使其深度学习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获得强化。因此,在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问题链的设计及应用能够使教学价值和作用获得充分展现,教师可以凭借问题引导的形式展开探究学习。

一、问题链教学现状

问题链的应用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成效方面具有显著的潜力,但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审视。首先,教师在设计问题链时可能存在对学情或教材解读不足、对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发展规律缺乏了解的情况,因此所设计的问题链未必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反而可能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不利影响。其次,教师在整合问题链时可能存在困难,因为问题链的整合性相对较低,学生需要掌握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增加了学习难度,不利于其科学整理、学习碎片化知识并进行合理应用。最后,部分教师在问题链导学的设计上存在不足,只是简单指导学生掌握知识内容,难以打造高效课堂并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学生兴趣、学习规律等方面出发,科学地设计问题链,使学生能够在问题链的辅助和引导下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加深印象,深化其对于知识点及重难点的了解和掌握,进而掌握相应的学习技能。

二、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问题链的应用探析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单元目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学生心理认知特征,设计单元教学框架。在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梳理单元主题框架,并与学生自己整理的框架进行对比,以便学生能够全面思考将要学习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应发挥辅助指导作用,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探究中所产生的理解性错误,并对探究节奏进行科学控制,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以便为问题链教学的展开创设良好的教学条件。教师需要摆脱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束缚,发挥辅助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开展教学工作,以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长方体相关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长方体实物模型,让学生进行观察,同时设置问题链:(1)同学们,在观察的过程中,你发现这一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存在哪些差异?(2)依照自身观察和理解对这一概念进行复述。(3)在观察的过程中,你发现长方体的面、顶点、棱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这一问题链的提出,能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展现,并且数学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长方体的知识内容获得充分反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启发学生数学思维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课时教学目标和知识特征,结合学生学习规律,科学设置问题链。问题的合理设置能够为学生思考奠定基础,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对新知识进行学习。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有利于提高其积极主动性,强化其思维能力。教师在对问题链进行设置时,需要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启发诱导加以关注,使学生能够掌握学习方向,依照学习方向使自身思维能力获得充分展现,并深入分析探究數学问题,实现学习目标。因此,教师需要优化问题链的设计,使学生能够明确问题链导学的重要作用,在拓展学生思维的同时切实在问题链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活跃度,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实现数学思维训练,进而使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获得强化。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科学设计问题链,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实现数学思维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对问题链进行科学设置。先和学生一同回顾以往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并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再引出问题链:(1)组合图形都是什么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如何?(2)可以使用平面图形计算方法对组合图形的面积进行计算吗?(3)在对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习中,若并不能直接计算,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链考查学生在转化思维能力和图形认知能力方面的表现。在设计问题链时,将转化思想融入其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此外,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参与,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使得学生个体化发展得到充分保障。

(三)科学设计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框架,提高知识学习能力。在问题链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展现问题链教学的作用和价值,创设和谐、愉悦、融洽的教学情境,并以此为基础科学设置问题链。

例如,在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图片,指导学生对图片进行观察,进而融入特定情境当中,并设置问题链:(1)依照日常计算经验,你会怎样列算式,其算理是什么?(2)你还可以提出其他计算方法吗,和不同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后,你获得了哪些学习感悟? 该问题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理和算法,促进学生深入分析和探究数学问题中的重难点,通过教学情境的优化设计,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在班级中进行交流和互动,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形成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的教学体系,以提高综合教学能力,积极推进数学理论和教学理念的革新。

(四)注重教学重难点

问题链的应用要求教师从教学重点出发,科学设计问题链,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链的设计应确保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和衔接,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拓展其数学思维。教师应根据数学核心知识展开问题链设计,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教师可以提前告知学生主动操作旋转活动这一环节,上课之前准备好钟表并设计问题链:(1)钟表当中时针和分针分别在做什么运动?(2)怎样凭借手势展开演示?(3)时针和分针的运动有哪些异同?(4)结合现实生活说一说哪些地方存在类似运动。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操作旋转,并通过比较时针和分针的运动方式,强化学生对旋转运动特点的认识,促进学生归纳、观察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问题链能够在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养,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获得转变,从而提高学习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链的过程中要重点掌握教材内容,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其了解数学知识本质,从而實现教学目标。

总之,问题链教学法的应用需要教师从教学现状出发,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规律,科学安排教学设计,确保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之间的相互统一,以实现教学目标。然而,在问题链教学中仍存在多种不足,因此,教师需要对问题链教学过程进行整体性审视,认识其中的不足,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问题链设计进行优化调整,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沈新华. 让“问题”成为数学学习的助推力——谈初中数学的“问题链”教学法[J].考试周刊,2012(61).

猜你喜欢
问题链单元整体教学小学数学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基于微视频与问题链相融合的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巧设问题链预约精彩课堂研究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范式下学与教方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