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佳
摘 要:红色文化是革命战争年代以来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为更好地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扬红色文化传统,落实红色课程,构建“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全员思政育人模式;要利用校园环境和多媒体技术,将红色基因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娱乐、心理,构建全方位思政育人模式;要加强红色实践和红色科研育人,让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从双休日到寒暑假都能感受红色资源的魅力,构建全过程思政育人模式。这对推动“三全育人”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对促进思政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对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实践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210(2023)02-0116-0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党的理论为指导,以“三全育人”为行动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旨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资源是红色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红色基因是红色文化的精神要素,红色基因最终凝聚为红色传统。红色资源、红色基因、红色传统统一于红色文化的框架之内,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将红色文化全面系统、深入细致地融入思政教育中,是高校思政教学工作质量提升和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的重要课题。以往的研究多将红色文化看作一个整体,探索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内涵、价值、方法。事实上,红色文化内涵丰富,理应从多面向、具体化探究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践路径。鉴于此,本文试从课程体系、队伍建设、教学载体、教学空间、教学过程和教学功能六个方面探索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形式、方法和渠道,以期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一、发扬红色传统,构建全员思政育人模式
红色传统是由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的性质宗旨、优良作风、思想风范、崇高品德、伟大情怀凝聚而成的,是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总结出的智慧与经验。青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沿着先烈和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进,继承革命志士的奋斗精神,所以,全面、有效地让学生了解、传承红色传统,是高校教师的重要责任。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在学校内部要积极联合其他专业任课教师,探索不同专业课程中蕴含的红色基因,打造以思政课为主阵地的红色文化课程体系,加强与校党政领导、团学干部以及教辅人员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开设红色文化讲座,把红色文化传统因素融入高校各类工作与教学中,发挥“课程思政”培育时代新人的合力作用,形成“大思政”格局。另一方面,要打破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家庭之间的壁垒,以红色文化课程的创建为媒介,实现全员育人。
(一)落实红色课程,完善课程体系
近年来,为有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水平,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建设不断改进。为充分展现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改革、创新高校思政课建设体系,高校思政课程设置鼓励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红色文化专题课程的开设,可以在构建思政课“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增进学生对党史、国史、中国近代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了解,加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与认识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此,一方面,高校思政课要“因势而新”,联合不同课程、不同专业的教师,各自发挥课程优势,将课程中蕴含的红色文化传统与现实关怀紧密结合,以红色故事、红色人物、红色事迹为主要内容,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观看资料片、小组研讨、讲课比赛等方式,系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要努力打造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阵地,以红色文化传统教育为主题,覆盖通识教育课、专业教育课、实践教学课在内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帮助学生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感受共产党人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民族复兴作出的重大贡献,进一步实现从教学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依托学校的助力,联合辅导员、团学干部、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其他党政机关人员,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深挖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历史,遴选红色文化素材,扩充图书馆馆藏红色文化书籍,申报各级相关红色文化项目,将红色文化传统逐渐融入高校各项教学、管理工作中,鼓励不同岗位、不同身份的教职工和行政管理人员开展红色文化讲座,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这样,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发扬红色文化传统为媒介,可以有力完善红色文化课程体系,彰显红色文化传统的价值与引领作用,形成包括思政课、专业课、通识课教师、教学与图书管理人员、生活与心理辅导员、党政领导在内的红色文化育人格局,引导大学生认清自己的“根”和“魂”,促使其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中吸取道德滋养和文化精髓,在真正意义上使红色文化传统得以传承。
(二)加强协同育人,促进队伍建设
高校思政教育并不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重要课题。因此,在开设红色文化专题课程的同时,思政课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参与组建以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教学能手、教学骨干、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人物、校内外在岗和离退休的思政课教师为主体的专业教师团体,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经验,展现不同学校所在地区的红色文化传统特色,合力编撰红色文化教材,整体规划设计红色文化课程目标,由表及里、由外及内地螺旋式推进红色文化入脑、入心;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和家庭的力量,积极联合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外知名人士、优秀校友以及学生中拥有“好家风好家教”的家庭,以红色文化传统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访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与实践、红色文化演讲和报告等活动。同时,还要在同学间选出“先进分子”,树立优秀的学生典型。通过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具有地方特色、学校特色和深刻内涵的红色文化传统教育体系,形成“同向同行”的全员育人格局。
这样,以红色文化传统为媒介,不仅可以架起学校内部公共课与专业课、教师与行政管理者、教学与服务之间的合作桥梁,构建起具有学校特色的红色文化课程体系,而且可以打破学校与社会、家庭、学生之间的育人壁垒,育人不再仅仅是教师的事,而是“全员力量的整合”。
二、传承红色基因,构建全方位思政育人模式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精神特质,是中华民族至关重要的思想内容与伟大信念。作为共产党人的“精神信仰密码”,新时代红色基因“成为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粹为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对新时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政治站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思政课教师一方面要将红色基因融入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好课上时间,构建红色文化课程;另一方面,要把握好课下时间,将红色基因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尤其是校园环境和网络平台中。
高校思政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仅仅依靠每次课上两个来小时的时间显然是不够的。校园和网络是大学生几年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场域,因此,思政课教师除了要把握好课上时间以外,还要充分利用校园和网络,将红色基因一步步渗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娱乐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德、人格、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一)营造红色校园环境,丰富教学载体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期,最需要悉心指引与栽培,校园文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思政课教师要结合校园文化的自有特色,将校园作为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打造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要通过回顾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让学生从红色文化传承中吸取养料,在向榜样看齐中积极进取,使红色基因充分融入自己的血液,成为自己茁壮成长的源源动力。积极创设红色育人环境,丰富教学载体,将红色基因引入校园文化,主要有两种途径。
一是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创设动态育人环境。首先,思政课教师要结合课程特色,激活红色基因,以价值观建设为核心,利用传统经典和红色革命精神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尤其是注重利用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如“五一”“七一”“八一”“十一”“一二·九”等,指导学生开展以历史文化为背景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如情景剧大赛、红色诗词朗诵、历史知识讲座、红色文化展览等,通过形象生动的红色故事、鲜活的历史人物让思政课“立起来”“活起来”。其次,要利用专业背景优势,为学生开设中国共产党党史、共青团团史专题讲座,使学生深刻了解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使命,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为党组织不断输入新鲜血液。再次,为学生提供红色素材,指导他们组建大学生红色理论宣讲团,在校园中引领“红色理论风潮”,并走出校园,到社区、兄弟院校进行巡回宣讲,开启校外新征程,传播红色正能量。
二是充分利用校园标语和文化墙,创设静态育人环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教师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图像创设,深度挖掘红色记忆、红色传承,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大精神等融入校园的一隅一景。通过追寻红色记忆,将思政课相关内容素材,融入校园标语和文化墙建设中,以期达到从教室到宿舍、校园空间上“全方位”覆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民族观、国家观”。
红色校园文化以学生为主要对象,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师生之形、铸师生之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隐性力量。创建红色校园环境,有利于思政教育工作路径的延伸,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二)建设红色网络,拓宽教学空间
在加强校园红色基因传承的同时,教师还应用好互联网,更新教学方式,拓宽教学空间。当今时代,网络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东西,广告推广、云盘、博客、微博、微信等等,已经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中。面对这一时代特点,高校急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论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在改变传统“讲、听、读、记”的课上教学方式的同时,都需利用多媒体网络,将知识渗透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思政课教师可以以网络技术为媒介,建设红色网络文化专题,展示革命人物、革命事迹、革命历史,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情怀、革命传统、开拓创新精神等,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展现出来,用大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思政教育,开展日常思政工作。
其一,建设红色网络教育平台。教师可以联合学校信息技术人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共享,运用视频、动漫、微博、微信、云端等多媒体工具与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课堂。将表现共产党人红色初心的事迹、故事、视频等电子资料上传到数据库或网络平台,作为课堂讲授内容的辅助,结合思政课课件、习题,让学生更清晰地看到鲜活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不是仅仅满足于课上、停留在课堂,而是主动学、一直学。同时,教师还可以使用大数据分析学生日常浏览频率、学习进度,将点击率高的视频置顶,全方位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在结課以后,还可以以学习通、雨课堂、腾讯课堂等软件为媒介,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云上红色知识网络竞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总之,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革命精神,以学生喜爱的、可接受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输入其心中。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师生交流,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又有利于增强高校网络文化的引导力、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净化校园网络环境,提高网络育人的成效。
其二,深度打造红色网络教育资源。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共产党在南湖红船、井冈山、西柏坡表现出的百炼成钢的精神品质以及坚若磐石的理想信念与鲜活的历史人物、具体的历史文物相结合,以形象、鲜明的红色记忆提升思政教育吸引力、感染力。同时,带领学生利用课下业余时间,以微课的形式将这些红色记忆拍摄成小短片,并传送到学生日常交流的哔哩哔哩网站、校园BBS论坛、BT网站等平台上,鼓励他们云上打卡,打造他们喜爱的“热搜”视频,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综上,通过红色校园环境与网络平台建设,红色文化的空间领域可以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逐渐全方位地融入学生生活、娱乐、心理、文化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这样,广大青年学子从入学到毕业,不论在日常校园生活中,还是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中,都能逐步加深对中国革命、建设进程的了解,逐渐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实现全面发展。
三、利用红色资源,构建全过程思政育人模式
红色资源是革命时期留下的革命文物、革命遗址和革命人物的精神等宝贵资源,凝结着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历史,记录着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故事,是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重要力量,是进行爱国主义实践教育的重要媒介。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加强红色实践,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延伸教学过程。与此同时,还要深入挖掘红色文献,通过科学研究创新知识,并在科研过程中积极将学生纳入科研团队,指导他们进行学术创新活动,培养其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锻炼其科学的思维方法。以此,从开学到毕业,实现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全程引导与教育。
(一)加强红色实践,延伸教学过程
高校思政课内容丰富,历史跨度大,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其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重担。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在进行理论教学之时,注重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发挥实践育人的功效。在思政教育中,教师要尽量避免简单重复地讲授历史知识,或是空洞地阐述抽象的理论,应善于将历史与现实密切联系起来,将理论内容与社会现实和学生所处的实际环境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地方红色历史资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培养学生的现实关怀,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帮助学生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认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关键性的问题,引导青年学生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鼓励广大学生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而不懈努力。
一方面,要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将红色资源引入课堂,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通过对当地革命烈士陵园、革命人物故居、红色革命基地、红色旅游文化点的考察、学习,让革命文物、历史资料“发声”“说话”,给学生上一堂生动、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令学生由见物、见景、见史,到见人、见思想、见精神,增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各职能部门应主动加强和各学院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推进红色实践教学不断改革,逐渐将课程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服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等载体结合,让学生在红色实践中感受到革命的艰难、国家的强大,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家国意识和爱国热情。
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暑假时间,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实践考察活动,参观红色革命遗址、历史文化博物馆、历史人物故居等,对学校所在城市的红色文化景点进行实际参观、走访、学习。此外,教师还要积极联系学院行政部门、其他学院相关部门、专任教师,借助社會的力量,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拓宽思政教育教学空间。不同地区的高校要结合各自红色文化区域特点,同一地区则要加强联系,互相借鉴经验,争取更优化地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假期之中也能享受思政教育的魅力。
由此,教师要秉持“因事而化”的教育理念,将地方红色资源变成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前进动力、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通过红色实践教学,使学生从开学到期末、从双休日到寒暑假都能在追寻先辈足迹、感受红色文化、凝聚奋进力量的同时,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方面创造的成就,牢固树立起“四个自信”。
(二)深化红色科研育人,提高教学功能
我国高校以立德树人为立身之本,以人才能力的全面培养为核心,并以此带动其他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应将全面培养人才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育人是全面的,大学科研育人的内涵是指导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相关活动,通过科学研究方法与能力的培养,提升他们以科研能力为核心的全面素养,与课程教学育人等方面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全面育人的终极目标。
科研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具有鲜明的教育属性,其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人类劳动,较之普通的重复劳动,科研活动更具探索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科研活动需要不断地尝试,在一次次失败中汲取经验,探寻新方法,构建新理论,创造新材料。科研活动需要打破常态、创新求异,改造物质世界对人的束缚,实现物质超越。同时,在科研活动中,科研参与者在面对失败时,只有不畏首畏尾、不气馁抱怨、不忘初衷、顶住压力,才能最终获取丰硕的科研成果。这当中伴随着科研参与者不畏艰险、知难而上、打破精神困惑、战胜自我的精神超越,而这种由物质超越过渡到精神超越的双重超越恰恰是解放个性、完善人格的独有方式,从而实现育人的本质要求。
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在授课时将当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问题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在教学实践中,转化为学生能接受的知识与思想,增加教学的理论深度,提升课程内涵,更要在教学时间以外,以问题为导向,带领学生从事科研工作,帮助学生寻找到从事科研活动的门径与方法,让他们认识到从事科研工作的艰辛,及早养成严谨务实、勤奋刻苦、诚实守信、攻坚克难的精神品质。
一方面,无论是本科阶段的课程实验、毕业设计、学士学位论文,还是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或是第二课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式的活动,都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实践活动,思政课教师应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指导工作,而指导的过程即是育人的过程。如自2011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就成为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各高校纷纷将创业教育和创业人才的培养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积极开展各种创业培训活动。基于此,思政课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之外积极指导学生团队,联合学校、学院的力量,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利用当地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军民共建基地等,帮助学生一进校门就着手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红色实践项目,从班级到学校、全省、国家,通过不断的挑战,超越自我。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科学研究思维,掌握科研方法,提高科研能力,为日后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另一方面,在指導学生加入科研团队,从事科研活动时,帮助学生从科学前沿了解到“卡脖子”技术攻关的艰难,从实验室研究到世界舞台展示的不易,切身感受科学研究工作的艰辛。在此过程中,将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在科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和探索历程中的感人故事融入日常科研活动。通过科技工作者“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为学生树立精神楷模,激励他们立鸿鹄之志,以严谨求实、敢于创新的学习态度,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由此,通过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不断积累科研经验,掌握研究方法,也有利于学生从大一到大四逐渐培养起严谨务实、协作团结的科学精神,提高受挫能力,将“大我”的情怀及早融入个人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中,为培养高科技创新型人才注入力量。
综上,通过红色实践和科研,思政课教师可以拓宽教学空间,不仅能打通课上和课下,也能充分利用学生寒暑假和双休日,实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达成对学生从开学到毕业的全过程思政育人。
结 语
红色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质教学素材。推进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育人体系的高度融合,不仅关乎党对高校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也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作为身负立德树人使命的高校和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努力探求开好、讲好思政课的重要门径,也要积极联合社会、家庭的力量,将红色传统、红色基因、红色资源全面融入课程体系、育人体系、校园环境、网络平台、教学实践与科研中,最终实现课程育人、协同育人、环境育人、网络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在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三全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完善。
Practical Mechanism of Integrating Red Culture into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Threshold of “All-round Education”
WANG Wei-jia
(School of Marxism,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009, China)
Abstract: Red culture is an advanced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jointly created by Chinese communists, advanced elements and the people since the revolutionary war years. In order to better integrate the red culture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should carry forward the red culture cultural tradition, implement the red curriculum, build a “four-in-on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and realiz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l of all employees; we have to use the campus environment 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to integrate the red gene into students' learning, life, entertainment and psychology, and build a comprehens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l; we must strengthen red practice and re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ducation, so that students can feel the charm of red resources from the enrollment to graduation, from weekends to winter and summer vacations, and build a mod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whole process. Th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ing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the “All-round Education” mode, intensiv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all-round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d culture; practice mechanism